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儿童诗是儿童认识世界、丰富情感、发展想象、实现自我、学习语言的典范。儿童诗的教学要从儿童的视角出发,把儿童诗还给儿童,使儿童诗真正地融于学生的学习生活,让他们在赏读品味儿童诗的过程中,感受儿童诗的语言魅力,在充满童趣而又贴近生活的儿童诗学习中,发展心智,享受诗意的童年。  相似文献   

2.
儿歌即儿童歌谣,是儿童文学最古老、最基本的体裁形式之一,它以婴幼儿为接受对象,富有童真童趣,形象生动,易教易懂易记,是专为婴幼儿而创作,最贴近婴幼儿现实生活,适合婴幼儿朗诵的具有民歌风味的简短歌谣,是婴幼儿最喜爱的精神食粮,它对于儿童语言的培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儿歌教学中教师常常会觉得幼儿基本学会儿歌后,有什么办法可以更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且使幼儿更好得掌握儿歌,使儿歌更有“味”。那么,儿歌教学如何进行?  相似文献   

3.
儿童诗是一种两栖文体,它兼具儿童文学和诗歌的性质,以儿童化的语言姿态、儿童化的立场和视角、诗歌的艺术形式,表达儿童的情态与心声,使儿童性和艺术性成为儿童诗鲜明的特征,儿童诗教学是小学语文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提出如下目标:"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该目标从"语言、情感、想象"三方面对低年级学生如何学习诗歌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如何在教学中用诗歌语言给予儿童诗性的启蒙,用儿童化的语言情态烛照并启露童心,如何通过儿童诗的教学让儿童沉浸在文学的审美愉悦中?笔者认为在童诗教学中讲童趣、重诗意是关键。  相似文献   

4.
儿童诗充满了童真与童趣,是童真世界中的浪漫诗吟。文章从利用儿童诗教学,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发挥儿童诗作用,培养儿童审美意识;相互传诵儿童诗,提高儿童叙述能力;课外阅读儿童诗,促进语文实践活动四个方面进行教学论述。  相似文献   

5.
新生代儿童诗的代表人物的谭旭东.儿童诗创作.成果丰硕。在当代文化语境下.他坚持为儿童制造精神养料.坚持儿童本位.坚持“为孩子写诗”.堪称儿童诗艺术的守护者。他的儿童诗擅长以儿童视角描写童心童趣,是真正的儿童的诗。“风格即人”.他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是与他的“才识学气”分不开的.他了解中西文化,从事儿童文学理论研究,虚心学习前辈成就.甘于奉献.锲而不舍.所有这些都是他儿童艺术成功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渝西地区的时政歌谣具有非常丰富的思想内容。渝西人民爱国也爱家,“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一类古训深深地植根在他们的骨髓里,在社会变革的任何历史关头,他们都不会真正地保持沉默。在表现手法上,寓庄于谐。以滑稽的口吻、调侃的姿态、风趣的说法来表现严肃的主题和尖锐的矛盾,追求入木三分的艺术效果,是渝西时政歌谣所特有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7.
儿童诗是指以儿童为主体接受对象,适合于儿童听赏、吟诵、阅读的诗歌。儿童诗情感饱满、想象丰富、构思新巧、语言童趣、意境优美,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审美特点。教师应巧妙利用儿童诗,指导孩子学习,培养孩子的美好情操。  相似文献   

8.
童真、童心、童趣集中反映在儿童的言语上,连缀在一起就是一首精美的诗。学习富有童真童趣的儿童诗,诵读诗文是基础,展开想象是关键,仿写创作是终点。朝着这三个目标努力,儿童诗教学的春天就会到来。  相似文献   

9.
儿童是诗,诗是儿童。儿童诗充满童趣、童心、童真。在低年级语文教材中,儿童诗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这说明编者也意识到儿童诗教学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不但要关注童诗的教学,还要引导儿童写儿童诗,积极培养他们写童诗的兴趣。首先,要引导学生诵读童诗。读是写的基础。优秀的儿童诗一般都是语言简洁、节奏明快、韵律流畅的。  相似文献   

10.
儿歌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的歌谣,在民间广泛流传.中英文儿歌的文体特征可从语境因素和语言描述两个角度来分析,以语场、语旨和语式为框架来讨论语境因素,从语音、词汇、句法结构和修辞格四方面来分析语言描述.  相似文献   

11.
儿童诗是儿童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泰戈尔曾说过:"从母亲嘴里听来的儿歌是孩子们最初学到的文字,在他们的心上具有吸引盘踞的力量。"新课程下,教学过程中关注的不再只是重点、难点和考什么,而是更多地去思索什么地方打动了学生,什么方式学生最喜欢。尊重童真、童趣,把游戏、故事、艺术、表演等巧妙地引入教学,让学习成为儿童幸福童年的快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6,(4):47-48
语言是诗歌的灵魂,在儿童诗言语世界中,其语言不仅承载了儿童诗对童真、童心、童趣的坚守,而且映射了儿童诗教学的教学智慧和教学策略。学生读诗、写诗的过程就是一个发现美、享受美、捕捉美、创造美的过程。儿童诗的创作,可以大大激发儿童的创造性想象,进而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品质。以儿童诗语言为跳板,可以为儿童诗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助力,更是引导低年级儿童逐步领略儿童诗的独特魅力,习得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说唱能力是儿童语言技能的重要方面。儿歌和歌谣则是培养儿童语言技能的最佳素材和最好形式。在《新课标》的分级目标中,对小学生能唱儿歌、会说歌谣的数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将儿歌和歌谣引入小学英语课堂,不仅便教利学,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能开启心智,发展学生的音乐、节奏智能。  相似文献   

14.
王林波 《新教师》2023,(3):85-86
<正>汤瑾老师执教的“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让笔者深深感受到,一定要用一颗童心来教习作,只有教师有童心,课堂才有童趣。一、有儿童立场,才会有童真童趣一个真正关注儿童的教师是能够从儿童的立场来审视课堂、设计教学活动的,汤老师就是如此。【教学片段一】师:来,我们欣赏一首有趣的儿歌。(师播放视频)师:这首儿歌题目就是——生:颠倒歌!师:在这首儿歌里,你发现了哪些有趣的颠倒现象?生:老鼠成了森林之王。  相似文献   

15.
在所有的语言中,诗是语言的钻石。而儿童诗是最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审美的特点,适合他们阅读、吟诵的诗。儿童诗往往洋溢着盎然的童趣,不仅能使儿童们从中获得愉悦,更能发展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将童诗引入小学语文课堂不仅可  相似文献   

16.
五年制幼师生的未来职业是幼儿园教师,对于他们来说,儿歌、儿童诗等既能陶冶性情并影响着他们自身成长,又是其未来教育教学的主要内容。幼师生学习儿歌、儿童诗的意义除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音韵美之外,更多的是积累阅读材料,掌握儿歌、儿童诗的幼儿园课程教学技巧,着手模仿并创作儿歌、儿童诗作品。  相似文献   

17.
彭桂萼不但是一位边疆文化的拓荒者,教育家,还是一位史学家、爱国诗人。他在抗战期间不仅创作了大量的抗战诗歌,也有一部分抗战儿歌。诗人满怀抗战的激情与童心创作了洋溢着鲜明时代特色的儿童歌谣,主要以抗战、和平、自由和理想为主题,生动活泼,富有童趣。在这些儿歌中,彭桂萼用儿童的语言和思维,以一位爱国主义诗人的视角对孩子们进行了形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这些宝贵的抗战儿歌在丰富抗战诗歌的文化内涵,增强孩童的抗战意识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历史作用,具有不可估量的历史意义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8.
儿童诗是指以儿童为主体接受对象,适合儿童欣赏、吟诵、阅读的诗歌。相比较儿歌,它的篇幅有所增加,语言更加诗意优美,内容更加丰富。苏教版在低年级段选用了9篇儿童诗,有叙事性的儿童诗,如《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有抒情性的儿童诗,如《水乡歌》。立足语用的角度,低年级的这些儿童诗有哪些价值,在教学中又该如何体现这些价值呢?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华夏文化从诗歌开始。儿童诗,语言通俗、形式自由、充满童趣,正符合小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我们通过朗读、想象、仿说进行教学,带着儿童与儿童诗相遇!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华夏文化从诗歌开始.儿童诗,语言通俗、形式自由、充满童趣,正符合小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我们通过朗读、想象、仿说进行教学,带着儿童与儿童诗相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