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豆腐西施’一词,早在清人张南庄所作的《何典》申已经出现。该书第八回说,有一位叫臭花娘的漂亮姑娘,因为色相而遭到识宝太师的女婿色鬼的侵扰,并由此牵连到另一个年轻的漂亮女子,她叫做‘豆腐西施’,虽不能与臭花娘并笃齐驱,却也算得数一数二的美人了。一九二六年,刘半农先生在校勘出版《何典》时,曾请鲁迅先生为之作序,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故乡》一文中的‘豆腐西施’一词,是渊源于张南庄的《何典》的。尽管《何典》是一部谈魔说鬼的章回小说,但它‘谈鬼物正象人间’(鲁迅语),因此  相似文献   

2.
郭靖 《广东教育》2003,(9):55-56
“电影《花样年华》导演王家卫看中了莫言的新小说《檀香刑》,有意将其拍成电影。他说小说写得很好,就是花100万也要买下来。”我是因为看了这条消息,才去读《檀香刑》的。到目前为止,王家卫电影里还没有大陆作家的作品,那么在他眼中,这会是怎么样的一部“写得很好的小说”呢。当我看完了《檀香刑》之后,我还是大吃一惊,我的直接的阅读感觉,  相似文献   

3.
明清之际,我国出现了中篇小说的兴旺时期。根据郑振铎同志的看法,“中篇小说大都是写才子佳人,数量虽很多,但在中国小说发展的历史上并不重要。不过其中有几部讽刺小说还值得提出来,如《捉鬼传》、《常言道》、《何典》”(见《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小说传统》)。《捉鬼传》一名《斩鬼传》,写的是钟馗捉鬼故事,同样题材的还有《平鬼传》,都是民间常见的讽刺作品。《何典》流行范围虽较窄,但因为是刘复教授1926年发掘重印的,  相似文献   

4.
一、《一件小事》 (一)本文的写作时间和发表的刊物以哪种说法为是? 本文的写作时间,作者在篇末写的是1920年7月。很多人就认为这是本文的写作日期。关于发表的刊物,有的说是发表在《晨报副刊》上,有的说是发表在《<晨报>创刊纪念增刊》上。 经查阅“五四”时期主要报刊的目录,本文是发表在1919年12月1日的《<晨报>周年纪念增刊》(劳动专号)上。因而本文的写作时间最晚也在1919年12月以前。从《鲁迅日记》的有关记载来看,1919年11月中,下旬,他和《晨报》都有函件来往,可能是有关本文的。文末写的日期,当是在编入《呐喊》小说集时,作者补记时错记了。 (二)为什么不宜把作品中的“我”与鲁迅完全等同起来? 在小说创作中,用第一人称“我”作为主人公或作为展开情节的线索,是常见的方法。用第一人称或用第三人称主要根据主题和题材的需要,如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因为写的是历史题材,没有一篇用第一人称。如《呐喊》、《傍徨》两部小说集中,25篇作品中用第一人称写的就有11篇。 用第一人称写的小说不能完全当真人真事看待。分析《一件小事》这篇作品时,不能把“我”和鲁迅等同起来。一是鲁迅当时的思想境界大大超过了  相似文献   

5.
车尔尼雪夫斯基是俄国著名的革命民主主义作家,他的长篇小说《怎么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对俄国乃至世界的进步青年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可谁又曾想到,这样一部精美的小说,竟然是作者在狱中极端恶劣的条件下用4个月的时间写成的长篇小说。1862年,车尔尼雪夫斯基因反对沙皇政府被捕入狱。在囚禁期间,作者觉得时光很宝贵,不能虚度,于是对监狱长提出让他写一部小说。监狱长问:“写什么小说?涉及政治的可不许写!”“我写的小说名叫《一个傻瓜》”,车尔尼雪夫斯基狡黠地一笑,“怎么会谈政治呢?我可不想再坐牢!”监狱长答应了,前提是小说完稿后必…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张爱玲是一位自觉地从中国传统小说中汲取营养的小说家。她非常推崇传统世情小说,自述《金瓶梅》与《红楼梦》“这两部书在我是一切的泉源,尤其《红楼梦》”;还说“《醒世姻缘》和《海上花》一个写得浓,一个写得淡,但是同样是最好的写实的作品”。同时,  相似文献   

7.
鲁迅创作的小说,最早的一篇不是《狂人日记》,而是一九一一年冬天写的文言小说《怀旧》,发表在一九一三年四月《小说月报》第四卷第一号,署名周逴,后来收在鲁迅的《集外集拾遗》中.这篇文言小说比《狂人日记》早写了七年.《怀旧》是用第一人称写的.表面来看,是对于儿童生活的一段回忆,但它却并不是《朝花夕拾小引》中所说的“回忆文”,尽管其中的个别细节,鲁迅还写在他后来的回忆文章中,如《阿长与山海经》中所说的阿长对他讲“长毛”的事情.可是这篇《怀旧》却有着许多虚构的人和事,应该说是一篇创作小说.  相似文献   

8.
矛盾在他三十年代写的《谈我的研究》里说:“如果有什么准备写小说的年轻人要从我们旧小说堆里找点可以帮助他艺术修养的资料,那我就推荐《儒林外史》。”他认为《红楼梦》“对于现在我们的用处比《儒林外史》小得多了。”以《围城》而名噪现代小说史的钱钟书《儒林外史》的热烈爱好者。《儒林外史》象一杯沁人心肺的茶,让一代一代人品尝不尽,思考不尽,挖掘不尽,让学者文人产生一篇又一篇的学术论文。 《儒林外史》是一部描摹世相的社会小说以形形色色的社会相来构成它的艺术世界。滕云在他的论文《世相、人情与人物》中写道:“《儒…  相似文献   

9.
鲁迅《呐喊》中的一些小说,如《狂人日记》、《故乡》、《社戏》、《一件小事》、《孔乙己》等,都采用第一人称写法。作品中的“我”,既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又常有作者自己的某些经历,包含了作者自己。《徬徨》中,虽然这种情形已减少,但仍可见到一些用第一人称写的小说,如《祝福》等。是否可以说,运用第一人称写法,并且在小说的人物“我”中带有作者的影子,构成了鲁迅早期小说的一个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0.
《故乡》最早发表于1921年5月的《新青年》上,1923年鲁迅将它收在第一部小说集《呐喊》中,并且在小说集的前面写了一篇序言。在序言中,他说自己做小说是“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勇士,使他不惮于前驱”。在《我怎样做起小说来》里说:“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从这些文字中我们都可以看出他写小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戏曲中有大量的描写鬼神的作品,其主要内容表现人鬼相恋,与世抗争,因果报应和人神相遇.与小说中的同类作品相比,同中有异。作家利用对鬼神的描写寄寓自己深刻的思想情感,作家写鬼写神是为了写人,对神鬼世界的描绘是对人间社会的体悟。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小说起源于神话传说,在形式方面,经历了神话传说-寓言事故-逸史杂记-白话长篇的发展演变过程,在内容方面,经历了从谈神说鬼,扬道崇佛到作家以主动态度关注现实世界,社会生活以及人的灵魂的发展演变过程,总体上说,是一个神话色彩淡化而人的主题强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莫言继承了古典中国鬼魅叙事的传统,建立了属于自我的鬼魅小说世界。这个鬼魅世界由在野之鬼与祖先之鬼组成,在野之鬼是今世的人相,祖先之鬼是前生的人相,二者互为印证,共同构成了由表及里的人生世界。  相似文献   

14.
在人类的思想领域,神秘感起源于原始宗教和古代人们的鬼神信仰,原始宗教和鬼神信仰则源自远古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思索和普遍存在的对鬼神的敬畏心理。在神秘感影响下,神怪小说具有其独特的审美特色,小说中的神怪活动的场所是神秘瑰丽的世界,不论在空间或时间上都与尘世显著不同。经过世俗性的变化,神仙形象被人们广泛接受和喜爱;精怪则通过拟人化之后,具备了具体可感的形象特征,从而推动了神怪小说的创作、欣赏和传播。  相似文献   

15.
李以恒的《淮城夜话》汲取了云南民间文学的丰富养料,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结合云南历史进行了推陈出新的再创作。可以说,李以恒的《淮城夜话》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比肩而立。二者都把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等非现实事物组织到现实社会生活中来,又极力把花妖狐魅人格化,把幽冥世界社会化,通过人鬼相杂、幽明相间的生活画面深刻地反映了现实矛盾;二者还充分利用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所提供的超现实力量,突出地表现了作者理想的人物和生活境界,并给好人以美好的结果,给恶人以应得的惩罚。虽然都继承了六朝志怪和唐宋传奇以来,以狐鬼幽冥等超现实事物反映现实、表现理想的传统,并加以创造性的发展,但因为受不同土壤的滋养,《淮城夜话》与《聊斋志异》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从取材、主题、内容、表现手法等方面对二者进行了比较,说明李以恒的《淮城夜话》就是云南版的《聊斋志异》。  相似文献   

16.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与圣经典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是戴维·赫伯特·劳伦斯创作后期最重要,也是最具争议的一部作品。这部小说因为对性赤裸裸的描写而一直被视为诲淫之书,并被禁止出版。然而,该小说本身的文学价值和独具匠心的寓意,使其问世至今一直为各个层次的读者和评论家注目。现在国内研究此作品多是从社会角度、精神分析、生态自然和女性主义着手,却忽视了小说中内容丰富、寓意深刻的圣经典故。文章拟从《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和《圣经》之间的联系入手,对劳伦斯在小说中运用的圣经典故和其对圣经典故的重构加以分析,从一个全新角度重新审视劳伦斯这部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17.
Allusion are a very important part of creative writing, and that's why it is easy to find an example of allusion in almost any piece of writing. When I first came cross the extract of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in my Chinese book, I was moved by the perseverance carried by the hero, Santiago. So I went through the whole story and found that Ernest Hemingway admires real Christians and used many allusions to the bible and the life of Christ. In this essay, I will try to explain the biblical allusions applied in this novel.  相似文献   

18.
日本元禄小说的顶峰——浮世草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井原西鹤是日本江户时代著名的小说家。他所开创的“浮世草子”小说形式,标志着日本小说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江户小说的成熟。“浮世草子”通过对当时社会的人情世态的描写,比较真实地反映了江户时代的社会历史面貌及其本质特征,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19.
重用典故为《西厢记》语言艺术的重要特色之一。《西厢记》在用典上贴切自然 ,非浅则显 ,取得了雅俗共赏的艺术效果 ,对于《西厢记》人物形象的塑造、语言的生动丰满等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  相似文献   

20.
渔洋老人为《聊斋志异》的《题词》,揭示了作品的"总体特征"。百年之后,余秋室之佳《序》,有如《题词》之注脚,全面而深刻的阐释、发挥了《题词》的思想,指出了《聊斋志异》何以"厌作人间语""爱听鬼唱时"。而这一点,作为《聊斋志异》的思想与艺术的"总体特征",正体现着文学的"独创性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