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5 毫秒
1.
《寻根》2006年第1期发表柳哲《柳宗元佚文〈谱牒论〉》,说:"笔者以为该文为柳宗元所写无疑。"他把伪作看成佚文,而且说得这样肯定,对读者产生误导,需要澄清,以免伪文流传,混淆视听,误人不浅。今从五个方面进行考辨。一、关于"贞观十三年论世家"问题史书一律记载,贞观十二年《氏族志》修成。伪《谱牒论》云贞观十三年,误。唐太宗对高士廉的训话,古代无录音,柳宗元不可能听到,只能于文献中看到。今将《贞观政要》、《旧唐书》、《资治通鉴》、伪《谱牒论》所载太宗对高士廉的训话,全文对照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中华书局1974年版点校本《明史》第7册第2002页,卷82《食货六》"俸饷"一节在记载官员俸禄时,有文刊曰:首领官之禄,凡内外官司提控、案牍、州吏目、县典史皆月米三石。按,此处"提控、案牍"标点有误,"提控案牍'为专有名词,不能点断。明代职官的设置,可查《明会典》卷二至四"吏部·官制",惟其卷四"【官制三·外官】"载  相似文献   

3.
《清史稿》卷69《地理志·四川》载:"[雍正]十二年,升嘉定、潼川二州为府。"同卷《地理志·嘉定府》又载:"顺治初,因明制为直隶州,领县六。康熙十二年升府,以其地置乐山县。"同一卷,对嘉定州(治今四川乐山市)升府的年代记述前后矛盾,一说为"雍正十二年"(1734),一说为"康熙十二年"(1673),相差达61年。读者要问,到底哪个说法正确?清嘉庆十七年(1812)版《乐山县志》卷2《舆地志·沿革》载:"雍正十二年,升嘉定府,仍置县曰乐山。"嘉庆二十一年(1816)版《四川通志》卷4《舆  相似文献   

4.
《全宋词》册二页九一四收有词人名周格非者《绿头鸭》词一首。依《全宋词》体例,为周格非立小传云:格非,宣和问严州守,直龙图阁。按:查《严州图经》卷一"郡守题名"下载:周格,宣和(四)[三]年(11 22)四月十八日以奉直大夫、直龙图阁知,七年正月十四日罢。《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三之三六:宣和三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朝请大夫知严州周格直秘阁。二书都作周格。又《淳熙严州图经》记载说:"遂安军门楼,旧睦州门,宣和三年因升为节度,知州周格建。""潇洒楼在州宅正寝之北,宣和三年知州周格建。""宁顺庙,宣和二年方腊之乱,焚毁其庙,知州周格委知县叶辉重建庙。"亦明确作周格。据此,《全宋词》作周格非,  相似文献   

5.
2013年江苏扬州发现的隋炀帝墓志意义重大,对确定隋炀帝的终葬时间等问题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从一开始就备受学术界瞩目。发掘者先后公布了四种墓志释文,张学锋教授、气贺泽保规先生等中日学者,对释文进行了补释与商榷,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了论述。本文在上述三家释文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补正,认为:志文第二列"太岁"以下只能容纳五个字,应该是"戊寅三月十";第三列第六字为"杨","杨州"的写法在隋唐以前并不鲜见;第六列第二字应该是"异","永异"与"苍梧"之间应该断句;第七列应该是"贞观元年";第八列是"朔十□日";第九列"塟"后两字为"炀(帝)";第十一列第四、五两字可能是"吴州",北周至隋初时扬州曾称吴州。通过以上补正,整理出了新的墓志释文,希望为隋炀帝墓志的进一步释读及相关研究,提供基础性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旧唐书》职官志记载唐代文官选任中选司的权限说:"五品已上,以名上中书门下(宰相办公处),听制授其官。六品已下,(由吏部)量资裁定。"这也就是说,唐代五品以上的文官由皇帝与宰相选定,六品以下的文官由尚书省吏部铨选。所以这样做,"安史之乱"后洋州刺史赵匡上《选举议》中说:"旧法四品、五品官不复试判者,以其历任既久,经试固多,且(?)班已崇,人所知识,不复为伪滥耳。"九品以上的文官,就其要者言之,大致为尚书省诸司长(?)郎中以上、诸寺长(?)之辅寺丞以上、地方州刺史之辅别驾以上的(?)  相似文献   

7.
【承讹袭舛】chénɡéxíchuǎn沿袭讹误错谬。宋·魏了翁《毛义甫居正六经正误序》:"自秦政灭学,经籍道熄,怠隶书之作又举先王文字而并弃之,承讹袭舛,愈传愈失。"明·蒋一葵《长安客话·皇都杂记·碣石宫》:"燕时故宫疑在斯地,后人承讹袭舛,遂主其说。"又作"承讹袭谬"。【承讹袭谬】chénɡéxímiù见"承讹袭舛"。清·王掞《〈宝砚斋印谱〉序》:"迩来斯、邕之道,绝无正传,承讹袭谬,尚诡争奇,六书印学之不明,非一日矣。"  相似文献   

8.
所谓守选,就是新及第明经、进士和考满后的六品以下前资官不立即授官,而是在家守候吏部的铨选期限.唐代施行守选的根本原因,是为了缓和官阙少而选人多的社会矛盾.目前对于唐代守选起始时间的考订,王勋成先生认为贞观年间就开始了.通过对《唐会要》卷七五《贡举上·帖经条例》之“贞观九年五月敕”以及相关实例的分析,可知贞观九年不具备守选的“生态环境”,《唐会要》的“贞观九年”其实是“贞元九年”之讹.  相似文献   

9.
<正>阿雅土司的领地 位于滇东南边陲,主要辖境为今河口、马关、西畴、麻栗坡、文山一带.与交趾(今赴南)接壤.土司驻地阿雅城,即今马关县螃蟹嘴一带.阿雅土司最初始于北宋皇佑年间,终止于明朝末年 世袭600年,经历了26代土司长官.阿雅土司政权为维护边疆稳定,维护国家统一,以及抵抗侵略、保卫领土完整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为巩固中原王朝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一、阿雅土司产生的历史背景《中国通史·北宋》记载:在今广西、云南与越南交界的一些地方,土著民族以壮、苗、瑶族为主.唐宋两朝都在这些地区设置了羁縻州、县、峒由当地的部落酋长做知州、知县、知峒,称为“土官’.11世纪时,居住于邕州左、右江流域的羁縻州壮族以韦、黄、周、侬四姓最多.其中,侬氏聚居的广源州,也是邕州所辖之地,但因其地理位置  相似文献   

10.
欧阳脩《新唐书·艺文志》补充、修订《旧唐书·经籍志》,存在三种文献来源,合《旧唐志》本身,《新唐志》实际由四部分组成:(一)《隋志》,即贞观见存书;(二)《旧唐志》,即开元见存书;(三)《崇文总目》等,即以馆阁藏书为主的北宋见存唐人书;(四)史传文献所载唐时所当有书。其中(一)(二)共同构成了《新唐志》的"著录"部分,而(三)(四)共同构成了《新唐志》的"不著录"部分,并对"著录"部分进行了修订。《新唐志》力图反映唐时藏书、著述之盛,综合了贞观、开元可以考知的官府藏书,补入了北宋犹存的唐人著述,更据史传文献推求了唐时应当有的著述。而根据《新唐志》讨论某书存亡与卷帙增损,甚至认为《新唐志》所载系北宋确有其书、实存其卷,都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11.
1.公元975年(北宋太祖开宝八年),宋准奉诏修定《诸道图经》。开宝"四年正月戊午(二十一日),命知制诰卢多逊、扈蒙等重修天下图经,其书汔不克成。六年四月辛丑(十七日),多逊使江南,求江表诸州图经,以备修书,于是十九州形势尽得之。《宋准传》开宝八年受诏修定《诸道图经》。"(《玉海·开宝修图经》卷十四) 按:《宋史·宋准传》谓"宋准字子平,开封雍丘人。开宝中举进士,翰林学  相似文献   

12.
2010年5月,按照新闻出版总署的统一部署,以"我的书屋,我的家"为主题的农家书屋阅读讲演活动在全疆14个地州(市)全面启动。通过层层选拔,选出了四个地州四种形式的参赛作品,分别是喀什地区选送的《乡下的奇谈》、阿勒泰地区选送《书香溢满牧家屋》、乌鲁木齐市选送的《浓郁书香醉农家》、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选送的《边疆盛开希望花》。  相似文献   

13.
越南芒街行     
1992年11月下旬。我带领宝鸡市书画代表团赴邕同南宁市举办《宝鸡·南宁书画联展》。两市书画作品展出期间,南宁市文联的同志建议我们去越南的芒街看看。边镇眺望北仑河从南宁市出发,坐小车向西南方向行驶170公里就到了同越南芒街隔河相望的我国边境小镇东兴镇。  相似文献   

14.
《中国记者》2012,(10):45
中国体育报业总社新媒体中心在2012年第9期《新闻与写作》刊发了《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国媒体报道研究报告》,《报告》认为奥运报道呈现出"六大特点":一是媒体角色分工明确,奥运信息随时可见、无处不在。二是报道形式和内容呈现多样化及倾向性特点。三是自媒体成奥运报道最大亮点。四是创新技术应用助力奥运报道。五是视频报道更受互联网推崇。六是移动媒体成为获取奥运信息最便捷渠道之一。在对中国媒体奥运报道进行的分析与研究中,《报告》发现:第一,电视媒体占据奥运报道绝对优势地位。这表现在:高覆盖保证高收视;3D技术成电视转播最大亮点;专题节目为电视媒体  相似文献   

15.
《阅微草堂笔记》廿四卷,清纪昀著。该书分《滦阳消夏录》六卷、《如是我闻》四卷、《槐西杂志》四卷、《如妄听之》四卷及《滦阳续录》六卷,自乾隆五十四(1789)年至嘉庆三(1798)年陆续写成。嘉庆五(1800)年,由纪昀门人盛时彦于北平合刊印行。 纪购(17  相似文献   

16.
一、《南康道中》诗与罗隐《湘南应用集序》、《谗书·序》所记初次取解岁数之矛盾唐末大诗人罗隐期冀科第折桂的强烈欲望,在有唐一代很少有诗人能与之比肩。这一点,人们不难从罗隐参加礼部试的次数看出端倪。《吴越备史》卷一《罗隐传》载其:"凡十上不中第";《五代史补》卷一《罗隐东归》言:"六举不第";罗隐《湘南应用集序》则说:"自己卯至于庚寅,一十二年,看人变化。"以后作的《偶兴》诗甚至叹息:"逐队随行二十春,曲江池畔避车尘",上述所言四个数  相似文献   

17.
王九思,字敬夫,鄠(今陕西户县)人,居近漠陂,因以为号,别署紫阁山人。明宪宗成化四年(1468)生。世宗嘉靖三十年(1551)卒,为明代中期前七子中的重要成员。王九思的散曲创作起步较晚。其挚友康海《碧山乐府序》云:"山人旧不为此体,自罢寿州后始为之。"而王九思罢官寿州同知在正德六年  相似文献   

18.
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张重梅编著的《书法五要》,是一本校勘粗疏、错讹百出的书法读物。这样一本粗制滥造的书,无疑将会把一些错误的知识传授给读者(特别是作为主要读者对象的青年),造成不良的社会效果。一、史事失实。此书在评介蔡邕与《熹平石经》时说:邕“用隶书写碑,并亲自镌刻经碑”(第8页),其后更进一步说:石经是他“自书自刻”(第142页)的。但据《后汉书·蔡邕传》的记载却是:“邕乃自  相似文献   

19.
昭陵六骏     
中外驰名的"昭陵六骏",是唐太宗在贞观十年十一月(公元六三六年)葬文德皇后后,诏令雕刻陈列在昭陵的。现有四骏藏陕西省博物馆石刻艺术室。唐太宗十八岁起兵,经常机智勇敢地率骑冲击敌人要害,出奇制胜。为了纪念在大唐开国的武功,将曾经所乘破敌的六匹骏马,刻石留念,  相似文献   

20.
《文献》1998年第1期第49页张固也《<续世说,的作者李垕是宋人》一文,说李垕是宋人是正确的。但张文中说李垕是"明(?)丹棱人","明州"误,应是"眉州"。《宋史》卷388《李焘传》:"李焘,字仁甫,(?)州丹棱人。……子垕。"可证李垕为眉州丹棱人。而明州有二,皆为唐时置。一在今浙江境内;一为羁縻州,在今贵州境内。均与"丹棱"无涉。《李焘传》中说:"[乾道]五年……子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