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社会是一个复杂的自适应系统.涉及社会行为演化等问题的研究,由于条件限制难以进行实际实验.计算实验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有效方法之一.该文介绍了计算实验的基本概念,讨论了社会科学计算实验的研究体系和研究模式,具体分析了社会科学计算实验的模型结构、实现方法以及常用工具,给出了社会科学计算实验的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2.
计算实验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复杂的社会现象,需要系统科学的思想和综合集成的研究方法.作为有效研究方法之一的计算实验,能够突破自身经验和已有理论与方法的局限,突破传统单一的定性或定量方法的不足.分析计算实验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作用,有助于理清社会科学多种研究方法之间的关系,实现综合集成的研究.讨论了社会科学研究的特点,描述社会的符号系统和计算实验的研究模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计算实验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社会科学计算实验的实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实验是科学实验的方法之一,相对于实际实验具有不可替代性.实现社会科学计算实验有2个主要的环节,一个是如何对实验对象进行可计算的数字化描述;另一个是如何模拟现实世界物质运动的基本动力机制.同时,由于社会学领域研究的大多数系统都是针对和处理人群的复杂系统,计算实验的对象有时很难或无法直接量化,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定性要素的计算处理.从这些问题出发,讨论了实现社会科学计算实验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社会科学计算实验的研究范式,范式是科学研究的指导原则、研究手段和处理方法.对于具体学科,它是研究活动的基本规范和结构式的研究框架.社会科学计算实验基于系统科学思想,抽象现实世界的基本特征和运动规律,在准确的观察和分析基础上,利用计算技术构建可计算模型和严格推演,对社会学问题进行科学实验.社会科学计算实验也必须按照范式进行,才能保证研究结果的客观和可信.  相似文献   

5.
发现式学习已经在自然科学与工程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在社会科学领域并不多见。本文首先讨论了在社会科学教育与研究领域引入基于多主体的计算建模和仿真方法的必要性 ,在分析现有多主体建模与仿真平台 (工具 )优缺点的基础上 ,提出并实现了基于多主体的计算建模和仿真框架。实验结果表明 ,该框架能为构建社会科学领域的发现式学习环境提供理论和工具支持。  相似文献   

6.
在当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的综合化、一体化趋势中,许多自然科学和横向科学理论与方法正向社会科学、思维科学领域渗透,其中协同学理论和方法在社会系统中的运用,已引起人们的兴趣。当前国际国内正在兴起一个“协同学热”,这说明协同学所具有的科学性、革命性已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协同学是西德斯图加特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赫尔曼·哈肯创立的。它以各类开放系统所共有的“协同性”为研究对象,探讨各类开放系统发展演化的原因及其规律,从方法论的角度揭示了客观世界的本质联系,扩大了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视野。它对于促进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和思维科学,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朱汉平 《教书育人》2009,(11):10-11
不同的科学领域,研究的基本方法不同,社会科学研究的是社会现象,社会现象有自己的特点,不像化学、生物、物理现象那样拿到实验室里去实验。研究社会科学的基本方法是向社会作调查研究,进行实践活动。经过发问卷调查统计数据得知,95%以上的学生是渴望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尝试社会调查。  相似文献   

8.
社会网络分析作为一种应用性较强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具有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对社会系统进行研究的优势。将社会网络研究方法引入教育学领域,研究必须是规范化、系统化的,且要具备完整的研究设计、研究方法和操作过程。研究将从方法论角度论述社会网络分析引入教育学领域的可行性,包括方法论支撑、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  相似文献   

9.
面对复杂而又充斥不确定性的社会现象,作为当下社会科学研究最新前沿理论的计算社会科学,有助于厘清并诠释社会现象的内在机理。通过梳理诠释社会现象的既有范式,厘清了其内在限度,提出计算社会科学范式的应然性,进而凝练出面向大数据时代的计算社会科学内涵,分析计算社会科学的兴起原因及发展图景。研究表明,面向大数据时代下的计算社会科学在认知方式和研究方法上都有所突破和革新。由此证明了,计算社会科学作为一种新范式,有助于实现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的转化,从而在大数据时代下提升诠释社会现象的深度与广度。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当前学术研究的现状,对欧洲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核心——方法论进行探讨,就方法论产生的土壤,方法论在社会科学领域,尤其是在国际关系领域的应用以及方法论在欧洲硕、博士研究生培养体系中的具体应用等展开比较系统的陈述,以期提供一个探讨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平台,推动我国社会科学领域方法论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身份现象作为中国社会的一种传统行为和传统文化的积淀现象,今天依然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身份现象能够“再生产”出社会关系、社会互动模式等社会现象,能够带来价值增值,从这种意义上讲,身份是一种资源,是一种社会资本。在现代中国社会中,身份意识、身份情结促生了身份的社会资本属性,并且作为一种潜在的行为规则体系长时间、持续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对身份的研究有利于构建和谐的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12.
用VB编写密立根油滴实验数据处理软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Visual Basic6.0是创建Windows应用程序最简便、最快捷的工具之一,密立根油滴实验测定了基本电荷e,但数据计算十分繁琐。可用VB编写数据处理程序;使用时只需输入相应数据,运行程序即可得到实验结果.其使用方法简便快捷,节省时间而且计算结果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13.
In light of public health concerns surrounding the consequences of sedentary behavior and physical inactivity, exploring ways to encourage physically active lifestyles has become a critical concern for researchers. Social norms, conceptualized as how individuals perceive the beliefs and behaviors of significant others, have the potential to be a powerful influence on individuals. The investigation of social norms, initially grounded in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evolved to be the focal point of the focus theory of normative construct and the theory of normative social behavior. This more complex conceptualization of social norms provided insight into how perceptions of social norms influence decisions about health-related behaviors. The purpose of this review is to present social norm theories as a viable framework to investigate how environments can be structured to promote physical activity.  相似文献   

14.
和谐社会的构建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性目标。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高度复杂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建立在深厚的经济学理论基础之上。传统的新古典经济理论不能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行为经济理论框架下的互惠性偏好理论为和谐社会经济理论的发展开辟了崭新的方向,从而在理论上与实践上为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平台。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社会保障法制尚属初建时期,存在社会保障立法滞后、体系面窄、法制缺位等问题,不能给国家解决社会保障所面临的复杂问题提供有效的法律依据,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需要。为此,需制定综合性社会保障法典,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管,通过制度整合、健全体制、完善法规,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6.
语言的基本功能是社会的。人类的互动与一般认知过程共同促成了语言结构和知识。研究表明,语言的使用模式对语言习得、语言使用以及语言变化都产生重要的影响。这些过程虽然相互依赖,但都是同一个复杂的自适应系统的不同方面。语言作为复杂的自适应系统有如下主要特征:该系统包括多个语言使用者的互动;该系统是自适应系统;语言使用者的行为是包括从感性认识到社会动机等竞争因素的结果;语言结构源于经验、社会互动和认知机制相互联系的模式。语言的复杂自适应系统路径揭示了语言研究领域的共性。  相似文献   

17.
Identifying social learning in wild populations is complicated by the relative lack of ability to conduct controlled experiments in natural habitats. Even in more controlled captive settings, tracking the innovation and spread of behavior among known individuals can be challenging, and these studies often suffer from a lack of ecological validity. In recent years, a host of new approaches have been undertaken to attempt to provide more quantitative control and empirical demonstration of social learning, both in the wild and in captive settings that more closely mimic natural contexts. Developmental approaches are being undertaken more regularly that allow us to study the ontogenetic trajectory of complex skills in a variety of taxa. Likewise, a spirited focus on the social context of social learning has emerged, and researchers have begun to meticulously analyze the influences of social system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emonstrators and observers. Here, we provide a review of these studies and summarize the opportunities and constraints that exist when one attempts to study learning in social species. We suggest that although the study of social learning in nonhuman animals is becoming much more complex, addressing this complexity provides a fruitful model for understanding the evolution of human cultural behavior.  相似文献   

18.
佣金制度对保险代理人的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佣金制度在激励保险代理人行为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一味地提高佣金也可能导致保险代理人的短视行为.该文利用实验经济学的方法根据我国保险市场的特征设计了相应的实验,通过实验验证了佣金率的提高对保险代理人行为的促进性,但同时也发现随着被试交易经验的丰富,超过一定程度的佣金率也会促使保险代理人采取违规行为进行展业。  相似文献   

19.
为了考察感恩对助人行为的预测作用,细化感恩与负债感、快乐之间的关系研究。研究对296名大学生进行情景实验,并采用描述性统计、协方差分析技术对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研究结果发现:感恩与负债感、快乐不同,它是一种积极的、具有社会道德价值的情感特质;感恩比负债感和快乐更能正向预测助人行为等亲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20.
高等工科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认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等工科实验教学的改革要紧跟时代发展,与时俱进,走出一条全新的工科实验教学之路,就要以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背景,构建起高等工科实验教学全新的培养目标体系、教学设计体系和现代教育技术平台,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高等工科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促进高等工科实验教学发生根本性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