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试论汉语中的外来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来词的产生是语言接触的普遍现象。汉语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有过三次大规模的借词浪潮,外来词的引入大大地丰富了汉语词汇。改革开放以来,汉语外来词的引入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征,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因此必须对外来词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2.
从生态语言学角度看俄语中的外来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俄语中涌现出大量的外来词,而人们对外来词的态度也是褒贬不一,众说纷纭。本文从全新的生态语言学角度来分析外来词存在的必然性及外来词对语言环境的冲击,提出以柔性规范观协调语言多样性和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当代大陆地区外来词的使用为观察点,从语言的发展、语言与文化、语言与社会等多角度探讨现代汉语外来词多译并存现象形成的基础,并为外来词的规范问题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关于意译词和借形词的身份的确认,应该区别对待:那些被称作“仿译词”的,应当视作外来词,而那些纯意译词,则宜看作是本民族词;借形词的情形极为复杂,其中一部分是外来词,还有一部分实际上是汉民族传承词。音译词是层次最低的一种外来词,它们常常成为外来词定型过程中的初级形式、过渡形式。音译兼意译词则是一种集音译、意译于一身的外来词,个中蕴涵着译者的智慧和灵气,因而往往也成为外来词定型过程的终端。字母词同音译词类似,从理论上讲,应当也是外来词定型过程中属于过渡性质的一站。外来词的汉化现象既表现在词的语音形式上,也表现在词的结构和意义上,有时甚至表现在书写形式上。同汉语本民族词一样,汉语外来词也存在一个规范的问题,内容涉及读音的规范、构词方式的规范和书写形式的规范等。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汉语词汇发展的过程中,外来词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外来词的出现,不仅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也是语言文化融合的标志之一。然而,当现代汉语中外来词被过度使用的时候,我国语言的纯洁性就会受到影响。本文对现代汉语中的外来词现象的规范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少数民族媒体语言中的外来词形式多样、来源广泛。本文以朝鲜语为例,根据2011年8月《人民网(朝鲜语版)》和《延边电视台(网络版)》的语料,对在标题中含有外来词的文本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考察朝鲜语媒体语言中外来词的使用情况,提出朝鲜语媒体语言应规范使用外来词,外来词的借入与使用都应符合受众的认知心理和语言的经济原则。  相似文献   

7.
说"秀"     
近年来,外来词“秀”在新闻媒体中频繁出现,使用上却颇为混乱。本在考察大量语言实例的基础上,从外来词“秀”的词汇、语法等方面分析其特点,并就媒体热衷于使用外来词“秀”的原因进行了评析。  相似文献   

8.
现代汉语外来词的构词理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理据性是语言的基本特质之一。外来词的构词也毫无例外地具有理据性。实际上,外来词的构词过程也就是外来词译介的过程。外来词作为化的使被引入时必定会涉及到双方化的碰撞与交流,而在翻译的过程中,也必然有译认知方式的参与,章谈论了汉语中外来词的译介趋势之后,论述了汉语中外来词构词的化理据和认知理据。  相似文献   

9.
你知道吗,在汉语中有很多词汇是从别的语言中翻译过来的,我们把它们叫做“外来词”。有的外来词已经和汉语融为一体,甚至我们都发现不了它们的“外籍”身分了;还有的外来词翻译得十分巧妙,令人叫绝。  相似文献   

10.
外来词是一种语言从别的语言借来的词汇,大量来自英语的外来词是汉民族与英美民族之间进行文化交流和互动的结果.从语言学的角度讲,外来词的出现,是对自身语言表意不足的补充,是语言的普遍现象.外来词填补了汉语中某领域的词语空白,丰富了汉语表达语汇.但是在使用与翻译外来词方面还需规范与监督,以免滥用和一词多译,同时保持汉民族语言的传统风格,使汉语言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维吾尔语在其演变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大量借词,对此,从借词的种类、借入方式、借入原则及借词对维吾尔语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对古代维吾尔语借词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关于外来词的音系调整,从音系语法规则角度可以解释为:本族语或借入语根据自身的音系系统和音系规则对外来语进行调整的过程以及所使用的调整策略,这同时也是一种听辨认知过程。外来词的语音形式被忠实地映射到一个抽象、潜在的本族语语音形式之上,调整过程通过本族语音系语法规则的运用来实现。外来词音系调整在听辨认知过程中发生并且受到本族语语音规则的改造。  相似文献   

13.
外来新词新语的汉化翻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外来语是现代汉语词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图阐述外来新词新语的汉化翻译反映出汉语鲜明的特性 ,以及汉语民族在语言使用中所表现出的民族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4.
借词可以为语言提供新活力。当两种文化接触时,必然会有借词现象的发生。研究借词不仅具有重要的语源学价值,也具有巨大的社会、文化的价值。日源借词输入到中国有两次高潮,这两次高潮在输入背景、输入群体、输入内容及途径等方面都存在各自的独特性。日源借词不但为我们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也对汉语的发展产生了许多影响。  相似文献   

15.
汉语与维吾尔语密切接触,相互影响。汉语借词的借入对维吾尔语构词方式、词义以及词义演变方面产生了很大影响。文章总结并分析研究汉语借词对维吾尔语词汇的影响,有助于更好的推进维吾尔语发展和演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陈布雷作为民国时期著名的报人,享有“报界奇才”的美誉。而在他十九年的报业生涯中,担任《商报》主笔这段时期又是他报业生涯的顶峰.本文从陈布雷《商报》时期政论文的语言、内容、结构、思想和局限性五个方面入手,对陈布雷《商报》时期新闻评论特色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概括.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我省报业呈现出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但是,随着报业改革的深化和报业竞争的日趋激烈,报纸同质化的问题日益突出,不仅造成资源和成本上的浪费,而且易引发无序竞争,影响到我省报业的进一步持续健康发展。针对此,应从调整报纸定位、规范报业市场秩序、加强宏观调控、优化报业结构等方面入手。促进我省报业的繁荣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外来词语是观察语言和社会以及二者互动关系的一个很好窗口,通过文革时期外来词语的使用情况及其造成原因等进行分类描写、分析和解释,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和认识文革语言以及文革本身。  相似文献   

19.
试论19世纪在华传教士的报刊活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近代报刊业,肇始于外国人在华创办的报刊。最先来华办报办刊的外国人是一批基督教传教士。雅片战争之前,少数传教士在南洋及广州等地办了几份中文刊物,这是中国近代报刊的萌芽;从19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大批传教士涉足报刊业,所办刊物的数量也急剧增加。在华传教士的报刊活动,直接将近代新闻纸这个舶来品移植到中国,对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兴起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