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博客商业化:概念躁动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博客已经成为一个具有明显群体特征的网络社区,对那些有意促使博客商业化的人或资本来说,博客已经具有商业特质。此外,国内三大博客网站陆续得到第一笔风险投资。博客中国从2004年6月正式商业化运作,提供了博客托管服务。BLOGBUS网站在2004年10月获得20多万美元风险投资。同时,中国博客网也获得了来自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IDGVC)的第一笔风险投资。至此,中国博客商业化趋势初现端倪,中国的博客经济时代已然来临。甚至有业内人士断言:2005年,堪称中国博客经济元年。  相似文献   

2.
《新闻世界》2007,(11):6-9
博客,还是不博客,这是一个问题,这已经是许多网友面临的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刘喜梅 《新闻世界》2009,(11):110-111
一、导言 从2000年博客开始进入中国,到2004年“木子美”事件让中国网民开始了解博客,再到2008年底,中国博客(个人空间)作者人数达1.62亿人,可见博客在中国市场的增长迅速。而高校学生作为博客使用的一个巨大群体,以及作为互联网的伴生品的博客对高校学生所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美国 iResearch艾瑞市场咨询根据来自eMarketer的数据整理发现,2005年美国博客(hosted blogs)数量为5340万,比2004年的2100万增长154%。2000年美国博客数量为20万,经过5年时间超高速发展,美国博客数量已超过5000万。有约四分之一网民使用博客。  相似文献   

5.
美国新闻博客的传播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闻博客是博客形式中的一种。美国名的新闻博客网站德拉吉报道网站(DruegeRrepor.com)从报道克林顿绯闻开始,将“博客”引入人们的视线;随后博客网站在美国新闻界越来越引人注目,直到2004年美国大选,博客记持有记证,正式参与报道美国总统大选,博客开始进军美国的新闻领域已经初见端倪。  相似文献   

6.
对“网络实名制”的文化传播学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仔锋 《新闻窗》2007,(1):82-83
网络实名制,就是网民们使用网络服务如博客、BBS讨论、电子购物、网络游戏等时,要进行真实姓名和身份证号登记与验证,以加强网络管理。目前,韩国已实行了实名制,中国也开始拟实施—2006年10月,中国互联网协会拟召开会议讨论在中国实行博客实名制。中国互联网协会是一个半官方组织,第一次就实名制召开会议,9名缺席,多数(网络精英)没有到场,“博客实名制”遭遇阻力。  相似文献   

7.
史梁  吕艳 《新闻传播》2005,(2):55-56
2004年美国大选已经尘埃落定;大选中新闻报道的博客现象引起人们的关注。在9月30日美国总统候选人布什与挑战者克里举行第一场电视辩论,除了各大媒体现场转播外,政治立场不同的博客族(bloggers)也忙着即时贴文发布评论。共和、民主两党也积极通过博客宣扬政见,在主流媒体之外另辟接触选民的途径。主流媒体对博客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2003年美伊战争期间,  相似文献   

8.
吴杨 《新闻实践》2010,(2):61-62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体育博客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已经成为传统体育媒体获得新闻源的一个重要手段。2009年9月5日,桑兰在博客中晒保姆“劣行”,引发全国报纸的纷纷转载,并在受众中引起强烈反响。两个月后,在报纸帮助下找到新保姆的她,又在博客中发表了《还是家政,却有万分不同》一文,并向有关媒体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9.
博客文化价值观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明 《新闻界》2006,(4):97-97,73
博客现象的兴起已成为了21世纪媒体变革的焦点。据统计,2004年2月,美国在线浏览的成年人中有17%阅读博客网站,而到了2004年11月,这个比例就达到了27%。现在世界上,每5.8秒就诞生一个博客。①一、博客文化一种新的技术在它逐渐发展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种行为方式时,它也就会衍生成为一种文化。博客也是如此。1、博客文化的形成博客文化的形成与博客技术的特性是分不开的。博客就其作为信息媒介的性质来说,承载的内容主要是文字、图片、影像等,传递的是精神、观念和思想,这和传统媒介并无大的区别,但就其技术使用范围来说,它要比传统媒介优越…  相似文献   

10.
名人博客塑造的媒介文化奇观——兼谈网络自由的幻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亚楠 《新闻记者》2006,(12):48-49
2006年9月2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了《2006年中国博客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8月底,中国博客作者规模已达到1750万,其中活跃博客作者(平均每个月更新一次以上)接近770万,注册的博客空间数接近3400万,而博客读者则达到7500万以上,其中活跃博客读者高达5470万人。就在这欣欣向荣的博客群中,还有一个无法忽略的文化现象——名人博客的兴起。本文将就名人博客所塑造出的媒介奇观进行剖析,对博客的文化意义进行深层思考。  相似文献   

11.
博客文化解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博客,是英文“Blog”或“Weblog”的中文翻译,本是“WebLog(网络日志)”的缩写,特指一种网络个人出版形式。一个Blog就是一个网页,它通常是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Post所构成,这些张贴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排列。Blog的内容和目的各有不同,从对其他网站的超级链接和评论来看,有关公司、个人构想的新闻到日记、照片、诗歌、散文,甚至科幻小说的发表或张贴都有。撰写这些Weblog或Blog的人就叫做Blogger或Blogwriter。无论是在博客发源地美国,还是在中国本土,博客都是一个新生事物。随着近年来的迅猛发展,博客不仅更新着网络传播的格局,  相似文献   

12.
博客自从2002年正式进入中国以来,每年都会有新的发展。2003年是中国博客发展年,用户达到20万;2004年是博客商业化年,博客开始成为互联网上的一种普遍现象; 2005年是博客大众化元年,博客开始从精英向所有网民和非网民普及,占中国互联网网民总数的10%左右;而到了2006年,中国则兴起了官员博客。  相似文献   

13.
去年8月1日,中国军网推出了博客。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事情。从此,无论驻守在荒原戈壁还是南疆海岛,无论生活在边远山区还是繁华都市,每一个穿军装的人都可以通过军网博客将自己的生活空间延伸到天南海北。军人的生活,将因为博客而精彩。有了军网博客,你可以学习写作、整理思想、读书交友、甚至寻觅爱情……如果说博客的诞生开创了网络的新纪元,那么军网博客则是开辟了一片属于中国军人的绚丽时空。  相似文献   

14.
网络媒体挑战传统新闻媒体(报纸、广播、电视),博客是其中一路军。博客愈来愈多地充当重大新闻首发者和新闻事件制造者,强烈刺激着传播领地唯我独尊的传统媒体。其实,浩如烟海的博客当中那些具有公知意义的信息,又何尝不需要传统媒体将其变现为新闻?没有传统媒体的再生产再传播,博客多数是个人与微众之间的网上悄悄话(名人博客又作别论,但也不是新闻)。  相似文献   

15.
2004年至今,经过六年的发展,国内博客的使用人数已经过亿.博客今天已经成为一种被最广泛使用的话语平台,可以说,博客的时代到来了.  相似文献   

16.
一、博客与微博发展素描博客、微博客都首先发轫于美国,在发展过程中得益于一系列公共事件推动概念普及,并经由社会创新者的引领最终被广泛应用。博客雏形最早可追溯到1994年。2001年至2004年间,随着博客技术的傻瓜化与一系列新闻和政治事件在博客上的独家披露和率先报道,博客走入了越来越多人的生活。2007年4月,全球性的博客搜索引  相似文献   

17.
人民网三剑客是指人民网强国博客、人民播客和掘客三个频道。对博客和播客,大多数的网友并不陌生,而掘客还是一个比较新鲜的事物。‘掘客’,音译于  相似文献   

18.
博客:新媒体浪潮的导火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彧 《传媒观察》2007,(3):44-45
刚刚过去的这一年,博客如日中天,一种全新的传播方式挠战着人们的传统传播观念:只要上网注册登录一个账号,立刻可以成为新闻的发布者,体自己就可以成为一个“媒体”,中国互联网协会近日发布的《2007年互联网调查报告》显示,到2006年底,我国博客作者规模达到2080万,博客访问量1.01亿。在博客作者中,活跃的博客作者有315万。博客的魅力何在?它是如何改变着我们?它真的会成为传统媒体的“掘墓人”吗?  相似文献   

19.
博客是继Email、BBS和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是互联网发展的第四个里程碑。从2003年博客的"蠢蠢欲动",到如今的如火如荼,我国博客正处于急速发展期。根据艾瑞市场咨询的数据显示,"我国博客用户由2003年的20万增长到2004年的  相似文献   

20.
博客热的冷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詹新慧 《传媒》2006,(2):46-48
2005年的博客:火! 来自博客界的行动是第一波:2005年初,博客网(当时还是"博客中国")举行研讨会,宣布并购博客动力,并融资1000万美金,将博客注册用户发展到300万.6月,腾讯QQ推出Q-zone,算是门户网站推出的第一个有影响的博客,其实在此之前,TOM已有博客,和讯转做博客,而新浪的博客1.0也已在测试中.9月8日,新浪在京宣布推出Blog2.0公测版,搜狐、网易紧跟其后,一场来自门户网站的博客大战随即拉开,战火燃烧的催化剂则是各种博客大赛和拉"客"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