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可控硅整流或逆变成套装置中,往往必须附加直流电抗器,举例如下: (一)从电流连续观点必须附加直流电抗器 若可控硅成套装置是反电势负载(如直流电动机、线绕型交流异步电动机串级调速系统、蓄电池、电解槽等),当负载反电势E和可控硅管压降△E之和大于空载整流电压U。  相似文献   

2.
在实际的生产中我们可以利用晶闸管电路把直流电转变为交流电送回到电网中去,例如:应用晶闸管调速的电力机车,当机车下坡时,使直流电动机作发电机运行,就能将机车的位能通过晶闸管转变成电能送回电网中去。单相整流电路供电的直流电动机就可以利用到这种属于位能性负载的卷扬机系统中。  相似文献   

3.
为了改进原有的模拟器件控制的直流调速装置,并在单台装置中实现直流电机的动态加载和稳定四象限运行,研制一套全数字控制的,具有两组四象限SCR相控整流调速单元和两组直流PWM调速单元的直流调速试验教学装置。系统主电路原理用面板图示,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整个系统的认识。可以选择两组SCR单元作为直流机组的驱动电源构成交流电封闭系统,或选择两组PWM调速单元构成直流电封闭实验系统,实现稳定的直流电机四象限运行,并可省去能耗电阻,节约大量电能。控制电路采用全数字化设计,控制策略的升级更加灵活,软件结构模块化,可根据实验要求进行组合。  相似文献   

4.
变结构控制Buck变换器直流电动机调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直流电动机降压调速新方法,用双滑模面变结构控制Buck变换器进行直流电动机降压调速,双滑模面分别实现直流电动机内外环控制,内环滑模面用于电流控制环,外环滑模面用于转速控制环。通过仿真和比较表明,这种变结构控制降压调速,可得到平滑无级调速;上升时间、调整时间均很小;有很强的鲁棒性;电枢电流和电磁转矩冲击可控制在允许值内。  相似文献   

5.
利用Matlab图形用户界面开发工具GUI设计无刷直流电动机单、双闭环调速系统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采用Simulink仿真技术搭建后台无刷直流电动机单、双闭环调速系统仿真模型。针对无刷直流电动机参考转速变化、负载转矩变化等情形,在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进行无刷直流电动机单、双闭环调速系统虚拟仿真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建立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和虚拟实验平台的实用性。通过仿真实验教学,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目前矿用蓄电池电机主要采用直流串激电动机作为牵引电动机,存在调速性能差、能耗大、电池寿命短、机械磨损大等缺点。为此,设计了矿用蓄电池电机车的交流变频调速系统,提出了以永磁同步电动机作为牵引电动机,以DSPTM320F2812作为控制器,实现了变频矢量控制。侧重介绍了变频调速系统的基本原理、变频器主回路、IGBT功率模块的驱动电路和控制单元。应用表明,用交流永磁电动机取代直流电动机,并采用变频调速,提高了电机车的调速性能和运行安全性,降低了能耗,延长了电池寿命,减少了机械磨损。  相似文献   

7.
交流变频调速技术发展概况纵观电力传动的发展过程,交、直流两种传动方式共存于各个生产领域,由于直流调速系统的性能指标优于交流调速系统,因此直流调速系统一直在调速领域内居首位.但由于直流电动机具有机械整流器和电刷,因而存在着维护保养工作量大、电动机安装环境受到限制和难以向大容量、高转速及高电压方向发展等缺点.随着电子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各种高性能电力电子元器件产品的出现,历来阻碍交流调速技术发展的一些因素相继被克服,原直流调速系统领先的一些技术性能,交流调速系统都能与直流调速系统相媲美.因此,交流调速在电气传动领域中越来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已成为机电一体化的电气传动技术.  相似文献   

8.
变频技术概述变频技术是电力电子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应用在交流电机的调速和供电电源两个领域。过去,调速传动方式的主流是晶闸管直流电动机传动系统,但直流电动机本身存在一些固有的缺点,如受使用环境的条件限制,需要定期维护,最高速度和容量受限制等。而交流调速传动系统除了可克服直流高速传动系统的缺点外,还具有交流电动机结构简单,可靠性高;节能;高精度、快响应等优点。在交流调速传动的各种方式中,变频调速是应用最多的一种。因为在交流电动机的转差功率中,转子铜损部分的消耗是不可避免的,采用变频调速的方式,…  相似文献   

9.
一、基本内容介绍直流电力拖动调速系统具有很好的调速性能,当前对调速性能要求很高的生产机械,均采用直流电动机拖动。直流电动机原理及其拖动与交流电动机原理及其拖动,二者在基本原理上有很多相同与不同之处,但从学习的角度上看,直流系统比交流系统容易理解。鉴于以上两个方面,《电机与拖动》课程首先花了相当多的篇幅讲述直流电机原理及其电力拖动,同学们通过这部分的学习不但可以学会直流电机及其运行的基本原理,也可为进一步学习交流电机及其运行的基本原理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
该文论述了微型直流电动机驱动电路的基本原理.分析了以51单片机控制微型直流电动机正反转和调速的驱动电路.文中给出了具体的试验电路和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1.
变频技术主要用于交流电动机调速系统,它通过改变三相交流电动机的输入电源的电压和频率使电动机实现无级调速,省去传统的机械调速装置,在很多场合可取代直流调速系统,它对技术的进步、工艺改革、产品质量的提高、节能等起到重大的作用。因此,它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一种调速方式。目前应用领域有:风机、水泵、卷扬机、吊车、行车、机床主轴、纺织、造纸、印刷、印染、化纤、烟草、食品、医药、空调等行业。象日本等发达国家,变频调速普及率达80%以上。近几年来,我国在变频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上取得了飞速发展,尤其象沪宁线一带…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次用数学语言描述并激直流电动机的调磁调速原理  相似文献   

13.
中学物理课程中直流电动机原理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直流电动机是实现直流电能和机械能之间相互转换的电力机械,常用于对启动和调速有较高要求的场所,如城市电车、地铁列车、电动自行车。  相似文献   

14.
异步电机的串级调速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异步电动机串级调速的工作原理与性能特点,介绍了内反馈串级调速电机及其装置的系统结构.通过与变频调速装置的比较,指出了采用内反馈调速电机及其装置的适用场合.  相似文献   

15.
基于根轨迹的直流伺服电动机PID控制器参数确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流伺服电动机PID调速系统中,PID参数一般是通过参数对性能指标的影响关系采用试凑法确定的,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该文根据直流伺服电动机PID调速系统的数学模型及性能指标,提出采用根轨迹确定PID参数法,使3个待定参数减少到1个,方便了PID参数确定.实践表明,该方法能满足实际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可控整流电路在直流电动机控制、可变直流电源、高压直流输电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建立了基于MATLAB的单相桥式整流电路、三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的动态模型,给出了仿真实例与仿真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并展现了MATLAB仿真具有的快捷、灵活、方便、直观等优点,从而为电力电子电路的教学及设计提供了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7.
介绍一种高效节能、双逆变器结构、差频控制的交流调速实验系统系统。实现了一种两逆变器直流母线并联运行差频控制驱动电动机 -电动机结构方式的拖动系统。这是一种创新结构的调速系统 ,由于建立了同轴电磁转矩方式的负载关系 ,省去了传统的电动机 -发电机系统结构下的能耗电阻箱。系统实现了再生能量的全部回馈利用 ,调速系统消耗的电源功率仅仅是用于系统电动机激磁、损耗和变频器的开关损耗等。实验系统能实现不同负载类型和运行方式下的变频调速控制个种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8.
一、实验预习1直流电动机是根据___原理制成的,它使用的是___电源,是将___能转化为___的装置。2·图11—1是直流电动机模型,其结构是:1、_;2、_;3、___;4___、___;5___。3直流电动机中能自动改变线圈电流方向的装置叫___。4.直流电动机的转速可用___来控制,其转动方向的改变,可以通过改变___或___来达到。二、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学习安装直流电动机模型。2.加深对直流电动机构造和原理的理解。【实验器材】直流电动机模型零件一r一套,电池组,滑动变阻器,电键,导线若干。【实验步田】1.按图11-1安装好直流电动机模…  相似文献   

19.
针对机械加工设备中常用的交流电动机和直流电动机的启动、制动、调速及其伺服控制过程,开发出了电动机控制综合实验,主要包括:①交流电动机的起动、制动、正反转控制、短路及过载保护实验;②直流电动机的调速及伺服控制实验。通过该综合实验,学生能够学习接触器、时间继电器、断路器、集成块、MOS管等常用电器电子元件的工作原理和使用特点,掌握三角波发生电路、比较电路和功率放大电路等常用电路的应用,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加深了学生对电动机的认识和理解,有效地提高了学生机电结合的动手与工程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20.
Matlab/Simulink仿真技术在双闭环直流调速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Matlab/Simulink仿真技术在转速、电流双闭环不可逆直流调速系统中的应用。文中采用面向电气原理结构图的仿真方法建立了仿真模型;简述了主电路和控制电路的建模和参数设置方法,同时改变转速和电流调节器的参数设置,利用Simulink的仿真功能对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调速性能进行了仿真实验分析,并给出直流电动机的转速和电枢电流仿真波形。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大大减少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调试强度,仿真结果和理论分析结果一致,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