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祖国 《记者摇篮》2015,(4):48-49
钢琴音乐是影视作品中的重要元素,能够增强影视作品的视听效果,有利于升华主题,并且可以激发人的情感,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在整个民族精神孕育中有着其他艺术难以超越的作用。钢琴音乐能够使影视声画结合,气氛渲染浓厚,具有独特魅力和积极的作用。音乐是在所有的艺术形式中最擅长于抒发情感、最能拨动人心弦的艺术形式,它借助声音这个媒介来真实地传达、表现和感受审美情感。音乐不论是唱、奏或听在传达和表现情感上,都优于其他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2.
抒情性一般是指在艺术作品中抒发和表露作者的主观情感。在音乐、诗歌等艺术门类中,抒情性是表现中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它对于形象的塑造、对于内容的表达都起着直接的影响和作用,它是艺术作品打动人心、引发情感共鸣的重要手段。广告艺术中所使用的音乐同样具有抒情性的特征,广告音乐的抒情性在广告艺术的表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赵偲宇 《大观周刊》2011,(35):138-138
音乐是一种表达情感的语言,是一种表达感情的艺术形式;而情感则诠释了音乐的全部内涵,是音乐的生命所在。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是音乐教学的意义所在,而这种情感的培养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和积极互动才能进行。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必须将情感培养与音乐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达到寓情感培养于教学过程中,从而有效的实现音乐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郭萍 《新闻世界》2012,(10):137-138
声乐是从一个较高的审美角度通过声音来表现情感的一种音乐艺术形式,也是用艺术表达情感的最高形式,从古到今它都在人类生活和高于生活的艺术表现形式中存在着。它不是简单机械的发声过程,而是用声音来表达情感并加以美的艺术化,所以大家听到众多的古今中外的声乐作品,感觉是美不胜收,令人难忘。  相似文献   

5.
钟杏珍 《大观周刊》2012,(48):335-335
音乐是以流动的音响塑造形象的情感艺术,音乐教学中教师就要创设一种可以让学生听、视感触的环境、氛围、以激发、感染、陶冶、诱导学生的情感。学生和教师同是情景的创设者和被情景感染、陶醉、启迪与激励情感的主体,师生共同分享着音乐本身所蕴涵的情感世界。教师应当认真分析教材内歌曲充分发掘教材的音乐意境因素,并通过多种方式运用它柬为意境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6.
有一首唱广播的歌,名字很浪漫,叫《空中的梦想家》。也有很多人形象地用“飘荡在这个城市上空的声音”来形容广播电台。可见广播是极具人性化特征的大众传媒。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它的核心是“情感”。人所有的情感都可以用音乐来表达,所以音乐陪伴人的一生。我们生活在一个科技化、工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大时代”,不甘心成为“电脑儿童”的现代人需要更多的方式和途径找回人  相似文献   

7.
陈思思 《大观周刊》2011,(39):208-208
审美教育即美育是陶冶人的情感、培养人的审美能力,以塑造完美人格为最终目的的一种教育,是运用美学理论和美的现象,在审美关系中实施教育以培养人爱美、审美、创造美的素质及能力的一种美育活动。音乐是一种善于表达、激发情感,让人产生情感共鸣并具有强烈感染力的一门艺术。在音乐教学中,音乐的审美功能有着特殊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声乐是音乐艺术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以歌声为主要手段,表达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世界。声乐艺术的特点在于通过美好的声音、清晰的语言表达真实的情感,扣动听众的心弦,引起其情感的共鸣。  相似文献   

9.
冉霞 《大观周刊》2013,(6):284-284
音乐,它是一种声音和艺术,它运用音响、节奏和旋律塑造艺术形象,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丰十会生活。音乐对人们的情感影响有着特殊的作用,称之谓“心灵的语言”。它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  相似文献   

10.
林艳 《东南传播》2012,(12):160-161
自影视艺术诞生之日起,音乐就伴随其中,它在影视剧中的作用就是配合故事情节,更好地塑造剧中的人物形象和渲染场面气氛。随着影视的发展进步,音乐扮演的角色也日益重视。时代的发展,观众审美情趣的提高,导致影视音乐创作的专业化,一批专门的影视音乐人也应运而生。音乐是听觉艺术也是人类情感宣泄和表达的媒介。虽然音乐在影视中是作为"配角"而存在的,但在剧中恰当的时候出现,作为激起情感、烘托气氛的重要手段,它使剧情更加引人入胜。当影视剧中运用音乐之后,影视剧由原来的纯视觉艺术变成了视听结合的艺术形式,表现剧情和表达情感是影视剧的两个最重要基本功能,影视音乐除了配合故事情节,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和渲染场面气氛的基本功能外,它还有审美、叙事和彰显民族音乐文化的等功能。  相似文献   

11.
电视剧是综合了文学、电影、戏剧、美术、音乐等艺术成分的艺术统一体。在电视剧中每种艺术成分又都有它的特有的作用。就拿音乐来说,它不仅可以深刻地对人物的性格、思想和感情起着贯穿发展的作用,还可以鲜明地渲染、烘托时代背景和典型环境的色彩及气氛。好的音乐在发生应有的作用时,是和剧情溶为一体,不能分割的。我作为电视剧导演,想结合电视剧创作来探讨音乐在电视剧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张慧君 《大观周刊》2012,(13):268-268
唱歌是人们用歌声来表达思想感情的一门艺术。美妙的歌声能陶冶人的情操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因此,唱歌已成为广大人民最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之一。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唱歌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它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提高音乐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校实施德育和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音乐课程标准》对学生演唱的标准要求是:“能够用标准的音凋、节奏和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初步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  相似文献   

13.
音乐艺术是一种联觉的特殊规律,它按照音乐的传递方式,发音体振动——音波——对听觉器的影响——听觉神经传递大脑,引起生理和心理的感受,再引起感知,理解,想象,情感等心理过程,令人产生出疲倦,严肃,欢乐或悲哀的情绪,它能表达出语言、物象无法具体表达出的内容。这种艺术手段,早就应用于广播节目中,而且占有重要的成分,各级电台都设立了音乐节目时间,应用范围不断拓宽,由单纯的音乐节目渗透在戏曲、广播剧、广播散文中,在听觉上增加了无限、无型的色彩,吸引着听众联想,联觉,化为意境,潜移默化地受着某方面的教育。既然音乐在其它广播节目中能发挥重要的作用,那么,把它引入广播通讯中又如何呢?是否能起到烘托刺激作用,直接转为精神力量?笔者根据  相似文献   

14.
广宁 《大观周刊》2011,(32):11-11,6
《乐记》是迄今为止我国最早的音乐美学论著,它总结了先秦音乐美学的成果,具有较为完整的体系,它在中外美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堪称我国古典美学的奠基石。《情感与形式》是一部论述以“艺术是人类情感符号形式的创造”为中心的20世纪符号美学专著。两部横跨千年的美学著作在音乐的产生、创造、审美等方面都有相似的见解。但是侧重点又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5.
王丽丽 《大观周刊》2012,(24):256-256
音乐作为一种声音的艺术,有其独特的魅力,而音乐教育,更是一门富有艺术内涵的教育,她对孩子情感的陶冶、智力的开发、个性的张扬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纵观我国目前的小学音乐教学实践却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象:许多教师把音乐课当做语文、数学课一样来进行教学,把教学目标重点放在了音乐知识的认知上和音乐技能的训练上。当我们从教育学、心理学角度,从该学段的学生特点、教学大纲要求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来审视小学音乐教学时,显而易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审美力、表现力及创造力,通过教学让音乐溶入孩子的心田,为纯真的孩子播下音乐的种子,在感悟音乐中陶冶情操,培养孩子的优良品格,使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音乐是影视艺术中极富表现力的形式要素,其丰富的表情性、动人的描绘性、强烈的时代感、鲜明的民族性以及跨越时空的传播等,都使影视制作人对影视音乐的运用极为重视。电影《云水谣》的音乐运用极富特色,它与影像叙事有机结合,极为出色地完成了主题的渲染、人物形象的塑造、时空的转换,并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地域性特征,给人以情感的渲染和张力。  相似文献   

17.
何心艺 《大观周刊》2012,(43):410-410
情感在人的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中,显示出极其重要和深刻的作用。音乐课程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有着与一般学科不同的教学方法。倾注爱心,关爱学生。信任教师,勤学苦练。师生之间和谐的情感交流是音乐教学优化审美功效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8.
音乐是一门艺术,它是对客观生活中主观感受的表达与组织。音乐在电视片创作中也常常用到,但创作者对音乐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重画面轻声音,对音乐的关注程度更低于语言和音效。有时运用音乐也不是主动运用,而是在某种情感、主体特征得不到充分展示时才被动运用的。在电视片中经常遇到这些现象:音乐的进人和退出常常突然;乐句或被生硬剪断或停留在不稳定的音符上,使音乐给人未完的感觉;音乐与同期声在音量上比例失调;音乐情感与电视片的主题、内容不符,影响电视片整体效果等。鉴于此,我们在进行电视片创作中,要进一步增强音乐的运用意识。  相似文献   

19.
信绍荣 《大观周刊》2012,(41):71-71
声乐艺术用人声来表达情感,情感蕴藏在声乐之中,声音—作品—情感,在声音和情感之间,作品是一座艺术的桥梁。对作品内涵的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是一种音乐审美的体现,更是一种综合文化素质的反映。文化是人类精神活动的创造物,它包括哲学、艺术、文学、历史、宗教、经济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郭建和 《大观周刊》2011,(27):180-180
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它是人对待外界事物的态度,是人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情感教学是指教师通过健康而丰富的情感,生动形象的语言,并借助于直观教具,较为真实的“再现”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和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进而化为学生的意志和行动的教学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