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水运行业的发展给社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加剧了港口区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排放。开展港口区VOCs排放研究是实现VOCs高效管控的基础。目前,国内学者主要关注东部沿岸重点港口以及枢纽航道的VOCs排放情况,VOCs的来源主要包括运输车辆、港作机械、干/液散码头等,特征污染物包括烷烃、烯烃和芳香烃等,常用排放模型包括高斯扩散模型、HYSPLIT模型等。分析VOCs排放监测设备应用现状发现,大气污染监测设备未来在港口区的应用具有可行性。港口区VOCs排放数据积累量不足、监测覆盖面有待拓展,针对高精度排放特征和适配型计算模型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2.
臭氧(O3)污染在中国沿海地区愈发严重,对臭氧污染的成因和来源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识别是O3污染治理的关键。目前,国内外关于臭氧污染来源解析的工作主要从观测和数值模拟两个方面展开,在臭氧及其前体物污染特征分析、臭氧生成潜势(Ozone Formation Potential,OFP)、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来源解析以及臭氧前体物源排放清单的编制及应用、数值模拟等几个方面归纳与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臭氧污染来源解析的工作进展,了解近年国内外臭氧污染成因与来源技术方法的研究进展,可以显著提升环境空气臭氧污染防治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题目]常温下,碳原子数相同的烷烃和烯烃的混合气体,一定体积完全燃烧生成5体积 CO_2,6体积H_2O(均在150℃、1.01×10~5Pa 下测定),试确定该混合气体的可能组成,烷烃和烯烃的体积比及混合气体的体积。解析:据混烃燃烧生成 CO_2与 H_2O 的体积可得混烃中 nc:n_H=5:(6×2)=5:12,由于混烃的体积未知,这样无法判断混烃组成,可进行如下放缩处理:  相似文献   

4.
烷烃裂解生成小分子的烷烃和烯烃,1mol大分子烷烃裂解必生成1mol的小分子烷烃和若干摩尔的多种烯烃或一种烯烃,也有可能生成烯烃和氢气。在判断烷烃的裂解反应时,我们应抓住它的裂解规律,从生成的小分子烷烃出发追溯它的裂解反应。  相似文献   

5.
甲烷、乙烯和苯分别是烷烃、烯烃和芳香烃的代表物.学好甲烷、乙烯和苯,对学习烷烃、烯烃和芳香烃有着重要的意义.为帮助同学们学习甲烷、乙烯和苯,现对其进行分析归纳,并举例说明其考查方式和解题思路.一、甲烷1.分子结构甲烷的分子式为CH4,电子式为  相似文献   

6.
有机物的特性之一是具有可燃性,所以燃烧反应的方程式配平是相当重要的。过去,常用的配平方法如下: 1.烷烃的燃烧 C_nH_(2n+2)+(3n+1)/2O_2=nCO_2+(n+1)H_2O 2.烯烃的燃烧 C_nH_2n+3n/2O_2=nCO_2+nH_2O  相似文献   

7.
硫酸在有机化学反应中的作用甘肃省纺织工业学校邢桂芳在有机化学教学中涉及到很多用到硫酸的反应。例如,烯烃间接水合制醇的反应,醇分子内脱水生成烯烃和醇分子间脱水生成醚,醇和羧酸反应生成酯、芳香烃的硝化、磺化反应,酯、二糖、多糖、肽类、蛋白质、酰胺等有机物...  相似文献   

8.
有机化学是中学化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其知识系统庞大,不好记忆,为便于同学们理解掌握,笔者把一些常用的有机物知识进行归类,供同学们参考.一、有机物的空间结构1.四类平面结构2·丁基同分异构体的四类应用一氯丁烷的同类同分异构体、一丁醇的同类同分异构体、戊醛的同类同分异构体、戊酸的同类同分异构体均与丁基的同分异构体数目相同(四种).二、有机物的物理性质1.四类常温下为气态的有机物碳原子数为4个以下的烃(包括4个碳原子的烷烃、烯烃、炔烃)、新戊烷[(CH3)3CCH3]、一氯甲烷(CH3Cl)、甲醛(HCHO).2.四类不溶于水的有机物烃类、…  相似文献   

9.
温室气体氧化亚氮排放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N2O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效应气体,不仅具有很强的温室效应,而且参与大气对流层和平流层的许多光化学反应,因而在全球变化研究中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对大气N2O的排放源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大气N2O的排放源包括自然源和人为源。自然源包括海洋、森林、草地等,人为源包括生物质燃烧及工业排放。土壤N2O排放约占全球N2O排放60%左右,因此,土壤是重要的N2O排放源。  相似文献   

10.
正不饱和度又称缺氢指数,即有机物分子与碳原子数相等的开链烷烃相比较,每减少2个氢原子,则有机物的不饱和度增加1,用Ω表示.单键对不饱和度不产生影响,因此烷烃的不饱和度是0(所有原子均已饱和).即烷烃:Ω=0.以此类推一个双键(烯烃、羰基化合物等)贡献1个不饱和度.一个叁键(炔烃、腈等)贡献2个不饱和度.一个环(如环烷烃)贡献1个不饱和度.环烯烃贡献2个不饱和度.一个苯环贡献4个不饱和度.一个碳  相似文献   

11.
Atmospheric concentrations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were measured during various seasons at six different cities/locations in Qingdao alongshore. The annual average PAHs concentration ranged from 16 ng/m3 (at a clean com- pared site) to 308 ng/m3 (in an industry site). The average total particulate PAHs concentration was 74.5 ng/m3 with a higher concentration of particulate PAHs in winter. Based on a year-round dataset, the sources of PAHs in the air of Qingdao were drawn by principal factor analysis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vehicle emissions and oil burning were the main source of PAHs in Qingdao alongshore.  相似文献   

12.
龙凤湿地由于长期承泄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而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湿地中的水体流动性差,众多芳香烃类污染物在表层沉积物中富集、沉积,部分有机污染物难以降解.通过实验分析检测这些芳香烃类污染物在湿地不同区域沉积物中的质量分数从0.15~4mg/g变化较大,其中苯系物主要为C4苯和C7苯,多环芳香烃以萘、蒽、菲系列化合物中的萘、C2萘、C3萘及蒽、菲、甲基蒽、甲基菲为主,而且具有PAHs质量分数高于苯系物以及C2萘与甲基菲质量分数高的特征.龙凤湿地表层沉积物中的C2萘及甲基菲等质量分数高,有机污染物成为潜在的二次污染源.  相似文献   

13.
利用超声波震荡提取法对装饰材料中芳香气味的化学物质进行提取,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提取物进行定性分析,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装饰材料中芳香气味的成分主要为烷烃类化合物和酯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4.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对卷烟胶中主要的14种有害挥发性成分(VOC)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佳顶空条件中,平衡温度为80℃;平衡时间为40min;样品环温度100%;传输线温度120℃。在最佳色谱条件中,色谱柱选择DB-624;柱长30m;柱内径0.53mm;柱液膜厚度3.00nm。14种挥发性成分的回收率均在91.5%~103.5%,相对标准偏差在0.8~4.0,其分析方法的准确性与重现性都较好。  相似文献   

15.
黄花败酱草挥发性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黄花败酱草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黄花败酱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和鉴定.分离并鉴定出28个组分,占峰面积的97.21%,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其主要挥发性成分为呋喃类化合物、酸类化合物和醇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6.
根据分子结构的特点 ,用染色矩阵和距离矩阵表征分子中基团的特性和连接性 ,通过对芳烃的折光指数与分子结构进行关联 ,发展一种直接根据分子结构信息计算有机化合物芳烃折光指数的方法 .对烷基苯、烷基萘和烷基联苯的计算结果表明 ,折光指数的计算值接近实验值 ,平均误差 0 497% .  相似文献   

17.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吸附采集白兰叶的挥发性成分,采用GC/MS技术分析鉴定,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定量分析.测定出白兰叶在一年内不同生长阶段释放的挥发性物质,其中主要包括醇类、萜类、酯类和烷烃四大类化合物,以醇类和萜类为主.在不同生长阶段,挥发性物质的释放量不同,以8月份最大.  相似文献   

18.
This study aimed to analyze the volatile chemical profile of Longjing tea, and further develop a prediction model for aroma quality of Longjing tea based on potent odorants. A total of 21 Longjing samples were analyzed by 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HS-SPME) coupled with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 Pearson’s linear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partial least square (PLS) regression were applied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nsory aroma scores and the volatile compounds. Results showed that 60 volatile compounds could be commonly detected in this famous green tea. Terpenes and esters were two major groups characterized, representing 33.89% and 15.53% of the total peak area respectively. Ten compounds were determined to contribute significantly to the perceived aroma quality of Longjing tea, especially linalool (0.701), nonanal (0.738), (Z)-3-hexenyl hexanoate (−0.785), and β-ionone (−0.763). On the basis of these 10 compounds, a model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89.4% and cross-validated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80.4%) was constructed to predict the aroma quality of Longjing tea. Summarily, this study has provided a novel option for quality prediction of green tea based on HS-SPME/GC-MS technique.  相似文献   

19.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对芦荟酒中的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成分进行萃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对其进行分析,在芦荟酒中共检测到18种化合物,其中酯类和醇类化合物分别是芦荟酒中种类最多和含量最多的两类化合物.结果表明,该方法适合分析芦荟酒的成分。比传统预处理方法更简单、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