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题学习网站应用于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梳理和总结了主题学习网站应用于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优势.在此基础上,探索了主题学习网站应用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基本方式和策略,从信息技术教师、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主题学习网站以及学生四者之间的关系出发,提出了应用的基本模式.最后,讨论了初中信息技术学科主题学习网站的设计开发过程和方法,包括网站的结构组成、功能设计、教学设计以及开发技术等几个方面,初步构建了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主题学习网站的基木模型.  相似文献   

2.
将主题学习网站应用于信息技术教学中,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优化教学效果。本文在分析主题学习网站应用于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优势的基础上,探讨了主题学习网站应用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基本方式和策略。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义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课程已经成为初中教学内容中的重要组成要素,而且越来越受到学校及学生家长的重视。本文以信息技术教材的教学案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学习网站的重要性,并详细介绍学习网站在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期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合理应用学习网站,提升初中信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也变得尤为重要,信息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初中生学好信息技术对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就我国目前的信息技术课程教育而言,其教学方法还比较落后,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了迎合新课改形势下的教育理念,创新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开辟主题模式的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且能够有效地培养初中生的自主探索能力,使中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学生对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针对主题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教学进行分析,探讨开展主题模式教学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5.
正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是对初中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对于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促进初中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学习网站的应用,能够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师的课堂设计,使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更有效。一、学习网站实现了教学内容的整合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教学内容涉及很多方面,学习网站的运用,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整理、丰富和灵活组合,形成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使得教学内容得到很好整合。例如:  相似文献   

6.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课程具有应用性与操作性强的特点,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自身创造能力。但是现在初中信息教育还存在一些不足,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没有兴趣,对课程投入的精力也不会太多,致使学校的的信息教育质量偏低。将游戏化教学应用于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升了教学的质量。针对游戏化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应用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合理性应用策略,以期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教学信息化的推进过程中,最有效的途径是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丈章结合主题学习发展优势、Moodle课程开发平台特点和主题学习网站功能,提出在师范类教育技术课程信息化教学实践中,可依据现代学习理论,基于Web技术结合主题学习,构建基于Moodle的主题学习网站.  相似文献   

8.
薛锋 《新课程研究》2012,(7):171-172
笔者结合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肯定了建设主题学习网站在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素材、拓展教材内容、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成果、促进多元化的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积极意义,并从提出学习任务;分解重、难点;研讨技术运用;实施教学评价;进行小结拓展五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建设利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题学习网站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日常教学中是教育发展的需要,在校本课程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主题网站将信息技术与校本课程深度融合,架构校本课程与生活联系的桥梁,可有效地发挥信息技术专题网站的作用,大大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之中,逐步形成新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0.
专题学习网站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种新型的网络教学资源,如何有效提高其在课堂中的应用效果是当前网络教学研究的一个新挑战。本文通过对专题学习网站的概念、发展现状、建设价值等方面进行分析,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将Web3.0技术、教育游戏、WebQuest主题探究学习、抛锚式教学等策略应用于基于专题学习网站的教学,以期促进专题学习网站在教学中的有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现阶段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教学形式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冲击。在不断发展的微课背景下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应结合现阶段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生的学习需求、新课程改革的标准、微课教学趋势等创新课程教学模式及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意识,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的自学能力及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综合信息素养的培养,实现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主要针对基于微课背景下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措施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与其他学科(或知识主题)的整合,另一层是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教学的整合。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模式有基于“情境创设”的学习模式,基于“应用软件”的学习模式,基于“网络资源”的学习模式,基于“专题网站”的学习模式等。信息技术课程并不是简单地为了学习信息技术本身,还要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实现整合的关键是培训高素质的教师。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在教学中的应用已逐步普及,"专题学习网站"也越来越多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为了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优势,尝试设计信息技术学科专题学习网站,并应用于日常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通过不断的实践、改进、创新,发现通过应用专题学习网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而且能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初中教育也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全面开展信息技术课程,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当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缺乏针对性,教学模式也比较单一,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从微课的视角进行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利用形式多样的微课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介绍了微课的含义和特点,总结了当前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现状,进一步探讨了基于微课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自新课程改革之路走得越来越远之后,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就如同雨后春笋般不断出现在教育领域中,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学案导学"作为一种体现现代教育的理念的新型教育模式,将其应用于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而且能推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本文从"学案导学"模式出发,对如何应用于初中信息技术中提出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6.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与分层教学理论整合于专题学习网站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视点。本文主要研究了如何将专题学习网站应用于信息技术学科分层教学中,同时结合教学案例进行了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有一定的创新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立德树人背景下提出的育人理念与方法,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在阐述初中生物学课程思政内涵意蕴的基础上,对课程思政要素进行梳理,构建了初中生物学课程思政维度体系。从现代信息技术赋能、课程育人价值挖掘、主题学习方案实施视角,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探索了初中生物学课程思政的融合路径,为一线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主题学习网站作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种形式,为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了重要的资源支持,并从多方面深刻地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本文从主题学习网站的功能定位入手,探讨关于主题学习网站的功能评价,并制定评价量表,以期能够为主题学习网站的功能设计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9.
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教育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从目前中小学教育现状出发,结合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基于OBE教育理念,进行了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作者通过分析OBE教育的内涵、当前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OBE教学理念构建了OBE教学模型,明确了学生的学习目标,有效地实现了《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成效,促进了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20.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各种教学方法被运用到课堂教学当中。项目教学法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项目教学法可以让实践与理论有效地结合,通过构建具体的教学项目来完成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通过新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项目学习的课程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教师应多采用新的教学方法,不断革新自己的教育理念。积极地将项目教学法引入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课堂中。本文是探讨项目教学在初中信息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