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开国经济发展史》(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书的作者赵铎同志,早在1947年就撰写了《中国社会经济史》书稿。1982年发表了《满族在东北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论文,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1983年离休后,在身体欠佳的情况下,进一步搜集、整理多年来积累起来的资料,于1990年完成了《清开国经济发展史》一书的撰写工作。 过去研究清史,写经济史的甚少,这部书是这方面的第一部综合性专著。长期以来,学术界关于清入关前社会性质的讨论,认识不尽一致。作者从研究清开国经济史入手,来论证清入关前的社会性质,是最有说服力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  相似文献   

2.
正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华林甫教授、复旦大学邹逸麟教授编著的清史研究丛书《清代地理志书研究》,已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2014年5月出版。《清代地理志书研究》即《清史地理研究》第一集,本书是以《清史地理志》、《清史地图集》学术团队科研成果为主的论文集。邹逸麟先生在序中,开宗明义提倡学术界展开清代历史地理的研究,认为这对科学认识我国当代地理环境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学术与现实意义。本书共收录15篇论文,主要是  相似文献   

3.
著名清史、满学专家王锺翰先生的新著——《清史补考》,已由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王锺翰以90余岁的高龄,作为国内外知名学者,仍笔耕不辍,求证索微,在清史、满族史领域研究中硕果累累。自1957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他的《清史杂考》以来,相继有《新考》、《续考》、《馀考》问世,《补考》乃为第五  相似文献   

4.
李丹丹 《兰台内外》2023,(18):7-8+14
满族家谱反映出特定历史条件下满族家族最真实的生存记录。本文所研究的满族家谱时间跨度约为18世纪前后,其中较为普遍的是清康熙朝中后期黑河地区八旗驻防满族家谱。这类家谱文献极为珍贵,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家谱文献所反映出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本文以中俄边境黑河地区满族家谱研究已有成果为基础,以《瑷珲正红旗佛满洲扎库他(张)氏宗谱》《武氏族谱》等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满族家谱的功能、价值等。对研究家谱文化、清史、八旗驻防史、中俄边境地区满族人口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由中国史学会会长、著名明清史专家冯尔康教授所著明清史学术文库《清史史料学》(上下两册)已由故宫出版社于2014年5月出版。清史资料浩如烟海,且散布各地,文种复杂,对研究者参考利用颇为不便。作者即针对此问题,以自己多年从事史学研究之经验,著成此书。作者首先在绪论中介绍了清代的历史地位和加强清史研究的意义、研究方法,清朝修史制度、私人著述与史料,清史史料学的任务,以及本书写作目的、内容和  相似文献   

6.
《清代八旗驻防制度研究》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满族贵族对中国的统治是以八旗为立国之本,其兴以八旗,衰亦以八旗,故而八旗制度又可谓清史研究之关键所在。然而与有清一代关系至为密切的八旗驻防制度,长期以来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这不能不是一种遗憾。定宜庄的《清代八旗驻防制度研究》一书,近由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终于填补了国内清史研究的空白。该书取材丰富,结构严谨,全面研究了清代八旗驻防从兴建、完备到衰亡的历程,不仅开辟了清史与满族史研究的新领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学术创见,而且清史上的一些重大问题也可以由此获得新解。毫不夸张地说,这本书的意义已远远超出了它所研究的对象本身。 从八旗驻防制度的始末以见有清一代之兴衰,这是该书的基本宗旨。全书三章。首章以大量的篇幅对八旗驻防制度形成的历史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探索。第二章研究驻防机构和驻防将领的地位,旨在剖析八旗驻防制度的性质及其在清代统治中的地位,重点在八旗驻防与皇权的关系。第三章从八旗兵丁入手,研究驻防制度的内在矛盾,将这一制度置于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中,以预示其前途与归宿。作者以时间为经,分为初创和完备两个时期,以空间为纬,划分为以畿辅为核心,以直省及长城重镇为内线,而以边陲要塞为外围的三个层次,使八旗驻防制度的发展线索及联系网络系统而清晰  相似文献   

7.
张虹 《兰台世界》2017,(2):8-13
我国著名清史研究泰斗王锺翰先生说过:"不但研究清史与满族史离不开满文档案,就是研究我国其他各兄弟民族的历史,能掌握利用满文档案与不能掌握利用满文档案,出成果见功夫与否,会有很大不同和区别。"辽宁省档案馆馆藏数量可观、内容丰富的满文档案,且以其独特性、原始性和完整性见长,是研究满族文化、清代东北地方史不可替代的珍贵史料。  相似文献   

8.
赵增越 《历史档案》2017,(2):122-122
由当代著名清史、满族史专家庄吉发所著《清朝奏折制度》于2016年12月由故宫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刘小萌撰著的《满族从部落到国家的发展》一书 ,已由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该书 1995年曾以《满族的部落与国家》为题 ,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 ,约 2 9万字。此次再版 ,在原作的基础上作了一些修订 ,改正了讹脱衍误 ,补充了名词索引和大事记。全书约 37万字 ,分为四章 :第一章“满族的氏族与部落”,考察元末至 15世纪满族先民的氏族部落组织和管理机构。此时满族先民正处在氏族制度瓦解的阶段 ,这段历史是满族形成史中最缺乏研究的 ,也是本书作者着力最多之处。第二章“从部落到国家的考察”,探讨…  相似文献   

10.
由陈增辉、秦国经、李鹏年、黄起寮、徐恭生,朱先华、王新整等同志合编的《清季中外使领年表》一书,已由中华书局出版。这部学术资料性工具书,是本书作者在充分利用有关文献及丰富的历史档案材料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努力,共同编制完成的;是清史研究领域中,学术资料性工具书的一大成果;亦是史档结合、以档证史的一个可喜收获。  相似文献   

11.
东北民间满族家谱作为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历史性特征的档案资料,它的来源是多层次的,家谱来源的多层次性决定了家谱记载内容丰富,这为研究满族史、东北史、清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相似文献   

12.
由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所、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沈阳故宫博物院、天坛等单位共同举办的“庆祝著名清史、满族史及民族史专家王钟翰先生九十华诞暨清史、满族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于8月16日在中央民族大学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13.
新书推荐     
《出版参考》2013,(19):44
《从文化政治到文化生意——中国出版的"革命"》何明星/著定价:30.00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4月本书作者曾在新闻出版系统工作20年,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副教授。常年致力于当代中国出版史、书刊对外传播史研究,并有《著述与宗族——清人文集  相似文献   

14.
<正>吴元丰研究员的论文集《满文档案与历史研究》,作为辽宁民族出版社"满学(清史)专家文库"之一已于日前出版。吴元丰为锡伯族人,原籍新疆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1978年入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满文部,迄今已从事满文档案整理翻译工作近40年,同时致力于满文历史文献、清代边疆史地、民族史与中琉关系史研究,成果丰硕。作者从1981年发布处女作《锡伯族西迁概述》以来,已发表论文72篇。其中,有关锡伯族历史论文,先已汇编成册,冠以《锡伯族历史探究》之名出版。本书则是作者近40年来研究的集萃  相似文献   

15.
读完陈其泰先生所著《史学与中国文化传统》(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一书,感受颇深。这部书无论是在理论与研究方法上,还是在对具体问题的结论上,都有新意,是近几年来中国史学史研究领域的一部力作。本书的突出特色是,转换视角,从文化角度对中国史学的确立与转变作整体性研究。作者提出:史学既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又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与一个时代的文化走向、社会思潮  相似文献   

16.
东北是清王朝的发祥地,在历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杨余练先生主编的《清代东北史》,以清史研究的新成果,为我们了解清代东北和进一步研究这一领域提供了统计数字及条件。该书以清代东北的历史为主线,将清代东北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诸方面的独具特色的内容贯穿一体,总成的这部清史专著,有以下的几个明显特点: 一、深入研究,取精用宏。本书在征引《清世祖实用》、部分清人文集、方志、笔记及档案资料中,广征博取,精心抉择,从而使全书内容丰富,记述准确。对于清代初期在东北建立的各种统治制度,清帝的东巡,东北的旗地、民地、蒙地及其相互关  相似文献   

17.
著名历史学家周一良先生学贯中西,在中国史、日本史、亚洲史、敦煌学及中外关系史诸领域均有很高造诣,尤其对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用功颇深。本书为周先生魏晋南北朝史方面文章的选集,按照时序与专题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编排。除收录专题论文外,还从先生所著的《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中撷取论及该时期社会生活方面的内容,辑为《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零拾》等。  相似文献   

18.
《满文老档》是满文书写的档册,成帙于入关前,到乾隆时重抄,得以流传。它是将各种档案原件摘编而成,其史事距事件发生时间颇近,史料原始,翔实可靠,多为其它文献所未载,或载而不详、不确者,是研究入关前清史和满族语言文字发展史不可或缺的第一手材料。近年来,清史研究蓬勃开展,特别对入关前的清史研究有很大进展。国内学者利用《老  相似文献   

19.
复旦大学教授许道明所著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新编》(以下简称《新编》)出版一年来,广受读者好评。这既是对作者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研究领域所取得的学术成就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本书宗旨(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和传统文化精神研究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价值肯定。  相似文献   

20.
《出版文化史论》(以下简称《史论》)是章宏伟新近结集出版的出版史论文集,分上下两编,上编研究中国古代出版史,下编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出版活动。 本书虽然是单篇论文的结集,却有统一的构思和体例,并不使人感到零散杂乱。例如:上编关于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和两宋出版业的四篇考述,都包括社会概况、图书政策、图书形态或形制、编校活动、出版物、图书贸易等方面的内容(隋唐五代和两宋增加“刻书事业”),已涵盖构成出版活动的编辑、复制、发行三要素,颇符合现代比较公认的出版定义。上编还有《论毛晋》、《中国古代编辑发展历程》和《雕版印刷术起源问题》三篇论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元、明、清出版业和古代出版技术的发展概况。读者从上编收入的七篇论文中,可以了解中国古代出版业的发展全貌,上编也可以说是一部简明扼要的中国古代出版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