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使用英语这种交际工具的能力,而“说”是这种能力的主要体现。教师可通过“打牢‘说’的基础,走出‘说’的误区,创造‘说’的环境”等具体做法来达到这一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2.
利用电教手段提高读说能力袁苑丁“读”和“说”的基本能力对于中师生来说都是具备了的。那么,怎样使这种能力在原来的基础上得以提高,更上一层楼呢?有效的办法是:利用电教手段。一、“读”的能力的提高“读”包括朗读和朗诵,这种能力的提高可借助于文选课的教学磁带...  相似文献   

3.
《河北自学考试》2007,(11):32-32
PETS考查的能力建立在“交际语言行为模式”上。这种模式以语言交际需要为掌握外语的目的,将语言能力分为“接受”、“产出”、“互动”等,根据各种情景和任务,在特定主题和话语下,结合相关的语言行为进行教学或考查。这些能力与通常所说的“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关系是:[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言语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学校里的语文教学就是培养和发展儿童的这种能力。对于健全儿童来说,这种能力表现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的能力是互相联系的:听和说是读和写的基础,而“会说”又以“能听”为前提。自幼丧失听力的聋童自然不会说,这就得通过特殊的训练途径来培养。为此,聋哑学校设立了专门的口语训练科日,有的称为“语训”课,有的叫做“练话”课,并在各科教学中都强调以口语作为教学手段,其目的就是为了让聋哑儿童通过长期的、广泛的发音和说话的训  相似文献   

5.
培养学生读、写、听、说能力是语文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说”为“四能力”之一.《语文教学目标》对初中生的说话能力已作出了明确的要求.可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说话训练能力是无可非议的了.然而,笔者要强调的是,农村语文素质教育须从“说”入手,以“说”作为语文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显出说话的重要,“语言这种能力工具,是搞好交际的使者,缺之不可,单靠文字不行”.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语言具有文字所不能达到的功能.”说话这种能力是语文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应强化说话训练.  相似文献   

6.
摘英语是一种交际工具。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使用这种工具的能力。根据“学习语言,口语是第一性”的特点。英语教学只有从口语抓起,以听说带动读写才能更好地培养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在英语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说”的技能,必须消除心理障碍,让学生敢说;要增加学习趣味。使学生爱说;还应该狠抓口语操练,使学生会说。  相似文献   

7.
英语是一种交际工具,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使用这种交际工具的能力。多年来,学生“说”的能力始终未能得到满意的效果,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怎样才能真正摆脱“哑巴”英语,提高学生的言语交往能力,是摆在我们英语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总结自己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8.
所谓语文的基本能力,就是人们通常提到的“听”、“说”、“读”、“写”等能力。可是有人说五年制高职学生依然是“听不懂、说不出、读不通、写不成”,虽有点夸大其词,但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薄弱、语文素养有待提高是不争的事实。如何改变这种现状,笔者在几年的教学生活中做了一些尝试,现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9.
安忠昕 《青海教育》2001,(10):20-21
在“听、说、读、写”教学中,“听读”是信息的吸收,“说写”是信息的运用,吸收和运用是密切相关的,“听读”和“说写”更是不可分割的。《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语文课本》试教本《编辑意图< 草案> 》明确指出:“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在小学的基础上继续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具体地说这种能力就是听、说、读、写的能力”。1986年12月国家教委颁发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说:“使学生热爱祖国语言,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具有阅读浅易…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让学生少走弯路”“防患于未然”“未雨绸缪”是我们总结教学经验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这是我们一直在追求的“最佳教学效果”。然而,这种“少走弯路”“防患”的目的仅仅在于熟练掌握,这当然是需要的;但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目标,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来衡量,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中,口语说的一面往往处于显性地位,而听的一面处于隐性地位。通常所说,一个人的口语能力如何,常常是指说的能力,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实际上听和说是同等的重要,有时更突出些。“听”、“说”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在教学中对“听”的重视不够,必然影响说的能力的培养,因此,现实教学中很有必要加强听力训练。  相似文献   

12.
进一步培养初中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是大纲提出的要求,而听的能力是四种能力的“前哨”;有了这种能力,才说得上信息的吸收和输出,才能有效地提高初中生“说、读、写”的能力。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学生听力的训练。一、初中学生听力的训练根据初中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初中学生听力训练的基本要求是:能较熟练地作好听课笔记和会  相似文献   

13.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任务型”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与欢迎。《英语课程标准解读》指出:“任务型教育途径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能体现语言价值的、先进的、有效的教学途径。这种途径实际上可以认为是以应用为动力、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核心的教学途径。形象地说,就是: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了就用。”这种途径就是让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的迁移,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笔者认为在教学实践中应从下列几个方面开展“任务型”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4.
幼儿美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幼儿美术素质、审美情趣、审美能力以及创美能力的形成。要达到这一目的,不能忽视美术欣赏课的作用。有人说:“绘画很难论述,绘画需要欣赏”。我很同意这种看法。爱涂爱画是幼儿的天性。开始,幼儿作画如鬼画桃符,纸上、地上、墙上到处画,这不能说不是一件好事。可以说这时幼儿的画带有朴素的自发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应当“具有日常口语交际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住,发展合作精神。”而学生在“听、说、读、写”诸能力中,“说”的能力算是最差的,也最怕“说”,那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状况,让学生想说、乐说、能说,成为口语交际中的“百灵鸟”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近百年来,语教学经历从经学到单独设科的国、从言教学到白话教学、到1949年革命语境中的“语”、再到言语(语感)教学的种种变化,可以说是语教学目的从侧重“思想教育”向侧重“言语能力培养”的变化,思想教育也从语教学目的变为附带功能。这种变化所具有的曲折过程,是与化现代化变迁的曲折历程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17.
汪安波 《湖南教育》2002,(19):44-44
一、转变观念,让学生“说”有些教师认为,既然文言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那么,教师只要把古汉语知识教给学生就可以了,并不需要让学生“说”。这样,教师在讲台上说得眉飞色舞,头头是道,学生却在下面昏昏欲睡,莫明其妙。有时,教师也提问题,好像是让学生“说”,但问题是已设计好了的,学生的回答必须符合标准答案。教师不让学生“说”,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应试教育的影响是一个重要方面。要改变这种状况,真正让课堂成为学生训练和展示自己口才的舞台,先要转变执教者观念,变知识传授为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8.
欧雯 《青海教育》2002,(11):23-24
新修订的小语大纲将“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这不只是一种提法的改变,更是一种认识上的转变。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都要有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这种能力比一般意义上的听话、说话能力要求更高。这是一种人与人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事的能力。也是一种做人的能力,交往的能力,做事的能力。所以说,注重培养并提高中小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是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那么,如何才能充分发挥“口语交际”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呢?一、形成交际氛围,进行扎实有效的训练古人曾经说过…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其中“写”更重要。从高考方面来说,作文要“写”,占的分数多;从将来方面来说,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要写工作计划、报告、总结、论文等等,“写”也是基本的工作能力。鉴于这种情况,课文教学不能只是单纯的讲读,要在讲读的同时,还必须紧密结合作文教学,使两者高度统一起来,才能获得更全面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学习音乐和研究音乐的人,对乐感问题是非常注重的。任何一种艺术的学习、实践、创作都离不开生活的体验及灵感的发挥。音乐工作者把这种“灵感”看成是‘“乐感”,故而不论是音乐学习、音乐创作,“乐感”都将是一个重要的因素。那么,什么是“乐感”呢?简单地说:“乐感”是乐语分析、理解和应用的一种能力表现。为了提高这种表现能力和加强这种表面能力的准确性,我谈几点个人的看法。一、乐感的作用乐感是音乐创作、演唱、演奏的灵魂。人们对某首乐曲的创作或唱、奏成功与否,都会用‘“乐感”来评价。“乐感”好的就会对作品的形象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