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美国民间幽默故事艺术技巧初谈张明美国人对幽默世界最大的贡献是幽默故事。这种幽默故事的特点是结构松散,离题跑辙,具有口语化风格民间幽默。美国幽默大师马克·吐温在《如何讲故事》一文中曾指出:“故事有多种,可最难讲的只一种──幽默的故事。幽默故事(theh...  相似文献   

2.
生活中没有音乐,就会寂寞;如果没有幽默,就一定是乏昧的。也许是如此道理,人们在极力创造幽默。幽默的创造,有民间集体进行的,也有专业作家个人进行的。显然,成型的文学作品中的幽默,是人们生活的极大补充。这就勾起了我写本文的兴趣。本文拟概述阿凡提故事的主要题材,概述阿凡提形象,最后论述幽默的艺术技法。我之所以这样作文,目的是想让人们重温阿凡提故事,强调这系列故事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同时,对幽默创作爱好者会有些好处。阿凡提故事题材纳斯尔丁·阿凡提的故事,作为民间口头文学。直接来源于维吾尔族人民生活,反…  相似文献   

3.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幽默学稳定发展的时期。当时的社会喜剧精神活跃,盛行着幽默戏谑风气。在讽刺黑暗现实的谐隐散、诙谐诗和民间爱情诗创作等方面,都独具特色,显示出另一绚丽多姿的奇观。  相似文献   

4.
刘勰出于主、客观多方面的原因对幽默学持的是轻视的态度;他过于强调学的教化作用而忽视其娱乐价值和情绪价值,他对当时已初具规模的幽默学现象的概括是不全面的,对纯粹逗笑的笑话幽默一味排斥;他对性格机智诙谐的幽默家的人格持鄙视态度,其幽默学批评观助长了儒家载道学观的声势,。进一步把幽默创伤推到俗学和民间8学的阵营里去,不仅阻碍了后世正统人参与幽默学的创伤的实践,也妨碍了幽默学理论和批评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陶行知先生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同时也是个幽默大师,纵观《陶行知全集》我们不难看到,陶先生在各种不同的场合常常运用幽默和风趣的语言,使对方在笑声中轻松、愉快地受到教育、充实思想、得到深刻启示,在心目中留下高尚美好的印象。莎士比亚说:“幽默和风趣是智慧的闪现。”陶先生的幽默,不但表现他的“心满天下”的伟大胸怀,而且还表现他机智、敏捷以及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一、以“田汉”为荣,彻底农民化 陶行知先生留过洋,当过名牌大学教授,为了致力于乡村教育,从上层社会一下子扎到下层民间  相似文献   

6.
易卜生汲取民间文学的语言、技巧和精神气韵开展创作,他的诗歌创作体现出浓郁的民间歌谣特征。易卜生诗歌题材主要来自民间文学,最常用民间意象中的林妖和水精意象。在艺术形式上体现出民间歌谣的特征:歌唱的因素、回环的句式、节与节的反复、民间的机智和幽默风趣。易卜生诗歌是他生命轨迹的艺术性记录,他成功地找到了一条将民间艺术形式与现代精神品格相结合的创作道路。  相似文献   

7.
民间语言是铁凝小说叙事语言中一个独特的语言现象。民间的方言口语还原了历史与地域的话语情境,具有独到的生活情趣和审美情趣。民间的身体性话语,具有了无禁忌的广场狂欢色彩,而这些又透露出知识分子内心深处的隐秘情结,并成为铁凝话语叙事中幽默与诙谐的源泉。  相似文献   

8.
学会幽默     
我喜欢幽默。 我希望多一点幽默,少一点气急败坏,少一点偏执极端。 从容才能幽默.平等待人才能幽默,超脱才能幽默,游刃有余才能幽默,聪明透彻才能幽默。  相似文献   

9.
尽管柏格森经典的“喜剧”定义将在后文受到诘难,我们还是相信他的定义至少是有助于理解幽默形象拥有众多“固定角色”和传统模式的事实。柏格森说:喜剧的目的在于刻划性格,也就是一般的类型。“而且它是各门艺术当中惟一以‘一般性’为目标的艺术”(着重号是柏格森的)。东西方民间滑稽艺术中的牧师、兵痞、恩爱夫妻、长舌妇、呆女婿、外国人、机灵鬼、贪食之徒等,或许正是藉此生生不息。同样,尽管广义的“幽默”正为越来越多的论者包括我们自己所难以接受,但迫于仍是现实的历史难题、而非仿效一种陈瘦竹概括为“在当代幽默的应用极为广泛,这个  相似文献   

10.
幽默风趣的人人们都喜欢接近,幽默风趣的文章人们也会百看不厌,因为幽默、诙谐,往往是智慧的体现。在作文中如能适时地"幽他一默",定能为文章增添亮色。那么怎样使语言幽默风趣呢?  相似文献   

11.
老舍小说中以花草叶木、鸟虫禽兽等自然风物,以土俗器物、声色韵调等民风民俗为喻体的比喻句很多,既通俗易懂又幽默风趣。文章从设喻的特色、方法方面论述了老舍比喻中浓厚的喻趣。  相似文献   

12.
跨文化文学接受是影响文学创作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老舍小说创作起源于西方文学作品的阅读。他的小说创作深受与他秉性、家境、社会阶层较为接近的狄更斯的影响。在小说结构安排上,狄更斯式的正反、善恶两极对立世界在老舍的许多作品中都有体现。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来探讨老舍对狄更斯小说结构安排的接受。  相似文献   

13.
被誉为"平民作家"的老舍其实具有独特的精英意识。因其不同的生存语境,这种精英意识在不同阶段的小说中呈现出动态的流变。寄予在"二李"身上实干的精英意识,与老舍独处英伦,渴慕西方文化的境遇有关。小蝎和大鹰精英意识的缺失则隐含了老舍对现实境遇的失望和愤怒;瑞宣和钱默吟经过精神裂变,成长为民族精英,则说明经过民族战争的洗礼,老舍的文化更新意识得到了释放和升华。  相似文献   

14.
被誉为"平民作家"的老舍其实具有独特的精英意识。因其不同的生存语境,这种精英意识在不同阶段的小说中呈现出动态的流变。寄予在"二李"身上实干的精英意识,与老舍独处英伦,渴慕西方文化的境遇有关。小蝎和大鹰精英意识的缺失则隐含了老舍对现实境遇的失望和愤怒;瑞宣和钱默吟经过精神裂变,成长为民族精英,则说明经过民族战争的洗礼,老舍的文化更新意识得到了释放和升华。  相似文献   

15.
全面梳理了自1944年至今老舍作品在美国的翻译、自1939年至今老舍及其作品在美国的研究,并在与国内同时期研究比较的基础上,分析了老舍作品在美国的译介与研究特点.由于受到文学和超文学因素的影响,老舍作品在美国的译介与研究经历了由与国内研究不谋而合,到"反动",再到互动互补的过程.作者还对伊文金改写<骆驼祥子>和<离婚>,老舍几次改写<骆驼祥子>等现象给出了个人的解释.  相似文献   

16.
从老舍与基督教的密切关系来看,老舍的创作受基督教的影响甚深,基督的精神是老舍创作的虽为潜在却起着支配力量的关键性因素。这可以从他对《圣经》的解读来分析其投射到文本中的“圣经”精神,探讨文本的真正含义。  相似文献   

17.
老舍的作品中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意识。因此 ,在老舍的作品里 ,日益深入的社会批判、政治批判乃至题旨鲜明的“反侵略”叙事中常常伴随着一种不断深化的文化反思 ,表达着作家对民族命运的关注与忧思。如《骆驼祥子》对乡土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城市文明病的反思 ,《四世同堂》在“亡城”的背景下对传统文化的反思等等。老舍的小说从内容上看 ,无论是“文明批判”还是“文化反思” ,都同时显示出一种现代意识 ,如民主意识、平等意识、女权意识等。他的作品使现代与传统 ,世界性与民族性 ,得到了较完美的结合。  相似文献   

18.
该文梳理了老舍对但丁的有关论述,并结合时代背景对老舍这些论述进行分析,考察但丁及其《神曲》对老舍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9.
老舍小说中所刻画的女性形象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系列:一是传统女性系列,二是知识女性系列,三是悍妇系列。老舍把这几类女性形象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思潮的碰撞中,歌颂她们勤劳、善良、坚韧的品性,批判她们虚荣、乖戾、堕落的行为,在时代风云的变幻中探究人物的价值并给予她们历史的定位。  相似文献   

20.
老舍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也是别人难以企及之处,是他的幽默艺术。但是如果仅仅把幽默理解为一种表现形式和技法,显然是肤浅的。老舍的幽默蕴含的是一种深刻的文化密码,它不但向我们透露了老舍创作中所打下的时代的、民族的、社会的、道德的烙印,而且展示了老舍与西方写实派文学的诸秘密。基于这种文化心态和审美理想,我们便不难发现,老舍最终独步蹊径,成了独特而完美的幽默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