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新写实小说是在社会从政治中心向经济中心转型初期,人们价值观念随之大规模位移的背景下产生的文学思潮。它以“搁置”的方式完成对政治话语和形而上话语的解构,而在世俗生存层面上完成了意义的重构。其独特的叙述方式也正是独特价值观念的艺术展开,两者之间具有完整的同构性。  相似文献   

2.
短篇小说《阿拉比》是乔伊斯《都柏林人》小说集中的第三部小说,独特的叙述策略是小说的一个鲜明特征.小说由全知叙述者、第一人称复数叙述者以及拥有两种眼光的第一人称叙述者共同叙述了一个小男孩在经历理想幻灭之后精神顿悟的故事.小说的矛盾聚焦于当时的社会氛围和男孩心理之间的对比以及男孩内心世界的冲突.此外叙述时间上的时序和时距的处理也恰到好处地营造了故事的矛盾.小说在这种独特的叙述策略下,在对立和冲突中凸显了主题——社会中无处不在的瘫痪状态.  相似文献   

3.
作为英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采用第一人称旁观者的叙事视角叙事的作品,《呼啸山庄》给传统叙事风格带来了巨大冲击,同时也对文学叙事技巧做出了重大贡献。《呼啸山庄》以其大胆创新的手法,率先突破了传统的架构式小说形式,开创了第一部从三位不同的非主角叙述者的视角出发,在三个不同的叙述层面上讲述同一个故事的叙述结构,进而创造了多视角叙述同一个故事的复调现象,从而产生其独特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4.
李洱是一个对细节极为敏感的作家,对细节的张扬造就了李洱小说独特的时间景观。论文通过文本细读,从不需要向故事时间复原的碎片时间、叙述时间上强烈的节奏感以及文本所呈现出来的涡卷图案的叙述线条三个方面,论证了时间在李洱小说中所具有的修辞意义。  相似文献   

5.
鬼子的短篇小说《卖女孩的小火柴》叙述了一个如何虚构—个故事的故事,叙述中又不断地对构思的情节加以评论,具有“元小说”体态。但它不是一篇真正的元小说,而是以元小说为题材的小说,是关于元小说的小说,是对元小说进行戏仿的小说。其主观意图是要解构元小说,以达到对流行的文学和社会成规的反省。小说通过双重叙述的争辩,试图启示我们:叙述行为并非不能产生意义,但是现实世界逼得至少应有一部分文学保持及物的叙述;对于文学写作来说,“语言”固然具有本体意义,“经验”也不必废弃。  相似文献   

6.
《豆棚闲话》不仅在形式上体现着对拟话本小说的创新,也在情节内容上体现着高度的艺术真实。作者艾衲居士从小说的叙述层面、背景层面、细节层面、举证层面入手,采用叙述者形象具体化、叙述方式层级化、人物身份背景与时代背景详细化、故事细节逼真化等多种手法,对小说中故事的真实性进行了精心细致的塑造,并利用文献与情节加以佐证,为读者展现了一个以"豆棚"为框架、以十二则小故事为结构的亦幻亦真的世界。  相似文献   

7.
艾米莉·勃朗特的代表作《呼啸山庄》充分体现了她对人生和命运的感悟与思考。该小说在叙述视角、故事情境和人物关系等层面上表现出多重三角模式的交织统一,这种独特的叙述方式及巧妙的艺术构思深化了作品的主题。同时也反映出艾米莉与众不同的创作才能。  相似文献   

8.
《品质》①作为一篇叙述者与人物存在于同一个故事层面的“同故事叙述”②文本.高尔斯华绥选择了一个独特的叙述者“我”充当叙述故事的角色。受传统叙事学理论的影响,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这篇小说时.对叙述者的这种独特性关注得不够.致使文本的阅读意义与教学价值受到一定的消解。  相似文献   

9.
雷蒙.卡佛的《这么多水离家这么近》的结尾带有明显的"不确定性"特征:读者不仅无法知道"故事"层面上的冲突将如何解决,也无法在"话语"层面上对人物做明确的价值判断。对小说的"文本世界"进行考察后发现,该小说存在两个互为矛盾的"文本真实世界",隐含作者同时发展了这两个世界,同时又没有肯定其中任何一个世界。这种叙述方式悬置了读者的判断,从而造成了非常独特的阅读体验。  相似文献   

10.
欲望是后现代哲学与文学中的重要命题,是格非小说<欲望的旗帜>中的主题和核心,也是小说中人物自我发展和故事推进转变的原始动力.从现实层面、个体无意识层面和文化无意识层面解读<欲望的旗帜>中的欲望,可以发现正是因为欲望对现实的腐蚀、对超我的解构以及对"父法"的消解,构成了当代文明在现实、人性和文化中的困境,充分体现了"废墟的溃败".  相似文献   

11.
历史叙述作为国家、民族意识形态建构的坚固手段,一直以来是以男权话语为中心展开叙述的。女性叙述历史的话语权,长久以来处于被遮蔽、被隐匿的状态。严歌苓《第九个寡妇》、《小姨多鹤》两部小说,通过改写与设置个人视野来解构宏大叙事,从个体体验消解革命政治,突出对个体生命意识的尊重,以"逃离—隐藏"的叙述叙事模式,向读者展现了女性眼中独特的"历史"图景。  相似文献   

12.
冰心小说曾给"五四"时期寻求精神力量的青年以广泛影响,在叙事技巧和文本形式方面独具风格。冰心小说具有以人格表现于艺术、理性与情趣相融合、传统讲故事的艺术手段与现代简捷的叙述技巧相交汇的叙事特征,主要表现为:善于借助同故事叙事视角以收到客观叙述和主观抒情的双重作用;营造"讲述-倾听"的分享故事的谈话式格局;淡化故事时间,而以情绪、情调统辖全篇。  相似文献   

13.
加拿大女作家艾丽丝·门罗以短篇小说享誉欧美,获奖无数。2013年10月,她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称她为“当代短篇小说大师”。这主要得益于艾丽丝·门罗作品严肃的主题和独特的风格,但和她的叙事策略也不无关系。通过特意淡化故事情节、灵活运用叙述方式、巧妙变换故事节奏、精心营造故事悬念等杰出的叙事策略,艾丽丝·门罗的小说焕发出简洁精致、不施铅华、细腻优雅的风采,给人以“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强烈震撼。  相似文献   

14.
《被雨淋湿的河》是鬼子颇具特色的代表作,呈现了别具一格的叙事特征。文章以西方叙事学理论为基点,分析小说文本在"叙事话语"层上的"时序"、"视角"和"声音"的问题,探讨鬼子独特的叙事策略,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文本所产生的审美效果,以及鬼子"把故事还给读者,把叙述留给自己"的创作追求。  相似文献   

15.
《献给爱米丽的玫瑰花》是一篇出色的短篇小说,作者福克纳运用独特的叙事手法和意识流写作风格给读者呈现出一个别具一格的故事。通过第一人称叙述视角的聚焦转换和时间错置中两种叙事结构,展现出了他高超的叙事技巧,并通过隐合作者的声音探索和解读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及真实作者本身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16.
意识流小说以其细致入微的叙述手法和独特的人物刻画而傲立现代主义文坛,而它结构安排上的“随物赋形、寓形于物”的能力也进一步增强了其美学意义。以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为例,分析了意识流小说在文理结构、“重要的瞬间”、象征性意象和音乐相似性方面的审美特性,从结构美学的角度验证了伍尔夫的艺术审美观。  相似文献   

17.
泰戈尔是印度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他的短篇小说创作代表了印度近现代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其影响仅次于他的诗歌。他学习并接受东西方文学传统,创造性地运用非人物的灵幻叙述方式,灵活采用多种叙述者类型,运用了不同的叙事视角,使小说的叙事艺术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特征。泰戈尔以独特的叙事技巧揭露社会严峻的现实问题,赋予小说浓郁的悲剧精神,把印度短篇小说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这体现了作家自觉的叙事艺术探索精神以及深厚的人道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8.
《里普利的老伴回老家》独特的叙事策略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解读:叙事线索简洁明了,以几个旁观者与主人公就回家一事的互动以及他们的反应,使回家这一中心事件成为唯一一条线索,没有旁枝末节,简洁凝练;通过对时间的措置和跳跃,巧妙地突显催化事件而使中心不言而喻,进而体现了小说的写作主旨;通过灵活有度的追述方式,使故事中心更加集中,结合内在和外在追述,使细节更好地为中心服务,也使回家这件小事之重要性在追述中显得更为合情合理;采用全知全能的零聚焦叙述者,旨在最全面展示农民和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作者的所感、人物的所思所想,强化了作者感情的抒发。  相似文献   

19.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文坛,余华早期小说之独特叙事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以大量"真实"的细节构建故事,推动情节发展。这些"真实"的细节形塑了故事情节的荒诞性,拉伸了故事的张力,深化了故事的内涵。这种细节的真实与情节的荒诞的对立,是余华早期小说最为鲜明的叙事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