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记者》2013,(1):62
集团年经营总收入超过4亿元,所属都市报以不足10万份的发行量创造了1个多亿元的广告收入。很难想象,这些事实属于一家向来"低调"的地市级报业传媒集团。徐州,这个在人们眼中并非热点的"内陆"城市,报业何以有如此发展?徐州报业的发展经验能给地市报纸同行们提供哪些借鉴?能为我们寻找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带来哪些启示?  相似文献   

2.
网络媒体发展之飞速,尤其是基于移动技术的流媒体,让"报纸消亡论"甚嚣尘上,是"报死"?还是"网活"?抑或是一种别的景观?的确,报纸早已进入到一个夹缝生存的状态,前有电视、电台、户外广告的步步紧逼,后有网络、手持电视、数字报纸乃至微博的包围。中国所有报纸的老总,除了对报纸产品质量产生焦虑之外,最大的焦虑还是在经营上。报业巨子默多克有一句名言:"报纸要永远拥抱进步,才能生生不息。"在全媒体时代,报纸突围的关键不仅在于做好经营,更在于创新经营。本期话题,我们将邀请专家学者、报业老总共同探讨中国报业经营的现状、趋势;思考报业管理和经营中的诸多问题,为中国报业的创新经营、壮大发展提供有益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无论是宏观的体制改革,还是微观的形态创新,杭州报纸始终走在全国报业前列。2005年初,本刊在区域报业市场竞争格局分析框架下探讨过杭州报业的改革发展。两年过去了,杭州报业市场发生了哪些变化?面对同质化竞争、广告增速放缓以及新媒体冲击等一系列具有共性的难题,杭州报人正在做出哪些努力?这次记者赴杭州采访,正赶上杭州日报报业集团对旗下各报重新进行调整布局,而同城的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则在多元经营上有所收获。"报业布局与收入结构调整"这个报人关注的话题在杭州为我们提供了可供分析的案例。  相似文献   

4.
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报纸、杂志等媒体发展前景堪忧。为应对传统媒体"寒冬"危机,一些大型传媒集团相继尝试开办社区办、创办社区报,以期挽回报业日渐衰退的局面。然而,社区报是否能够拯救报业?其当下发展存在哪些弊端?未来转变和发展方向在何处?本文将对以上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初步探寻社区报发展机遇与创新之道。  相似文献   

5.
报纸是最早成熟的大众传播媒介,大浪淘沙,与时俱进,世界报业已走过近400年的辉煌历程。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异军突起,使报纸在经受无线电广播、电视的冲击之后,徒增了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在媒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21世纪,古老的报纸是“生存还是死亡”?面对具有文字、声像多媒体优势的互联网的挑战,报业会采取哪些举措?科技进步能否会使传统报纸形态发生改变?报纸的内容、形式和报业经营方式会有哪些新的变化?本文提纲挈领,试图对新世纪世界报业发展前景做出瞻望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毕磊 《中国记者》2012,(5):116-117
报纸网络版收费真是扭转报业收入下滑的支点吗?报纸网络版收费的模式中有哪些玄机?报纸网络版收费:不得已而为之?今年3月中旬,美国报业协会发布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美国报纸行业的广告收入同比下降了7.3%,其中印刷广告收入同比下降9.2%。美国报业协会在该报告中称,美国  相似文献   

7.
今年我国报业广告收入与去年同期比较实际上的跌幅大约应该在20%左右!这是一个极为严峻的状况。如何解读这种状况呢?尤其不能绕开的问题是:报业是否至此真的进入了无可逆转的"寒冬"?报业能否救赎?何以救赎?报业如何做好经营?这些都是媒体人尤其是报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报纸是特定的传播价值的生产方式报纸不仅仅是"一张纸",它是一整套内容生产和传播过程——从信息的筛选把关、到加工制作、再到复  相似文献   

8.
方琦、申支燕在《大众传媒》2007年第6期撰文认为,数字报业已经给未来的报业拓展了一片新的价值蓝海,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但是,我国数字报业到底有哪些优劣势?它的发展存在哪些制约因素?发展趋势怎样?这是值得大家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从价格与发行量关系看报纸经营管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格与发行量,是我国报业经营管理中一个值得深入研究、高度重视的问题。回顾改革开放20多年二者的变化过程,我们大概经历了两个比较明显的阶段:前10年,我国每年都有上百家报纸涨价,没有几家报纸降低定价,同时发行量基本持平或上升;近10多年来,每年都有300多家报纸涨价,同时有几十家甚至上百家报纸降价,一部分报纸发行量下降,一部分报纸发行量上升。报业经济与管理征文?价格与发行量,在我国报业中究竟存在什么样的关系?这一问题似乎还没有引起报业经营管理者的足够重视。在比较分析我国报纸价格、发行量变化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市场机制在报…  相似文献   

10.
2005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年度报业报告中明确提出"树立数字报业发展战略";2006年8月,又将"中国数字报业实验计划"写入《中国报纸出版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总体要求是"形成以传统纸介质报纸为基础,数字化、网络化内容产品和信息增值服务产品齐头并进的内容产品发展格局,把握舆论宣传和市场竞争主导权",与此同时成立了"中国数字报业实验室"(CDNL),目标是:探索数字化、网络化的新型报纸出版形态、运营环境和监管方式。  相似文献   

11.
钱晓文 《传媒》2012,(3):39-41
上海曾是中国近代报业的中心,《申报》、《新闻报》等代表过中国近代报业的巅峰;进入新世纪后,与全国各地报业大战的烽火连天不同,上海报业却井然有序,然而也有专家认为其表面平静却暗流汹涌……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起航之年,上海报业市场发生了哪些变化?整体发展情况如何?本期《报业观察》约请专家为您解答。  相似文献   

12.
在传媒产业升级,报纸越来越市场化的今天,新闻同质化已成为制约报业发展的瓶颈。因此,研究报纸竞争的焦点是什么,应该采取哪些策略对报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吴廷俊  陈栋 《今传媒》2007,(7):5-22
编者按:有专家认为,中国报业经历拐点,开始走下坡路.然而,报业的寒冬是否真的来临?报业发展现状到底如何?弱点在哪里,又该采取哪些对策?为了深刻解读这些问题,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特立项重点研究课题,并成立了"湖北报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课题组,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董事长毕志伦、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博导吴廷俊、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总编辑江作苏任组长,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副总编辑胡思勇、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博士生陈栋任副组长,华中科技大学部分博士生、硕士生任组员.  相似文献   

14.
"20年内报业不会受到致命性的影响" 中国记者:在新媒体的竞争下,您如何看待报业的未来? 梅宁华(北京日报社社长):在20年的时间里我看不到传统媒体退出历史舞台的可能.中国的报纸发展比较晚,都市报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发展,经济又在持续高速发展,所以现在即使有新媒体的冲击和分割,但20年内报业不会受到致命性影响.  相似文献   

15.
周末版十论     
发端于13年前,崛起于近年的报纸周末版,大大改变了报业乃至整个新闻业的面貌。然而到底什么是周末版,它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它有哪些特点和误区?“周末版现象”对新闻改革的意义何在’!现行周末版管理政策如何?周末版前景如何?本文试就有关周末版的十个问题作出回答。  相似文献   

16.
郭乐天 《传媒》2007,(6):24-25
何谓"数字报纸"? 数字媒体是这两年中国传媒界遭遇"寒冬"之后的一个热门话题. 何谓"数字报纸"? 概括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闵大洪先生下的定义,"数字报业"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利用数字技术改造报纸传统的生产方式,包括印前、印刷、发行、管理等各个环节;二是利用数字技术"重塑报纸出版业的行业边界和业务形态,推动多元传播格局下报纸出版方式和报业经营模式的转型,实现报业核心竞争能力与信息网络传播技术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7.
<正>数字报业,是近两年来报业应对新技术挑战中谈论比较多的一个话题。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经把报纸出版业推向了历史性的变革关头。2006年8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制定的《全国报纸出版业"十一五"发展纲要》,首次把"大力发展数字报业"放在了一个战略高度,制定规划,精心实施。但是,要全面实施数字报业发展战略,不能只停留在概念上,而应当加紧探索、寻找实现产业升级的科学道路。  相似文献   

18.
任琦 《传媒》2012,(10):29-31
正编者:今天,中国报人已经听惯了衰亡的哀歌。但对他们来说,如何令传统报纸在多媒体、数字化的时代准确定位甚至重新创造自己的未来成为比担心更重要的事情。于是,我们看到国内的报业同仁纷纷把触角伸向不同的数字平台,而随着3G技术的普及与应用,这些数字平台将会拥有更强的承载能力。只是,这样的发展策略是否真的有效?全新的数字平台中,哪一种能够代表报业未来转型的方向?中国报纸媒体的尝试又进行到了哪一步?为了回答这些尚在争论中的问题,本期《报业观察》栏目策划了"报纸与新平台"专题,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报业集团经营之本是发展报业报业集团姓报。报业集团发展文化产业,最根本的是发展报业。报业是报业集团产业之本。报业同仁为什么吃着报业的饭,却又普遍唱衰报业,普遍感到日子艰难呢?这有认识的误区,有实践的错误,也有现实的原因。说到认识误区,从1992年报业进入市场开始,就有报社提出了报纸消亡论,对发展报业三心二意。所谓实践错误,一是报业的重复建设。新开报纸靠低价倾销,老牌报纸疲于应付,被动挨打。报社的领导者都清楚,市场根本没有这么大的承载力,出路在于整  相似文献   

20.
陈建云 《新闻界》2002,(2):41-42
作为最早成熟的大众传播媒介,世界报业已走过近四百年的辉煌历程。在媒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二十一世纪,古老的报纸是“生存还是死亡”?面对具有文字、声像多媒体优势的互联网的挑战,报业会采取哪些举措?科技进步能否会使传统报纸形态发生改变?报纸的内容、形式和报业经营方式会有哪些新的变化?本文拟就上述问题对新世纪世界报业发展趋势做一些瞻望。一、发达国家风光不再,发展中国家突飞猛进除东方报业大国日本外,发达国家近年来报纸发行量一路下跌,日报数不断减少,报业似乎已度过了巅峰期,风光不再。二十世纪90年代前五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