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常霞 《家长》2009,(Z1)
有些时候,与其反复向孩子解释家庭成员间的误会,不如让孩子自己去体会大人的苦衷。今年,我们回婆婆家过春节。女儿思琪今年10岁了,这是她第一次回老家过年。大年初一,女儿和她的堂兄早早起来给爷爷奶奶拜年,奶奶给了每个孩子20元的压岁钱。  相似文献   

2.
让孩子拜个“漂亮”年—衣一到过年,家长们都喜欢把孩子打扮得漂漂亮亮拜年去,一听到别人夸自己孩子“真漂亮”的时候,妈妈的心里就乐开了花。可是,家长们也别因为一味追求漂亮而忽视了其他哦!  相似文献   

3.
“嘀嘀……”一辆辆摩托车载着快乐的小朋友,驶过外婆家门前泥泞的公路。过年啦!这是大人们带着自家的孩子逛新城去了。  相似文献   

4.
如果你也曾为给不给孩子吃“洋快餐”为难,如果你也在孩子吃糖的问题上反复纠结,来看看我们的建议,会让你解压很多。安安4岁了,这个春节,爸爸妈妈带他回奶奶家过年,一大家子亲戚热热闹闹的,很有过年气氛。一天中午,几个妈妈带着孩子去游乐场玩,玩饿了,有个孩子提出要吃麦当劳,于是妈妈们决定一起去,可安安妈妈却说:“安安就不去了,我们回家吃。”安安不干了,又哭又闹:“我们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吃过麦当劳,就我没吃过!我就要跟他们去吃麦当劳!”  相似文献   

5.
《家庭教育》2009,(1):28-28
青青今年3岁,过年的时候我想带这孩子去给家里的长辈拜年,我跟她说:“青青,过新年了,我们去见爷爷奶奶好不好?”(因为青青的爷爷奶奶住得离我们比较远,不在同一个城市,所以青青从出生开始,只见过爷爷奶奶两次。)“我不要,我要跟爸爸妈妈在一起,我不要出去见人,你们要让我叫这个人,叫那个人,很烦的。”青青这样回答我们,  相似文献   

6.
吃完晚饭,琪琪带着她的“孩子”布娃娃,到街心公园去玩。 天刚下过雨,地上湿湿的,滑滑的。布娃娃不能自己走,她要“妈妈”抱着她。 一只美丽的蝴蝶飞过来,琪琪伸手去抓。哎呀!蝴蝶没抓住,“孩子”掉到泥地里了。 “快抱我起来呀,妈妈。”布娃娃大声喊。 琪琪拎起布娃娃,哇,怎么这么脏呀!花裙子上粘满了湿泥,还夹杂着几张黄叶子;白白净净的小脸上,也有不少泥点。 “脏孩子,妈妈不喜欢你!”琪琪把布娃娃  相似文献   

7.
在国内我们经常看到,许多大人把孩子当成“宠物”来逗乐。有的大人喜欢捏捏小孩的脸蛋,夸赞他好可爱:有的大人喜欢让孩子在别人面前表演节目,孩子不愿意就觉得很丢面子。我的侄女也会被大人要求表演节目,她的性格相对内敛,  相似文献   

8.
父母要注意培养孩子对快乐的体验。在每一件小事上,父母都可以询问孩子的感觉,高兴不高兴,为什么?比如出去玩的时候问孩子:“你喜欢出来玩吗?高兴吗?”还可以问:“你跟妈妈在一起高兴吗?”父母也要经常把自己的体验告诉孩子,如“你能自己穿衣服,我很高兴。”要尊重孩子的意愿。有些事情大人觉得没意思,孩子却很喜欢;大人认为孩子会喜欢的东西,小孩得到了却并不高兴。有的父母给孩子买很贵的玩具,孩子却宁愿玩水、玩泥巴、提迷藏、过家家。所以,我们不要总把自己的好恶强加给孩子,要让孩子做  相似文献   

9.
大人总是羡慕小孩儿无忧无虑。唉!其实当个小孩儿也不容易。小孩儿在大人心中永远是小孩儿,永远长不大,永远都要被大人们管着。大人们可以做自己乐意做的事,做错了,小孩儿不能批评他们,要不就骂你不孝顺,说你讲话没大没小。小孩儿就不一样了,处处受大人管教,不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做错了事,大人又是批评又是教育,唠叨个没完,甚至采取“武力措施”。难道大人就可以做错事,我们小孩子就不能做错事?小孩儿在大人心中永远是“不懂事的孩子”。大人们说话的时候,小孩儿要是插嘴,他们会说“:去,去,去,大人说话小孩子插什么嘴,一边玩儿去。”其实,…  相似文献   

10.
我从孕育小生命的那天起,就对自己说,不求望子成“龙”,但求育儿成“人”。为此,我觉得自小培养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是最基本的。而要这样做,就要放开孩子的双手,让她学着动手去做事情。我的女儿15个月时就喜欢自己穿、脱袜子,看到孩子这么起劲,我就任凭她去做,从不阻止,偶而还给她指点一下。每次给她穿衣服鞋袜时,我常常边穿边讲怎么穿。她的外婆听了,笑我是“对牛弹琴”,但我相信从小就放手让孩子练习,自有它的好处。我用大人  相似文献   

11.
新学期开学,我带着孩子到户外去玩大型玩具,孩子们都很高兴,有的滑滑梯,有的坐转椅。但是我发现有个女孩子呆呆地站着,一动也不动地看着其他的孩子玩。于是我走到她身边,问她:“燕秋,你怎么不去玩呢?你看小朋友玩得多开心啊!”孩子说:“怎么玩啊,老师我不想玩。”我说:“那你能告诉我,你为什么不想去玩吗?”燕秋说:“老师,我不会玩。”怎么不会玩呢?所有的孩子都喜欢玩啊。我觉得很纳闷,一定是孩子不喜欢和陌生的伙伴交往,怕羞吧。  相似文献   

12.
两只母袋鼠     
在一片绿树成阴的大森林里,紧挨着有两间小房子,分别住着两个袋鼠妈妈。她们都有一个可爱的孩子,一个叫菲菲,另一个叫佳佳。两个妈妈都非常爱自己的孩子。菲菲的妈妈总是把孩子抱在怀里,因为她知道:刚出世的孩子,还没有发育好,离不开母亲的怀抱。而佳佳的妈妈总是把孩子丢在家里,自己去赚钱。她把大森林里的蘑菇收集起来,卖到别处去,有时也贩卖一些松果什么的,赚了好多好多钱。有一天,两个妈妈在一棵橡树旁相遇了。佳佳的妈妈趾高气扬地对菲菲的妈妈说:“你怎么总是把孩子抱在怀里,一点都不想去赚钱?以后总有一天会饿死。”菲菲的妈妈说:“…  相似文献   

13.
有一篇文章写道:“一位母亲很喜欢带着5岁的女儿逛商店,可是女儿却总是不愿意去。母亲觉得很奇怪,商店里琳琅满目五颜六色的东西那么多.小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呢?直到有一次,孩子的鞋带开了,母亲蹲下身子为孩子系鞋带.突然发现了一种从未见过的可怕的景象:眼前晃动着的全是腿和胳膊。于是,她抱起孩子。快步走出商店。从此,即使是必须带孩子去商店的时候.她也是把孩子扛在肩上。”  相似文献   

14.
事例:4岁的菲菲有一副漂亮的手套,走到哪里都要戴着。妈妈怕手套丢了,便将两只手套用彩色的长丝带连在了一起,挂在菲菲的脖子上。冬季的一天,奶奶带着菲菲去超市,她担心  相似文献   

15.
小小(一)班换了老师后,我的担心越来越重。孩子常常在半夜梦里哭叫:“老师喜欢我,我乖的”从幼儿园回来,孩子动不动就生气,动不动就板下睑来:“我不喜欢你了,你不乖,我不喜欢你了。”“你们都不好,我跟自己好。”…… 那天早上,我带着孩子去幼儿园,在门口遇上了她的老师。女儿叫了一声×老师。×老师说:“来,乐乐,我带你上去”女儿看着我,摇摇头。我笑着对×老  相似文献   

16.
海西 《山东教育》2008,(1):124-127
怎样能让孩子喜欢书?想让孩子喜欢书,并不难。孩子向来是求知欲旺盛、以自我为中心的,所以只要他认为好玩的事,不用大人说他也会积极地做。只要他感兴趣,无论大人怎样禁止他都会偷偷地去做。所以如果一个孩子觉得看书是件特别有趣、无比快乐的事,那根本不用大人嚷嚷“快看书”,不需要特别引导,孩子自然会一本接一本地看下去。  相似文献   

17.
没有充分准备就带着孩子回乡过年如果您打算带孩子回家乡过年,应该在行程、行李乃至心理等方面作好充分准备。去年我带着6岁的女儿从武汉回河南老家过年,春运时的拥挤是我始料未及的,尽管我们买到了卧铺禀,可是拥挤的人流还是让女儿受了惊吓,再加上河南比武汉冷,她一到老家就生病了。生病以后的她特别“作”,晚上睡觉时一  相似文献   

18.
新聚焦我们翻阅一些“小学生优秀作文”时会发现,这些作文中刻画的孩子形象有着惊人的相似:他们都特别懂事听话。这里的懂事听话是说他们为了博得大人们的喜欢,可以没有自己的想法和主张,完全按大人们希望的那样去做。所以,这些孩子从不淘气,很少出错,还时常得到大人们的夸奖,很像一个“小大人”。那我们是不是都要去做这样的“小大人”呢?不,这不是真正的孩子!马小跳才是真正的孩子!因为他完全表现出了孩子的天性,那就是淘气。马小跳的淘气不是无理取闹,是有理的。因为想让安琪儿长高些,就浇了安琪儿一身的水;因为想看轰隆隆老师变魔术,就…  相似文献   

19.
花裙子     
菲菲要去参加联欢会,请小朋友为她“穿”上漂亮的花裙子吧。  相似文献   

20.
“我爸爸喜欢傻。”这是上中班的女儿有一次悄悄告诉她张老师的一句话。她的张老师以为我是说着玩的。不是,我真的喜欢“傻”。比起坏,我当然喜欢“傻”。现在的孩子有老人疼,有父母爱,有父母的亲朋好友的关爱,稍不顺心,就眼泪汪汪,号啕大哭,泼皮耍赖,满地打滚或跟大人顶嘴,对大人动手。更有甚者,人前人后两个样,撒个谎什么的,早已轻车熟路,脸都不红一下。这些孩子大都不傻,认识很多字,能计算复杂的数学题,会识谱弹琴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