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几年来,我校以课题研究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教师人人有课题,个个搞研究,教研教改已蔚然成风,特别在语文教研方面更为突出。 前几年,校长在与一位小学生交流时,学生让他猜谜语,有些谜语是学生根据事物的特点自编的,这件事给了校长很大的启示。有一次我们听名师于永正的课,于老师用一个歇后语指导学生写出了几十篇优秀的学生习作,我们深受启发。  相似文献   

2.
一、立足本位,抓住本质,掌握教育教学的科学艺术学校工作千头万绪。一个学校的校长,只有每天精益求精地提高自己的教育和教学技巧,只有把学校工作的最本质的东西———教学和教育,放在第一位,他才能成为一个好的领导者,他才能成为一个有威信,博学多识的“教师的教师”。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好的校长,那你就得努力成为一个好的教师,好的教学论专家和好的教育者,如果你占着一个校长的位子,认为凭着某种特殊的行政领导的天才就能取得成功,那还是打消这个想当一名好校长的念头。”校长要日复一日地钻研教学教…  相似文献   

3.
曾经听到一个真实的笑话:一个科班出身的数学老师,因为学生总反映听不懂,且所教班级数学成绩不理想,于是校长忍痛割爱,让他去教体育;结果学生又反映,他上的体育课一点意思也没有,什么也不会;最后校长无可奈何,决定让他去教语文,并告诫他说:你如果连语文也教不好,我看你这个老师就别当了。这个笑话够冷的,也让所有为语文教学勤奋耕耘、不懈探索的教师感叹和伤心:一堂语文课好上吗?它的内存需多大?  相似文献   

4.
杨勇 《教书育人》2000,(17):23-24
有这样一件事:一位语文老师正在精心准备他的课,那是一篇古文。语文老师把文中的通假字、词义活用、一词多义等现象,做了一张又一张投影片,打算上课时用。此时刚好有一位制作课老师经过,他看着语文老师做的投影片,有些不解,他说:“干吗要把这些搞得那么复杂?你辛辛苦苦做,学生还要辛辛苦苦记。这些东西记住它有什么用?不如多点时间让学生做点实际的事,动手做一点作品,多学点科学知识,这对学生的将来有用,对社会的发展也有用。不过学点写作是要的。”语文老师听了他的话,不知如何回答,只说了一句“你不懂”。听了这件事,不…  相似文献   

5.
第九册习作一要求:在教过你的老师中,一定有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吧,请选择其中一位写一写。可以写他在某些方面(如外貌、性格、教育方法等)的特点,也可以写他帮助、教育你的一两件事。  相似文献   

6.
在学校管理者与教师的相处过程中,沟通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词.如果学校管理者能够掌握一些比较好的沟通技巧,与教师进行和谐有效地沟通的话,这会给学校管理者开展其他方面的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 一、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 笔者有一位校长朋友,他在与教师沟通的过程中很有技巧,不管多么怒气冲冲的教师走进他的办公室,他都能让他心平气和地走出校长办公室.笔者一直很敬仰这位校长,也很想知道他与教师沟通的秘诀.后来,在闲暇之余与他聊起了坊间对他在沟通技巧方面的评价.他微微一笑,说这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的成败 ,关系到整个语文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笔者肤浅地认为 :要抓好作文教学中的三个环节 ,使学生保持经久不衰的写作激情。一、创设良好的写作氛围 ,诱发写作灵感戈登·德莱顿说过 :“一个充满乐趣的环境 ,可以导致很高的创造力。”作文教学也是如此。如果不创设良好的氛围 ,诱发学生的写作灵感 ,作文写作的成功几乎是不可能的。记得有一次 ,我为了让学生完成《忘不了那段生活》这一命题作文 ,首先 ,我让学生回忆自己做过而记忆又非常深刻的事。一位学生叙述说 :我记忆最深的一件事是童年时代放牛中的一件事。我们村的…  相似文献   

8.
一个学生的写作水平,体现了他的语文程度,如果他的语文知识学习得好,那他的作文也好;如果他语文知识学习得不好,那么他也不会写出好文章来,甚至还不会写作文。因此,教好学生写作文,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努力改变以往陈旧的教学方法,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在近十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就作文教学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9.
许丽 《师道》2008,(12):28-28
曾在网上看到一个让我怦然心动的课堂场景:年轻的校长在听一位有经验的教师上几何课,他的思想完全被那教师的讲解迷住了,以至当教师向学生问道“谁能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校长竞举起手说“我”!这是多么有趣而美妙的时刻啊。其实,这个故事蕴涵着深刻的教育意义。试想,如果课堂乱哄哄地闹成一团,听课的成年人也不会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的学生。恰恰是在深度思考的寂静中,那位校长才迷失了自我。这样的课堂,我心向往之:针埘语文学科的特点,安静或许更能带来实效。  相似文献   

10.
昨天,与农村的一位朋友聊起“学生创新”的话题。他告诉我:“农村的教学条件不好,孩子的接受能力也差,你手把手地教他都学不好,更不要说让他自己去创新了。”听完他的话我并没有给他讲一些大道理,而是说起一件我亲历的事,因为这件事实所蕴含的信息超过了一大堆肤浅的论述。   在小学语文第八册基础训练 3上有这样一则“听话说话”的材料:放学时,小丽不小心摔了一跤,把心爱的花裙子弄破了一个大口子。回到家,她对妈妈说:“再给我买一条新的吧。”妈妈看了看裙子,说:“补补还能穿。”小丽不高兴了:“咱家生活好了,为什么还…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一名受教育先天不足的人,由于那场史无前例的"文化革命"的原因,我16岁就成了一名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能成为一个还能受学生欢迎,被同行认可的语文教师,直至后来能成为一名特级教师,真的有点幸运.如果要说有什么体会的话,那就是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首先得热爱语文教学工作.语文教学的特殊性要求语文教师不仅要有专业的知识,还要有激情,有爱心,有感情的投入,这样才能激起学生的共鸣,才能上好语文课.更重要的是,一位称职的语文教师一定要能主动反思.如果说热爱语文教学是做好语文教师的前提,那么,不断的反思则是语文教师成长的推进器.经常地主动地反思,才能打破僵化的思维模式,不断地超越旧我;才能保持生活的激情,不断地从语文教学中获得乐趣.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课本中曾有这样一篇课文,大意是一位来自乡村的学生上课很少发言,一次在教师的鼓励下勇敢地回答了一个问题,但用的是农村方言,引来同学的哄堂大笑。但这位教师极其认真地肯定了这一回答。这件事让这位学生感到教师的正直、公平与关爱,使他终身难忘。在整个事件中,教师并没有作很多的讲解与诠释,只是用鼓励的态度与明确的行为,表现出一种无可抗拒的道德力量。这位教师在不经意间抓住了一个随机事件,实施了一次最为成功的德育,给学生带来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冯学慧  程占河 《考试周刊》2010,(36):205-206
在生物教学中,一节成功的实验课给学生留下的影响是深刻的,记忆也是永久的。但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处理好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干扰因素,往往会给实验带来负面影响。有组织有秩序地上好一节实验课是实验成功的前奏。  相似文献   

14.
常常出去听公开课,留下最深的印象是课堂上学生幸福体验学习活动的时候,他会旁若无人地发出惊人的举动,他会大胆说出真实的“不雅”的语言,那语言会让教师和其他学生情不自禁地捧腹大笑,笑出了自己萌动想说的话,我觉得那时刻多轻松、多美、多珍贵啊!它会增加课堂知识的记忆,永久记在教师和学生心里。  相似文献   

15.
张冬云 《语文知识》2014,(12):16-20
有这样一个笑话:一位语文教师问他的学生,假如给你最后一天上最后一节课,你想上什么课?学生们议论纷纷,最后一位学生回答:语文课。教师感到很欣慰,面带微笑地问他为什么?孩子的回答让这位老师大跌眼镜:因为语文课度日如年,我想延长生命。  相似文献   

16.
《亲爱的老师,我爱你》这节活动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回忆老师关心、爱护自己的事例,来抒发对老师的赞美和热爱之情。围绕本次活动,我先让学生回忆:五年来哪位老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位老师的外貌怎样?这位老师哪件事给你留下了这么深刻的印象?然后,布置学生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描写一位老师的外貌,写一件老师关心、  相似文献   

17.
一、明晰尊重教育的含义
  同学杨九俊说过这样一件事,他同江苏部分校长到加拿大考察,在一所小学听了一节数学课,教师在给学生讲“3+5=?”时,一个学生举手说“3+5=6”!这样一个令人尴尬的场面出现后,教师不仅没有责备这个孩子,反而对孩子大加赞赏:“很好,真不简单,你的计算已经非常接近正确的答案了!”九俊同学不禁感言:“他是一位真正懂得和实践尊重教育的教师。这个孩子将来数学即使不怎么样,他的兴趣也会由此有较大的提高,如果说好了,那这位教师的鼓励应该给他的一生带来巨大的影响。”九俊同学在这里提到的尊重教育,展开来说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  相似文献   

18.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引导每一位老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道路上来。”一个真正喜爱自己事业的人完全可以从他的工作、学习、生活和研究中体会到巨大的幸福感。我们语文老师能否获得职业幸福感需要一种能力,需要一种职业境界。  相似文献   

19.
追求真实的课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起这个话题,应从我校三年级组开展的"同上一课"教研活动谈起.三年级有六位语文教师,他们推出3人同上<掌声>.听课中,三种"课观"给我留下了不尽的思考.应该说几位教师课前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多媒体课件都做得比较好.一位教师正式上课前,为了学生课上能有精彩的表现,私下里还给几个学生做了特别交代.可想而知,他的<掌声>留给学生和听课老师的是什么印象--假.  相似文献   

20.
“罗致好教师是校长的第一责任。”——罗家伦 “一个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应该成就自我。”——李希贵 “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他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你就应该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苏霍姆林斯基[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