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采用“GVC指数”衡量制造业主要细分行业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及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选取2008—2021的年度数据,运用SPSS分析,结合图表分析数字经济对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得出:我国制造业许多细分行业位于全球价值链的末端,提升他们的全球价值链层次需要较复杂的过程,可以充分利用数字经济优势率先提高我国制造业附加值。文章从创新基础设施、投资环境、产业融合以及信息服务业人才培养这四个方面提出数字经济下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提升教育服务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能力,既是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根本要求,也是提升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要路径。通过分析高端人才在中国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攀升的贡献及实现路径发现:高等教育通过培育高质量人才,显著促进了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升级;高等教育显著促进了中低技术、高技术行业以及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价值链攀升,同时理工科领域以及经管法领域的高等教育人才在价值链攀升中贡献较为突出;高等教育可以通过促进技术进步这一路径对价值链向中高端攀升产生正面影响。本研究证实了高等教育对中国产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贡献,对未来优化高等教育层级、类型和专业结构,完善人才培养规格,具有一定的决策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由于发达国家严密封锁对中国技术出口以及中国企业自身技术创新不够等因素影响,中国企业在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中被锁定在低端的加工组装环节。我国外贸企业应激发企业自主创新活力,促进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培育国内需求市场及寻求市场需求,以突破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分工深化和价值创造体系的再构,各国企业日益嵌入到全球价值链当中。然而,各国由于要素禀赋的差异,只能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不同价值环节进行分工合作。发达国家企业大多数嵌入高附加值的战略价值环节,发展中国家企业大多数嵌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价值环节。居于垄断性质的战略价值环节上的发达国家企业实际上主导和控制着整个全球价值链,进而主导着不同价值环节的利益分配。  相似文献   

5.
当前全球价值链治理与升级机制遭到破坏,中国企业面临“低端锁定”与“外部断链”等风险。采用全国区域间IRIO数据,利用省域出口增加值分解框架,从路径偏好、参与程度、嵌入方向与省级关联四个方面,对我国制造业价值链治理情况进行测度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东部地区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较高,国内价值链参与程度低且为后向嵌入,头部省份价值链关联省市较为集中,这在当前国际环境下风险凸显。因应新格局,中国企业应融通“双循环”,借助大国综合优势、依托区域发展梯度,通过开放的大国经济内循环推动价值链攀升和竞争力提升,进而主导国际性区域产品内分工,拓展或重构全球价值链体系,在国内价值链与全球价值链“双链交互”过程中,实现全球价值链升级目标。为此要促进创新要素集聚,完善创新型企业培育与发展体系;聚焦区域协调协作,补链强链完善国内产业链价值链;加强文化赋能、立体传播,提升“中国制造”的品牌影响力;加强政策扶持引导,助力中国企业国际性区域价值链建构耕拓。  相似文献   

6.
全球价值链(GVC)分工体系已成为世界经济与国际分工的主流模式,也推动了世界贸易格局的转变。选取4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采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一国贸易便利化水平与其GVC分工地位的关系。结果表明:一国贸易便利化水平的增长使GVC分工地位显著提高;此外,研发水平、人力资本、开放程度与外商直接投资也对GVC地位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选取2000—2018年52个代表性国家的相关数据,研究了人口老龄化对一国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对该国全球价值链地位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老龄化不利于技术创新,进而其对价值链地位产生负向影响;老龄化虽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抵消一定的负向影响但抵消程度有限;老龄化能促进人力资本积累,但人力资本积累对价值链地位具有倒U型影响。  相似文献   

8.
自波特提出价值链理论以来,价值链理论在价值链治理、价值链与产业升级和价值链与区域产业集群等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但关于价值链理论与产业成长的研究较少.本文从阐述价值链理论和产业成长方面的知识,旨在揭示全球价值链分工如何影响我国产业成长.  相似文献   

9.
潮州婚纱晚礼服和陶瓷等专业镇产业集群的滋生根植于区域的资源禀赋、社会文化和关系网络,产业集群通过加入全球价值链获得了相应的分工收益,但多处于低增值价值链环节。顺应产业价值链的国际分工趋势、突破地方产业集群低端锁定性风险是潮州产业集群升级的内在动因。潮州专业镇应以购买者驱动方式嵌入全球价值链体系,应有意识创建优良的商业环境,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进集群内外企业联合与协作,发挥集群内龙头企业的市场引领、企业聚集的功能,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走龙头企业主导升级之路。政府应加强基础实施和公共服务供给,通过融入全球价值链,实现创新型产业集群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0.
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技术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在全球价值链中,发达国家的企业处于价值链的高端,控制着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的生产,并实行全球采购;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处于价值链的低端,接收简单的包装、组装,或低水平的来料加工,来样加工。其利润的主要部分流向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发展中国家却只能从中获得瘠薄的利润。尽管这是一种极不合理的现象,但发展中国家愿意参与其中,通过全球价值链,学习先进国家的技术和管理,全球价值链也为其提供了提升生产经营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的通道。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我国企业在资本、技术、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与跨国公司相比,存在着很大差距。加入WTO及全球价值链对我国企业来说,将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我国企业只有在全球价值链中学习、创新,才能跻身于全球价值链的高端。  相似文献   

11.
中美贸易摩擦和疫情冲击加快全球价值链进入新一轮的重塑和调整期,采用UIBE GVC Index数据和WWZ方法,从产业层面分析2000—2018年中美贸易利益与结构。研究表明:产业结构调整和要素禀赋的动态变化促使基于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加工贸易业比重下降,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逐渐成为中国出口的主要产业;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制造业"被动"后向参与度呈缩小趋势,价值链前向参与度扩大,但制造业出口仍有较大比重的价值来源于其他国家,贸易利益被高估;2010—2018年中间产品出口的增加值DVA_INT和DVA_INTREX占比持续上升,制造业显现出沿着高附加值价值链上游攀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在综述全球经济失衡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基于要素的价值链分工是造成本轮经济失衡规模庞大、持续时间长的决定因素.全球价值链影响经济失衡的机制包括:产业结构的调整、贸易统计向增加值核算转化的内在要求和贸易利得的内涵及决定因素的变化.金融危机之后各国采取的再平衡政策缓解了失衡的规模,但造成失衡的根本性因素没有变化,未来全球经济失衡仍可能加剧.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价值链条件下,"要素驱动型"制造业转型升级为"创新驱动型"制造业的内在驱动力是企业家创新与员工创新的耦合力。取得巨大成功的泉州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缓慢,其根本原因是,因家族式管理的路径依赖,企业家创新滞后与员工创新缺失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人本短板",导致其升级的内在驱动力严重不足,使得诸多有利条件的效用受限。泉州这一典型性问题,对于整个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对策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附加值贸易数据,借助于全球价值链指数,从整体和分行业两个维度全面考察俄罗斯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程度和地位。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来说,俄罗斯的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较高,且在全球价值链中位居高端位置,这主要得益于其拥有较高的前向参与度。从分行业视角进一步研究发现,俄罗斯中技术行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程度和地位均相对较高,低技术行业次之,高技术行业最低。从变动态势来看,中技术行业在波动中缓慢上升,低技术行业增长乏力,高技术行业日趋衰落。  相似文献   

15.
在对全球价值链有关理论梳理、评述基础上,分析认为嵌入全球价值链高端环节是环太湖地区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同时,也需要环太湖地区加强产业合作,这种合作也对整个长三角地区更好嵌入全球价值链有着重要意义.应通过构建政府推动、市场导向、企业主导的环太湖区域经济合作模式, 构筑环太湖一体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等途径来完善和强化环太湖地区产业合作,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融入全球价值创造体系,为我国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带来了机遇。对我国资源比较优势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我国与发达国家基于比较优势的博弈模型,提出了我国企业应该选择低端路径嵌入全球价值链,并给出了方式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世界经济的新格局下,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 GVC)分工水平在各方力量的影响下不断重塑,中国作为“一带一路”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参与国,具有追求经济收益和经济增长迫切需求,而对外直接投资是GVC分工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探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OFDI)对沿线经济体产业分工的影响效应,对检验“一带一路”倡议是否践行其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初衷具有重要意义。以“一带一路”沿线44个经济体为研究样本,利用两步SYS-GMM模型探析中国OFDI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GVC分工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OFDI可以从增加资本存量、提高劳动生产率、优化产业结构和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四个渠道提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GVC分工水平,但是受中国和沿线国家产业发展水平、投资类型以及“倡议”推行时间所限,提升技术水平尚未成为其机制之一。因此,在与沿线国家产业协作中,要因地制宜,相机抉择地调整投资对象与内容,积极引导GVC分工的互补合作,保持长效投资与长期合作。  相似文献   

18.
技术进步、要素禀赋和制度变迁,是推动分工演进的三个关键要素,其中技术进步发挥着最核心的作用,并影响着要素禀赋结构和制度变迁。国际分工的演进史表明,世界上每一次重要的技术变革都将以不同的理论逻辑,推动着国际分工以新的形式乃至新的性质发展。当前,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正在迅速发展。而就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而言,不仅技术本身,而且其将引发的要素禀赋变化以及所要求的适应性制度变迁,都与以往有所不同。具体地看,数字技术将会协同要素禀赋变化和制度变迁,共同以新的理论逻辑从根本上改变产业组织范式、不同要素的相对重要性以及国际经贸规则体系,从而进一步推动全球价值链朝着"五化"方向调整和发展,即产业数字化、供应多元化、布局区域化、导向本土化和治理平台化。在此背景下,开拓新思路、寻找新对策、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不仅是中国在新形势下攀升全球价值链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和引领全球价值链重构,在调整和优化全球价值链中作出更大贡献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全球价值链研究新进展:俘获型网络的形成与突破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GVC理论作为一种全球化条件下产业和贸易研究的新兴理论,至今还没有整体地纳入当代跨国公司新理论体系中,也尚未进入产业经济学和产业组织学的教材中。但是跨国公司的全球价值链理论对于发展中东道国却蕴含着头等重要的企业战略意义和国家产业政策意义。其中,俘获型网络治理关系成为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在现有国际分工格局下的既成事实,其现实困境证明GVC"升级"事实上是"伪升级",只有构建基于国内市场空间的自主的国内价值链(NVC)才是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20.
全球价值链是20世界90年代兴起的关于经济全球化与国际贸易的重要理论,治理和升级是全球价值链治理的两个重点领域。文章梳理了全球价值链概念,综述了全球价值链治理与升级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