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是在认真分析民办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现状的基础上,借鉴教育部2014年提出的在义务教育阶段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的活动方案,提出适合于民办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实践渠道的"优课"工程建设项目,通过教师对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的优化等一系列措施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以期对民办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及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为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深度融合,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组织了2014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黑龙江省初中生物学科共有50节"优课"参加了省级评审。基于此,通过对"优课"情况的介绍,分析"优课"的五个特点及典型案例带来的启示,并从十个方面梳理了存在的问题,对今后"优课"的改进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章探讨了基于主题意义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基于主题意义进行阅读教学的整体思路,并通过"一师一优课"的教学实践案例分析了基于主题意义如何开展阅读教学,以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相似文献   

4.
柳锦 《现代英语》2023,(19):53-56
“优师计划”为加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教师定向培养,推动教育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创造了良好的支撑条件和充分的外部基础。“优师计划”师范生是未来的乡村教育者,其教师信念的培养对其个人和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文章尝试从教学管理视角探索英语(优师专项)师范生教师信念的培养模式,在阐述英语(优师专项)师范生教师信念培养需要克服的观念困境、课程困境、发展困境和管理困境后,提出英语(优师专项)师范生教师信念培养的对应举措,分别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对“优师计划”师范生教师信念的培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新课程倡导的理念之一。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有些"低效"的课堂教学也是非常有效的。有效达成了结果,而过程呢?优效则显得弥为珍贵。因此,有效且优效的思想也就应运而生。从有效走向优效,亟需教师教育智慧的生成。  相似文献   

6.
"优课"评选是"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的重要阶段,而拥有一套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案是保证"优课"评选客观公正、简单高效的前提。本文以"优课评价指标"的修订为切入点,首先通过专家咨询丰富和细化了既有指标,并利用层次分析法赋以指标相对权重;其次将模糊理论与灰色系统理论结合,构建了基于模糊灰色关联分析的中小学"优课"多层综合评价模型;最后为了进一步修改完善模型,对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随机抽取的9节"优课"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模型科学可用,能给"晒课"的交流研讨与"优课"的遴选推荐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公法与私法的划分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得到了认可,但是关于"公法优位"与"私法优位"一直都有争论。中国面临的法治选择,可以通过以公法与私法的划分标准和对优位的理解为突破口,就学界所持的"私法优位"观点进行反思,从限制公权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建设政治文明的视角,提出了公法优位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TPACK框架作为可以指导教师将技术融入学科知识和教学法结构中的理论之一,不仅能有效地提升教学效率,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而且有助于满足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需要。文章在“一师一优课”平台上选取10节2019年部级优课作为案例视频,运用视频分析法,量化分析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教学行为与教师TPACK结构,探究优质课堂中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TPACK结构特征,并对教师TPACK发展提出建议,以期为教师教学反思和专业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教育发展到今天,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困惑。如何创造有效、优效的教育?需要教师智慧寻"道",把学生引向"好学"。教师要理解学生,智慧寻找识学之"道";把握差异,智慧寻找教前之"道";研发策略,智慧寻找教中之"道"。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课堂上教师满堂灌的单向教育模式逐步被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模式所替代。许多学校也将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本校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探索适合自己学校发展的教学理论和课堂模式。我校以学生实际情况为基础,吸取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优秀的课堂模式"优学课堂",努力创设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依托导学案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教师适时介入的课堂模式。本文为笔者学习优质"优学课堂"课后,将其应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发现问题后进行的反思,以期为以后改进提供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1.
翚婷 《华章》2012,(16)
“创先争优”是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立足于本职工作发挥模范先进性作用的经常性工作.作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党校工作创先争优成效就在于教师能否立足本职创优秀.本文认为基层党校教师要在“创先争优”中发挥作用,就要抓好思想之优、落实好行动之优和把握好评价之优.  相似文献   

12.
从学生的"学"着眼,从"教"入手,将课堂的主角由教师转化成学生,摒弃教师课堂传授的统一性,从而让学生真正走向自主、自由、自然、协同。依托"优教智慧教育云"平台,实现高效备课,实现课堂互动,实现智能作业。  相似文献   

13.
论《庄子》“卮言”即“优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卮言"是《庄子》的一种写作方式。学者认为"卮言"是对散漫无谓之言的比喻性说法,或是先秦饮酒礼中的祝酒辞。事实上,"卮言"即"扬觯之语",它的散漫嘲戏的特点,说明它是俳优在酒席上的语言表演,又称"优语"。"优语"的内容包括插科打诨、谜语、神怪故事和说唱等。"优语"因其娱乐性质而享有豁免的权利,俳优可以利用这一职业特权进行劝谏,因此,"优语"又是一种有所承担的话语形式。"优语"因其似有似无的姿态和充满了隐喻性的表达方式,而得到道家的认同。《庄子》大量采用了"优语"即卮言的形式,或模仿了它的表达方式。《庄子》自云"卮言日出",确非虚语。  相似文献   

14.
实施“优师工程”促进素质教育洛阳市第一高中校长韩预知教师是学生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合格人才。为了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促进素质教育,我校从1994年开始启动“优师工程”。几年来,着重从以下...  相似文献   

15.
"一带"和"一路",是利用教师的个体差异资源赋能教师持续发展的新引擎。倡导"共研、共建、共享"的核心原则,"一带挈"——上"承"名师工作室,借智借力:①人格感召,智慧帮带;②借力助推,集聚辐射。"一路径"——下"接"优师工作坊,聚智聚力:①志同道合,触碰痛点;②线上线下,深度交融。"一成效"——点"亮"朴诚教师群,成事成人,让百年老校腾跃着昂扬不止的蓬勃活力。  相似文献   

16.
“优师计划”旨在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培养高素质乡村教师,促进师资供需配给的区域均衡。“优师计划”的实施有利于构建高素质教师队伍、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现乡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东北师范大学作为“优师计划”的试点院校之一,在践行“优师计划”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此,应从更新教师教育的顶层设计、优化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提升教师教育者素质、追踪国际教师教育培养前沿四个方面着手,推动“优师计划”的落实,推动高质量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技术装备的不断完善、新课改理念的逐步深入,多媒体技术为中小学教学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保障。"优课"数字化应用系统以它完善、便捷、全面、开放的特点越来越受到教师的关注和学生的认可。教师可以利用"优课"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课程开发与拓展,有助于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和学习兴趣的树立。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基本理念里明确"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如何落实新的课程标准是历史教学中的一个新课题,故而对历史教学法的改革、探索迫在眉睫。经过25年的历史教学,尝试采用了"诵读—导思—导议—精讲—精练"师生教与学双方密切配合的"五优教学法"。事实证明此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高等师范院校是教育系统的"工作母机",是为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培养输送教师的"摇篮",是全国普通中学的"师源".培养的目的在于使用.分配则是师资培养和使用的交接点,或者说是招生-培养-分配-使用-再教育"链条"的中间环节,起着承前启后的交接作用.优生优分、优才优用则是分配工作的一条重要原则,是高校毕业生分配方针和诸多原则的集中体现.正确理解和全面贯彻优生优分的原则,有利于形成"尊重知识、尊重  相似文献   

20.
"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现象古已有之,引人深思的是,近几年这种现象在大学和科研机构愈演愈烈。究其原因,与自古以来把"学而优则仕"异化为读书做官,以及现在社会流行的"官本位"有关,其实,"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其所体现的是儒家"内圣外王"的政治理想。正本清源的"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值得我们今日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