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河三角洲文化源远流长 ,其产生的时限在距今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在三代时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文化体系 ,灵活务实是其基本的特征 ,并对齐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黄河三角洲隶属齐国及秦大一统后 ,作为区域性文化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2.
田家怡 《滨州学院学报》2001,17(1):48-50,94
论述了黄河三角洲的形成、演变 ,界定了黄河三角洲的范围 ,给出了黄河三角洲文化的概念 ,追溯了黄河三角洲历史文化的渊源 ,分析了其源汇 ,为黄河三角洲文化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黄河三角洲范围内的博兴县和广饶县等地关于吕剧起源和创始人的争论,不应该局限于为本地争一个名剧、名人,而应该从弘扬黄河三角洲历史文化和齐鲁文化的高度,深入探讨吕剧形成发展的源流、标志,特别是探讨其基本形成的内在特征和外在标志。其内在特征,是“化装演出并与伴奏分开”;其外在标志,则看哪一个剧目首先具备了上述内在特征。  相似文献   

4.
黄河三角洲区域文化的渊源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三角洲化发展经历了齐化、多元化融合,革命化三个阶段,是在传统化积淀不深的背景下和特殊的地域,历史时期形成的,具有务实性,多元化,抗争性,封闭性等特征,并对特征成因作了探析。  相似文献   

5.
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审视和探讨黄河三角洲开发:自然资源开发要注意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使其达到充分和永续利用;加强基础设施和支柱产业建设,为经济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化建设与经济开发保持同步,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6.
《滨州学院学报》2022,(4):70-76
当前黄河三角洲生态治理面临着生态脆弱性、治理理念转型、治理手段单一、治理格局落后等方面的挑战。数字化有助于黄河三角洲生态治理实现治理效能的新跨越。数字化不仅可以助力黄河口国家公园的创建、推动生态的精准修复,而且可以构建全方位的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体系,提高治理水平。为此,要探索数字化推动黄河三角洲生态治理的多重路径。要树立数字治理新理念,制订黄河三角洲生态治理数字化发展规划;要利用数字技术构建现代化黄河三角洲生态资源监测评估体系,积极开展数字化建设工程;要利用数字技术构建黄河三角洲全流程的生态风险预警与治理体系,推动黄河三角洲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要弘扬生态文化,构建黄河三角洲网状化协同治理新格局。  相似文献   

7.
从生态环境危机的角度论述了生态文化出现的意义,提出全面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黄河三角洲生态文化的主要内涵,从先进文化、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角度分析了构建黄河三角洲生态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出了中国古代生态文化思想是黄河三角洲生态文化建设的主要借鉴,从七个方面重点论述了建设黄河三角洲生态文化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8.
与鲁迅乡村小说相较,赵树理创作于40年代的乡村小说的化批判有三大特点;对农民化的认同使赵树理以平视的目光审视农民化,五四人精神和阶级论构成其化批判的双重视角,而以故事负载化内涵,以直觉思维构建本和在政治学社会学层面展开批判等特点使其小说具有形而下的批判格调,这三大特点是赵树理乡村小说的成功之处。但这些特点也带来了其化批判的两大缺憾,自足的化心态限制了作的化视野。“问题小说”的创作模式影响其批判深度,赵树理小说化批判的形象性,具体性与鲁迅小说化批判的抽象性,形而上特征形成鲜明的对比。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随着社会的形成而产生,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探究一个民族的化必然研究其语言,更好地理解语言也离不开研究其化。因为语言是化的一部分,语言受化的影响,同时又反映化。  相似文献   

10.
特殊的社会环境和特殊的个人学习,生活经历,使早年毛泽东形成了与众不同的化心理,自我开放,对外批判,崇尚变动这些鲜明独特的化心理,使其在各个历史阶段长期保持了兼容并蓄各种化,审视外部事物,追求创新求异的信念和化态度。  相似文献   

11.
黄河三角洲文化发展经历了齐文化、多元文化融合、革命文化三个阶段 ,是在传统文化积淀不深的背景下和特殊的地域、历史时期形成的 ,具有务实性、多元化、抗争性、封闭性等特征 ,并对特征成因作了探析  相似文献   

12.
人类早期的历史是一部以开发食物资源为主要内容的历史,黄河三角洲早期的农耕文明与渔盐业生产,为黄河三角洲地区提供了丰富独特的饮食物产,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在民间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礼”、“孝”、“和”的饮食文化观,影响着人们的日常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13.
化现代化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在全球化背景下,化现代化作为一种必然的现象,有其特殊的历史使命。事实证明,西方化由于其狭隘性不能作为实现全球现代化的基本理念,形成适应现代化的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世界各种优秀化的对话与沟通。  相似文献   

14.
西周礼乐文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周礼乐化是中国早期化经过了巫术和宗教阶段以后出现的,体现着人理性精神的化形态,是化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必然结果,礼乐化包括礼和乐两个方面,其中,礼是规范当时社会生活的首要原则,乐则是礼的实践的必要条件和重要补充,礼乐并重,为社会角色提供了完整和自律规范,这是礼乐化的主要特色,礼乐化的社会基础是西周实行的宗法制度和农村公社制度,同时,礼乐化也是为这种社会制度服务的。礼乐化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上方面。第一,礼乐化是中国早期化达到理性化水平的具体形态,并且具有鲜明的特色,第二,春秋,战国之际,诸子继承了其基本精神,从而为中国化基本特色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滨州学院学报》2019,(5):61-65
黄河三角洲有丰富的古代军事体育文物,包括古代兵器文物、古代车马遗存、古代军事名家名著,对其反映的古代军事体育项目进行了梳理,并提出这些文物及人文内涵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对人民的文化归属与教育意义;促进黄河三角洲传统体育项目的形成与发展,推动区域健身体育多元化发展;打造"武""兵"文化旅游名片,助推区位全域旅游战略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现行论关于学作品中知识分子形象的研究,更多的是对其人格矛盾性和多余性的描述和概括。以中国古代士化的形成为逻辑起点,以化批评为方法论,借助作家、作品的分析,探讨知识分子多重人格的化根源以及表现形式,认为“士无定主”以及士阶层的认知特点,决定了传统知识分子人格的矛盾性-情与理、儒与道的双重性,并以集体潜意识的形态积淀下来,在不同的时候形成新的人格变体。知识分子双重人格的线索,为理解学作品提供了本解构的一个视角。  相似文献   

17.
试论辽东半岛南部地区的史前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前的辽东半岛南部地区地处两大化区的交界地带,其化特征既受到东北化区的影响,又受到海岱化区的影响,因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化面貌。相对来说,辽东半岛南部地区与山东半岛的联系更为密切,两地从公元前4500年左右就开始了化上的交流。这种化上的交流随着化的演化不断加强,到公元前2600年左右,辽东半岛南部地区已成为海岱化区的一个化小区。辽东半岛南部地区与山东半岛地区的化交流不仅促进了该地史前化的形成,而且对历史时期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大理白族本主崇拜是一种很独特的宗教化现象,具有其独特的生存环境,本从大理特殊的历史化背景,特有的地缘性村寨组织形式,加之隋唐时期大理地区的频繁战乱,土酋林立等历史环境所形成的祖先英雄崇拜形式和宗教心理分析出发,阐释了本主崇拜的内外部因素,分析了本主崇拜的基本化功能及形成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9.
虚拟的幸福——古代吉祥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殷商时代已产生了吉祥意识,此后吉祥化不断摭拾包括宗教在内的各种思想逐渐形成完备的吉祥思想体系在科技昌明的现代仍有其发育的土壤,吉祥化的基本主题是对幸福、富贵、长寿、祥和的期盼。吉祥化追求的目标是有世俗性和民间性吉祥化有安抚和劝慰的功能,这既整合了社会,又粉饰了社会,既挑豆了社会欲望,又麻木了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20.
农村文化与农村教育--梁漱溟文化教育观的当代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漱溟的化哲学与他的乡村建设的教育实践相结合,形成了其独特的化教育观。以梁漱溟的化教育观来观照今天的农村化与农村教育,对我们重新认识农村化的价值与重新定位农村教育有着深刻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