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概观传统的语文教育有相当完整的一套方法和步骤。大体说来,可以分作三个阶段。开头是启蒙阶段,以识字教育为中心;其次是初步的阅读训练和基本的语法修辞训练;第三是进一步的阅读训练和作文训练。  相似文献   

2.
根据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精神,小学语文教学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一、二年级主要是识字教学,初步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三年级从识字向读写训练过渡;四、五年级主要是读写教学,同时巩固前三年的识字成果。这些不同阶段的教学要求和步骤,在统编教材中都体现得比较具体。如低年级以识字教学为主,但识字教学又分为三个阶段:一年级主要是帮助学生打好识字基  相似文献   

3.
刘瑶 《文学教育(上)》2014,(17):116-117
我国古代的蒙学顾名思义就是古人对儿童进行的启蒙教育,而蒙学又十分重视识字教育,因此,识字成为蒙学的起点,其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材是前人为我们今天语文识字教学留下的精华部分。本文主要搜集以往蒙学教育中识字教学的研究成果,从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材三个主要方面概述近来蒙学识字教学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儿童在经历启蒙阶段的集中识字教育后,进入阅读训练阶段,此阶段的主要教学内容,一是配合《四书》、《五经》,教学生阅读简短的散文故事;二是教学生阅读浅易的诗歌;三是教学生属对.借鉴古人的经验,现代语文阅读教学,可以从插图故事入手到以图画再现情境、创造语文“导读法“,培养学生的诵读习惯.  相似文献   

5.
一、中国古代蒙学教材的发展概况中国古代蒙学教材的发展 ,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周秦至汉唐。这一时期的蒙学教材多为综合性读物 ,以识字为主 ,同时进行品德教育 ,并包含各方面知识。最早的蒙学教材是字书《史籀篇》 ,是周宣王时用来教学童识字的。秦代的蒙学教材有李斯的《仓颉篇》、赵高的《 历篇》、胡毋敬的《博学篇》 ,这三种教材都是以识字写字为主的 ,是对《史籀篇》的发展。汉代 ,闾里书师将上述三种教材编为一集 ,取名《仓颉篇》 ;司马相如作《凡将篇》 ;史游作《急就篇》 ;李长作《元尚篇》 ;杨雄续写《仓颉》 ,取名《…  相似文献   

6.
陶有宏 《现代语文》2008,(11):13-14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重视蒙学教育的传统。我国古代对8—15岁儿童的教育叫“蒙养”教育。如果说“四书”“五经”是中国经学教材典范的话,那么我国古代也不乏以识字为主的蒙学教材。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则莫过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习称三、百、千)。中国蒙学教材的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尤其是“三、百、千”在我国古代语文启蒙教育中曾赢得巨大成功。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古代蒙学语文教学中,宋元是一个成就卓著并具有承前启后作用的重要时期。本文将从蒙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识字、写字、阅读和写作这四个方面,对此期蒙学语文教学进行一些探讨。 一、识字教学 (一)地位和教学要求 识字是古代蒙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宋元蒙学非常重视识字教学,认为识字不仅是阅读的基础,也是日常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谢东 《现代语文》2010,(3):36-37
我国古代语文教育分为小学(蒙学)和大学两个阶段,泛语文和义理本位主要是大学阶段语文教育的特点,在这个阶段,语文基本训练已不再是教学的主要任务了。而在蒙学阶段,则是非常重视语文基本调整的,并且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摸索出了一整套非常完整、系统而有效的语文训练体系。  相似文献   

9.
识字教学的历史回顾与粗浅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识字教学的历史回顾 张志公先生在《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暨蒙学书目和书影》中指出:“识字教育是传统教育的一个重点。在这方面,前人用的工夫特别大,积累的经验也比较多。很突出的一个做法是在儿童入学前后用比较短的一段时间(一年上下)集中地教儿童认一批字——2000字左右。”这既强调了汉字教学是我国启蒙教育的起点,也说明识字教学已积累了极其宝贵、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9,(25):41-42
作为义务阶段的教育重点,小学生低段语文识字教学不仅成为整个小学阶段的教学重点,同时也为启蒙阶段的学生学习带来了巨大帮助。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孩子而言,一些低段文字作为日后学生进行识字训练与学习的基础。下面就来结合实际教学经验,站在游戏教学的角度来对小学低段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应用展开讨论与研究。  相似文献   

11.
我国蒙学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识字训练、写字训练、阅读训练与写作训练。语文作文教学可借鉴蒙学写作训练中“词”“意”并重、先放后收、多批少改、示范模仿、反复训练等诸多写作训练的经验,开展作文教改实验,并注重读写结合以及开展丰富的综合说写训练。  相似文献   

12.
田建荣 《考试研究》2009,(1):103-120
蒙养教育作为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科举制长期并存。科举考试使蒙学教育目的与其接轨,使蒙养教材渗透强烈的功名利禄思想。特别是一些科场的失意者,做蒙师便成了他们临时的选择和人生过渡,这不利于蒙学教育质量的提高。但在科举考试的推动下,古代蒙学的确有了长足发展,在识字、写字、读书和作文训练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以说,科举考试推动、促进并保护了中国古代蒙养教育的发展与成就。  相似文献   

13.
自去年秋季开始,万县三所小学的一年级共三个班进行了“汉字标音、及早读写”的教学实验。这项实验侧重于解决小学语文教学启蒙阶段(一二年级)识字和阅读的矛盾,要求用汉字标音的方法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识较多的字、读较多的书(包括课外读物)、初步练习写短文。这项实验是在继承我国传统识字教学经验、吸收建国40年来识字教学各流派的长处的基础上设计  相似文献   

14.
目前,国内复兴传统文化的呼声颇高,教育方面有人开始搞“少儿读经”,报端也载文介绍古代的蒙学书籍。对此,笔者作粗浅的评说。古代的蒙学读物不少,主要有“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和《弟子规》)。这类小册子是古代私塾教师教授小孩的启蒙读本,在古代的少儿教育中起过重要作用。蒙学书籍的主要作用在于识字。“三百千”中的生字有2000余字,绝大部分为常用字。《百家姓》纯粹是识字课本。在识字的基础上,蒙学书还包含天文、地理、历史、博物、伦理、教育、生活等多方面的内容,借以向孩童传授知识和进行思想…  相似文献   

15.
传统启蒙教学中的很多规律和法则,是几千年中国历代教育家和文人智慧的沉淀和结晶,对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是非常有价值的。本文阐述总结了传统蒙学教育中的几点精华之处,并鉴古观今,分析了它们对当代语文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古代蒙学教材经历了以识字教育为主体的周秦汉魏初创时期,注重伦理道德教育的隋唐五代大发展时期,集识字读本、韵语读本、经书读本三大体系并存的宋元明清成熟时期,形成了自身所特有的启蒙教育特点。探讨和研究我国蒙学教材历史发展的轨迹和启蒙教育特点,对促进当今启蒙教育发展,提高启蒙教材编纂水平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古代识字教材《三字经》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中国独特文化背景下编写的《三字经》,不单是蒙童的识字课本,更是一部多功能的启蒙书.它虽只有千余字,但内容丰富完备,具有广博的知识内涵,描写形式也颇有独特之处,体现了我国传统识字教学的智慧和蒙学教材的特色。  相似文献   

18.
蒙学是我国传统的幼儿启蒙以儿童道德修养为核心的教育。王阳明十分重视蒙学,他把道德教育放在了蒙学教育的首位,提出了"顺应、诱导、启发、竞争"的蒙学教育思想。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在人格塑造中起着导向作用,对人的一生产生深远影响。王阳明蒙学教育思想对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顺应性情,激发学习兴趣;重在诱导启发,尊重学生主体性;开展竞争式教学,寓教于乐;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正一、蒙学识字"蒙童多记性",古人认为蒙童阶段是记性最好的阶段。针对一年级孩子的特点,老师应以传统蒙学的反复诵读为基本方法,在孩子字形掌握或字义理解有困难之处,通过故事、图片、视频解说等方法加以阐释,注重渗透汉字文化和传统文化,激发孩子识字的兴趣。统编版教材的很多细节都考虑了孩子的难易  相似文献   

20.
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识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是阅读的基础,是写作的基础。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字是最基本的单位,一直以来传统的语文教学都遵循“字词句段篇”的教学顺序,字的基础作用和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我国传统的蒙学教材,《三》《百》《千》流传最久最广,影响最为深远,使用价值也最高。直到今天,人们一直在研究识字教学的策略和规律,随着心理学的发展,尤其是认知心理学的发展,我们对处于幼儿时期和童年时期的识字者的心理特征有了更多的了解,掌握了这些,识字教学可以依靠科学依据获得更好的效果。本文也将据此浅析传统蒙学瓣耕《:》《百》《千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