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心理量表测定、数据统计等方法,对温州高校287名大学生(男148人,女139人)运动愉快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有72.13%的大学生体验到运动愉快感,这部分大学生中大多是2人或2人以上进行体育锻炼的,而且他们的运动量明显大于无运动愉快感的大学生以及他们的心境状态和心理健康明显优于无运动愉快感的大学生。进一步分析有关运动愉快感产生的原因、影响运动愉快感的主要因素和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高校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提供了一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2.
对成都市 10 4 0名 18~ 6 9岁居民体育锻炼愉快感进行了问卷调查 ,结果表明 :78.5 4 %的男性和 6 9.82 %的女性居民能够体验到体育锻炼的愉快感 ;他 (她 )们体育锻炼的运动量显著高于无愉快感居民 ,心境和健康状况均优于后者 ,尤其女性差异明显 ;两人或两人以上共同进行体育锻炼更容易获得愉快感。  相似文献   

3.
运用POMS指数评价我国城市成年居民心境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探讨POMS指数作为《中国成年人体质测定标准》中心理因素评价指标的可能性,采用分层抽样法,随机抽取上海市、福州市、成都市、武汉市和天津市等5个城市,从中随机抽取年龄为18—69岁的2187居民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和结论:(1)中老年男性居民的心境状态好于青年男性居民的心境状态;青年和中老年女性居民的心境状态好于中年居民的心境状态。(2)体育锻炼的运动量与居民的心境有看直接的关系,体育锻炼有助于其建立精力感和自尊感,有助于其消除紧张、愤怒、疲劳、抑郁及慌乱等消极情绪。参加体育锻炼多的居民其心境状态显著性地好于参加体育锻炼少的居民。(3)研究建立了我国城市不同年龄段男、女居民的《心境状态量表》常模,可用以评价体育锻炼之后.居民的心境状态改善情况,建议在我国成年人体质的测定评价中使用。  相似文献   

4.
体育锻炼作为大学生应对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针对特定的考试应激,使用心境状态量表(POMS)和锻炼感觉量表(EFI),通过实验比较的方法,研究体育锻炼作为应对策略降低应激反应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能够有效地降低考试后产生的应激反应,改善心境状态;体育锻炼对心境状态的改善与运动愉快感的产生之间存在显著意义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式,选取899名武汉市常住居民为调查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探讨居民体育锻炼与心理和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体育锻炼上,大部分武汉市居民为小运动量,少数居民为中运动量和大运动量,男性居民运动量高于女性;体育锻炼对其心理和谐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居民体育锻炼对心理和谐的自我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态度3个子维度有一定的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6.
对济南市社区居民体育锻炼与身心健康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机抽取济南市年龄为18—69岁的465名居民,采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对其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济南市成年男性居民的身体健康和总体健康状况好于女性居民,在心理健康、社会健康方面男女性别之间无显性差异。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中青年居民的总体健康状况好于中老年居民;青年居民的身体健康好于中老年居民。在心理健康方面,青年女性居民好于中老年女性居民。济南市男性、女性居民的运动量与其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总体健康显相关。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提倡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让他们有选择地学习一项或几项运动项目,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运动专长。因为有了运动专长,他们才可能体验到成功感、愉快感和自我价值感。因此选项教学应用体育课堂教学中,有助于学生体质健康,有助于学校各项体育竞赛成绩。  相似文献   

8.
选择特定的考试应激情境,使用心境状态量表(POMS)和锻炼感觉量表(EFI),通过实验比较的方法,目的为研究体育活动作为应付方法降低考试应激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参与体育活动能够有效地降低考试后产生的应激反应,改善心境状态;体育活动时心境状态的改善与运动愉快感的产生之间存在显著意义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为了了解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体育锻炼后的主观体验之间的关系,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和主观锻炼体验量表(SEES)对200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表明,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体育锻炼后的主观体验各个分量表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并且松驰与紧张因子对心理烦恼有预测性贡献,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对疲劳有预测性贡献。  相似文献   

10.
运动员赛前心境状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简式心境状态量表(POMS)中国修订版,对深圳市运动员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探讨运动员赛前的心境状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有较高比例的运动员赛前情绪处于不良状态;不同运动等级的运动员在自尊感方面有显著性差异;不同性别的运动员的心境状态有显著性差异;来自城市的运动员和来自农村的运动员在抑郁因子上有显著性差异;不同年龄、项目的主效应不显著,但在疲劳、抑郁以及自尊感方面交互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大学生运动量等级与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大学生体育锻炼运动量及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旨在了解和关注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探讨体育运动量等级的大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表明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优于全国大学生同龄段水平;性别差异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影响不大;不同运动量等级的锻炼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很大程度的影响,其中参加中等运动量等级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最优。  相似文献   

12.
新疆高师大学生运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整群、分层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新疆高师1147名大学生,对他们体育锻炼运动量及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新疆高师大学生心理健康整体状况好于全国大学生同年龄段水平;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性别差异;体育锻炼运动量总体上分布比较均衡;中等运动量对大学生有较好的心理健康效应,其作用主要集中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因子上,而对精神病性因子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体育锻炼与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体育锻炼与人格特征、运动兴趣、坚持性以及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中学生的人格特征总体表现为外倾而情绪稳定,心理健康处于良好状态,城乡学生间存在显著的心理健康差异;②学生参加运动锻炼的重要目的是增强体质和满足心理需求,锻炼的兴趣主要受方法和自身素质的制约;③运动锻炼与外倾和稳定性人格特征密切相关,知觉能力强和运动水平高的学生有着较好的心理健康状况,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较强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4.
影响社区居民体育锻炼坚持性的自身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自身因素是制约社区居民体育锻炼坚持性的主要因素,本文从人口统计学、自身生理状况、自身心理状况等几个方面来分析,试图找出影响我国社区居民体育锻炼坚持性的主要因素,为我国社区居民体育锻炼坚持性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健身运动处方锻炼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取 10~ 16岁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不同的健身运动处方锻炼 ,采用 MHT测量儿童的心理健康 ,并用 EFI测量儿童的锻炼感觉和运动愉快感。结果表明 :实验组儿童实验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极显著性差异 ,对照组儿童则没有显著性变化。根据实验结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身体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96,自引:0,他引:96  
身体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问题一直是运动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领域中的重点研究课题,然而我国这方面的研究刚刚开始。主要讨论以下4个问题:(1)身体锻炼的心理健康效应;(2)身体锻炼的心理治疗效应;(3)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理论假设;(4)未来的研究方向。讨论上述问题旨在促进我国的运动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工作者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贵州省不同海拔地区居民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为不同海拔地区居民科学健身,提高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论:(1)高原地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参与程度较高,呈现高原>亚高原>平原的特征,但在参加体育锻炼的质量上却表现出相反的特征,与高原、亚高原地区相比,平原地区表现为参与频度高、持续时间长、体育锻炼强度适中。(2)不同海拔地区居民在体育锻炼场所选择、体育锻炼的目的和需求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与不同海拔地区的自然环境气候差异有一定的关系。建议:在全民健身活动中应考虑不同自然环境气候的差异,研究制定科学有效、简便易行、适合不同海拔地区居民的健身方法,更加科学地指导居民健身,提高居民的体质水平。  相似文献   

18.
影响社区居民体育锻炼坚持性的环境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境因素是制约社区居民体育锻炼坚持性的因素,本文从物理环境、社会环境、政策和经济环境几个方面来分析。试图找出影响我国社区居民体育锻炼坚持性的重要影响因素,为我国社区居民体育锻炼坚持性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