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闽南饮食民俗作为闽南地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闽南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结合例子,从食物的形状、色彩、属性、数字、名称以及民俗仪式等层面分析闽南饮食民俗吉祥文化内涵生成的思维模式,继而对闽南饮食民俗的社会功能进行探讨,有助于大家更好地了解和研究闽南地区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2.
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繁衍的物质基础,而饮食文化是反映该地区农业环境与食风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先秦(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黄河下游地区开始逐渐形成其独有的饮食文化。它包括了饮食质量、饮食内涵、烹饪方式、饮食器具、饮食理论和膳食礼乐等。食物生产模式开始逐步以农业为主,畜牧业与采集渔猎为辅的情况。从基础性食料与食物加工角度人手,来还原先秦时期黄河下游地区的饮食生活,并且分析其饮食文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土家族闹灵是融歌、诗、舞于一体用于悼念亡人的歌舞.作为在土家族民间至今仍广泛流传的习俗,在其艺术鉴赏意义之后,更具有不可替代的民俗意义.从民俗表象上看,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土家族人“送亡人”和“还人情”的意义表述.在形式上表现了一种民间信仰场合中的“娱神娱人”的表演仪式.从结构分析,闹灵场域中存在着三种信仰力量,即土家族民间鬼神信仰、生活文化习惯以及官方儒学正统影响力.作为一项仪式时,闹灵是土家族叙述、实践和隐喻其世界认知符号体系的一种文化表演.  相似文献   

4.
土家族土司音乐制度是封建王朝在土家族地区实施的一种民族文化政策,是土司对土民的一种文化管理措施。与前朝相比,明清时期的土司音乐制度较为完善,它包括了土家族土司巫术与占卜音乐、土司部族战争音乐、土司消灾禳解音乐,同时还包括土司自然崇拜和鬼神崇拜时的祭祀音乐,形成一套完整的宗教、民俗、军事仪式音乐制度。政治制度与经济发展对土家族土司音乐制度产生了巨大影响,从历史发展脉络来看,土家族土司统治时期所反映土家族人生活的民俗音乐、仪式音乐与典型的土司祭祀音乐等,都突出体现了土司音乐受到政治的影响、宗教的渗透和经济发展的促进。  相似文献   

5.
饮食民俗,亦称食俗、食风、食性、食礼和食规,它是指有关食物和饮料,在加工、制做和食用过程中形成的风俗习惯及礼仪常规。食俗隶属于生产消费民俗的范畴,是民俗中最活跃、最持久、最具有群众性和生命力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从仫佬族的日常生活习俗、节日习俗、乡土风情习俗三个方面来描述,使读者更好地了解仫佬族的饮食文化。  相似文献   

6.
客家族群是台湾的第二大族群,拥有极具特色的饮食民俗。本文通过整理台湾客家族群的日常食俗和年节食俗,具体分析了咸菜和粄这两种典型食物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为弘扬并传承台湾客家饮食文化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7.
我国饮食文化研究的历史源远流长,西方人类学对于饮食的研究亦可追溯至早期的进化论学派,但国内饮食文化的人类学研究尚在起步阶段。对我国饮食民俗研究做系统梳理,并通过对饮食人类学的研究回顾,总结出人类学理论方法对我国饮食文化研究的一些启示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土家族地区,由梯玛主持的"跳马"仪式在社会文化和历史条件发生变迁的情况下仍然相对凝周地保留了原初仪式的样貌,作为一种远古习俗的遗留,其承载的文化含量极为丰富,音乐现象尤为突出,隐含的土家族音乐、文化、历史、民俗、民间信仰等方面的文化意义广泛而深厚.以土家族跳马仪式音乐为调查个案,试图解读土家族地区巫傩并存、互补交融的音乐文化现象,探讨土家族民族音乐、宗教音乐的特殊运行规律.  相似文献   

9.
土家族傩戏体现了丰富的尚武精神。从戏目的唱词、服饰道具以及民俗仪式中,分析了傩戏文化中的尚武精神。傩戏的产生、发展与传承是荆楚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它有多重的民俗、历史和旅游开发价值,应该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科举饮食民俗承接中国礼教传统,并蕴藉科举文化内涵,是最直观、最生活化的科举民俗。作为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可依循形态、类型的外部描述与意义、价值的内部探究相结合的研究路径;理论架构上既要考察科举制度特别是状元崇拜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也要关注科举饮食民俗在社会教化层面的作用、规律与趋势。  相似文献   

11.
纵观人类社会的整个发展历程,由于受生存环境、民族文化乃或个体认知等因素的影响,饮食活动往往呈现出多种文化形态。子弟书的作者众多,他们从不同的个体出发,看待世间万物的视角自有所不同,接触到的清代饮食不同,作品中体现出的饮食文化就不同,这些不同恰好体现了清代饮食文化的民族性、时代性、民俗性、地域性等特征。在呈现这些饮食文化特性时,子弟书作者从文学话语、审美意象等方面进行了精心的架构,精准地反映了满族独特的饮食文化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西方在饮食文化上的接触越来越多,从饮食观念、饮食对象、烹制方法、宴会观念四个方面对中西饮食文化进行了深入地探索和比较,并揭示了导致饮食文化差异的深层次的原因以期减少文化冲突。  相似文献   

13.
兰州饮食民俗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风格独特,淳厚悠长,自成特色。以清汤牛肉面为主,打造具有兰州地域特色的清真饮食民俗品牌,大力发展商业连锁经营,促进兰州城市消费和饮食文化取得进步,推动城市商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4.
广西崇左壮族传统饮食风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饮食活动是壮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较少对某一特定地区壮民族传统饮食的研究。本文以广西崇左壮族为对象,从传统饮食风情这一角度对崇左壮族进行调查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崇左壮族传统饮食分说和崇左壮族传统饮食文化两部分。试图挖掘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壮族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5.
军队饮食文化是中华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众多饮食文化圈中相对独立、特色鲜明的子系统,具有饮食活动的时代性、饮食目标的明确性、饮食定量的统一性、饮食人群体的稳定性、饮食惯制的规范性、饮食保障的多样性、饮食参与的广泛性等特点。建设现代军队饮食文化要依据这些特点,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对军队饮食文化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6.
居住于武陵山区的土家族人创造了丰富瑰丽的饮食文化,其社会历史价值、审美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十分显著。以沿河土家族传统饮食文化为例,分析其创造巨大经济的价值可能性,探讨保护和开发土家族饮食文化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中西文化一直是世界文化的两大派系,而饮食作为最具有代表性的,在中西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饮食与国泰民安、文学艺术和人生境界有着剪不断的关系。从外延来看,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位,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异彩纷呈。  相似文献   

18.
从象征人类学视角对土家族"收神疯"傩仪进行了解读,在析解仪式内部结构的基础上,透视了仪式中的深层隐喻与象征:包括仪式空间的性质,仪式中所内蕴的转换特质,以及土家族人观、宇宙观、神观等意识形态的某些层面,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土家族傩仪本身所内蕴的丰富文化意涵。  相似文献   

19.
新疆民族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就饮食民俗中的性别表现来说,新疆民族既有和其他地区、民族相似之处,又有其自身特点,充分体现了新疆民族的性别角色差异。  相似文献   

20.
赵荣光先生的新作《中华饮食文化》与《中华酒文化》选取了适合广大读者口味且与现实密切相关的专题,以通俗简练的语言,生动有趣、深入浅出地展开了中华饮食的历史画卷,同时又全面深刻地介绍了中华饮食文化的精髓及其精神价值,配上作者实地考察各民族饮食制作及民俗的照片多达300余幅,可谓图文并茂,达到了普及饮食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