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为了探究玄武岩纤维复合布敦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凝土在寒冷地区的适用性,通过小梁弯曲试验、数字图像相关(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 DIC)技术与低温约束应力试验,对布敦岩沥青混凝土、基质沥青混凝土和玄武岩纤维复合布敦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凝土的低温开裂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低温条件下,玄武岩纤维复合布敦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凝土变形能力强,冻断温度及转化点温度低;较其他2种沥青混凝土损伤因子达到1所需的时间长,裂缝宽度小,关键开裂点出现时间晚。宏细观分析均表明,玄武岩纤维复合布敦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凝土的低温抗裂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2.
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开展不同材料微型桩—土动力相互作用的影响研究,桩身材料分别选为C40普通混凝土、C60普通混凝土、钢管混凝土、RPC混凝土。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弹性模量发生变化,不同材料微型桩的桩身弯矩存在明显差异;桩身材料的弹性模量过大会使微型桩的变形减弱;与静力荷载作用不同的是,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微型桩在上、下土层范围分别出现了一正一负两个较明显的桩周土反力峰值点。相关研究结论对指导微型桩的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如何控制大体积泵送混凝土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内外温差和混凝土收缩产生的裂缝,指出在水泥中加入纤维可以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控制基体中微裂缝的形成和发展,结合某工程混凝土抗裂安全度计算,提出采用掺入杜拉纤维方法来防止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为了测定耐碱玻璃纤维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并分析其不确定度及纤维体积率对混凝土抗折强度的影响,选择耐碱玻璃纤维体积率为0%0,.6%,0.8%,1.0%的100 mm×100 mm×400 mm混凝土抗折试件进行试验。试验在MTS810材料试验机上进行,通过三分点加载测定其抗折强度,分析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中影响试验结果不确定的因素和来源,并按照JJF 1059-1999标准的要求,对合理玻璃纤维掺量试件的抗折强度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和评定。结果表明:耐碱玻璃纤维的掺入改变了混凝土抗折破坏形式,不同纤维体积率的混凝土抗折强度较普通混凝土依次提高了18.87%,21.64%,23.24%。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确定耐碱玻璃纤维混凝土合理玻璃纤维掺量为0.6%;通过对试件抗折强度测定的不确定度评定,表明数学模型中自由度及测量的重复性是引入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建议在进行同类试验时,试件尺寸应尽量大,从而可增大跨距,以减小剪力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房屋外墙渗水是我国当前工程质量重大通病之一,被列入潍坊市1998年专项通病防治项目。建筑墙面发生渗漏与设计、材料和施工质量有很大关系。如缺乏细部构造图;说明不详;墙面构造变化过大;横墙间距过长;空间刚度不足;转角处不加筋;层间不设或少设圈梁,墙面开洞处(如窗台下)不设置抗裂钢筋,造成墙面出现水平或竖直裂缝。大板建筑拼缝构造及嵌缝材料选择不妥,温度缓和沉降缝的处理不妥也会造成墙面裂缝渗漏。采用劣质材料,或对材料性能不熟悉,造成裂缝漏水。如采用新出窑的加气混凝土或粉煤灰砌块,其本身变形大,上墙后易引起收…  相似文献   

6.
在自密实混凝土中使用钢纤维,提供了一种提高生产率的方法,并兼有免振及减少钢筋配置所带来的正面效应.本文提供了对这个课题正在进行的一个项目的实验结果的综述.结果表明,用钢纤维加筋自密实混凝土是可能的.测出的韧性相当于或者好于普通的纤维增强混凝土.纤维的方位受混凝土流向的影响以及纤维是否较好地分布.在本项目中,钢纤维增强自密实混凝土(简称SFRSCC)用于足尺的墙及楼板.  相似文献   

7.
混凝土成本较低,抗压强度和耐久性良好。因此,颇受使用者欢迎。普通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较差,混凝土的各材料性质存在诸多差异,这就使得大部分混凝土在使用时会有裂缝,降低了混凝土的耐久性。采用纤维混凝土可以弥补普通混凝土的缺点,纤维混凝土具有提高强度和混凝土韧性等优点,能够更好地适应施工建设。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钢筋锈蚀后再生混凝土框架节点的破坏特征和抗震性能,对钢筋未锈蚀、锈蚀而保护层未开裂、平均锈胀裂缝宽度为0.2mm及平均锈胀裂缝宽度为0.4mm四种情况下的再生混凝土及普通混凝土框架边节点,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对比试验;观察节点的受力过程及破坏形态,分析试件的荷载一位移滞回曲线、承载能力、强度和刚度退化、延性以及耗能能力等力学特性.结果表明:相同锈蚀程度下,再生混凝土节点的强度比普通混凝土节点小,再生混凝土节点的刚度退化比普通混凝土节点严重,再生混凝土节点表现出更好的延性,再生混凝土耗能较普通混凝土耗能弱;随着钢筋锈蚀程度的增加,再生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节点的强度降低,刚度减小,延性减小,耗能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9.
对C80高强混凝土经受100~700℃高温作用后的氯离子渗透性进行试验研究。对比未掺加聚丙烯纤维的素混凝土,以分析掺加聚丙烯纤维是否对高强混凝土高温作用后氯离子的渗透性有所影响。并得出结论:作用温度在100~200℃时,掺入聚丙烯纤维会提高高强混凝土的氯离子渗透性,作用温度在300~400℃时反之,其余温度下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精细钢纤维与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 PVA)纤维掺量对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抗拉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4组12个精细钢纤维/PVA纤维混杂水泥基材料试件的单轴抗拉试验,测得其应力-应变曲线及相关抗拉力学性能指标。试验和分析结果表明,含0.8%精细钢纤维试件的初裂强度为3.70 MPa,峰值强度为4.16 MPa,分别略低于最大值4.44 MPa与4.86 MPa,但峰值应变为最大值0.858%,材料韧性优于其他试件。过多的精细钢纤维不利于纤维发挥其增韧作用。基于试验数据建立了适用于混掺精细钢纤维/PVA纤维水泥基材料的单轴拉伸应力应变本构模型,模型拟合结果与试验曲线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1.
边墙模板台车是在钢模板的基础上,通过改进支架体系,使支架体系形成整体,然后通过可调液压油缸使钢模板和支架体系相连,并加入行走装置,形成一种自行式的模板台车。台车的外轮廓与地铁边墙理论内轮廓面一致,通过封堵模板开挖面端部的开挖面,使模板与边墙形成封闭的环形仓,之后灌注混凝土完成边墙的衬砌。由于灌注过程中台车受到灌注混凝土浮力的作用,因此不可能一次灌注全部完成,需要对灌注划分工况逐一分析。  相似文献   

12.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防裂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水泥在水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无法及时散发出去,使混凝土内部与表面温差可达50—70℃,这就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变形和温度应力而产生裂缝。具体防裂技术措施有:选用合理的水泥品种和外加剂;采用低温的水和骨料搅拌混凝土;优化混凝土浇筑方案;加强混凝土的养护。通过以上措施可减少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有效地防止混凝土开裂。  相似文献   

13.
结合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工程实例,模拟薄层浇筑时大坝的温度场变化,通过成层浇筑大体积混凝土的一维温度场计算对比分析,得出对类似工程设计和施工有益的建议,即可用有限单元法模拟成层浇筑混凝土温度场,与理论解差分解相结合,更好地应用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的仿真计算中去。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presents a case study on an ultra-deep diaphragm wall with a depth of 110 m constructed in Ningbo City. The in-situ application shows that using Bauer BC40 cutter machine in conjunction with cutter wheels specified for different strata would be qualified for constructing the 110 m diaphragm wall with high efficiency and precision given that the quality of slurry and poured concrete can be guaranteed. The ground settlement can be effectively controlled by using the overlapping construction method. Sliding failure as a whole characterized by pronounced lateral deformation is likely to occur in the upper muddy clay layer due to its high compressibility and sensitivity. In contrast, local collapse of trench walls tends to happen in the sandy silt strata. Furthermore, careful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sandy silt during the entire construction period as the vertical displacement of the sandy silt continues to develop even after concrete pouring  相似文献   

15.
混凝土早期裂缝是国内外工程界多年关注的重点,也是至今未能有效解决的难题,这根源于其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和具体情况的多样性。对一暗渠工程的墙体早期裂缝特征进行总结,分析其产生根源,揭示导致墙体裂缝的主要控制应力。现场测试给出对应温度发展过程的墙体厚度和高度方向的应变分布和变化规律,为同类工程早期裂缝问题的分析和理解提供有益参考,也为预防和控制混凝土早期裂缝的产生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早期抗裂性能,使用了不同种类的减水剂.采用平板法和温度应力试验法,研究了2种不同分子结构的聚羧酸减水剂和1种缓凝型萘系减水剂对混凝土早期抗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萘系相比,聚羧酸减水剂并非一定能提高混凝土的早期抗裂性能,这与聚羧酸的分子结构有关.早期塑性抗拉强度和动弹性模量较高,将有利于抗裂,在此前提下,较低的水化热也有利于避免裂缝的产生.温度应力试验法与平板法结合可综合反映混凝土的干缩应力和水化热温度应力随时间的演化.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混凝土砌块墙体裂缝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裂缝防治的有效措施,以便能够更好地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分析液氮冻结的现场实施情况,结合工程背景资料建立数值分析模型,通过计算分析并与现场实测成果验证,系统研究液氮冻结过程中竖直方向与水平方向温度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液氮冻结通过沸腾吸热与对流换热方式达到降温冻结的效果,相较于盐水循环冻结方式,液氮冻结效率高,周期短;但其冻结温度场分布不均匀,在竖直方向上存在较大温差,温度最低区域分布在液氮沸腾区范围,而水平方向上分布较为均匀;温度场中低温区域并不在两排冻结管之间均匀发展,冻结区域向连续墙方向发展的速度比土体方向发展速度快。基于研究成果,提出了液氮冻结加固设计、施工的优化建议,为今后液氮冻结工程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衬砌裂损是隧道病害中常见的问题,也是严重威胁结构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文章针对铁路运营隧道病害的检测结果,对衬砌背后空洞进行平面弹塑性计算分析,得出不同位置、不同大小的空洞以及空洞群对结构各截面受力及位移影响的系统认识,明确提出衬砌结构与围岩结合的不紧密性是恶化衬砌受力条件、造成围岩进一步松动、进而造成衬砌裂损的一个重要原因;还对直墙式及曲墙式衬砌所受到的不同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曲墙式衬砌拱部结构能较好地将内力传递给边墙,由边墙部分承受较大的水平抗力,优化了整体结构的受力,从而降低背后空洞对衬砌结构的影响。通过对计算结果的系统分析和研究,合理解释了实际检测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一钢框架结构分别以普通砌块和泡沫混凝土为填充墙材料,据此建立有限元模型来研究其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根据数据分析,砌块填充墙和泡沫混凝土填充墙对结构的动力特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结构的位移反应也有不同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