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友鸾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老报人,于1990年7月23日病逝,享年86岁。在他逝世十周年(2000年7月23日)到来之前,曾在上海《立报》第一任总编辑张友鸾领导下工作过的于友同志及新闻界其他一些老同志,建议出版一本纪念文集。 由于“文集”编辑组和上海文汇出版社的通力合作,这本包括张友鸾年谱、墓志铭、几十篇纪念文章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所结识的前辈作家渐次凋零。尽管文学之树常青,然目击文学前贤们的灵山之归,仍不免有点感伤,总爱写点儿缅怀文字聊作纪念。我喜爱恭称他们为“先生”,惟周而复我要谓其为“同志”。二十年来,我们的交谈或通信,他一直叫我“同志”,倒不全因此,因他确实是我们的“同志”。  相似文献   

3.
早就听父亲说,民国时期,因为‘家里穷且人丁单薄,我曾祖父的“门”姓被私塾老师改为“蒙”姓,家乡天水话中“门”与“蒙”同音,据说增加姓氏的笔划可以使人丁兴旺。我这才知道原来我们是门氏的子孙。还听说,我们祖上有位做大官的,我一直当玩笑视之。2003年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文庙出土了我们家族为之震动的一块碑,我才对这位祖先有所了解,原来他叫门克新,是明朝大臣、礼部尚书。  相似文献   

4.
标点和数字     
王乾荣 《传媒》2002,(1):50-51
我读过舒芜先生一篇文章——《标点符号与文章风格》。他说50年代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李易,发现与他打交道的一些作者使用标点符号时各有特色:陈迩冬爱用破折号,黄肃秋文章里惊叹号多,张友鸾好用句号,周汝昌“大括号里面又套小括号”,舒芜喜欢分  相似文献   

5.
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发布“为适应战况,由南京移驻重庆”的宣言。《新民报》于同月27日撤离南京,西迁重庆。该报第一任总编辑张友鸾老兄举家入蜀,他又回到报社工作。在漫天烽火中,沦陷区的难胞纷纷涌到重庆来,有“瓦片”可吃的房东们,乘机抬高房租。友鸾家老小三代,人口颇多,无力负担高额租金,遂在报社编辑部和印刷厂旁修建草房数间。落成之日,张恨水兄为之题名曰“惨庐”。“惨庐”主人张友鸾身居陋室,怡然自得,他所萦绕于怀的,则是抗战前途,祖国和中华民族的命运而已。  相似文献   

6.
我们单位不大,却聚集了不少德高望重的学者。为表示尊重,我们一些后学都尊称他们为“先生”。惟有对俞平伯不称他为先生,而称呼为“俞平老”。因为他是一些先生的先生。这些先生见到他的时候,总是快步迎上前去,恭敬地问候,那相互握手嘱咐的诚挚恳切,令人感动。虽然...  相似文献   

7.
当年.吴宝康先生提出要建立“国际档案学”,我曾经为之感到兴奋。档案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应该有些共同的规律可探寻,建立基本的管理原则或原理还是有一定基础的:但20年过去了,我却越来越感到茫然.甚至感到所谓“国际档案学”就如“让世界充满爱”一样是遥遥无期的美妙幻想。这让我认识到还是“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来得更为实际.特别是对于档案学这样一门年轻的学科。  相似文献   

8.
■有益的鼓励自 1 958年贾祖璋先生从中国青年出版社调到科学普及出版社以后 ,2 0多年里 ,我一直在王幼于先生的指导下做编辑工作 ,他给我的教益也很多 ,还是我的入党介绍人。我们从 1 951年起就在同一个编辑室工作。贾先生调走以后 ,他任我们编辑室主任兼副总编辑。他是一个沉默寡言、对人对己都非常严格的人 ,不轻易说赞扬的话。有一回看了一篇我的作品 ,他说“这一篇写得不错”。因为这话十分难得 ,所以尽管已经过去了好几十年 ,却还深深印在我的记忆里。那是 1 957年的事儿 ,当时正是“大跃进”的前夕 ,从党中央传下来一个精神 ,要提倡…  相似文献   

9.
叶圣陶先生从事编辑工作长达60多年,他本人一直以做编辑工作为荣。今天我们在“出版之家”树立他的铜像,是为了纪念他对我国编辑出版工作做出的杰出贡献,更是为了号召全国出版工作者学习叶圣陶先生崇  相似文献   

10.
港澳台之窗     
林光如荣获第十一届香港印制大奖之杰出成就大奖 第十一届香港印制大奖之杰出成就大奖,由星光集团主席林光如先生获得。在数年前早已被业界称为“印刷大王”的林光如,曾分别荣获香港十大杰出青年奖、香港青年工业家奖、香港创业家荣誉奖。他说,“我做印制,因为我喜欢接触有文化的东西;只有书卷味才会令我感到振奋,因此我选择入这行。”他认为创新和  相似文献   

11.
在我的学习生活中有件值得庆幸的事 ,就是王重民先生曾经做过我的老师。而非常不幸的是 ,王老师是在我们这个班结束他的执教生涯的。1974年 10月 ,北京大学图书馆系开办了“古籍整理进修班”。刚到北京图书馆工作才满半年的我 ,被选送到这个班学习。作为一名学生进入全国最高学府学习 ,一直是我整个中学时代的梦想 ,能在参加工作以后实现这个愿望 ,则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当时我们这个班的班主任是郑如斯老师 ,专业课由王重民先生和一位北大图书馆资深馆员担任 ,当时王重民先生已经是 71岁高龄了。一件大衣那一年北京的冬天特别冷。虽然刚到…  相似文献   

12.
如果以二十年为一代,出生于1935年的胡伯威先生比我大了二十岁,恰恰长我一辈,但读他的《青春·北大》我却备感亲切,丝毫没有所谓的“代沟”。因为他在书中详细回忆的上世纪50年代初期“火红的青春”,许多方面其实也是我们这一代的记忆。例如,他提到的那么多前苏联歌曲我几乎全都会唱,那种单纯的思想也如出一辙。我们两代人的青春记忆,确有相当程度的重叠。但这并不是我认为本书前半部更重要、更有意义的理由。我之所以认为本书前半部可以担得上“弥足珍贵”四字,因为后半部作者在北大求学、被打成右派的经历,虽然也非常重要非常有意义,但毕…  相似文献   

13.
例文: 和我崇拜的人生活一天(之一) “怎么,对我的房间的摆设很感兴趣?”我循声望去,轮椅上坐着一位瘦瘦的老人,双手看上去很不自然,却很结实。他脸上带着慈祥的微笑,眼神让我感到很温暖,他真的就在我面前!我却突然不知所措了。“教授您好,……我是……”“不用说了,我都知道了”这次我才看清楚,他没有说话,不,他是在用心来说话。 他带我去参观他的家,或者说是他的办公室。房子并不是很大,却很整洁、实用。屋后还有一个小花园,他告诉我,他在这里已经工作了几十年了,每每遇上倾心事,他便来到这个小花园里散散心。我们…  相似文献   

14.
“大雪”之日,没见雪花纷飞,西北风却呼啸起来。寒冷刺骨,吴海民同志顶着寒风,来到我的住处,我们又开始了亲切交谈。也许因我算个新闻老兵,已年届古稀,特别喜爱新闻岗位上一些有志有为的年轻人,并寄希望于他们。看到他们在工作实践中,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执著地追求,不断有所创新,就由衷地感到高兴。我和才34岁的海民同志相识相交,就因为我觉得他是这样的一个年轻人。当我们的话题,扯到如今出书难的时候,他说已把发表过的作品,整理成一个集子,将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我听了这个喜讯,不觉想起读过的他那些新闻作品,无论是消息、通讯、特写、  相似文献   

15.
陈伯吹先生于1997年11月6日在上海逝世了年91岁。他算得上是一位世纪老人。 如果从1927年3月商务印书馆出版陈先生第一部8万字的中篇小说《学校生活记》算起,整整70多年,他一直专心致志地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和出版,直至生命的最后。人们称陈先生是当今儿童文学界的“泰斗”,享此殊荣并不为过。 突然得知陈先生逝世的消息,我感到十分悲伤又十分内疚。原因是:陈老在他步入90岁高龄之时,结集了一本散文集《在聂耳的坐像下》交湖南少年儿童出版  相似文献   

16.
正任建树先生1924年8月出生于河北省武安县,比我年长整整40岁。2019年11月在其上海建国西路1号的寓所辞世,享年96岁。近月以来,稍有闲暇就会想起先生,想起我与他交往(严格说来是我接受先生关心、鼓励、指导)的三十多年学术岁月。虽然我未能成为他的过门弟子,但内心深处一直是尊先生为业师的。  相似文献   

17.
某一天,90岁的潘基礩先生突然对我说,“我俩是忘年交”.我受宠若惊. 论年龄,潘老比我年长30岁,比我父亲还大3岁,应是我的长辈;论职务,他曾是长沙市副市长,民革湖南省委主委,后任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一直是我的领导;论学识,无论文史哲,还是理工医农,他都有建树.他是我省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他撰写的参政议政调查报告,多次受到中共湖南省委领导的赞誉.他国学功底深厚,长于诗词,而撰写的碑、记、志等都用文言文.如果我拜师向他学习“六艺”,恐担心他不愿收我为徒.现在,居然称我为他的忘年交.  相似文献   

18.
予民毫无顾忌地将他的第二本散文集命名为《书生气》,并在付梓之前送来清样,嘱我为序。对此,我感到十分荣幸。我们都爱读书,对于书生的优长劣短,有共同的感受。他既然给了我这么一个发言的机会,我也就不避“佛头着粪”之嫌,写出如下一些文字,与予民及喜欢予民作品的读者交流。予民曾长期主持《中学生阅读》杂志的“杂文精品档案”专栏;为便于阅读理解,时常邀我评点其中的一些作品,以期在学生中起一点儿提示和推介作用。去年夏天,他携来谷长春先生的《“书生气”辨》一文,要求仍然是不走诸如“文章结构”、“语言特色”等作品评…  相似文献   

19.
读过鲁迅先生那篇著名的杂文《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之后,我一直对旧中国“长者本位”的家庭观念深恶痛绝。在这种观念之下,“父对于子,有绝对的权力和威严:若是老子说话,当然无所不可,儿子有话,却在未说之前早已错了”。而我更对那些“觉醒”了的父亲敬佩不已,他们“各自解放了自己的孩子”,“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相似文献   

20.
<正>1 “书剑万里缘”之“缘”美国加州时间2022年8月1日凌晨,刚刚度过百岁生日的吴文津先生永远离开了我们,直到两个月以后的现在(1),我常常感到难以置信,总觉得推开吴寓的门,他还会坐在惯常的那个位置,笑吟吟地看着我,洪亮地叫我的名字;总觉得吴先生还会带着拐杖拄在地面上铿锵有力地走过来,笑眯眯地和我拉拉手、贴贴脸;总觉得还能再为吴先生倒上一杯热咖啡,哪怕是在他身边默默地坐一会儿,也会感到内心十分宁静安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