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机械基础》课程中 ,“液压元件”是比较关键的一章 ,在教学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其中要讲30多个液压元件的结构和图形符号 ,课时为6至8个学时。要在这样短的时间内讲述这一章内容并使学生掌握 ,困难相当大 :(1)学生识图能力差。(2)从刚性元件到液压元件 ,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和分析问题的角度发生变化。(3)内容多 ,课时不够。而这一章内容在教学中的目的是 :要求学生掌握图形符号的含义 ,为下一章“液压基本回路”做知识准备。针对这些情况 ,我试图改变教学方法 ,以期通过教学方法的改变 ,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理解并掌…  相似文献   

2.
在技工学校《机械基础》(中国劳动出版社)液压传动部分的学习中,大家往往忽视液压阀结构的学习,将其结构与作用孤立起来,认为只要知道图形符号,了解作用就可以了。其实,这种认识有失偏颇,给某些问题的求解带来了很大困难。在液压传动中,溢流阀是重要的液压元件之...  相似文献   

3.
液压元件是液压系统的重要部分,通过元件的拆装实验,不但可以清楚了解结构图或结构原理图上难于表达的复杂结构和空间油路,还可以感性地认识各个液压元件的外形尺寸及有关零件的安装部位,并且对一些重要零件的材料、工艺及配合要求获得初步了解,做到从结构、工艺和制造等方面深入理解液压元件的工作原理及其选用、安装和维护等问题,以便能正确选用元件,设计出合理的液压系统.因此,液压元件拆装实验是学习液压传动课程的主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4.
液压元件是《液压传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学生应该掌握各种液压元件的工作原理、结构及其使用.由于液压元件具有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工作过程直观性差、应用范围广等特点,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因此,改进教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总结液压传动课程特点的基础上,以强化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为目标,举例说明了比对式教学法在液压元件和液压回路教学中的应用。因各类液压元件和回路通常具有较明显的结构差异,适宜采用比对式教学法讲解其工作原理与功能,且运用得当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利用AutoCAD2007的外部块命令创建液压气动图形符号库,再通过设计中心和工具选项板,可以直接选择图形符号,绘制液压气动系统原理图。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西班牙Gamesa公司风力发电机组为例,介绍了变桨距风力发电机及其控制方式,详细分析了G52风力发电机组液压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工作原理以及主要液压元件在系统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一、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必须掌握液压传动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概念; 2.必须掌握主要液压元件的工作原理、性能、基本结构和合理的选用方法;  相似文献   

9.
液压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油路连通状况分析是学习液压传动的重要内容,是使用、维护、维修液压传动设备的基础,目前的液压传动教材对液压传动系统原理及各工况阶段的油路连通状况的分析是根据液压传动系统原理图、执行元件的工作循环图和电磁铁及行程阀的动作顺序表用文字描述的。(本文称为文字描述法)。 由于液压传动系统原理图中各元件的状态是按常态(静态)位置画出的,而在工作时各元件的状态是随控制信号变化的,在教学中常常感到仅仅用文字描述就不能非常直观地把各元件的工作状态与受控信号联系起来,给学生全面理解液压传动工…  相似文献   

10.
针对液压系统中控制元件图形符号突出特征进行深入的纵向分析和横向比较,得出快速识别液压系统原理图中三大类控制元件的识别技巧,有助于液压技术人员提高识读和绘制液压系统原理图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根据液压传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特点,通过实例说明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在教学中的应用,直观展示了流体在元件内部的流动情况,速度、压力的定量分布规律,依此分析结构对流动特性及元件性能的影响。仿真教学有助于学生掌握抽象的流体力学理论,加深对元件工作原理的理解及仿真设计方法的使用,拓展了现有的教学方式,加强了教学与工程应用之间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2.
"水书"文字编码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书文字属于拼形文字。采用6种基本笔画与水书文字部件相结合的方案,对水书文字进行编码。提出了水书文字折分原则和部件形态特征近似归类,并按其归类特征与键盘符号近似实现映射。实践证明,这种方案是合理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应用Flash技术实现液压与气动元件的动画演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彤 《大连大学学报》2003,24(6):60-61,65
本文介绍了运用Flash MX软件的技术,采用补间动画,将工作台的移动、换向阀的换向、阀的移动等动作分散到各层,用箭头表示液体的流动效果,把液压与气动元件的动作、系统的回路从静止不动的图形符号,制作成丰富、生动的Flash动画.并使用Flash播放器播放,或将动画导出在PowerPoint、Word等其它环境下进行播放,利用继续、暂停和方向切换等按钮符号控制播放效果进行动画演示,形象的展现了液压与气动元件和系统的原理和工作特性.  相似文献   

14.
以某沿海城市地铁车站结构为例,通过室内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计算单桩极限侧阻力,理论验算和MIDAS 有限元软件数值模拟相结合,对比分析不同抗浮措施下车站结构底板位移、变形大小。 结果表明:围护结构法抗浮,车站底板竖向位移得到控制,但结构底板变形较大,底板水头高度为17.4 m 时,底板最大变形5.75 mm;抗浮锚杆和抗浮桩可有效减小结构底板变形,底板水头高度为17.4m 时,两种抗浮措施下底板最大变形分别为2.37 和2.04 mm;抗浮组合措施能够发挥各自优势,抗浮效果明显,对结构变形控制较好;排水减压法基于减小结构水浮力原理抗浮,抗浮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对液压元件特性进行计算机辅助检测分析的意义.介绍了计算机辅助检测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通过对液压元件特性自动检测系统的实验研究,证明了该系统具有良好的测量精度,完全可以满足生产和教学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柳工ZL50C装载机转向液压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柳工ZL50C装载机转向液压系统进行剖析,阐述了转向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转向液压系统故障的分析方法,从而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帮助解决转向液压系统中的各类故障。  相似文献   

17.
压力控制阀是液压系统中重要的 控制元件,作为压力控制阀的三种主要元件:溢流阀、减压阀、顺序阀,从其正作原理、性能结构、外形差异、不同的功能以及在工程实际中的选择和调节等方面分析归纳。对三种压力阀的异同之处进行研究辨析。为学生学习本课程和以后在实际工作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A new style of hydraulic steel gate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bionics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It has a fish-like shape and consists of right arches, invert arches, connection components and a face plate. It would be first applied in the project of Caoe River Sluice, used as both tidal barrage and flood gate.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hydraulic steel gate of beam grids, this new style of hydraulic steel gate can save up to 30%-50% of steel consumption. The dynamic behavior of the new gate under the impact load of tidal bore is investigated. The impact load of tidal bore is considered by a load spectrum obtained by field observation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Then a numerical analysis of the gate under the load spectrum is carried out by finite element method. The 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 is considered in the analysis. And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response of the gate under the impact load and the response of the gate under the corresponding static load is conducted and indicates that the gate has a dynamic magnification factor of 1.2.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用于元件毛坯制造中的锻造系统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对锻造设备工作过程中液压模块进行了深入研究,给出了该设备工作过程中液油流动方向、锻压流程和液压变化情况。提出了在锻造过程中遇到液压过载的解决方案,并将此方案应用于液压锻造系统的改造中,详细阐述了改造的基本思想和具体实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液压锻造系统具有更好的稳定性、更高的效率和更强的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