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绘画,是幼儿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开发幼儿心智的一种重要手段。幼儿的绘画教育颇有一番道理,但许多人并不了解这一点。一、幼儿绘画心理的发展进程研究表明,儿童的绘画经历着三个明显的阶段:4岁以前称“涂鸦阶段”,5至9岁是“图式阶段”,9岁以后才进入“写实倾向阶段”。三个阶段不能超越,更不能倒置(但可以加速发展)。就涂鸦阶段来说,也有一个发展过程。大约在2岁半左右,幼儿的涂画杂乱无章;3岁时,动作有所控制,即能重复同一动作;3岁半以后,能画出不规则的圆形;而到4岁,则已有一定的“拟像”能力。“涂鸦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刘绘画动作的控制。  相似文献   

2.
著名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在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提出,中班幼儿(4—5岁)处于前运算期的思维阶段,思维方式具有具体性和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这就需要从幼儿感兴趣的、贴近他们生活题材的绘画内容出发进行绘本创编。  相似文献   

3.
孙亚琴 《早期教育》2006,(11):25-25
我们从儿童绘画发展来看一看罗恩菲德的划分方法,涂鸦期(2~4岁),接着以后出现的是前样式化阶段(4~7岁),样式化阶段(7~9岁),写实主义的萌芽阶段(9~11岁),推理的拟似写实阶段(11~13岁)。按照罗恩菲德的划分方法,幼儿园的小朋友正处在涂鸦阶段和前样式化阶段。我们再来看看这两个阶段幼儿绘画的特点1.涂鸦期。涂鸦—其实并不能称之为绘画,只能说是一种练习性的游戏,就是儿废进行的乱涂乱画,在乱涂乱画中能识别出各种形状来。  相似文献   

4.
英国威尔士政府自2003年以来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基础阶段指导文件,其中的《学习型社会:基础阶段——3—7岁》中关于3—7岁幼儿数学发展指导的部分从利用和运用数学、计算和处理数据、测量、形状和空间4个维度对幼儿数学教什么和怎么教进行了洋细说明,对我国幼儿园数学教学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从儿童绘画发展的角度出发,专家们把儿童画从幼儿期到少年期分为四个阶段,涂鸦期(2—4岁),尽兴涂抹,没有具体形象,作为一种游戏玩耍;象征期(4—7岁),创造自己的符号,有意识阶段,率真的情感,无拘束的想象;高峰期(7—12岁),对绘画产生浓重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正>幼儿德育是道德教育的起始阶段,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对幼儿实施的品德教育。幼儿品德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它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小班(3—4岁半儿童)。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早期儿童发展项目宣传画册《0—6岁儿童发展的里程碑》具体阐述了3—4岁半儿童应该这样成长:能交替迈步上下楼梯;能倒着走,原地蹦跳;能画横线、竖线、圆圈;能一页一页地翻书;喜欢看书,并假装  相似文献   

7.
黄晓军 《陕西教育》2009,(2):104-104
儿童绘画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涂鸦期、象征期、图式期、写实期.3岁-4岁儿童绘画处于涂鸦期至象征期的过渡阶段,是儿童绘画的最初级阶段.幼儿绘画教学应该遵循儿童发展的自然规律,循序渐进,重视并鼓励儿童从事涂鸦和符号活动,使他们心理得到充分满足,绘画兴趣得到培养,要让处于这阶段的孩子有机会自由涂抹,享受"机能的快乐",让他们在活动中加强观察与学习,顺利地摆脱涂鸦期,进入下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8.
幼儿绘画发展阶段可分为:涂鸦期阶段、象征期阶段、图式期阶段、写实期四个阶段。2 ̄3岁幼儿正处于绘画涂鸦期,是幼儿绘画的最初级阶段。为此,我遵循幼儿发展的自然规律,循序渐进,重视并鼓励幼儿从事涂鸦活动,探索适宜的材料与方法来引导幼儿的涂鸦活动,使他们心理得到充分满足,绘画兴趣得到培养。既给予他们涂鸦的自由,又进一步激发其创造性思维和活动的发展,让他们在活动中加强观察与学习,顺利地摆  相似文献   

9.
一、幼儿自我控制的发展及特点1岁以前儿童的一切行动依赖成人并通过成人来实现 ,这时儿童没有自我控制能力。 1— 3岁的儿童出现独立性需要 ,伴随自我认识的发展 ,“动机性表象”产生 ,使他们摆脱当前具体情境 ,同时开始出现脱离成人控制和调节的行动。 1— 3岁儿童的独立性 ,主要表现在“自己来干”的动作上 ,但这一阶段儿童还是需要在和成人共同活动中行动 ,其自我控制开始萌芽。研究发现 ,幼儿的自我控制在 3— 4岁时还不明显 ,从缺乏自我控制到有自我控制的转折年龄是 4— 5岁 ,5— 6岁儿童绝大多数都有一定的控制能力 ,但幼儿的自我控…  相似文献   

10.
培养幼儿创造力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其中绘画活动是一条十分有效的途径。幼儿绘画的能力一般要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在每一阶段,各有相应的特点和水平。首先是涂鸦阶段。幼儿从一岁或一岁半开始,就喜欢在任何东西上胡涂乱写,我们就称此活动为“涂鸦”。此阶段一直持续到三岁左右。这一阶段的幼儿并不是想画出些什么,他们只不过是喜欢那种涂鸦活动中的身体运动,也就是说,他们感兴趣的是活动本身。到三岁左右,幼儿会偶然地发现他们的涂写动作与纸上的符号之间似乎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这种发现对幼儿能力的发展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颜色和形状是人的物体视觉的两个重要方面。在幼儿阶段,颜色和形状在孩子物体视觉中的地位或重要性,随年龄而有所不同——存在着有反复的、曲折而有趣的变化。这种变化,在幼儿教育中有一定的意义。有关的实验研究指出:让幼儿拿一块蓝色的方木块去与一个大小相当的蓝色的木球和一块同样大小的红色的方木块分别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不同年龄的幼儿其着眼点是不一样的。小班的幼儿(3~4岁),大多数把蓝色的方木块与红色的方木块看成是一样的。这表明,他们的物体视觉着眼于形状,或者说,形状在他们的物体视觉中掩蔽了颜色而占重要的地位。中班的幼儿(4~5岁),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  相似文献   

12.
3~4岁幼儿正处于涂鸦阶段末期,象征阶段初期,刚刚开始尝试从无目的涂鸦进入有目的涂鸦,在本阶段教师如何“艺术”地激励幼儿画画的关趣;“艺术”地激发幼儿的形象力“艺术”地引导幼儿实践,感知世界的美丽,让幼儿从“老师让我画”过渡到“我自己要画”,体验绘画过程中的自主感与成功感,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真正成为画画的主人.首先是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逐步递增难度.其次是采用丰富的教学形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最后是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学习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13.
冯夏婷  赵静  郭慧敏 《文教资料》2010,(35):138-139
本实验采用对偶比较法,对1.5岁—3岁幼儿进行形状偏好研究,结果表明:在1.5岁—3岁的年龄段中,幼儿形状偏好顺序依次为:花形、星形、圆形、心形、三角形、正方形;男女幼儿的形状偏好有显著差异;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形状偏好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4.
发展幼儿的自主性,已成为幼儿教育追求的价值取向。以绘画活动中如何凸显幼儿自主性为重点,从对当今绘画活动出现的问题和现状进行思考,阐述了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文中简称《指南》)背景下如何在绘画活动中凸显幼儿自主性的方式方法、取得的成效和今后需进一步努力的方向等,充分发挥以幼儿为主,激发幼儿喜欢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  相似文献   

15.
幼儿绘画教学既是幼儿美术教育的起点,又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幼儿美术教育得到很大的发展,但还存在不少弊端。对此,我想谈一些改进意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教材内容是沟通教师与幼儿之间,教与学之间的桥梁,绘画效果与教材的选择密切相关。在选材时,我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趋势,以他们乐于接受的内容予以启蒙。(1)根据进度从统编教材中选择教学内容。我根据本班幼儿绘画发展特点和水平,注重从统编教材中选择能反映现实幼儿生活经验的内容。统编教材中画画部分往往只有一个形状,满足…  相似文献   

16.
在绘画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兴安盟科右前旗民族幼儿园侯燕在幼儿园教学中,绘画很受幼儿的喜爱。幼儿时期是创造力培养的重要阶段,而绘画则是最能激发幼儿创造能力的有效手段。因为绘画蕴含了从观察到思维,从认识到实践,从想象到创造等教育契机,符合幼儿的生理、心...  相似文献   

17.
4—5岁小班幼儿的绘画还处在启蒙及涂鸦阶段,在这个年龄阶段绘画兴趣及能力的培养对幼儿今后的影响非常大。为他们选择适宜的绘画活动内容,能激发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创造的热情,从而促进绘画能力的真正提高。他们的作品充满想象,富有创意,往往能反映幼儿内心的真、善、美。文章提出引导小班幼儿"自主绘画,乐于创作。"让孩子们在画画中流露真情,释放自我;让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自由的空间里尽情地创作,并巧妙利用绘画活动促进幼儿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利用图书、绘画及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前书写技能。"3—6岁是幼儿的语言发展敏感期,也是幼儿初步接触阅读,养成阅读习惯的重要阶段。因此,作为幼儿教师,应该遵循《幼儿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充分培养幼儿的阅读与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9.
钟敏  谢汝莉 《今日教育》2006,(11):21-21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幼儿的绘画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抓准3—6岁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利用多种方法充分发挥绘画活动的魅力,激发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从想画到喜欢画,从而达到乐画和创造性表现的境界呢?  相似文献   

20.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是教育部颁发的针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的幼儿在日常教育的五个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中应该达到的学习与发展目标。《指南》强调了学习品质在幼儿阶段的科学培养。学习品质在这五个领域里不是孤立的、脱离的抽象概念,而是具体的生动的科学交融。良好的学习品质直接影响着幼儿的整个学习过程,决定着幼儿的学习效率。幼儿以怎样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去认知事物,影响着幼儿的整个心理状态和个性特征。幼儿阶段重视培养幼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