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更好地把新课标,对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要求,转变为学生求知的欲望。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中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求知欲强的特点,运动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范鑫 《考试周刊》2013,(75):56-57
随着教育教学工作的不断深入,反例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已越来越被广大师生重视和认可。在日常数学教学中,教师经常会发现按照正常逻辑顺序讲解的知识学生听得似懂非懂,这大大降低了教学效率,更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而如果能恰当适时地构造反例,不仅能使学生全面地理解数学概念、法则、公式、定理等,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本文从恰当运用反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深化理解,证明猜测,以及恰当构建反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四个方面谈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恰当运用反例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地选择和恰当运用多媒体能创设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结构,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激活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4.
<正>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它是教师传授知识、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恰当的提问,不但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帮助学生较快地掌握知识,还能发展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5.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恰当使用电教手段,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把握认知规律、培养活跃思维、提高学生素质。下面谈谈笔者在英语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培养和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恰当、正确地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科学知识;不受时空、地域的限制,同时也能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全面地提高科学素养。教师可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兴趣;释疑解难,帮助学生把握重点、难点;传递情感,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启迪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适时调控,巩固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物理教学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新课程要求探究性教学,要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要采取恰当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多角度、多层次地培养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8.
多媒体集声音、文字、图像于一体,运用之能最大限度地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信息,提高课堂效率。因而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在教学中媒体出示的机会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媒体的使用效果和教学效果。教师在设计使用媒体时,可根据课堂教学环节、教学需要和学生思维特征多方面来考虑。  相似文献   

9.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恰当地利用“结合法”进行地理教学,即地理知识与本地区地理环境相结合;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有机结合;地图与课本文字、地理概念的紧密结合;不同区域地理知识的结合,就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还会在学生思维中形成系统的地理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0.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 ,能起到优化教学过程 ,全面提高教学效率的作用。运用恰当 ,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利于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培养学生的语感  相似文献   

11.
<正>"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恰当的课堂提问,不但能巩固知识,及时反馈教学信息,而且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这就要求教师应从教学实际出发,把握教材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能有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使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发和利用与素质教育更紧密集合起来.  相似文献   

13.
<正>"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恰当的课堂提问,不但能巩固知识,及时反馈教学信息,而且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这就要求教师应从教学实际出发,把握教材  相似文献   

14.
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情境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知识的内化和迁移,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也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从而优化其心理品质.文章从巧用媒体,再现情境;角色扮演,模拟情境;精炼语言,描绘情境;实践活动,体验情境四方面内容阐述了如何巧设情境,上活历史与社会课.  相似文献   

15.
<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思维。学生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又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课党教学中如果能恰当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头脑中产生一个或几个有价值的问题,引起学生探  相似文献   

16.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要把教学大纲对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要求,转变为学生求知的欲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中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求知欲强的特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的效果。本文对中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具体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吴元军 《学周刊C版》2014,(11):131-131
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恰当的提问能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沉浸在思考的涟漪之中;又如柳暗花明又一村,让学生在探索顿悟中感受思考的乐趣.课堂中一个巧妙的提问,常常能收到“点击关键,一问传神”的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恰当地使用提问,就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每一根神经,就能极大地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8.
刘莉 《宁夏教育》2007,(6):50-50
课堂教学中恰当的设疑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设疑的时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林月 《广西教育》2010,(22):58-59
在课堂教学中,正确、恰当地动手操作,尽可能地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激发学生多种器官协调活动,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通过动作直觉思维,帮助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使获得的概念更清晰,从而促进抽象思维的发展。下面就数学教学中如何把握好学生动手操作的时机谈几点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刘明菊 《课外阅读》2011,(6):136-137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利用“关注课堂语言、激活学生思维;恰当设疑、开发思维;多重教学方法诱导、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方法,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