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明钊 《教师》2014,(2):116-118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明确了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标准。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的理念将贯穿教师教育的全程。“标准”的实施,有利于弱化教师教育机构长期存在的学科本位思想,有利于推动教师教育改革,有利于培养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儿童教育发展的新型人民教师。“标准”的实施,鲐将深刻影响我国教师教育——甚至影响整个教育的发展。由于多方面原因,《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可能在学分结构与课程安排上还存在一些不足,相信这些困难与担忧会随着教师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而逐渐消解。  相似文献   

2.
刘燕飞 《文教资料》2007,(23):24-26
从目前国内主要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比较来看,独立设置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丰富教师教育课程,强化教师教育专业能力培养是一个总体趋势;同时各校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目标进行灵活多样的课程设置,特色鲜明。同时,各校在本科阶段教师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也面临着学分/学时紧张、设计容易操作难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待于高师院校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重庆市两所高师院校在教师专业化下,物理师范专业教育类课程设置的演变进行个案研究。研究发现,两所院校物理师范专业的课程设置中都越来越重视教育类课程的设置。教育类学分占总学分比例增加,课程丰富、类型齐全,分流课程设置是高师物理师范专业课程设置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通过与相关老师电子邮件联系和因特网查询,收集了全国43所高校的物理教育专业的最新培养方案。对教师教育类课程中的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的设置及其学分和课时进行统计,对统计结果分析与讨论后,总结出高校物理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的特点,发现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的改革建议,并得出了物理教师教育类课程的设置方案。  相似文献   

5.
中国教师教育模式中的课程结构问题表现为课程结构专窄、基础性和综合性不够。课程结构中缺乏校本课程的设置,课程结构缺乏对校本教研课程的设置等;笔者针对中国教师教育模式中课程结构存在的问题深入反思,提出优化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课程设置是学校教育的灵魂,美国教师教育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中国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在转型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更新观念,调整课程结构,增强教学实践,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咨询专家意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对全国五十位教育专家关于《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的咨询意见分析。专家们对《标准》予以充分肯定,也提出了具体的问题和中肯的建议。本报告梳理出其中核心的七大类问题,并一一予以回应。问题涉及标准基本理念中的"儿童为本",课程目标和课程设置中的小学、中学区分,在职教师教育中课程目标和课程设置的薄弱问题,课程设置中的统一性与多样性、选择性,学分设置的依据,见习、实习(统称教育实践课程)问题,以及实施建议的操作性问题。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6,(A4):18-19
本文从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师教育课程的结构,对中美两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进行了深层次和具体的比较研究,以为我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9.
教师教育课程是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职前培养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环节。合理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能够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但是目前我国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分析当前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所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机构和课程内容四个方面对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提出一些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0.
职前教师教育的课程内容,课程比例及课程结构设置的优化和完善,对师范院校所培养教师的质量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文章分析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中教师教育课程的调整意见。新课程设置在内容上呈现出广域化、模块化、时代化与专业化的特点,在结构上具有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有机结合、学科课程与研究课程的有机结合、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有机结合、显性课程与隐形课程的有机结合等特点。最后,提出师范院校教师要通过转变教师角色、教师职能、教师教学方式和自身观念来适应教师教育新课程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