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福建省各类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和人员访谈,分析福建企业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提升福建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企业技术能力的演化和技术创新模式的升级,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重要特征.技术能力按照演化维度可分为技术仿制、创造性模仿和自主创新三个阶段,技术创新模式决定于技术能力,要与之相适应才能取得最佳的创新效益,按照技术创新的自主程度从低到高可分为简单仿制、模仿创新以及自主创新三种层次.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实质上是技术能力和技术创新模式匹配关系形态不断演进的过程.最后研究了广州某公司技术能力和技术创新模式匹配关系的动态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辽宁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存在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比重较低、技术引进方式和结构不合理、引进关键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不强、对知识产权保护重视不足、消化吸收缺乏内在动力等问题,需要从改善科技创新体系、构建再创新长效机制、优化再创新政策环境、建立再创新投入机制及推进多元化再创新模式等方面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4.
基于资源集成的自主创新模式辨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对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这三种主要创新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创新模式——基于资源集成的企业自主创新模式;构建基于资源集成自主创新模式的理论及过程模型,对基于资源集成的自主创新与集成创新这两种模式进行比较;最后,提出自主创新导向下企业内部资源集成和外部资源集成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我国力图通过技术引进,“以市场换技术”等手段实现技术赶超,总体效果不尽理想。而日本、韩国等国家则通过引进、模仿再创新达到了在短期内技术赶超的目的。文章认为制约我国企业技术赶超的瓶颈是企业没有形成强有力的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通过对造成我国企业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低下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范文 《情报探索》2014,(7):75-78
阐述了科技查新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从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3个方面,论述科技查新的方式方法。以相关案例实证分析科技查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的重要途径,日本、韩国也曾借用过这个模式走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本文分析了当前山东省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成绩、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借鉴日韩的经验,分别从政府宏观管理、法律法规、体制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提升山东省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的再创新是我国提出的三种自主创新模式之一,它也是日、韩等国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成功途径。而我国技术的引进却没有达到这样的效果,因此,探讨如何有效地对引进的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重点分析总结了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中的成功经验,以期能为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提供一条可资借鉴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9.
运用DEA方法对我国区域27个省市高技术产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效率进行实证研究,对比分析2009-2011年度和2010-2012年度效率值,发现我国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两阶段效率都有所提高,系统总效率从0.373提高到0.430,提高了15.3%,但是区域间效率差异明显,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分析云南省引进技术和消化吸收再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云南省加强引进技术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制造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立军 《软科学》2007,21(3):127-131
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分析了浙江省制造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广东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现状及发展思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以及资料收集,系统分析了广东省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成效与特点、问题及成因,并提出广东开展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自主创新可以分为三类,即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后两者又称之为二次创新.二次创新是指在技术引进基础上进行的,基于已有的技术范式,并沿既定技术轨迹而发展的技术创新.它不是简单地等同于模仿创新,而是包括模仿创新,又高于模仿创新.  相似文献   

14.
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后发国家积累和发展创新能力、追赶发达国家的重要途径。研究分析了广东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激励的问题与对策建议,认为只有通过建立高效的激励政策,才能促进广东引进技术的吸收、改造和再创新工作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5.
基于对我国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基本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剖析,以及日本、韩国和我国部分地区相关措施的分析,提出了我国提高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6.
学会在引进重大技术装备消化吸收再创新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军  梁振锋 《学会》2010,(4):43-46
分析了我国在引进重大技术装备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现状及可采取的措施,阐述了学会作为社会团体的学术组织,如何在引进重大装备消化吸引再创新中可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仍是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从技术引进投入、来源地、消化吸收投入及R&D投入强度等方面,对我国制造业引进消化再创新现状进行纵向分析.从技术引进投入和消化吸收投入等方面,分别对重点产业和重点区域的现状进行比较分析.提出我国制造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政府科技资金支持与引导不足、重点区域技术引进集中于三资企业、二次创新的投入能力较弱和高技术产业技术引进投入比例偏低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技术引进是我国缩短与先进国家差距的一条重要途径,而在实现技术引进到创新的中介——消化吸收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为了充分发挥技术引进的后发优势,通过深入分析消化吸收工作不力的主、客观方面原因,提出了我国企业进行消化吸收系统模式,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9.
《科学与管理》2017,(1):1-5
中国企业的创新过程先后采取了以引进先进技术为基础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到强调各类技术融合的集成创新,再到有中国特色的原始性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未来,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之路需要有机结合企业的战略、组织、资源、文化四个方面,实现从二次创新到集成创新,最终实现全面创新的动态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0.
在对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基本理论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现阶段我国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现状及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而提出了解决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问题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