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8月12日,经过“马拉松”谈判之后的《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终于在北京正式签署了。两个月后,邓小平访问日本,并出席《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两国批准书互换仪式。  相似文献   

2.
耶稣会士张诚在《尼布楚条约》的签订中做了大量工作,促进了条约的签订。本文从张诚在谈判中身份的再确认,三次会议期间翻译及四次谈判破裂时斡旋的活动进行研究,肯定其作用。  相似文献   

3.
《广州湾租界条约》既是法国在广州湾租借地行使管治权的依据,也是中法围绕广州湾开展外交活动的"法律"。《关于广州湾的协定草案》是《广州湾租界条约》的前身,法国驻华公使毕盛将之送交给总理衙门的时间应为1899年5月27日,而非1898年5月27日。《广州湾租界条约》没完成缔约程序的主要原因是庚子后法国欲借批准条约之机向清政府索取更多特权,遭到拒绝后便将之搁置。然而,由于其本身的特殊规定,在法理层面难以证明该条约无效。此外,中法政府关于广州湾纠纷的谈判甚至抗战胜利前后交收广州湾的谈判均以该条约为依据,这就在事实上默认了它的有效性。条款制定和换约交涉的过程,反映了近代西方列强为攫取在华特权强权至上、无视规则的一面以及近代中国外交的无奈。  相似文献   

4.
谭文凤 《历史档案》1999,(4):119-122,127
《中俄密约》是李鸿章与俄国外交大臣罗拔诺甫、财政大臣维特于1896年6月3日在莫斯科签订的,又称中俄《御敌互相援助条约》。沙俄通过该条约掠取了中国东北的路权,加重了中华民族危机。笔者认为李鸿章作为中俄谈判的全权代表、条约的签订者,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我们在探讨李鸿章对条约应负的责任及外交失败的个人原因时,有的文章和论著或把李鸿章写成签订《中俄密约》的主谋,或认为李鸿章是“受贿签约”,从而把《中俄密约》对中国造成的一切后果让李鸿章负全责,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现提出个人不成熟看法,以请教同行。一…  相似文献   

5.
光绪朝中期,围绕权臣孙毓汶,形成了由张荫桓等朝中要员构成的京师官员书画鉴藏群体.民国时期,《艺林月刊》所连载的孙毓汶与张荫桓"商榷书画"的五十通书信——《孙莱山遗札》,是研究孙毓汶书画鉴藏活动及观念的重要文献.通过考证系年可知,这批信札写于1895年11月至1896年4月间,因甲午战败而引咎致仕的孙毓汶,居于北京城南丞...  相似文献   

6.
通讯员圆地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注重对学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因为该系学员在《南京条约》谈判地南京镇海寺参观学习。通讯员圆地@周翔  相似文献   

7.
《陕西档案》2011,(6):15-15
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外务省的外交记录文件表明,1972年,就在禁止向海洋投放放射性废弃物的《防止倾倒废物及其它物质污染海洋的公约》制定期间,美国政府为了把向海洋投放核反应堆废物作为例外规定写进条约,曾秘密要求日本政府给予合作。虽然当时日本没有明确表态,但美国隐瞒向海洋投放的意图,通过国际谈判最终作为例外规定写进了条约。  相似文献   

8.
在1842年的中英《南京条约》谈判及其善后的交涉中,黄恩彤是一位关键人物。黄恩彤,原名丕范,字绮江,又名石琴,山东宁阳县人。黄恩彤于1826年中进士,分授刑部,先后任刑部主事、热河理刑司员、广西乡试正考官等职,1842年任江苏按察使,1843年升任广东按察使、布政使,1845年又升任广东巡抚,1846年被免职回原籍。黄恩彤在江苏、广东任内期间,作为钦差大臣伊里布、耆英的最倚重的助手,参加了中英《南京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等条约的交涉与签订。在这些外交活动中,他提出了“以商抚夷”的理论,主张对外妥协。因此,在传统的中…  相似文献   

9.
2008年,对于中日关系而言是一个特殊的年份。 30年前的8月12日,时任中国外交部长的黄华和日本外务大臣园田直在北京代表两国政府正式签署了中日关系中最重要的文件之一——《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正如中日关系发展的曲折历程一样,这一条约的缔结可谓来之不易——从两国在1972年正式建交开始,关于这一条约的谈判花了6年时间。  相似文献   

10.
徐泓 《出版史料》2010,(2):118-126
一、引言 自从英国殖民主义在1840至1842年和1856至1860年发动两次入侵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如《南京条约》和《虎门条约》。1858年,俄、美、英、法又迫使清廷签订《中俄天津条约》《中美天津条约》《中英天津条约》《中法天津条约》。1860年,英法两国,又迫使清王朝签订《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等。  相似文献   

11.
建设盲人图书馆会涉及一系列版权问题,尽管《著作权法》规定了相关例外,但与2013年6月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通过的《马拉喀什条约》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我国已签署该条约,未来要批准该条约,需对《著作权法》进行修改.  相似文献   

12.
1996年12月20日,日内瓦,世界知 识产权组织外交会议通过两个条约,《WIPO版权条约》和《WIPO表演与录音制品条约》。 在批准加入国已分别达到30个之后,两个条约分别于今年3月6日和5月20日生效。  相似文献   

13.
6月18日,英国上院以93票的优势,三读通过了被称为欧洲新宪法的《里斯本条约》。英国正式成为欧盟27个成员国中第19个审议通过《里斯本条约》的国家。  相似文献   

14.
一、签订密约问题的提出《调整中日新关系之协议文件》及盼录,即通称的《汪日密约》,是汪精卫汉奸集团在成立伪国民政府之前,应日本的要求,与日本“海机关”经过谈判,于1939年12月30日在上海签订的一项出卖国家民族的秘密条约。因为它是非“官方”性质的条约,因此亦称“内约”。1939年5月,汪精卫在日本特务影佐份昭等人的保护下,由河内逃抵上海后,于28日向日本提出了《关于收拾时局的具体办法》,①提出了成立以汪精卫为首的所谓“新中央政府”的具体步骤。其实质是将汪于该年2月间通过高宗武向日本提出的有关结束中日战争,实现“…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初,东西文明冲突和东亚国际秩序变动之际,中国传统华夷体系面临条约体系的严峻挑战。明治维新不久,日本强迫朝鲜签订《江华岛条约》,企图不承认中朝宗藩关系,以便解除称霸亚洲的绊脚石。朝鲜“壬午兵变”后,日本迫使朝鲜签订《济物浦条约》,巩固其经济垄断地位。清政府为了应对日本挑衅,同朝鲜签订《中朝水路通商章程》,并明文规定其“属邦”地位。然而,日本巧妙利用“甲申政变”,先后与朝、清签订《汉城条约》和《天津条约》,对朝鲜问题上获取与清朝同等地位。甲午战争后,日本通过《马关条约》逼迫清政府终止中朝藩属关系。本文以上述几个主要条约为线索,阐明了清末中朝宗藩关系演进和嬗变。  相似文献   

16.
吴宝晓 《历史档案》2012,(2):139-141
1880年,清朝驻俄公使曾纪泽奉命和俄国谈判,修改崇厚签订的《里瓦几亚条约》(以下简称崇约)。曾纪泽采取"重界轻商"策略,以出让部分商业利益为代价,收回了伊犁及其周边大部分战略要地,这是19世纪末清政府外交中比较成功的案例。对于谈判相对成功的原因,一般认为是左宗棠在新疆的积极备战,和俄国在俄土战争后的财政困难交织而成。笔者查阅有关曾纪泽  相似文献   

17.
中国近代历史上,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往往是通过设立公司、企业,以及订立有关章程、协定、合同,来对中国进行“合法”的经济侵略的。这些章程、协定、合同虽然不属于国际条约的范围,但在控制中国经济命脉这一点上,其作用却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为代表的国际条约没有什么区别。因此,研究中国近代经济史,对其不能不予以重视。到目前为止,不少人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例如,已出版的《中  相似文献   

18.
2013年6月8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通过了《关于为盲人、视力障碍者或其他印刷品阅读障碍者获得已出版作品提供便利的马拉喀什条约》(以下简称“马拉喀什条约”)。迄今为止,其为世界上第一部版权领域的人权条约。1我国作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重要成员国之一,于该条约通过时便已签署,但至今仍未批准。在著作权法适逢修改的背景下,如何摆脱《著作权法》合理使用制度的桎梏并为批准《马拉喀什条约》达成衔接,亟待考虑。本文主要讨论在扩大合理使用主体范围、丰富客体的同时,通过结合被授权实体制度,以明确被授权实体资格取得、后续监管、行为规范、法律责任等内容,从而实现分层式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9.
林敏 《图书情报工作》2014,58(10):74-78
《马拉喀什条约》是迄今为止国际版权领域唯一的一部人权条约,其通过加强缔约方的版权限制与例外制度建设、推动无障碍格式版的跨境交换以及构筑无障碍格式版制作、提供、交换的中介机制来保障视障者的权益。《马拉喀什条约》的缔结有利于明确图书馆为视障者服务的主体地位,使图书馆的合理使用权利更加明晰,并且扩大了图书馆所服务的视障者范围,为图书馆提供了较完备的操作规则。对《马拉喀什条约》的实施,图书馆应采取相关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一般讨论中外约章多从1689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开篇,认为这是中外条约的最早样本。但本文所举证的四件约章,即1662年2月10日签署的中荷《台湾媾和条约》,1663年10月27日签署的中荷《清荷协约》,1672年10月13日签署的中英《台湾通商条约》,1675年7月9日签署的中英《台湾通商补充协定》,在时间上均早于《尼布楚条约》。故由此探讨近代范式中外条约究竟于何时开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