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造句,是学生内化运用语言的一种训练方式,也是学生进行“篇”的作文训练的一种“部件”练习。在这“部件”练习与整篇的作文练习之间,似乎还缺少了一级运用性训练的阶梯,窃以为就是“造段”。笔者这里所说的“造段”,其含义与我们平常说的“片断训练”、“写段训练”有所不同。大略地说,“造句”是以词造句子,“造段”则是以句造段落。具体地说,“造段”是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典型的句式、精美的句子、句群进行变换、扩展成段或者缀联词语成段的一种语言训练方式。“造段”训练具有承句启篇的作用,应当作为小学中高年级阅读教学中一种…  相似文献   

2.
作文先从片段开始 古人学作诗先学属对。属对是局部训练,作诗意在全篇。这给作文教学以很大启示。初学作文应该先重视造句、造段等单项训练,然后再走向造篇的综合训练。沈从文教导他的学生学习写作先得学会“车零件”,然后才能学“组装”。茅盾也主张写作应该从片断文字的练习开始,应该从写“镜头”开始,不必太注重形式上的完整.“不妨只有半个面孔,或者一双手、一对眼”。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中年级要加强段的训练”,“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要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的确,以扩大学生语言积累,内化课文语言,以及学习课文写作方法为目的作文练习,主要应该在阅读课上进行。也就是说,阅读课上应结合课文的特点,适当地设计作文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运用并掌握课文中的词句及一些写作方法。多年来,我在教学中注意读写结合,探索教学目标要求,寻找对策,对加强中年级段的训练,提高学生作文能力,作了一些尝试。一、确定训练的目标 任何“训练”切忌随手拈来,漫无目的,要加强训练,必须明确训练什么。有了明确的训练目标,才能有的放矢。我根据教材所显示的语言特色、大纲要求和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实际能力制定了以下训练目标:1、要求学生扎扎实实地读好范例,不仅要领会文章写什么,怎么写,而且要有所感,掌握一些构段规律,培养学生一些基本的思维程序。2、通过段的训练,使学生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能把有关的内容有顺序地表现出来,懂得怎样连句成段,写清段内的各个层次。3、通过循序渐进地进行段的训练,让学生掌握段的结构能力,为将来写“篇”打好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小学生作文说到底是一种“练习”,既然是“练习”,就必须注意其操作过程的规范,从“写通”入门,从“写实”着手,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在符合学生认知思维的基础上向“写新”迈进,走一条既与我国基础教育发展需要相吻合,又有自己特色的语言文字训练创新之路。一、训练学生“写通”。众所周知,作文是一种辛苦的创造性劳动,它往往会使学生在作文训练中产生畏难情绪,从而影响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感到茫无头绪,无法进行语言表达。因此,我们首先要注意扫除学生怕作文的心理障碍,每次作文练习,我总是先和学生谈话,启发学生说说本次作文的要求,写些什么…  相似文献   

5.
五年制义务教材中年级关于写的训练项目有五点,五册是:“用词要准确”“把句子写通顺”“把一段话写清楚”(在“思考·练习”和基础训练的阅读中渗透);六册是:“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断”“一要真实,二要具体”(在“例话”中列出)。这样的编排,突出了中年级作文写好片断的训练要求,重视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的训练及连句成段能力的培养。 一、抓好“两个储备”,为写段作好铺垫 我们把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基本功,叫语言材料的储备;把写作内容,即写什么的问题,叫写作材料的储备。中年级是低年级的继续,在课后“思考·练习”中,词和句的训练比重大,形式多。单说造句训练,五、六册中就有56个词语要求造句,因此要认真指导学生造好句子。例如用“终于”造句,如果学生造的句子是:  相似文献   

6.
课堂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读写结合。读写结合就是在阅读教学中要留意哪些阅读材料有助于作文练习,可供模仿;在作文教学中,要考虑哪些课文可以参考借鉴。这种意识,光老师有不行,让学生也要有。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光写不读就会拙笔难挥,而光读不写也如纸上谈兵。阅读教学中学生创造性的说、写都属于写作训练。这种课堂写作训练的方式有:造句、造段和写篇。其中主要的方式是造句和造段。下面就这两种主要方式谈谈自己的看法。一、造句训练造句是语言训练的主要方式,它对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在上学期我们采用了一种“作文练习”的形式来加强对学生的基本训练。这种练习介于一般练习和作文之间,它的特点是短小精悍,不拘形式,可以灵活运用,能够突出地解决一个问题。如能运用适当,不加重学生负担,可说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实践证明,这种“作文练习”具有以下一些作用。1. 将讲读课中学到的写作知识及时地用于实践。初三班在教完了“六亿人民的大会堂”一文后,为了使  相似文献   

8.
新编初中语文课本设计了“作文训练”、“作文片段练习”、“应用文练习”三种写作训练形式。三种形式互相配合,构成了培养初中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体系。设计比较合理,基本上体现了大纲精神,是使初中学生的写作能力达到大纲要求的阶梯。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必须重视用好三种形式的写作训练。如何进行“写作训练”呢?我认为要注意四个问题:一、突出单元教学要求,以读为写  相似文献   

9.
在作文教学中,新课程标准要求:“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要引导学生把阅读中尝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可见,读段是写段的一项基本功的训练。  相似文献   

10.
写一篇作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相比之下写一个作文片段就比较容易.片段作文的练习是一种有效的作文训练方式.所谓“作文片段”,指用一段一节的小篇幅,表现生活中的一个断面,说明事物的一个方面,或者就一件事、一篇文章、一本书、一部影视片简单的谈点个人看法,做这种片断的写作练习,就叫“作文片段训练”.  相似文献   

11.
有的学生平时作文不错,而考试却一塌糊涂。究其原因则是与平时不严格训练有关。作文时常常思想不集中,时间拖得太长;字写得太慢,思维处于抑制状态等。那么怎样指导学生改变这一状况呢?加强快速作文的指导练习则能促使其思维高度集中,迫使他们当机立断抉择好写作思路,同时还能训练学生在困难面前勇往直前的意志品质。下面谈谈“限度”作文练习的几种作法。(一)限时练习。要求学生在45分钟内写出500字左右的作文,时间的加快会产生压力和动力,使学生有紧迫感。开始训练  相似文献   

12.
片断练习又名“小作文”,它是第六册作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作文的“入门功夫”。要训练学生组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离不开片断练习。因此,教学时我们要根据这一册作文训练序列,结合教材所选的10组课文的训练重点,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设计片断练习。一、提供词语,组句成段这种形式是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中心词语,让学生用上这些词语写一段话,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连句成  相似文献   

13.
诠释:“语用型”作文训练,是借助生活中的语言运用来设计写作练习,训练写作技能的作文教学法。它走出了作文教学传统的纯技能训练的老路。让学生的作文训练一开始就带着生活的某种需要,为服务生活而写作。在“实战”中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要义:先生活,后作文。创意说明:过去作文教学普遍采用命题式作文训练。题目由教师圈定,写作由教师指导,学生只能被动适应。由于学生缺乏生活素材和生活体验,只好闭门造车,胡编乱造,写作对他们而言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语用型”作文训练则不然,它完全改变了命题作文的思路,实行先生活,后作文。而且努力增…  相似文献   

14.
在阅读教学中将写段训练挤进课堂具有以下现实意义:其一,强化语言运用,为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提供机遇,改变课堂上“君子动口不动手”的现象;其二,强化综合训练,促进学生读写思有机结合,淡化课堂上意义不大的单项性训练。1.概括。概括性练习是语言表达训练的重要形式。学了一篇(段)课文,能概括出它的主要内容,不仅是阅读能力的体现,而且能促进学生立意、构思作文等能力的提高。学生练习概括需要老师教给方法。例如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可以从课题入手,也可从重点段入手,有些记叙文可以从“六要素”入手,也可以从人物的互相…  相似文献   

15.
王静 《小学生》2010,(4):11-11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写作是一种技能,宜于在实践中反复练习。”如何练习?增加作文课的次数和时间,显然是不实际的,更是不可能做到的。为了增加学生练笔的次数,我在作文教学实验中以记日记为突破口,以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为载体,走将作文教学与训练学生写日记相结合的“丑记作文”之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6.
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过程中,想像具有重要作用。而凭借教材练习想像作文是培养学生想像力的有效途径。一、利用课文提供的“空白”,展开想像,练习想像作文文学本身所使用的语言是一种“具NJS文训练有审美功能的表现性语言”,其中包含了许多“未定点”(不确定性)和“空白”。这  相似文献   

17.
在语文阅读课的教学中,抓住适当时机,灵活地指导学生进行“小作文”练习,是中年级作文教学中落实段的训练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一个好办法。这样做能把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有机地溶为一体,投影到一个焦点上,借读学写,以写助读。使学生有法可依,有话能写,做到一次小作文训练就有一个方面的收获。  相似文献   

18.
一、把握教材,给重点训练项目定位本册第一个重点训练项目是“练习给课文分段”。从读写结合的角度看,阅读训练和作文训练应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知道了如何给课文分段,把这个知识运用到习作中去,就是训练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断。因此,第四组安排了第二个重点训练项目“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断”,目的即落实由读过渡到写的训练,而且是对第五册“写清楚一段话”的巩固和提高。片断训练进行得好,可以放缓由段到篇的训练的坡度,为高年级写成篇的作文打好基础。由此,可以明确本组的教学重点是:在继续练习准确地给课…  相似文献   

19.
当前,在中学语文教学的教研和教改活动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也逐渐为更多的语文教师所接受。“一题多练”的训练方法,与理科教学中的“一题多解”相类似,是“三为主”的教学原则在作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是一种能够使学生举一反三,一举多得的好方法。所谓“一题多练”,对于命题作文或给材料作文来说,就是针对同一个命题,或者运用同一则材料,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构思,从不同的方面立意,提炼出不同的主题,选取不同的文章体裁,练习多次,写出不同形式,不同主题的作文。经过这样反复多次的训练,养成学生从多方面思考问题的习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同向思维、异  相似文献   

20.
小学作文训练是一个有序、有度、循序渐进的过程。为使这一过程尽量达到有序化、科学化、最优化的目的,结合学生习作时的心理态势,特提出小学生作文训练要过好“三关”的建议,与同行商榷。一、“怕”作关一、二年级已对学生进行过写话训练,从“写一句完整的话”到“写几句意思连贯的话”。虽为中年级写段训练打下了基础,但毕竟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还比较差,初学写段容易产生畏难情绪。面对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