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现代西方哲学表现出许多不同于传统西方哲学的特点。现代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区别,又有联系或同一性。研究现代西方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和我国现代科学、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一书作者是李泽厚,李泽厚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书评《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一文是因为有关"救亡"与"启蒙"的文章很多,其中,认为反对"救亡压倒启蒙"观点居多。本文试以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角度为切入点,将先参阅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一书中与五四运动相关的其他文章,主要是<胡适陈独秀鲁迅>、<试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和<二十世纪中国文艺一瞥>这三篇文章,借以论述李泽厚本人关于五四主要人物把重点放在启蒙和文化上的原因、启蒙如何先从属于救亡和后又如何完全为救亡所压倒这三个方面的问题,然后整合其他专著和论文的观点.以便探讨五四时期文化启蒙的演变。  相似文献   

3.
1898至1918二十年,是现代曙光孕育的年代,是太阳喷薄欲出前躁动的年代。这二十年间政治体制与思想文化观念的诸种变革对于中国思想文化的现代转型、现代知识分子的起源萌生、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生的意义无论做怎样高的评价恐怕都不过分。无怪乎有学者认为中国历史上唯一能和春秋时代相比的年代是这二十年。到目前为止对这段历史人物、思想文化及学术思潮等层面的研究论著及文章不可谓不多。这些成果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学术经验。自然也留下了经验教训和必须超越的新课题。鉴于此,杨洪承教授的新著《废墟上的精灵:前现代中国知识分子思想文化的理路(1898-1918)》(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以下简称《废墟上的精灵》)在现代知识分子的孕育萌生、思想文化现代转型的内在理路等方面实现了新的开拓和超越。  相似文献   

4.
以《中国现代小说史》为中心,辅以《二十世纪中国小说与文化》、《中国新文学图志》以及《京派与海派比较研究》等著作,杨义建立了一套自己的研究中国现代小说的范式和系统。从整体上把握这一系统和范式,将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备的视角来切入整个中国现代小说史的。  相似文献   

5.
徐仲佳先生的专著《现代性爱的中国形象简史——中国现代爱情小说抽样分析》(以下简称《简史》)一书于2009年6月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继2005年他出版的《性爱问题——1920年代中国小说的现代性阐释》后研究性爱问题的又一力作。  相似文献   

6.
董发亮 《商洛学院学报》2007,21(3):F0002-F0002
由王家民教授编著、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艺术设计概论》,是一部艺术理念先进、思辨色彩鲜明、文化内涵丰厚的学术著作。全书十三章,八十余万字,六百多幅精美插图,系统梳理了艺术设计的历史文化渊源和现实发展形态,深入研究了现代艺术设计学科发展、专业建设的诸多深层次问题,并对与之相关的颇有争议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读罢此书,对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力和深刻的学术思想深感敬佩。[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正1961年,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东方语言文化系的夏志清先生用英文写了使其一举成名的《中国现代小说史》,这是一本中国现代小说批评的专著,也是一部开中国现代小说史写作先河的文学史专著,自问世以来就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此书由耶鲁大学出版后,立即成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热门书,也是欧美不少大学的教科书。当时国内已经出版了的现代文学史著作有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蔡  相似文献   

8.
自西化运动开始的一百余年来,中国哲学的研究活动基本上是为中国哲学寻找合法性根据的过程。对中国哲学的研究方法,除少数一两种属于传统中国哲学的方法以外,绝大部分方法的思想基础是西方的观念体系。这种以西方哲学的立场、流派、思维或方法对传统中国哲学进行解析和批判,实质上是以西方哲学框架体系剪裁和定性中国思想从而给中国哲学观点贴西方哲学标签的行为。这种行为对中国哲学的原生状态视而不见,传统中国哲学的生存性价值和超时空意义遭到了否定,因而中国哲学获得的“合法性”是被判定了“死亡”的“合法性”。一种哲学的“合法性”不在于它是否符合了某种外来的规范或标准,而在于它自身是否在现实社会还具有创生新思想的能力。中国哲学的合法性只能从中国哲学自身在现代社会的创生能力中得到证明,这应当是确认中国哲学是否具有“合法性”的根本标准。创生能力的根本标志就是新的中国哲学诞生——一种既不同于传统中国哲学也不同于西方哲学的哲学;是对两者超越的哲学;是能够与两者对话的哲学。一方面它必然表征的是现代中国人的独特思维方式、独特的语言,另一方面它又提供了值得全人类思考的东西,是属于全世界的。具体标志则应当是出现了可以与《论语》、《老子》、《庄子》等相媲美的哲学著作,出现了像孔、孟、老、庄那样伟大的思想家,可以与当今世界强势哲学对话的新对话者。  相似文献   

9.
《新教育(吉林)》2006,(1):63-63
张艳国在《江汉论坛》2005年第9期撰文指出,忠诚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国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在建构现代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和谐社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意义,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现代部分     
在新课程《考试大纲》的必考内容中,现代部分包括“俄国卜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罗斯福新政和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现代科学技术”“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六个世界史专题和“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六个中国史专题,涉及现当代中国与世界历史政治、经济、国际关系及文化发展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现代西方哲学在中国的译介和被接受、被研究的过程是极其曲折的,但它对推动各个时期的学术研究和社会改造都起到了不同程度的积极作用.如果能够结合现当代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史,那么我们就可以对这个过程有简明清晰的理解.在改进和发展我国的现代西方哲学研究的道路上,我们必须进一步拓宽和深化对现代西方哲学的...  相似文献   

12.
历史视角中的中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路径,是根基于现代大学制度的本质内涵,把它放在中国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彰显其应有之义。基于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建立,我们走过了一条移植和模仿、学习和借鉴、自主和创新之路,一百余年的大学历史发展是我们宝贵的历史遗产。在缺乏理性色彩的功利主义和缺乏人文情怀的工具主义的传统文化思想观念下,我国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之路异常艰辛,"照搬模式"、"依附发展"和"路径依赖"的建设方法,使建设我国现代大学制度之路不时走上歧途。反思我国传统文化惯习,应对我国大学建设与发展的现实问题,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应该树立问题意识,提倡实践路径,注重学习和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经验与教训,突出制度创新,强调创建高等教育的中国模式。  相似文献   

13.
童庆炳先生的<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意义>是一部指导我们步入我国古代文论堂奥与我国古代文论家心灵相沟通的书,一部启示我们如何建设具有我国特色的当代形态文艺理论的书.  相似文献   

14.
远程教学理论的创新是建设创新性国家的创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远程教学论稿》一书在现代远程教学理论上至少有五点创新:把权变理论引入远程教学管理;用中国传统教育理论解释远程教育;远程教学过程理论;远程教学模式构成要素理论;远程教学隐形环境理论。  相似文献   

15.
女性文学研究是一个庞杂的课题,《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专题研究》一书是在普泛意义的女性内涵文学研究基础上展开的,并侧重从历史语境、文化语境,从作家的生存体验、个性品质中发掘属于女性作家个体的独特性,而非强调男、女的性别对立,来凸显现代女性作家的历史地位、写作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现代西方哲学基本上可分为两股主要哲学思潮:人本主义思潮和科学主义思潮,这两种思潮对当代青年实现自我及新观念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研究西方哲学,有助于我们从理论的深层次认识当代西方社会的基本特征与文化态势;有助于我们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助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儒商与现代社会》一书运用文化-经济研究的视角,就中国传统儒家伦理与现代社会之间的关系作了评述。作者试图避开儒学与经济之间的关系这一问题.而仅仅运用韦伯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儒家伦理在面对市场中存在的义利矛盾时所起的作用,但这一尝试并不成功。笔者认为作者困境的源头乃是由于现代社会存在多种力量.如经济、制度、文化之间的分庭抗礼,因而单单从一个因素出发寻找诊疗现代社会的可能的尝试是苍白无力的。  相似文献   

18.
试论中国现代节日系统中的外来节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节日诸如情人节、愚人节、母亲节、父亲节和圣诞节传人中国,并演化成为中国现代节日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西方节日中国化,这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历史、文化现象。从理论上来探求西方节日中国化的社会历史原因与文化原因、中国化西方节日的文化意涵、特点及其对中国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生活诸方面的影响,并对中国现代节日文化的建设和发展进行一些新的思考,提出一些原则性意见。  相似文献   

19.
中南民族大学李资源教授等撰写的《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研究》(以下简称《研究》)一书,2011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是我国第一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的优秀成果之一,代表了我国民族学、中共党史研究的前沿水平,体现了我国民族文化学的学术创造力,对建设中国特色民族文化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从史料中发掘新的材料,在文化的现代转型中以对个案的考察而透视"启蒙"与"科学"时代语境的力度,使肖向明博士的《"幻魅"的现代想象——鬼文化与中国现代作家研究》成为探寻传统文化(尤其原始文化)与中国现代作家关系领域中一部富于创见的新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