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欣赏1.欣赏好题目。师:平时看报吗?你喜欢看什么版面?生:挑有兴趣的看一下。师;通过什么来判断有兴趣?生:题目。生:作者。师:对,我看报刊,看到认识的人的文章,一定要看。不认识的,就看标题。标题很重要。报纸上,别人读不读你的文章,标题起着重要的作用。记住,给文章取一个好标题,是一个很重要的写作能力。我很喜欢《老许》这个题目。(幻灯出示,学生朗读,下同。)  相似文献   

2.
1.欣赏好题目。 师:同学们,平时看报,你们喜欢看什么文章? 生:有兴趣的。 师:以什么来判断“有兴趣”? 生:标题。 生:作者。  相似文献   

3.
一、欣赏歌曲,引发学生感受师:今天我们上作文课。首先请大家欣赏一首歌《弯弯的月亮》。(欣赏《弯弯的月亮》录音。)听了这支歌有什么感受? 生:我感受到作者对故乡的思念。生:我感到作者有点悲哀。生:我觉得那儿的环境很宁静,很美。师:从歌曲的哪些地方感受到那儿很宁静,很美? 生:从开头一句。师:开头一句讲的什么? 生:开头一句讲了遥远的夜空有个弯弯的月亮,月亮下面有弯弯的小桥和弯弯的小船。这些就像一幅画一样,描绘了故乡宁静、美丽的景色。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课标实验教材〈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导入设计] 师:小朋友,今天我带了一些实物图片,想看吗? 生:想. 师:待会儿,你们看到什么图片,就大声地说出它的名称,好吗? 生:好.  相似文献   

5.
一、创设情境,产生问题师:听说我们班有许多同学哑剧表演得特别好。谁来表演一个?师:大家边看表演边想想,他们的表演说明什么?(教师先请一学生表演之后,再请另一个学生表演。)师:谁来说说他们表演的哑剧是什么意思呢?生:生1好像挖到了金子,很高兴。生:生2可能在表演偷东西,我看  相似文献   

6.
一、融入诗句,领会象征 1.初识"妩媚",理解表层义. 师:这篇文章分为两个部分.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想想看每一部分写了什么. 生:第1~3自然段讲的是作者赏丁香花,第4~6自然段讲的是丁香结. 师:在"丁香花"之前,这位同学用了一个字特别美妙,说出了作者的心情和感受—— 生:赏. 师:是的,欣赏.欣赏什么样的丁香花? ...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早》(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 教学片段一 师:作者为什么要写梅花呢?我想听听你们的意见. 生1:因为三味书屋后园有梅花,作者觉得美. 生2:因为后园没有什么东西值得写,而梅花还比较美,清香扑鼻,颜色洁白,很有韵致,而且开得最早,作者欣赏它,就写了梅花.  相似文献   

8.
第一课时:想象画意促表达 一师生交流 师:请问你们老师姓什么? 生:我们老师姓"杨". 师:我在来的路上琢磨,五(4)班的语文老师是什么模样呢?我写了一个片段,大家看像不像你们的老师.  相似文献   

9.
郑百苗 《湖南教育》2005,(19):36-37
片断一(黑龙江苗鸿爱老师执教)仅仅是夸赞白杨树吗?师:作者要写白杨树,为什么开篇写这荒凉的大戈壁?我们通过“解词析句”不仅要知道作者写了什么,怎么写的,还要懂得为什么这样写。生:这是告诉我们白杨树所生长的环境很恶劣。生:这里用恶劣的环境烘托白杨树的高大形象。师:我们平时描写参天树木,常用哪些词语?生:高大挺立、高大挺直、高大挺拔……师:请同学们看课文中作者描写戈壁滩上的白杨树用了哪个词?生:高大挺秀。师:谁能说说“秀”是什么意思?生:“秀”就是不俗气,很高雅。生:“秀”就是美而秀气、秀丽,很漂亮的意思。师:作者为什么不…  相似文献   

10.
一、引导学生理解标题中双引号的作用1.师板书“26红领巾真好”。2.请学生看黑板齐读两遍。3.请学生指读课本标题(26“红领巾”真好)两遍。4.师问:通过刚才读黑板上和书上的标题,你发现了什么?生:书上的“红领巾”加了双引号,黑板上没有加。师:说说“红领巾”加了双引号和不加双引号有什么不同。生1:加双引号是为了读时停顿。生2:加双引号是为了提醒我们注意。生3:加双引号是为了好看。生4:加双引号可能有什么特别的意思。……5.师请学生仔细地自读小诗,边读边想:诗中“红领巾”指什么?生1:诗中“红领巾”指少先队员。生2:诗中的“红领巾”…  相似文献   

11.
片段一 :层层剥笋探究悟理(生读钓鱼、放鱼的段落)师 :“我”好不容易钓到一条鲈鱼 ,爸爸却让放掉 ,他是不喜欢这条鱼吗?生 :不是 ,我觉得爸爸很喜欢。师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生1 :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生2 :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生3 :我觉得这两句话中的“欣赏”“盯” ,既写出了父亲看鱼 ,又写出了他的心情很高兴。生4 :如果父亲不喜欢他就不会看了又看。师 :这几位同学说得很好。父亲既然这么喜欢这条鱼 ,却非要让“我”将鱼放掉 ,你觉得父亲的做法对吗?(生读书 ,分小组讨论 ;师抽生回答)生1 :我觉得父亲做得对 ,…  相似文献   

12.
课堂回放 <幽径悲剧>教学实录 师:课文同学们都预习了吗? 生:预习过了. 师:那我就检查一下喽.问一个词语吧,如果你们能准确地解释它,那就是真的预习过了.大家看第10段第2句:"它成了燕园中藤萝界的鲁殿灵光.""鲁殿灵光"是什么意思? (生举手) 师:哦,那你来讲. 生:汉代鲁恭王建造了一座灵光殿,历经战乱而不毁.比喻硕果仅存的人或物.  相似文献   

13.
一、在情境中体验数学 [片段一]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表演一段魔术好吗? 生:好的.(一个个小脸上充满兴奋)师先给生看了事先准备的一个包,包里好像什么东西也没有的样子,然后老师像变戏法似的从包里变出了一条黄色的三角巾,五条红领巾.学生由好奇转向激动,终于发现了包里有秘密.  相似文献   

14.
曹慧  付国华 《山东教育》2004,(25):45-46
一、探究的起点从情景创设开始师:小朋友们喜欢看动画片吗?生:喜欢。师:谁来说一说你们都喜欢看什么动画片?生:《蓝猫千千问》、《哪吒》……师:老师也特别喜欢看动画片,而且今天我还给小朋友们带来了动画片《冰河世纪》的片断,你们想不想看?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播放动画片片断)师:好不好看?喜欢吗?老师不仅带来了动画片的片段,而且还从动画片中截取了几幅漂亮的图片。下面我们来一起欣赏一下。欣赏时注意看下面这些图片上的痕迹是什么?他们是怎样留下的?(课件逐一播放“老虎在雪地上的脚印、獭鼠围着老虎画的圈、老虎和大象撞到冰墙上留…  相似文献   

15.
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画)师:请你猜一猜它是什么?生:鱼骨头。师:很好,很富有想像力。生:这很像一个“王”字。师:你说。生:我觉得它很像一个鱼钩。生:对,就是鱼钩。生:我觉得它像镰刀。(生笑)生:我觉得有点儿像矛。师:像大船上的铁矛。同学们,可能看到这幅画,每个人想像  相似文献   

16.
[案例一]第一次执教<清贫乐·村居>片段 师:这首词主要写了什么? 生:写了一家人各自都在做什么. 师:这一家都有哪些人呢? 生:翁媪、大儿、中儿、小儿.(师板书) 师:哪一句是在描写翁媪? 生:第二句"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相似文献   

17.
师:今天我们学习《小珊迪》一课(让学生齐读课题)。你们预习了课文,能知道这篇课文是以会么来标题的吗? 生:(齐答)以人物名称标题。师:有什么问题提出来吗? 生:爱丁堡在什么地方? 师:爱丁堡是美国的一个地名。生:一先令、一便士是多少? 师:先令、便士是英国的货币单位。一先令等于  相似文献   

18.
一、分层质疑师: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生:喜欢。师:我也喜欢看。你们喜欢看哪些动画片,能不能介绍给老师听听呢?生:《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师:老师也非常喜欢这个动画片,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多媒体画面(伴随音乐):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在玩钉子板。师: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生: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在玩钉子板。能发现以下问题:1.围成的图形是什么图形?2.有几条边?3.这些边长都相等吗?4.有没有相等的边长?分别叫什么?5.长和宽各是什么?6.它的周长是多少?师:同学们提出这么多问题!现在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看能不能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一、"读"水立方发现数学元素 师:(出示水立方图片)看!这是什么建筑? 生:(兴奋地喊)水立方. 师:对,这就是北京奥运会游泳馆--水立方.细心的同学都能从水立方中发现数学元素. 生:水立方是个长方体. 生:水立方和其他长方体一样,应该有体积.  相似文献   

20.
一猜礼物,揭谜底   关键词:规范(语言的规范)   (师拿出一个礼盒子,举在空中)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请你猜猜盒子里是什么.   生:我猜可能是文具.   师:你真的在猜,用了"可能".其它同学也像他一样来猜一猜,好吗?   生:我觉得也许是书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