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素锦 《辅导员》2010,(14):99-99
苏联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活动有两种职能:一是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二是自我表现。从某种程度上看,我们现在提倡的"和谐的教育",其实就可以按照苏霍姆林斯基的要求,把学生的这两种职能很好地配合起来,使二者得以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2.
一、和谐教育法的研究和实验1.和谐教育的基本原则和谐教育作为一种教学策略体系,就是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在教学活动中,力求使教学过程诸要素之间以及教学过程与教学环境之间始终处于一种协调、平衡的状态,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发展。和谐教育是通过构建整体优化的育人系统实现学生素质全面和谐主动发展的教育模式,和谐教育模式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和现代系统教学理论的基础上,是基础教育改革实践的直接产物,它既是一种体现素质教育的先导理念,又是一种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2.教学过程自身…  相似文献   

3.
综合中学,是目前西方多数国家采用的一种中等教育实施机构,它最早出现于美国,并在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得到推广.由于这种模式打破了分轨制教育模式,把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集中到同一所学校学习,促进了教育的民主与平等,以及它具有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两项职能,使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和谐发展,互相渗透,延缓了学生的分流,这使得举办综合中学成为当前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4.
"和谐教育"课堂模式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模式,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不仅是实施素质教育、构建和谐教育的需要,更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一代新人的需要。构建和谐轻松的语文课堂,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在亲切舒适中享受课堂。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存在"扬善弃真"的现象,教材编写者和教师强调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使之接受"善"的教育。在这样的强调下,有许多的"真"被迫流失了。这就造成了两种危害:其一是伤害了学生的感情,影响教育意义的建构;其二是使学生的观点片面化,使之形成二元化的思维,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以和谐思维取代斗争思维,语文只有使"真"与"善"和谐相处,才能发展学生的可发展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6.
和谐教育就是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社会发展需求与人的自身发展需求相和谐为宗旨,协调并整体优化各种教育因素,创设和谐的育人氛围,使教育节奏符合学生发展的规律,进而使"教"与"学"产生"谐振效应",促进学生基本素质获得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教育。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教师必须与时俱进,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推进教学过程的和谐,深入开展"和谐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充当和谐教育的使者,为构建和谐教育、和谐社会奉献力量。  相似文献   

7.
《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所谓和谐教育是从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实际出发,在教育活动中,力求使教育过程诸要素之间始终处于一种协调、平衡、和谐的状态,使教育的节奏符合学生发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国家不断加强环境保护的资金技术投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作为教育工作者,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教育的职能,加强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引导,使学生身体力行地参与到环境保护活动中。  相似文献   

9.
和谐教育与愉快教育、成功教育、创造教育一样,都是实现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教育模式.和谐教育认为,从教育过程的角度看,影响教育质量和效益的基本矛盾,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与学生身心发展的不适应.和谐教育紧紧抓住了这个基本矛盾,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着力追求教育与学生发展的和谐.和谐教育所追求的教育理想境界,是教育教学活动所产生的综合性教育影响力量,与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发展需要在和谐基础之上能产生"谐振效应",促使学生个体的发展达到其自身最佳程度或最佳状态.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教学活动的效率和效益.  相似文献   

10.
孙景荣 《考试周刊》2012,(61):105-106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和谐教育”的解释——人的活动有两种职能:一种职能就是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另一种职能是人的自我表现,个人的世界观、信念、意志力及在集体成员的相互关系中的表现和显示。苏霍姆林斯基所提出的“和谐教育”就是把学生的这两种职能很好地结合起来,使二者都得到均衡的发展。现实的外语课堂教学恰恰忽略了上文提到的第二种职能,尤其忽略了“人的自我表现”“在集体成员的相互关系中的表现和显示”。实质上是忽略了与他人交往的环境中的互动。当代语言教学的理论认为,知识是由个人自己构建的,而不是由他人传递的;这种构建发生在与他人交往的环境中,是社会互动的结果。该理论的核心是教师、学生、任务和他们所处的环境是一个动态的系统,相互需要,相互促进。具体地说,“学生”是知识建构的主体,处于系统中心,而“教师”、“任务”和“环境”构成学习的中介因素和外围环境。  相似文献   

11.
吴兰芝 《湖南教育》2005,(10):31-31
“和谐教育”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来的教育思想。他主张把学生认识、理解客观世界和自我表现这两种活动职能和谐地结合起来,使两者得到均衡发展。我们知道,学生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主要体现在学习上;而他们的自我表现则是多方面的,如性格、意志、信念、学习态度、思想品质、智力等,都是形成人的精神世界的物质基础。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其精神状态是密不可分的,只有精神世界充实、丰富,他的学习才有方向和动力。因此“,和谐教育”对于我们今天的英语教学来说,仍然具有重要意义。1郾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  相似文献   

12.
和谐教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和谐发展为核心,协调并整合各种教育因素,创造和谐的育人情境,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知情意行诸方面得到全面和谐发展。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教育模式,更是素质教育的永恒追求。我校从优化管理,推进和谐教育为切入点,努力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13.
一、和谐教育的思想“没有和谐的教育就没有和谐的发展。”什么是和谐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和谐的教育,就是如何把人的两种职能配合起来,使两者得到平衡:一种职能是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另一种职能就是人的自我表现,自己的内在本质的表现,自已的世界观、观点、信念、意志力、性格在积极的劳动中和  相似文献   

14.
“和谐——主体——发展”教育作为一种学校教育模式 ,突出了学生这个主体在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中自主发展的教育目的 ,深刻地揭示了素质教育中“以人为本”的内涵 ,符合当前的教育教学发展形势。我在心理教育辅导课中 ,根据“和谐——主体——发展”的教育思维方法 ,突出了“启发学生自我体验、唤醒学生自我意识、促进学生自我发展”三个重要环节。这三个重要环节之间 ,“启发学生自我体验”是开启学生心灵、调动学生心理活动的重要开始 ,是其它两个环节的基础 ,而“唤醒学生自我意识”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产生顿悟 ,心理活动达到了较为深…  相似文献   

15.
和谐教育既是一种思想、一种理论,也是一种理想、一种追求。新课程改革提出"一切为了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的要求,它的核心就是和谐教学。和谐教学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力求使教学过程诸要素之间以及教学过程与教学环境之间始终处于一种协调、平衡的状态,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  相似文献   

16.
和谐教育是以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的,以美育为桥梁,使德、智、体、美四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和谐教育是从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统一实现出发,调控教育场中诸教育要素的关系,使教育的节奏符合学生发展的节律,进而使"教"与"学"产生谐振效应,促进学生基本素质获得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本文具体阐述了会计学科教学中的计算机教学,和谐教学重点强调的两个方面,一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二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学生教育模式的转变,对高校学生工作者的素质教育方法进行探讨,提出学生工作者的"三种职能"和工作中运用的"三种方法",与时俱进地做好现代化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8.
正"健康课堂"是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遵循人的身心发展和教育教学规律,通过优化课堂教学环境、变革课堂教学活动、改进课堂教学管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心理咨询经历使笔者坚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管是特级教师还是教学能手,要  相似文献   

19.
“和谐教育”与“创新教育”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教育”与“创新教育”是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应运而生的两种新的教育模式,二辩证统一,互为因果,如果人为地将其分割是不妥的,这是本的立论所在。  相似文献   

20.
要想与时俱进地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必须切实结合教育现状的发展情况,严格遵循相关规则,并因地制宜地调整相关教育原则,把握教育整体朝着良性方向发展。与此同时,我们要熟知,要想政治教育取得真正的成效,必须得通过合适的方法,将政治教育植入人心。而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往往是直接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学生作为教育的客体,也往往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教育模式使学生彻底地失去了教育的主动权。现阶段,为了适应我们这个新时代的发展,必须将以往的"说教式"教育模式转变成"参与式"教育模式,彻底抛弃以往的"灌输式"教育方法。在目前的高校教育中,我们必须面对个性化教育这一问题,大学生是独立的个体,在发展高校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深刻谨记这一点,并采取有效手段适应这样的客观情况,才能真正地有效地发展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