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堆谐是藏族一种古老的歌舞艺术,本文对藏族堆谐这种艺术作了简要的论述,通过对“堆谐”的主要伴奏乐器“扎木年”以及藏族另一民间舞蹈形态“果谐”的探源,来分析和考证“堆谐”的源流。接下来,本文论述了堆谐的传承与传播,并且介绍了三种不同的堆谐流派。最后,本文将堆谐与爱尔兰踢踏舞进行差异比较,感受到我们应该在坚持民族性的同时,大胆创新,才能将民族艺术传承下来并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2.
扎巴藏族走婚制度的保存和运行除了得益于扎坝地理生态和经济条件等社会因素外,最根本的原因来自于扎巴藏族观念形态,可以归纳为"血亲不分离原则"。在"血亲不分离原则"和"禁止血亲走婚原则"的相互作用下,决定了扎巴藏族选择并保持着走婚制度。这种制度符合扎巴藏族的心理诉求,是扎巴藏族观念形态在现实生活中的反映。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作者的调查,主要叙述藏族安多方言区乙什扎藏族部落二十世纪三十至五十年代的婚姻习俗,说明这一时期乙什扎藏族部落比较藏族安多方言区传统婚姻习俗已发生变异,并分析了影响传统婚姻习俗变异发生的主要原因,以及藏传佛教信仰对藏民族婚姻习俗的影响,因为相对稳定的文化内核,保持了乙什扎藏族部落传统婚姻习俗的本民族特质。  相似文献   

4.
藏族酒文化与高原、草原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形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藏民族酒风酒俗与民族的性格、自然环境、饮食礼仪以及社会经济形态密切相关。作为酒文化,它既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又是意识形态的东西,藏族的酒文化是以"酒文化"为载体,反映藏族人文文化的一种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5.
卓舞是藏区独树一帜的民间歌舞艺术,本文通过佛教文化在卓舞歌词、队形中的体现和佛教文化与藏区农牧文化结合后对卓舞艺术的影响三方面阐述藏族卓舞艺术中的佛教影响因素,说明藏族卓舞在继承发展与创新的过程中,仍保留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和藏族人民虔诚的宗教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6.
九寨沟民歌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中,在多元文化的长期交融中,不仅具有风韵独特的艺术魅力,而且自成体系。南坪琵琶弹唱,白马藏族民族,白马藏族锅庄曲是九寨沟民歌的主要种类。  相似文献   

7.
传统文化对本民族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大学生走在社会风潮最前沿,藏族大学生在西藏更是如此,而文化对于这一群体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本篇论文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研究藏族传统文化对藏族大学生的观念和学习的大致影响,浅析了藏族传统文化对藏族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藏族建筑艺术浅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藏族建筑艺术是丰富多采 ,生动独特 ,具有浓厚的藏族风格和强烈的地方特色 ,调动了藏文化的全部艺术手段 ,十分巧妙地表现了同大自然共存 ,蕴含着宝贵的建筑经验和历史文化价值 ,是我国传统建筑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藏族建筑的杰作  相似文献   

9.
藏族建筑艺术是丰富多采,生动独物质,具有浓厚的藏族风格和强烈的地方特色,调动了藏文化的全部艺术手段,十分巧妙地表现了同大自然菘存,蕴含着宝贵的建筑经验和历史文化价值,是我国传统建筑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藏族建筑的杰作。  相似文献   

10.
藏族茶欢茶具艺术是谊民族茶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藏族茶欢茶具,既可以从中透视藏族茶文化丰富的内容,又可以加深对藏族风俗习惯及其文化内涵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随着舞蹈多元化的发展,民族舞蹈的形态和风格多种多样,很多少数民族的舞蹈在人们的视野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说藏族舞蹈具有浓厚的藏族文化气息,让人领略与众不同的藏族风俗、民俗。本文将从文化特性和艺术价值两个方面对藏族舞蹈进行略探。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通过对甘肃省甘南地区459名藏族青少年民族认同的研究发现:甘南地区藏族青少年的民族认同包括对主流文化的认同、积极的民族认同和消极的民族认同三个因素,其民族认同在5点计分中处于比较认同和非常认同程度,有着较好的民族认同。影响甘南地区藏族青少年民族认同的因素主要有:年级、教学模式、汉语学习水平和对藏汉文化差异的主观判断。  相似文献   

13.
每一个民族的声乐艺术都是在不断地发展与积累中逐渐形成的艺术成果,作品中所包含的美学意蕴是根植于民族文化传统之中的,并通过具体的演唱实践体现出来。声乐作品中的美学意蕴承载着作品的情感表达与艺术价值体现。通过作品中对于艺术之美的诠释,让我们对作品的美学价值有进一步的了解与认知。本文通过对藏族声乐作品的美学构成,了解藏族音乐在传承与发展中的特点所在,也可以进一步了解在藏族声乐作品中对于美学传统的展现。  相似文献   

14.
汉族美术对藏族佛画艺术的影响,贯穿于汉藏政治交往和文化交流之中。千百年来,藏族佛画艺术在不断丰富自身文化内涵的同时,积极吸纳着异族文化艺术的养分,创造出灿烂辉煌的艺术文明。本文通过汉藏交往的历史回顾与描述,着重分析了藏族佛画在色彩、装裱形制以及画面背景的形象造型等方面,对汉族美术的吸收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族群态度的研究一直是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课题之一。在多民族国家和地区开展族群态度的研究,对解决族群冲突、实现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运用强迫式范式、非强迫式范式的外显测验和内隐联想测验,以甘南藏族自治州藏族、汉族小学、初中、高中学生为被试,探讨了藏族、汉族青少年外显、内隐族群态度的发展特征以及学校类别对藏族青少年族群态度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外显族群态度方面,在不同年龄段,藏族、汉族青少年表现出了不同的族群态度;在内隐族群态度方面,藏族、汉族青少年的族群态度表现出了跨年龄的稳定性;学校的族群环境对藏族青少年的族群态度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白马藏族艺术是凝结着白马藏族人民智慧的文化瑰宝,历史悠久兼具实用性和审美性双重功能,表达了白马藏族人民积极向上的生活追求和美好愿景。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因其本身的传承方式和新的流行文化等原因,日益失去原有的光辉。文章从白马藏族艺术家主体地位的保护、倡导新的传承方式以及找到新的发展路径方面对白马藏族艺术做了深入的探讨,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白马藏族艺术的发展方向也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论藏族服饰艺术的哲学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所有人类服饰一样,藏族服饰也是藏族出于实用目的而创造的,除了挡风遮雨的基本功能外,还负载着藏族的历史、宗教和文化。藏族服饰艺术是藏族在满足实用目的的基础上,基于认知功能和审美功能的考虑而产生的,富有很强的哲学意味。在对藏族服饰艺术展开论述的基础上分析了藏族服饰具有的实用哲学、美学和宗教哲学意蕴。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国家对西藏地区教育事业给予大力的扶持,尤其是西藏地区的藏族青少年更是国家重点培养的对象,究其原因是藏族青少年是未来新西藏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藏族青少年的国家认同对国家的繁荣和西藏地区的稳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民族民间舞蹈是中国民族独特的艺术文化形式,舞蹈的发展、演绎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而藏族舞蹈起源于高原,是藏族人民勤劳勇敢、对抗自然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在藏族符号文化中,藏族吉祥符号是一个庞大的文化体系,是藏民族生活中最常见、最重要的一组象征符号,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艺术内涵和象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宝伞、金鱼、宝瓶和莲花四种典型的吉祥符号,从民俗意义和宗教意义两个方面阐述了藏族吉祥符号的象征意义,以及深化对藏族吉祥符号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