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什么你下属的一个部门主管明明被你看好,却总是表现不佳,一直拖累到他的团队业绩下降;为什么你明明即将被提升到最高阶层,却因为个性缺陷而迟迟无法再进一步发展;为什么你被老板说:你还有更多潜力可以发挥,相比起你的潜力,你的表现可称平庸;为什么你工作三五年了,却还是在原地踏步,找不到自己的方向……这一切表明,你需要提升你的职商了.  相似文献   

2.
我在电视上看到了李洪志所谓“救世主”的所作所为,我很气愤。为什么李洪志打着科学旗号却宣扬着迷信呢? 为什么李洪志说自己是救世主却又不去救人于水火呢? 为什么李洪志说自己真善忍,却偏偏昧着良心干出那么多伤天害理的事呢? 为什么? 李洪志,你真的是救世主吗? 你是救世主,那么去年的洪水为什么仍然涌得那么凶呢? 为什么长江决口的时候,你不亲自去抢险的工地上,让我们累了、困了、倦了的战士停下来歇一歇呢? 为什么你不让我们的战士好好地喝上一口水、吃上一口饭、睡上一个觉呢? 为  相似文献   

3.
每位教师都曾思考过这样的问题:为什么相同的科目,同样的一课时,不同的教师,取得的课堂效果却不一样?答案很简单,就是有的教师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通过精湛的教学艺术授课,使学生在课堂上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教学艺术是一把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它可以出神入化,化平庸为神奇,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会、学懂.  相似文献   

4.
生活在规律中的主人——谈名师成长的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名师成长的一般规律其实很简单,可是,为什么有的教师能按这些方式迅速成长起来,而有的教师却成长缓慢,最终仍然平庸?●教师成长的主要场所都是在课堂,可是为什么有的教师在课堂里得到锻炼,像是在田野里拔节,而有的教师在课堂里却没有多少感受,失却了向上的要求和力量?●反思是名师成长的重要方式。可为什么有的教师怎么"反思"都没有效果呢?●名师从"心"出发,在行走的路上,寻找着成长的方式,也寻找到"心"的归宿,名师成长的方式实质上是心智的丰富和开放。  相似文献   

5.
正为什么你能力超群,却没有用武之地?为什么你学富五车,却一直怀才不遇?为什么你梦想远大,却始终没有出息?我遇到过很多人,他们每天都在抱怨:我为什么不升职,我为什么不加薪,我为什么到了三十多岁还是一事无成,我为什么没有未来!但是你让他们每天多干一个小时,他们就会要死要活!  相似文献   

6.
看完本期的警察专题,阿星姐认为,其实要做好一名普通的警察也是非常不容易的。有同学一听“普通”两字,一定会说:“呀,普通不就是平凡么?平凡不就是平庸么!这多简单!”那到底什么是平庸?最近有读者打进电话求助阿星姐:“快期末考试了,但没人重视我,特别是老师,从未鼓励过我,我发现自己正在退步。我感到我越来越平庸,没有斗志……”清楚了吧?确实如此,平庸就是你的生活没有斗志、没有激情!所以让阿星姐告诉你吧——有这样一个实验:一个长跑运动员参加一个5人小组的比赛,赛前教练对他说,据我了解,其他4个人的实力并不如你。于是,这个运动员轻…  相似文献   

7.
    
中国有句俗语:人比人,气死人。然而作为学生的我们,却每天生活在这比较当中。“女儿啊,你瞧人家XXX,这次期末考又考全班第一了,为什么你就不能争气一点呢?如果你加把劲,全班第一还不是你的吗?”“儿子啊,你看XXX多孝顺啊,每天回家都做家务,你呢?成绩不好不说了,家务又不做,你还会做什么呢?”我妈最喜欢对我说:“你看人家XXX又进步了,你呢?只是知道玩,又不努力,永远都不会进步的!”夜深人静的时候,你们都睡了,而我还在挑灯夜读,你知道吗?我都努力了,你感受到吗?当我进步了,你却要我进步更大,迎接我的不是鼓励的话,而是将我和他人作比较。…  相似文献   

8.
一、教学案例案例一 《早春》中“草色遥看近却无”一句的意境,一教师这样引导感受: 师:读了“草色遥看近却无”一句,你感到奇怪吗?为什么? 生:为什么绿色的小草在远处能够看到,到近处却看不清楚了呢?  相似文献   

9.
《四川教育》2020,(5):80-80
做教师难,做“名师”更是难上加难。踏上三尺讲台,每个教师都曾有过梦想,梦想自己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可是,若干年后,有人成功了,成为专家型、智慧型的教师;而有人变得平庸,成为一般型、经验型的教师……为什么教师的发展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呢?你又如何成为一名“学生喜爱、家长放心、同行佩服、社会敬重”的“名师”?  相似文献   

10.
女儿的理想     
妈妈:乖乖,你最讨厌什么? 女儿:上学。 妈妈:为什么? 女儿:不愿意写作业。 妈妈:长大了,你的理想是什么? 女儿:做一名教师。 妈妈:为什么? 女儿:当老师不就不用写作业了!(王凯)女儿的理想@王凯~~  相似文献   

11.
唐晟:你好!你知道吗?自从班上实行小组学习制度以来,我心里一直很苦恼。也许你会惊讶地问:"你每天学习那么快乐,那么积极,为我们小组加了不少分,为什么你还会有苦恼?"是啊,我是在努力为小组加分,可是你呢?课堂上,你总是不积极发言,我就是为此苦恼啊!我、张梦媛和你是一个小组的,既然是一个小组的成员,我们就应该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可是你到我们小组后,上课却总不爱发言。刚来时你不发言我们理解,可你到我们小组差不多有一个多学期了,上课不爱发言这个毛病还是没改。刚开始我们以为你本来就不爱说话,可你下课后是那么快乐活泼,爱说爱笑,这是为什么啊?我一直苦恼着。  相似文献   

12.
如果以下这些问题出现在你的面前,你会怎样?为什么DVD和CD的尺寸一样大,但是DVD包装盒却比CD包装盒要大得多?为什么很多电脑制造商会免费提供市场价超过电脑本身价格的软件?为什么购买一款手机的价格不那么贵,而为这款手机购买额外一块电池却非常贵?  相似文献   

13.
有一位少年,他的梦想是要成为小提琴演奏家,他一有空闲就练琴,练得心醉神痴,却进步甚微。有一天,这位少年去请教一位有名的小提琴教师,教师对少年说:“孩子,你先拉一支曲子给我听听。”少年拉了帕格尼尼练习曲中的第三支。可是拉得非常难听,简直破绽百出。一曲结束,教师问少年:“你为什么特别喜欢拉小提琴?”少年说:“我想成功,我想成为伟大的小提琴演奏家。”教师又问道:“那你快乐吗?”少年回答:“我非常快乐。”教师把少年带到自家的花园里,对他说:“孩子,你非常快乐,这说明你已经成功了。在我看来,快乐本身就是成功。”少年听了教师的话…  相似文献   

14.
懒惰:你好!我是你一直以来的对手——勤奋。你一定想不到我会给你写信吧?其实,我给你写信只是想郑重地对你说一声“正式下达战书”。过去人们都以不同的态度看我们,人们总是拿我来标榜自己,却总在排斥你。而我和你也一直在明争暗斗,有我的地方,肯定不会有你。人们总喜欢拿我们来评价他们的所作所为。不同的是,他们喜欢提到我的名字,对你却是趋之若鹜。但是,那些选择你的人一生都碌碌无为,一生平庸。选择你的人向选择了我的人投来羡慕的目光,一边咒骂着你,一边后悔当初为什么没有选择我。为什么会这样呢?这除了怪他们自己意志不够坚定外,还要怪你“诱惑”。  相似文献   

15.
有人说过,一个不重视读书的学生,是一个没有发展的学生;一个不重视读书的家庭,是一个平庸的家庭;一个不重视读书的学校,是一个乏味的学校……我想,一个不重视读书的语文教师,也是一个不合格的教师。  相似文献   

16.
风过水留痕     
正为什么有的学生看似绝顶聪明却成绩平平?为什么有的学生在同一个地方反复跌倒却不思改变?教书多年,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小磊是一个看似绝顶聪明的男生,经常表现为一看就懂,一听就会,一学即通,但是他的成绩并不突出,为什么?因为他自恃"聪明",不肯努力,根本没把学习放在心上。因为一看就懂,所以不认真看,看书一目十行,不求甚  相似文献   

17.
为什么     
几米 《师道》2006,(8):63-63
为什么从来没听说天使会偷走小孩?魔鬼是不是比天使更喜欢小孩?为什么独享一切时并没有想像中那么愉悦?为什么非要等睡着了才能开始做梦?从现在起如果你不再问我“为什么?”我将会加倍地爱你为什么?为什么?你再问我为什么妈妈就揍你!摘自《布瓜的世界》责任编辑彭红梅为什么小鸟不需要念书?我比他聪明一百倍却反而要辛苦地读书呢?为什么@几米~~  相似文献   

18.
Joke     
教师:你为什么不回答,汤姆?我的问题把你难住了吗?汤姆:哦,不,老师。我完全理解你的问题。把我难住了的是答案。  相似文献   

19.
要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就要提高教师的生活待遇,这是不容置疑、无可否认的。然而,为什么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教师待遇比一些经济落后地区高了许多,但积极性却不见得到调动?为什么某个历史时期教师的生活待遇比现在的待遇差很多,但积极性却远远超出现在教师的积极性?为什么某些单位教师待遇年年提高,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教师积极性却调动不起来?为什么在同等待遇之下,有些教师默默地把心血倾注在学生身上,无私奉献,甘当“蜡烛”,而有些教师却弃教、厌教呢?这一系列问题使我们看到,当前在教师积极性激励中,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做为一名教育一线工作多年的教育工作者,我经常会问自己几个问题: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如何评价学生?为什么素质教育推行了这么多年,进步却如此缓慢? 想要搞清楚这几个问题,首先要明确:我们的教育目的是什么?许多学校都把升学率看做是首要目标,把分数高低看成教育成功,甚至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每年暑假,学校、家长、学生甚至全社会最关心的是某某学校又考入多少个清华、北大的学生,某某学校有多少高分段学生,现实中许多教师和家长也把成绩好的学生誉为好的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