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竺可桢的教师灵魂说体现的是一种师本位、学术本位的价值取向。教授是大学的灵魂。大学生的成长和大学的发展皆依靠教师、名师。这一理念与我国当前大学“官本位”、“行政本位”的价值取向大相径庭。在这一理念指导下,竺可桢把浙江大学从一个地方性大学建设成国内名牌大学。它对于我们今天的大学发展与师资队伍建设具有启迪意义和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
当前大学生职业发展问题较为突出,产生了诸如“无业可就”与“有业不就”的矛盾并存现象;个人的职业发展期望与企业、单位的发展方向不能协调的现象;个人不能将大学学习与事业发展联系在一起的现象;学生职业素质状况与社会职业基本要求有较大差距的现象等。如果能在日常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融入职业规划、职业指导的思想,根据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及其职业素质现状,在分析其形成原因的前提下,针对大学生大学期间各个阶段的思想实际、身心实际进行以思想政治教育为重点的职业指导,就能够有效地解决当前大学生职业发展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知性化大学教育的伦理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性化大学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强化大学生工具理性的知识本位教育,其存在会危及大学生的优雅生存与和谐发展.知性化大学教育的成因在于大学对科技主义、理性主义和功利主义的痴迷、青睐与追随,对此必须进行必要的伦理批判.自觉遵守教育理念张扬中的以人为本原则、教育方略实施中的和谐统一原则,以及教育管理组织中的制度支持原则是大学教育超越知性化发展状态的伦理保障.  相似文献   

4.
当前“大学生网红”现象中存在着一种以消费主义为价值内核的“泛娱乐化”倾向。这种倾向的形成主要受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隐含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消解情势。“大学生网红”现象中的“泛娱乐化”倾向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具有双重破坏力:一方面是以“消费主义幻象”破坏大学生的社会价值观;另一方面是以“意见领袖的梦想”破坏大学生的自我价值观。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关切“网红”主体利益诉求,建构价值观防御体系是抵制“大学生网红”现象中“泛娱乐化”倾向对高校意识形态隐蔽性冲击的思想政治教育三重进路。  相似文献   

5.
观点     
《教育与职业》2006,(25):104-104
人民日报:大学就业率统计应取消;解放日报:“身在曹营心在汉”大学毕业生心理难“毕业”;文摘报:取消研究生论文硬指标只是迈了一小步;中国青年报:大学教育的“技工化”未必不对;中国青年报:中国的MBA,拿来主义已经不够了。  相似文献   

6.
张俊 《教书育人》2005,(1):66-67
针对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普遍存在的人文教育滑坡现象,重振大学人文教育,成为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基于对大学教育人文内涵缺失的理性反思,人文素质教育成为大学素质教育的热点。与专才教育重在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不同,人文教育的重心是“做人”教育,帮助大学生精神成人,培养一种理想人格。那么,大学人文教育的目标是什么?也就是说,人文教育最终要使大学生具有怎样的理想人格?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包括哪些精神内涵?这是大学人文教育首先要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试图从历史和现实语境出发,对此做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在现在的情势下,“教育产业化”已经不是一个纯粹的学术研究对象,如果离开具体的实践状况,希望从纯粹学理上弄清教育“是不是产业”、“能不能产业化”、“如何产业化”等问题,恐怕是行不通的。以往赞同、鼓吹产业化者,或以西方发达国家“教育产业化”、或以我国教育实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教育思想是中西方“化化”(包括化影响、化浸染、化熏陶等)的结果。它沿着西学东渐的历史行程,在西方化教育思想与中国传统化教育交相激荡与渗透融合的化滋润下产生。中西方化教育的交相激荡与渗透融合,也直接反映到毛泽东教育思想产生的过程之中。它在两方面呈现了强劲的趋向:一方面,民本主义与民粹主义的交汇,构成了毛泽东教育思想以“群众本位”为价值取向的原动力;另一方面,实践理性与实用主义的融通,又夯实了毛泽东教育思想以“实践本位”为基本原则的内驱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对当前大学教育的动利化和实用性倾向所造成的“高学历,低文化”现象表示忧虑出发,指出大学语文人文教育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也是我们今天提倡回归大学精神本位的有力观照。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化”进程中 ,全球各大学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大学在适应这些变化的过程中采用了“新管理主义”、“学术资本化”和“大学企业化”等一系列的新理念。“新管理主义”是全球化进程中 ,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力弱化的情势下 ,大学所采用的一种新型管理理念 ,而“学术资本化”和“大学企业化”又是这一理念在实践过程中的延伸。本文主要是通过对这四大理念的介绍 ,来阐明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大学改革中各自所扮演的角色、“全球化”对我国当前形势下大学改革的意义以及大学改革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技工教育领域十分推崇能力本位。其核心就是技工教育的着眼点由知识本位转移到技能与能力上来,强调突出满足职业能力或就业资格的需要。诚然,能力本位优于知识本位,它为学生在上岗就业前作好准备,更直接地符合企业的生产和工作的需求,使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体验学习。但是。相对于一个大的技工教育体系而言,能力本位的教育构建不了一个成功的、完整的人的概念。  相似文献   

12.
在“全球化”进程中,全球各大学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大学在适应这些变化的过程中采用了“新管理主义”、“学术资本化”和“大学企业化”等一系列的新理念。“新管理主义”是全球化进程中,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力弱化的情势下,大学所采用的一种新型管理理念,而“学术资本化”和“大学企业化”又是这一理念在实践过程中的延伸。本主要是通过对这四大理念的介绍,来阐明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大学改革中各自所扮演的角色、“全球化”对我国当前形势下大学改革的意义以及大学改革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技工学校在当前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改革的新形势下,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为了进一步发展,必须贯彻,“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为先导,管理体制的改革是关键,教育教学改革是核心”的基本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4.
代表性“教育目的”现有三类:“人本位”、“社会本位”、“化本位”,从当代性看,这三类“教育目的”观正从冲突走向整合。“教育目的”的本质是为了人,发展人,生成人。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复杂多元的职业发展环境条件下,当代大学生职业选择和职业评价中个体本位价值倾向突出,缺乏群体职业价值认同,普遍出现了职业价值困惑,影响了职业价值观的成熟和稳定。大学期间是职业价值观教育的一个最佳时期,高校应充分利用大学期间的有利条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本着"以人为本"和"开放包容"的原则,摒弃传统一元思维定势,开展多元范式职业价值观教育,促进大学生构建和谐稳定的职业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技工教育领域十分推崇能力本位。其核心就是技工教育的着眼点由知识本位转移到技能与能力上来,强调突出满足职业能力或就业资格的需要。诚然,能力本位优于知识本位,它为学生在上岗就业前作好准备,更直接地符合企业的生产和工作的需求,使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体验学习。但是,相对于一个大的技工教育体系而言,能力本位的教育构建不了一个成功的、完整的人的概念。一个人“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爱因斯坦语)。当然,我们并不否定技能与能力在职业中所起的极其重要作用。技工教育的主…  相似文献   

17.
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可强化大学生使命意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历史观,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当前,在思政教育中融入“四史”教育存在教学方式固化、理论与实践无法有效结合、思政教师综合素养不足等问题。因此,高校应创新教学方式,保证“四史”融入有效性;强化“活动化”教学,深入推进相关实践教学;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充分发挥思政教师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逐渐成为全社会瞩目的热点。尤其是在当前社会背景下,经济与科学技术双向同步发展,社会对于高端人才的渴求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教学的重要性逐步显现。“课程思政”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教育理念,当前在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中融入“课程思政”的理念,对于培养高校人才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在实施“课程思政”的背景下探索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实践,从“课程思政”背景下实施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重大意义入手,分析当前高校就业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课程思政”教学理念与就业创业教育融合的可行性,并进一步探讨在“课程思政”理念支持下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实践措施,以期给高校开展就业创业教育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前,“00后”甚至“05后”大学新生逐步进入校园,大学新生入学教育需要紧跟大学新生,以大学新生需求为焦点。为提升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指导效力,研究针对当前高校聚焦大学新生个性化实践指导力度不足、工作零碎化,片面化等实际问题,引入焦点技术这一激发大学新生主观能动性快速、高效解决问题的方法,结合笔者所在高校入学教育指导的相关经验,探索出一套以方向化分类、阶段化实施、受众化展开、角色化引导为四大载体的焦点解决式“四化”适应性入学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20.
大学创造教育的基本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创造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它是关于“大学教育应该如何”的教育价值观体系,其立足点是:大学教育应将大学生的“人性”与“人力”相统一的全面的创造性发展置于核心位置,这种思想的基本内涵体现为:大学教育应以促进大学生人性的完善为其基本理念,应以充促进大学生的创造性发展为核心、以营造良好环境从而促进大学生创造性的个体条件的形成为基本策略,同时,大学教育要以促进大学生创造性的社会化转换为其特殊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