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理国情教育是中学地理学科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文章简要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学课程改革中地理国情教育的传承,分析了思政教育导向下新时代地理国情教育内涵的拓展,提出了新时代加强中学地理国情教育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指出在地理教育中科学合理地进行国情教育,不但能够完成国情教育这一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工作,而且对地理教育工作还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地理学科作为一门基础课程,承担着国情教育、危机教育与素质教育的重任,高中地理教育还要不断为高校输送合格人才。[1]地理教育是地理学科实现其重任的重要途径,地理教师的教学行为直接关系到地理教育的成败。培养青年地理教师,挖掘其潜能,促进新手地理教师早日成才,是一项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本文梳理了地理教育中的爱国主义因素,包括民族观和民族团结意识、爱国情怀、国情教育与国家安全意识;进而探讨了地理教育中爱国主义的培养策略,包括国家教育部和学校教师都应重视并设法强化教学.  相似文献   

5.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很注重对本国公民进行国情教育,强调要让公民了解自己的国情。我国的国情教育过去是教育中的薄弱环节,现在国情教育已成为地理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理教学大纲中有明确要求,在新的地理教材中有更深入的体现,在地理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成为德育教育的核心内容。 地理国情教育是通过地理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的自然与  相似文献   

6.
爱国主义是人们千百年传承下来的对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它是一个国家、民族得以生存发展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如何有效地利用地理学科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国情教育;怎样把国情教育运用到教学中,是教师研究的新课题。因此,需要地理教师深入探索、挖掘新课程地理教材中的国情教育内容。找出—条成功的国情教育新路子,  相似文献   

7.
地理是启迪爱国、经世致用的伟大学科1.初中地理是进行国情教育、国策教育、爱国教育、环境教育、全球化教育最好的启蒙教育让学生从小知国情、懂国策(人口、土地、资源、环境等)、明法规,都必须以地理知识为基础;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需要以具体的祖国自然环境、文化历史、人文活动等地理事实为依托;要进行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培养环保  相似文献   

8.
地理知识中蕴藏着丰富的国情教育内容,地理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的重要渠道。寓国情教育于地理教学之中,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使他们在课堂上即学到了知识,又受到了教育,树立起远大的理想。  相似文献   

9.
中学地理教材中有许多地理事物和现象都能潜移默化地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教师要注意点拔,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相似文献   

10.
在乡情,国情教育,课外活动和培养学生能力等方面阐述了乡土地理在地理教学中的地位,进而说明乡土地理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2012年秋季,莱芜市所有初中学校实施了“新教育”实验,“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也就是如何提高人的素质的问题。笔者认为.品德教育是“新教育”的基石,国情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地理课堂教学又是国情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因此.寓国情教育于地理教学之中是提高学生德育水平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2.
利用地理教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既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任务使然,也是落实地理课程育人目标的时代要求.文章对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可行性、适切性进行逻辑分析的基础上,对标《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任务和课程标准,从国情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现代公民教育、综合发展教育等方面归纳了地理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类型,并...  相似文献   

13.
宁军伟 《学周刊C版》2010,(4):107-107
地理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地理学科对加强国情教育确实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祖国、了解祖国、热爱祖国。爱国必须知国,对祖国知之深,才能对祖国爱之切。因此,教师在进行地理学科的教学时必须吃透教材,深挖教材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寓爱国主义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14.
中学地理课程有着丰富的爱国主义和国情教育内涵,它既有自然科学知识,又有社会、人文科学知识;既涉及资源、环境、生态等问题,又涉及人口、社会和经济发展等问题。地理科学同有的特性为地理课进行爱国主义和围情教育提供了无比优越的条件,因此,地理课在进行爱围主义教育中负有特殊的使命。  相似文献   

15.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促进社会发展和国家进步的精神动力。地理课程是开展国情教育、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载体,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地理研学实践活动中,既能促进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还能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文章分析了当前基于地理研学实践活动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6.
德育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教学中的德育主要体现在课堂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国情教育、乡土地理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学会用辩证法去分析地理事物。教学中通过启发式教育法、讨论式教育法、实践式教育法等方法进行德育,提高学生的德育主动性。  相似文献   

17.
中学地理课程有着丰富的爱国主义和国情教育内涵,它既有自然科学知识,又有社会、人文科学知识;既涉及资源、环境、生态等问题,又涉及人口、社会和经济发展等问题。地理科学固有的特性为地理课进行爱国主义和国情教育提供了无比优越的条件,因此,地理课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负有特殊的使命。  相似文献   

18.
殷万全 《时代教育》2009,(8):257-257
观赏石丰富的文化内涵与科学含义,是文化与自然相结合的产物,是向青少年进行科普教育的极好素材.它既是地理科学知识教育的活教材也是进行地理国情教育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9.
陈箭 《中学教学参考》2014,(31):124-124
<正>现行高中地理新教材,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突出了育人的目的,彰显了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为渗透德育提供了有利条件。那么,作为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应怎样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切实加强对中学生的德育呢?一、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国情教育国情包括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教育、人口、民族、军事等方面的最基本情况。首先,可利用优越的自然环境、源远流长的历史文  相似文献   

20.
地理教学中的责任感教育渗透可侧重以下几个方面:通过国情教育培养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通过学习目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抓住契机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当前应担负的责任;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使命感与责任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