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邢莉莉 《兰台世界》2014,(12):44-45
在明代,商品经济融入绘画艺术创作、绘画艺术本体外在环节等,绘画作品进入流通领域,使绘画艺术染有商品性质。本文主要对明代绘画艺术进行概述,探究绘画艺术的商业特点,分析商业性对绘画艺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明代,商品经济融入绘画艺术创作、绘画艺术本体外在环节等,绘画作品进入流通领域,使绘画艺术染有商品性质。本文主要对明代绘画艺术进行概述,探究绘画艺术的商业特点,分析商业性对绘画艺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清代蒙古族画家松年重视绘画对儒家伦理道德的弘扬和巩固,并以之作为绘画的根本出发点。松年在其绘画理论中认为"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强调心正,然后笔正。以儒家思想作为绘画的核心理念,以儒家文化作为绘画的意境基础,并在绘画技巧与内容中体现儒家文化的审美要求。  相似文献   

4.
乔力冉 《大观周刊》2012,(19):17-17
中国拥有许多传统绘画重要风格流派。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绘画风格,不同的画家必然也拥有不同的绘画风格,也有不同的绘画理论。许多绘画理论直到今天的中国画理论与实践的影响都是非常巨大的。顺应着不同的历史背景,绘画的发展有所不同,艺术格调总体上逐步提高,绘画技巧上也不断成熟起来。画家的生活背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绘画的风格。  相似文献   

5.
南亚丽 《兰台世界》2013,(11):153-154
宋代绘画是中国绘画由中古转化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在构建我国绘画的独特符号体系方面,还有助于完善我国绘画的审美规范.此外对于丰富中国绘画的艺术语言等也特别有益,这些对我国现在的影响也非常重大.  相似文献   

6.
宋代绘画是中国绘画由中古转化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在构建我国绘画的独特符号体系方面,还有助于完善我国绘画的审美规范。此外对于丰富中国绘画的艺术语言等也特别有益,这些对我国现在的影响也非常重大。  相似文献   

7.
宋丹丹 《大观周刊》2011,(44):145-145
中国绘画的传统渊源流长,历数千年而不变,蔚为中外画史之奇观。从中国绘画已形成的独特审美符号中,领略到中国绘画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在中国绘画的研究中,一些学者都不约而同地从中国的经典哲学里,找到了绘画美学的起点,看出了中国绘画所包容的文化特征和哲学深度。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分析研究《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J2绘画类目设置的基础上,对绘画理论、绘画技法、绘画作品等类目设置提出了调整意见。  相似文献   

9.
韩飚 《新闻爱好者》2011,(11):133-134
绘画语言能够有效地反映人的认识,对信息进行传达,正因为如此在新闻美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以绘画语言概述为基础,分析了绘画语言在新闻美术中运用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绘画语言在新闻美术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韩飚 《新闻爱好者》2011,(22):133-134
绘画语言能够有效地反映人的认识,对信息进行传达,正因为如此在新闻美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以绘画语言概述为基础,分析了绘画语言在新闻美术中运用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绘画语言在新闻美术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宋徽宗在书法、绘画、诗歌、琴棋方面均具有极高的艺术造诣,其画作独步天下,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本文阐释了赵佶在花鸟绘画、人物绘画、山水绘画、诗书画结合等方面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2.
易善炳 《大观周刊》2013,(12):36-36
宋代绘画与元代绘画前后具有较大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一方面是由宋代画院的衰落;另一方面是因文人画的兴起。绘画逐渐由院画转向文人绘画,进而导致整个画风的变化。本文拟在讨论这一绘画风格嬗变的原因及历程。  相似文献   

13.
叶璐 《兰台世界》2015,(3):65-66
画家身份的分化对于画家绘画作品风格有着十分显著的影响,在我国灿若星河的古代绘画作品中,涌现出诸多艺术成就与现实意义都令人叹为观止的绘画流传于世。其中韩滉作为朝廷命官及画家,在我国绘画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王琼 《兰台世界》2014,(11):72-73
宋徽宗在书法、绘画、诗歌、琴棋方面均具有极高的艺术造诣,其画作独步天下,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本文阐释了赵佶在花鸟绘画、人物绘画、山水绘画、诗书画结合等方面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5.
张洋  孙冬 《兰台世界》2016,(13):149-151
清代宫廷绘画是清代绘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包容性和融合性,其中表现的题材、思想情趣和笔墨技巧都反映了特定历史背景下社会、经济、思想和文化因素对绘画发展的影响,对于绘画特征的总结和梳理更有助于了解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变迁。在梳理清代宫廷绘画发展脉络的同时,总结清代宫廷绘画的艺术特点,并针对清代特有的"西学东渐"现象所引发的绘画新发展展开研究,对于深入了解清代宫廷绘画与西方油画的相互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绘画发展的历史实质上也应该是绘画工具材料的发展历史.新的绘画艺术及视觉效果的全面推进必是在技法革新的情况下进行的,而技法革新又必然是由于出现了以往更先进的新型材料才能进行.研究中西绘画材料差异与演变不仅有助于完善美术史的研究,而且有利于掌握绘画材料技法的演变规律从而更容易探索出新材料技法开创绘画新风格,对绘画创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刘淑红 《大观周刊》2011,(33):81-81
在现代民族绘画艺术中,林风眠和丁绍光两位先生可谓继往开来,二人在继承前人基础上融汇多种艺术形式运用到自己民族传统绘画中,寻找一种新的绘画风格用来表达中国人传统思想感情。林风眠和丁绍光是两个了不起的艺术尝试实践者,这在绘画史上都是非常有思想、了不起的创新;林风眠和丁绍光那种融合了世界各民族美术文化、绘画技法,运用到自己绘画创作中,他们的绘画技法都结合了当代新的美术思想,给观众一种新的视觉冲击力,把中国现代艺术推向更广大的天地。  相似文献   

18.
一直以来装饰和绘画都是两个不可分割的元素,相辅相成。在最初的绘画和装饰应用中,其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因此在很多功能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共性。唐朝绘画作品是中国绘画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具有代表性,艺术水准高,且总体数量多。尤其是敦煌莫高窟中的绘画,保存了非常完整的古代壁画群,体现了丰富多彩的装饰艺术风格。下面本文主要以敦煌莫高窟绘画作品为例分析和研究唐朝绘画作品中的装饰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9.
孙浩 《今传媒》2020,28(5):143-144
中国皇家绘画艺术源远流长,它不仅是中国皇家宫廷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中国绘画史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狭义的意义上理解,中国皇家绘画又可称之为"院体画",主要以描绘帝王生活、行政而进行绘画创作,历朝历代的皇家绘画都有着不同的制度和创作表现手法,虽说在历史行进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消极因素的影响,但是总的来说皇家绘画的发展还是利大于弊的。  相似文献   

20.
徐璞 《大观周刊》2011,(33):92-92,158
女性形象的问题在中西绘画中都是一个永恒存在的话题,早期绘画中出现的女性形象多是对生殖崇拜的产物,随着人类文明的出现,绘画中的女性形象更多的是以男性为中心的反映。由于中西方的文化,地理环境,社会形态,风俗习惯等背景的不同,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都显现出了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