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和一般的封建统治者不同的是,宋代的统治者对于法律教育和法律人才的选用非常重视,主要表现在宋代独特的试刑法制度。本文探讨的就是这一制度存在、发展和最终消亡的根源,以便对当代法制建设提供一点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鲁敏 《兰台世界》2014,(1):69-70
和一般的封建统治者不同的是,宋代的统治者对于法律教育和法律人才的选用非常重视,主要表现在宋代独特的试刑法制度.本文探讨的就是这一制度存在、发展和最终消亡的根源,以便对当代法制建设提供一点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宋代试刑法制度是针对转任司法部门官员的一种法律知识考试,它对参考人员资格有严格要求,也有严密的防止作弊的措施。宋代试刑法制度的建立和运行是古代法制发展的具体表现之一,同时也对当代法治建设具有借鉴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闫斌 《兰台世界》2013,(11):110-111
宋代试刑法制度是针对转任司法部门官员的一种法律知识考试,它对参考人员资格有严格要求,也有严密的防止作弊的措施.宋代试刑法制度的建立和运行是古代法制发展的具体表现之一,同时也对当代法治建设具有借鉴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政府对医学及医学考试的重视,医学考试制度的规范,使宋代成为中国医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文章从宋代医学考试开展情况着眼,从医学考试的角度揭示了促使宋代医学发展的成因,阐述了宋代医学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政府对医学及医学考试的重视,医学考试制度的规范,使宋代成为中国医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文章从宋代医学考试开展情况着眼,从医学考试的角度揭示了促使宋代医学发展的成因,阐述了宋代医学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宋朝的统治者注重"法制"和"文治"的结合,宋代的商业法制在这样的环境下得到有效的发展。本文主要从宋代立法活动的总体概述、宋代商业法制与传统法律思想的契合之处以及冲突之处三个方面来对宋代的商业法制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我国宋代科举考试录取制度,面临全国统一录取和按地区录取人才的两难选择。本文以北宋中期科举考试中采取"逐路取人"的提出到"五路法"实施的过程为线索,梳理了宋代科举省试录取方式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9.
宋代是我国经济文化发展的高峰时期,统治者采取的是重文轻武的政策。其对图书典籍的搜集整理工作就集中体现了统治者以教化治天下的思想,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宋代文化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邢琳 《兰台世界》2014,(11):39-40
本文通过对"从宽量刑"在中国古代刑法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来阐释中国古代刑法的特点,揭示中国古代刑法的实质,并对中国古代刑罚"从宽量刑"的界定进行深刻探究,并分析其对现代法律制度制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论“应试类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应策试而编纂的类书”,“应‘帖经’、‘八股文’考试而编纂的类书”,“应博学宏词科考试而编纂的类书”;“为应试打基础的‘蒙学’类书”等角度,全方位论述应试类书的产生和发展概况;分析应试类书流行的政治文化根源;认为在一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治体制和思想文化已经固定的国度里,统治者需要的人才,是熟悉古制旧事,能为自己的统治寻找到理论根据和实际参考事例的知识分子。而科举考试是统治者网罗人才的手段。应试类书,则从根本上体现了统治者对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对应试类书的研究,可为当代教育考试制度的改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张谨 《兰台世界》2012,(33):83-84
本文试从宋代枪术的发展状况,来阐释宋代枪术运动在河南的发展情况及其具体社会背景和流传情况,还有就是对后期枪术具体流派分化的启示作用,以此来解析宋代枪术运动经过在河南地区的大发展,对后世武术运动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姚大明 《兰台世界》2012,(10):59-60
其始于隋605年、亡于清1905年的1300多年的古代科举制度[1],是我国封建统治者为了加强统治采取的一种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的政治体制之一。孙中山先生曾于欧美各国考察后说:中国考试制度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西方人则认为,科举制度不仅对  相似文献   

14.
宋王朝建立在结束五代十国纷争的基础之上,在建国以后义一直面临着外族侵略的威胁,所以宋代统治者把加强中央集权作为防止割据势力复辟、巩固统治的基本同策。随着专制统治的加强,作为统治工具之一的文书档案也急剧增多:为了使文档工作更好地为统治阶级服务,宋朝的统治者制定了很多的方法措施,其中,档案的立法就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对宋代档案立法的特点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5.
张艺 《兰台世界》2012,(21):88-89
宋代的宫廷音乐在一定程度上承袭了前朝,但宋代统治者对于雅乐的重视,使宋代的宫廷音乐机构的设立同样重雅轻俗,宫廷音乐走上世俗化与多元化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宋代,民间出版得到空前发展,以"小报"为代表的中国最早的商业报纸出现在这段时期。通过研究宋代"小报"产生的历史背景,分析宋代"小报"的内容和特点,评估宋代新闻、出版自由,可以得到关于宋代市民言论自由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7.
田欣 《兰台世界》2011,(11):14-15
"借仙扬名"是宋代商人家庭捕捉商机的治生之道,实际上就是借助仙人的名人效应。"借仙扬名"既反映了宋代商人乘时逐利的主动性,也反映出宋代商人面对不利经商环境时的无奈与不自觉的风险规避。  相似文献   

18.
张红岩 《兰台世界》2016,(12):137-138
"亲亲得相首匿"源于孔子"亲亲相隐"观点,在汉朝时确立为刑法适用原则,这一原则被整个封建王朝所沿用。这个原则充分体现了封建统治者在法律与人情之间的取舍,也是中华法系中亲属关系高于法律的体现。这一制度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能够给立法者启示,就这一原则产生原因、发展状况、体现的时代特征等进行分析,并揭示该原则的现实意义,从而确立道德与法律、情感与正义的最佳结合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提供理论上的创新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宋代对出版传播的管理和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的集权控制体现在出版传播领域, 主要通过制定各种法令、条例,使出版传播机构与出版者有所遵循; 进行严格的书报检查, 对违法者予以严厉制裁等方式, 对刻书印刷活动实施的控制, 其方法主要体现在行政控制、法律控制及纠察控制等方面。行政手段是指宋代统治者通过颁发诏旨、制定律令及审阅查验制、奖励制等管理条件, 依自上而下的行政层次的贯彻执行, 直接对各类刻书印刷机构进行查验和控制的手段。法律手段是指以法律规范和具有法律规范性质的各种行为规范为控制手段, 调节书籍刻印传播系统内外各种关系的措施。除了用法律手段严惩非法印卖者外, 宋代统治者还十分重视官司纠举, 通过反馈控制、立案追查及监察、诏察等手段, 严防官员失职, 从而构成了一套严密的传播控制网。  相似文献   

20.
宋代法律是中国古代法律发展的最高峰。本文通过对宋代民商事法律、刑事法律以及法律程序和法律技术的发展和特点进行梳理,将宋代法律体系的整体概貌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