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1 毫秒
1.
相遇     
人世间最难相遇。我们每天与很多张面孔擦肩而过,但这不是相遇;我们不停地认识一些新人,彼此交换名片,互相开着玩笑,这也不是相遇;  相似文献   

2.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同根生长的树枝无法在风中相依,不是相互嘹望的星星没有交会的轨迹,也不是尚未相遇便注定无法相遇,而是电视在播却不能看,电脑在旁却不能开,手机在响却不能接,大床空着却不能睡。额滴神呐l高考这一物什,将我们这群被唤做“中国孩子”的毕业生们硬生生地同“世界”撕扯开来。  相似文献   

3.
范粒 《中学生天地》2011,(5):F0002-F0002
原来成长的最大动力不是梦想.不是青春,不是责任与诺言.而是因为我们在一起。我们相遇,我们相知。我们一起欢笑,也一起哭泣。我们极富个性,又如此相似.  相似文献   

4.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二单元“应用题”一节,编排了3组7道例题,三步计算的一般复合应用题(例1-例4);相遇问题(例5、例6);四步计算的应用题(例7,选学内客)。例1解答应用题的走过程,总结了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例2、例3在巩固固应用题解题步骤的基础上,看重展示一般更自画用题的结构特征及分析数量关系的思考过程,教给学生一般的解题方法和策略。例2前的准备题是解答相遇问题的基础,要使学生把握”同时、两地、相向、相遇’R两人所走路程和乌两卖的距离相等这一相遇问题的特征。例又例6的教学需紧扣相遇问题…  相似文献   

5.
往返相遇问题因为涉及相向和同向“行走”以及“碰面相遇”和“追及相遇”等问题,使得不少师生对这类问题的解答经常感到很棘手.我们在折线图基础上,结合实际生活规律。发现了这类问题中的两个非常有启发意义并且非常实用的规律——“必然不相遇规律”和“必然相遇规律”,这对此类题型的解答有很大帮助.现在将之整理如下,与各位读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6.
旅途     
这是个旅途一个叫做命运的茫茫旅途我们偶然相遇然后离去在这条永远不归的路……人生就像旅途,一条没有尽头的茫茫的路。失意和欢乐,是上帝事先设好的驿站,不是为了停下,他只让我们休憩,然后继续行走,永不回头。  相似文献   

7.
曾牵动千万颗心的电视连续剧《牵手》,诉说的是人间的情爱故事;而我手边这本书的封面上,一只小手伸向一只大手,或者说,一只大手伸向一只小手,预示的是另一种牵手的意境:小手从大手中领承了关爱和自信,大手从小手中体验了奉献与幸福……手与手的相遇委实是心与心的相遇、“我”与“你”的相遇,在相遇中,教师职业美德敞亮而澄明。这是广西师大出版社新近出版的《美丽教师》一书给我的第一感受。  相似文献   

8.
SUMMER 《中学生博览》2012,(14):26-27
时光载着我一路奔跑,如今短暂地停留在青春这个小站。沿途,看过许多风景;靠站,遇见许多旅人。虽然我们现在是在这个小站相遇了,可又有谁知道,下一站我们各自将要奔向何方呢?  相似文献   

9.
云崽子  周奇 《音乐世界》2012,(14):25-33
如果说相遇是一场意外,那么这7个人的相遇便是命中注定的精彩。即将开机的偶像剧《七个朋友》为我们讲述了梦想与爱情的故事,而在Easy杂志的独家专访中,他们7个人为我们讲述了各自的故事。Easy影棚也因为他们的到来,变得热闹非凡。  相似文献   

10.
相遇问题是匀速运动中的一种,也叫做行程问题,题里反映的是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但是,由于运动带有方向性,从而使数量关系变复杂了,产生了不同的计算问题,根据数量有已知和未知的不同,又分为求路程、求相遇时间和求速度3种情况。“求路程”这节内容是求相遇时间、求速度的基础,也是学习较复杂的行程问题的基础。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对本章节的教学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教学目标确定为:1.理解求路程的行程应用题的结构特征;2.掌握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3.能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求相遇时间的行程应用题。…  相似文献   

11.
我亲爱的新朋友: 很高兴能在这个硕果累累的金秋与你相遇,更高兴我们将一起度过三年初中时光。一天天的日出日落、云卷云舒,将伴随成长中的成功、喜悦、思索和困惑来丰富我们的记忆,这不是很好的事情么? 今年6月底,我接到任咱们这个班  相似文献   

12.
牟涌金 《辅导员》2014,(21):24-24
我们知道,解答行程问题离不开路程、速度和时间。但仅仅知道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还是不够的,还必须知道行进中的方向。例如:相遇问题——双方行进的方向是相对的;追及问题——双方行进的方向是相同的。可见,要想正确解答行程问题,双方行进的方向是不可忽视的。请看下面的例题: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博览》2012,(23):35-38
邪眸?白虎?唐门评《下着两的夏天》:即使忘却了全部也记得我喜欢你。没有Ta的日子,心空吟。但我们坚信阿左和小杓再次相遇的不是么?即使是下着雨的夏天,也有盛开的繁华。  相似文献   

14.
在用英语进行交流时,说同一句话为什么有人讲起来很别扭,而经另外的人表达就动听呢?这与对语音现象的重视程度有关。为使同学们具备良好的英语语音,本文特提出以下几个注意点。一、注意词与词间读音的相互影响(互涉)1.音的同化同化是指一个音受到邻音的影响而变成这两个音之外的第二音。例如Wouldyouplease……?犤wudju犦可读成犤wudu犦;Doesshe?犤dzi犦可读成犤di犦;Nicetomeetyou.犤mitju犦可读成犤mitu犦等。一般来说犤j犦在和犤d犦相遇时,犤j犦则变成犤犦,故犤d犦与犤j犦相遇则读成破擦音犤d犦;犤j犦和犤t犦相遇时犤j…  相似文献   

15.
完成人教版第九册相遇问题的学习后,为了及时巩固和拓展学生对行程问题的认识,我安排了一节练习课,预设了这样的练习程序:第一步基本练习,由个别学生展示自编的行程问题应用题,大家做一做,巩固对相遇问题的特征与数量关系的认识;第二步变式练习,师生共同分析、解答书上现有的几道不同情境的相遇类行程问题;第三步拓展练习,分析、解答书上一道追及类行程问题,让学生初步感知追及类与相遇类行程问题的异同,培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意识;第四步课堂书面作业。  相似文献   

16.
人生颂     
人生颂人生是真切的!人生是实在的!它的归宿绝不是荒坟;"你本是尘土,必归于尘土",这是指躯壳,不是指灵魂。我们命定的目标和道路不是享乐,也不是受苦;而是行动,在每个明天都超越今天,跨出新涉。──[美]朗弗罗《人生颂》选段人生颂...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零这一特殊数字在数学中具有特殊作用。例如,零是正整数和负整数的界线;在数轴上零叫作起点;零乘任何不是零的数都是零。……类似零这一特殊数字在数学中所起的作用,我们还可以找出许许多多,我不是学数学的,更不敢在众多数学教师面前  相似文献   

18.
小学时,我们经常做两车相遇的数学题,公式一套,结果就出来了。生活中的“相遇”则要比数学题难得多。我们也许天天见面,却从未“相遇”:不知道别人在做什么.想什么,穿着什么样的衣服,表情是怎样的。由此,我想到语文课堂上的“相遇”——学生是否触摸到了文字鲜活的面容,看到了特别的景致,忍不住要表达“原来你就在这里”的欣喜?理想的课堂,应该有这样的“相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小学数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是学好其他学科、处理日常生活问题所必需的能力。小学数学并不像学生想象的那样难,只要掌握了固定的公式,是很容易的。常见的数学公式有:减法性质:a—b—c=a-(b+c);解方程定律:加数+加数:和;行程问题:路程=速度X时间;相遇问题:相遇路程=(甲速度+乙速度)×相遇时间;工程问题:工作总量=工作效率X工作时间;买卖问题:总金额=单价X数量……下面笔者就小学数学中的常见公式进行例题解析,以便供广大师生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20.
在探讨学生负担结构问题时,我们必须明确这样几个问题:对学生负担结构探讨的过程,也是明确学生负担内容的过程;学生负担不是越少越好,更不是越多越好,学生负担有其合乎自身规律的“度”;学生负担结构是学生负担的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这三个问题是我们探讨学生负担结构的前提性假设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