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离骚》的整体构思中,诗人“自我”形象的塑造处于令人注目的中心地位,就诗人“自我”形象的精神风貌和操守品格来说,在《离骚》全诗是一致的,但其外在形貌的特征却明显表现为前后的不统一。在《离骚》前半篇,诗人的“自我”形象主要是以女子身份出现的,到了前半篇的结尾处变为“男士”,这一形貌的变化,揭示了诗人  相似文献   

2.
《离骚》:战国时期楚国爱国诗人屈原的代表作。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说:“离骚者,犹离忧也。”汉代班 固在其《离骚赞序》中写道:“离犹遭也;骚,忧也。” 在古汉语中,“离”与“罹”通用,“罹”是遭受之意。 故“离骚”可理解为“遭到忧愁”。 《楚辞》:总集名。收战国楚人屈原、宋玉以及汉  相似文献   

3.
船山一生孤忠爱国,其词嗣响屈原《离骚》,体现出浓厚的“屈骚”情结,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对屈原《离骚》的倾慕;抒发爱国深情,塑造崇高人格;香草美人手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4.
《离骚》是屈原自叙生平的长篇政治抒情诗,他的情感和思想都熔铸在其中,因此,评价《离骚》与评价屈原是不能分开的。《离骚》中,屈原的峻洁人格与他的“美政”思想、爱国感情、疾恶如仇的批判精神,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坚韧品质,纠结一处,水乳交融。《离骚》的主要艺术特色表现在:  相似文献   

5.
对《离骚》结构的分析,王邦采《离骚汇订》提出的三大段说影响甚大,而其实打断了原作的线索,并不可取。《离骚》全诗可分为两大段,一过渡,一尾声。第一大段从开头到“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写诗人在现实中的斗争与失败;第二大段从“跪敷衽以陈辞兮,耿吾既得此中正”到“仆夫悲余马怀兮,蜷曲顾而不行”,写诗人在幻想世界的求索和牢骚,其中心为“求女”。处于两大段之间的部分是一过渡;“乱曰”以下为尾声。  相似文献   

6.
《孔雀东南飞》全诗一千七百八十五字。在全部中国古代诗歌中,它的字数仅次于《离骚》,是叙事诗中最长的,明朝王世贞曾称它为“长诗之圣”,清朝沈德潜说它是“古今第一首长诗”。在这样宏伟的篇幅中,一位没有留下姓名的伟大诗人描写了发生在汉末当时的一个婚姻悲剧,揭露与控诉了封建家长制度吃人的罪恶.  相似文献   

7.
《离骚》是一篇卓绝古今、宏伟壮丽的政治抒情诗,是屈原自叙生平的抒情诗。全诗围绕诗人忠贞不渝的故国情感和追求崇高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谋篇布局。本文从脉络结构、意象选择、抒情手段等方面探讨全诗的情感特征。  相似文献   

8.
屈原是战国时楚国人,是楚王同姓贵族,曾任楚怀王左徒、三品大夫等职。他学识渊博。是我国最早的伟大爱国诗人,作有《离骚》、《九章》、《九歌》、《天问》等诗歌,是创建楚辞体的主要代表。《离骚》是他的代表作,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抒情诗,也是一篇光耀千古的积极浪漫主义杰作,《离骚》的艺术风格,具有明显的独特性,与其它文学作品完全不同。 一、别具一格的楚辞体 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等人,在民间歌谣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它的句法参差错落,打破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格调,篇幅也较长,宜于反映更为复杂的思想内容,其作品都是“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形以具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汉代人把这种别具风格的文体称为“楚辞”。因为《离骚》是其代表作,故后人又称“楚辞”为“骚体”诗。  相似文献   

9.
<正> 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其名篇《离骚》是传世之作。通过印章艺术表现屈原的崇高的理想和皓然品格是我的追求。因此,我在刻《离骚》这方印时,本来设计在正方形石头上,用双刀法刻粗白文,刻好后一看就不舒服,感到内容与形式不统一。再仔细体会“离骚”的意思,从整篇内容看,这是诗人遭到统治集团内部腐朽势力的打击与排挤  相似文献   

10.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也是世界上的文化名人之一。他所创造的楚辞,尤其是《离骚》、“逸响伟辞,卓绝一世”(鲁迅《汉文学史纲要》),被后人誉之为可以“与日月争光”的不朽作品。两千多年来,我国第一流的历史家、楚辞学者都不曾怀疑过他的存在及其《离骚》的真实性。本世纪二十年代初,今文经学家廖季  相似文献   

11.
《离骚》是中国爱国主题文学的源头之一.而具有同样忧患意识的《荷塘月色》虽是散文,却以蕴涵诗的意味为特点,这不仅体现为清雅的文字,如画的意境,更表现在对《离骚》文学传统从思想到手法的继承上,以“美政”理想为主题,以“自我幻化”组结构,以“香草美人”作意象,成就了朱自清深沉而浪漫的诗人情怀。  相似文献   

12.
《离骚》作为伟大爱国诗人的抒情长诗 ,充满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朴素的辩证法因素 ,集中体现了屈原“内美”和“外美”的统一论的美学观点 ,并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爱美、崇美、追求美好事物 ;二是向往远大崇高的美政思想  相似文献   

13.
爱国主义——《离骚》的灵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楚辞》研究史上 ,曾有人提出过愤怨是《离骚》的灵魂的观点。其实 ,《离骚》中所抒发的愤怨之情 ,也是以爱国为前提的。本文试图从政治志向、崇高人格、感情世界和艺术创作等四个方面阐述一个观点 :爱国主义是《离骚》的灵魂。强调《离骚》中的爱国主义 ,不仅因为屈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而且对我们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的爱国主义传统 ,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种不需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抒发情感的方式。如屈原的《离骚》中“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就直接表达了作者对百姓生活艰难的忧虑与同情。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全诗以慷慨悲凉的调子.通过登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相似文献   

15.
《橘颂》是《九章》中的一篇,是诗人屈原“托物以言志”的瑰丽诗篇。全诗表面上是歌颂和赞美橘树,实际是歌颂和赞美诗人自身的理想人格,即“受命不迁”、“深固难徙”、“苏世独立”、“横而不流”、“秉德无私”、“行比伯夷”的高尚情操和坚贞精神.关于这首诗的写作年代,自汉以来,历代学者大都认为是顷襄之世,屈原遭谗见斥,放逐江南之时所为。王逸《离骚序》云:“襄王复用谗言,迁屈原于江南。屈原放在草野,复  相似文献   

16.
《离骚》中贯穿着一个宏大精密的比兴体系。它可分为材料、本体、运作三个系统。材料系统分为十二个子系,既丰富又具条贯;本体事理分为五大方面,涵盖了《离骚》的主要内容,运作系统分为九个子系,各子系都有其独特功能,对全诗起着不同作用。比兴体系还赋予全诗以形象美、华艳美、奇幻美等五种美感。  相似文献   

17.
屈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代表作是《离骚》。这一看法,除极个别妄人外,古今学人均无异辞。令人遗憾的是,对这篇被古人誉为可“与日月争光”的不朽诗篇,二千多年来虽经千百学人的精心研讨,但有待解决的问题仍然很多。本文仅就“离骚”释义,《离骚》写作时间,《离骚》内容等三个方面提出一些看法,故题之曰“《离骚》三论”.而第三个方面又重点就对“民”、“求女”、巫咸答词等三点被误解者予以辩正,故本文实际谈了五个问题,如题之曰“《离骚》五论,”亦无不可云.  相似文献   

18.
《山鬼》是一篇叙事性的抒情诗,是屈原艺术上最优美的诗篇之一。全诗写山鬼去赴与情人幽会的过程,一共只有三个层次。第一层写动身赴约时的情景与心情;第二层写她来到幽会之处没有见到情人时思绪纷繁,微妙复杂的感情;第三层写她最终的失望与怨恨,挣扎与疑惑,以及余下的一片绵绵无尽的苦恼《九歌》,特别是《山鬼》,与《九章》,特别是《离骚》的风格迥异。《九章》与《离骚》,屈原  相似文献   

19.
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对司马迁的《史记》给予很高的评价,赞美这部不朽的巨著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史学界对此多有论述。至于“无韵之离骚”这个精辟的概括,不少文章虽有所涉及,但尚无专文论述。有人解释:所谓“无韵之离骚”,“即是说《史记》不但是一部最优秀的历史著作,同时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它虽然是散文体裁,没有韵律,但它同诗歌中的《离骚》一  相似文献   

20.
我们在教学文言词语时,总是告诉学生说:“朕”是皇帝专用的第一人称代词,别人是用不得的。那么,为什么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开头说:“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他并非帝王也可自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