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泽 《新闻界》2003,(2):51-52
信息时代的今天,媒介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促使报纸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印刷术的重大革命——激光照排不仅为编辑记者节省了大量时间,还为美化版面提供了技术保障。版面是报纸的脸面,是帮助和吸引读者阅读的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说:“报纸的竞争,也就是版面优势的竞争。”  相似文献   

2.
曹丽 《新闻传播》2015,(3):92+94
在传统媒体日渐式微、新兴媒体风起云涌,两种传播方式融合发展的大潮荡涤之下,在广大受众获取新闻资讯平台多样化、阅读方式更趋向简明快的潜移默化中,以文字与图片为主要传播形态的传统纸媒,需要做的改变几乎可以说是由内而外、脱胎换骨的。笔者就职于山西省晋中市日报社,从事报纸编辑工作十余年,扑面而来的媒体大变革令全行业陷入未知挑战的同时,也使媒体工作者陷入思考与探索。笔者认为,仅从自身从事的报纸编辑工作来说,提升品质的当务之急是改变陈旧落伍的语言风格,让报纸用生动鲜活的语言说新闻、讲故事。换言之,就是让报纸学会"说人话"。  相似文献   

3.
"风格"一词最先用于文艺领域.1753年,法国博物学家、文学家威廉·布封提出,"风格是我们从作家身上削去那些不属于他本人的东西,所有那些为他和别人所共有的东西之后所获得的剩余或内核."<现代汉语词典>解释道,风格是指"一个时代、一个民族或一个人的文艺作品所表现的主要思想特点和艺术特点."换句话说,风格实际上是指作家的思想特点和艺术个性,是这一作家区别于其他作家的特质.以此类推,报纸版面风格则是指这一报纸区别于其它报纸所表现出来的思想特质和艺术个性.它代表了一种报纸的形象和气质.风格显著的报纸以其特有的姿态卓立于报界,既能以特有的版面形式吸引读者的眼球,提高视觉冲击力,又能以版面的内容提高对读者心灵的震撼力.  相似文献   

4.
莫燕 《新闻世界》2011,(6):44-45
读者对报纸的第一印象,往往取决于报纸A叠的栏目编排。作为一份综合性报纸,A叠仍然是报纸的主打,也是体现报纸整体实力的窗口。经过数次改版后的《羊城晚报》在整体风格,尤其是栏目结构上,已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主要从形式与内容的角度对《羊城晚报》A叠的栏目结构作分析,以探索其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5.
众人皆知,版面风格是报纸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长期版面编排的实践中积淀、凝聚而成的版面特色,是报纸个性化和成熟的标志。不同类型的报纸具有不同的版面风格。有学者将我国的报纸版面归纳为:日报模式、晚报模式、都市报模式等。版面语言是版面表意、传情、叙事的符号。版面风格必须借助版面语言才能具体体现。下面我从版面字体的运用、图象的选择以及色彩的搭配几个方面阐述自己的一点见解。  相似文献   

6.
报纸版面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内容的表现力。所以报纸版面被称为除文字、图片之外的“第三种语言”,即版面语言。那么,如何才能让报纸的“第三种语言”有更强的号召力呢?创造鲜明独特的版面风格版面设计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它同音乐、绘画、诗歌、雕塑等任何一件艺术作品的创作一样,立意构思要高、要奇、要新、要巧,要有个性有特色。  相似文献   

7.
正"酒香也怕巷子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如何让消费者认可并购买,靠的不仅是上乘的质量,还有精美的包装。如今,报业蓬勃发展,报纸种类繁多,报纸经营也要面对市场化问题。从这个层面上说,报纸也是商品。商品提高销售需要包装来适应市场,一份报纸呈现给读者之前同样需要进行包装。报纸整体的版面风格定位  相似文献   

8.
没有出色的版面语言,一切优秀的新闻报道便只能是一盘散落的珍珠。一张报纸是否吸引读者,内容固然重要,但不能否认,最先起作用的却是报纸的版面。那么,做为地市级党报,如何做好报纸版面的包装,给读者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呢?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下工夫。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2014,(14)
报纸版面设计在报纸编辑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报纸版面设计经历了四次改革创新,已形成传统党报机关报、晚报都市类报纸以及四开报纸等三种主要风格。尽管报纸版面设计风格不断发生变化,但是遵循的"讲究效率"、"模块结构"等基本原理没有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0.
傅魁文 《新闻界》2000,(6):52-53
何谓新闻的散文风 ?即以散文笔法写出的新闻所自然流露出的散文风格。蕴含散文风的这类新新闻体,既带有新闻原属的个性,又融入散文写作特征。它是新闻与散文的联姻,是两者的强项“化合”。   读过报端常常出现的这类文章,令人感受到它一扫传统新闻的沉重与死板,代之以新文体的自由、活泼与清新。   众所周知,新闻是报纸的主体,没有新闻的报纸绝不可称之为新闻纸。新闻的散文风,必须保留新闻的基本属性。   散文一直被称为“文艺的轻骑兵”。它取材广泛,天上地下,古往今来,大到宇宙,小到一枝一叶,均可为涉猎范围。如何挖…  相似文献   

11.
罗东升 《新闻窗》2007,(4):64-65
作为读图时代报纸竞争的主要手段。彩色报纸(单色报)一出现便受到读者的青睐。那艳丽的色彩,逼真、极具震撼力的彩色标题和大幅彩色照片及划分、切割块面化的色块文章,现已成了各家报纸的特色和语言风格。这也是彩色报纸比黑白报纸更吸引读者的原因之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正通常,一家报纸有一家报纸的写作风格,要么专业,要么轻松,笔者在本文中要探讨的是都市类报纸的写作方向。从全国来看,每家都市类报纸都有自家的特色。这种特色多跟当地的风土人情,以及比较容易接受的语言有关。如果南方报纸上充斥的都是北方语言,或者北方报纸上出现的都是南方方言,南辕北辙,即便内容再新鲜,看上去也是  相似文献   

13.
孙倩 《新闻世界》2011,(9):36-37
读者看报,通常很少一字不漏地从头看到尾,一般都会有所取舍。一个独具匠心、安排得体、特点鲜明、图文并茂的版面,能夺人眼目,让读者“一见钟情”,一口气把报纸看下去。这里的“一见钟情”即读者在拿起报纸的瞬间,就能领会到编辑的良苦用心,也就是编辑所认为版面中最重要的新闻,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抓住读者的视线。  相似文献   

14.
近20年来,中国报业发生了两次大的变革,第一次是上世纪80年代兴起的“晚报革命”,从起初全国十来家晚报,发展到90年代140家左右,第二次是以华西都市报起始的“都市报革命”,短短七八年间发展到近百家(这里的都市报还是指狭义上的,如果广义上看,现今的晚报及一些走向市场的地市日报也可划入其中)。这两次报业革命,带来的是报纸风格、新闻风格的巨大变化。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在这里只想谈谈作为报纸“眼睛”、“窗户”的新闻标题,在这两次变革中所产生的一些新变化、新特点。1.标题的外在形式由过去精巧、匀称、平直改为超黑、超大、超长或超…  相似文献   

15.
作为都市报版面风格的一部分,版面语言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将现代设计理念融入版面设计中,使报纸具有鲜明的风格,是其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版面语言是报纸版面表意、传情、叙事的符号,版面风格必须借助版面语言才能体现。版面语言的语言形式包括编排手段和布局结构两方面。版面语言的灵活运用,体现了报纸的版面风格。  相似文献   

16.
现代生活的快节奏给报纸吹来一股清新之风。这几年,被人们称之为“视觉艺术”的报纸版面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照片大了,标题活了,版面语言丰富了,报纸表情生动了……总之,报纸的脸面比过去靓了,被报业人士称之为报纸的一次“换容术”。报纸版面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时代的变化。近年来,我国报业飞速发展,目前全国的报纸已达到2000多种。报刊竞争的日趋激烈,使各家报纸对版面的内容、形式和定位都要进  相似文献   

17.
现在评价一张好的报纸、一个好的版面有一种新的说法,叫做“三步五秒”,即距离这张报纸三步之遥,不超过五秒钟时间就能将这张报纸的主要内容一目了然。在信息快餐化时代,各种新兴媒体特别是电子媒体高度发展,报纸也进入厚报时代,这些都给报纸带来了新要求。图片,因其方便阅读、美观大方、易抓住读者眼球,已成为形成报纸版面风格的重要手段。甚至有人断言,现在已进入读图时代。事实上,当今新潮的版面中,大图片、多图片的运用已成为一种必然,用图片增强视觉冲击力已成为不少报纸编辑在处理版面时的自觉习惯。  相似文献   

18.
涂艳艳 《新闻窗》2007,(4):91-91
所谓“视读规律”,是指读者在一张报纸版面语言的引导下,获取对报纸的初步印象后产生的一种求知欲,在这种心理驱使下,做出相应的阅读行为。这种由视到读之间的内在联系,称之为“视读规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文学性是文化类期刊普遍遵循的原则,它不仅表现在文章的叙述方式和语言风格上,也体现在标题设计的匠心独运上。这一点不尽同于报纸,更不同于专业类期刊。报纸以新闻为主,所以报纸的标题更突出强调政治性和新闻性、大众化和生活化的统一,用语准确、鲜明、简洁、明了,使标题严谨而生动、形象而朴实。因此,通常一看报纸标题就能大致了解文章内容。而非新闻类的文化期刊,往往注重标题的文学品质和内涵,一般比较含蓄而优美,使之与杂志和文章的风格相符,进而提升杂志的品位。  相似文献   

20.
体育报道中的文学意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报道是当今报纸最为瞩目的焦点之一。我国现有的160多家都市报、晚报,恐怕不设体育版面的寥寥无几,这就使我国的体育报道出现了一个空前繁荣兴旺的景象。这里笔者只就体育报道中的文学意味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