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梅荣 《宁夏教育》2014,(10):40-41
本文针对中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教师"教无得法",学生"写无章法",作文教学实效差的现状,摸索总结出一套实效性强的"五到"作文法,即"心到""情到""口到""手到""眼到"。  相似文献   

2.
崔中山 《成才之路》2011,(34):86-86
我教初中语文已有十多年了,谈起作文教学,一直很困惑。有时指导了学生半天,讲了很多,可是作文交上来一看,却不尽如人意。辛辛苦苦地把成摞成摞的作文改出来,可本子发下去,学生根本没有多少人看。近年来随着新课标语文教材的使用和新课改的深化,我受唐代诗人贾岛"僧敲月下门"("推""敲")和宋代文学家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吹""绿")启发,  相似文献   

3.
查旭霞 《辅导员》2010,(24):53-53
在几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感触最深的是学生习作中的言不由衷,"人""文"分离。一篇作文,往往不是"以我手写我心",而常常采用或"套",或"凑",或"编"等等办法,千方百计地"作"出一篇文章来。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向来是一大难点,写作文时,学生经常会感到无事可写,作文内容空洞,缺乏真情实感,原因何在?纵观我们平常的作文教学,不难发现,许多教师只教会了学生"怎样写",而并没有教会学生"写什么",在课堂上主要给学生讲"审题""拟提纲""怎样开头和结尾"等写作技巧方面,而没有把学生写作的"源泉"挖掘出来。这样的教学,无疑是事倍功半,效率极低。所谓作文,是学生通过文字把自己的生活表达出来,如若没有了生活这个源泉,就是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之所以觉得作文无事可写,一方面是由于他们年龄还小,生活比较单调,还没有经历过许多事情;  相似文献   

5.
写作是孩子们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他们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但只要一上作文课,许多同学就头疼,这种现象在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一位教师在黑板上出一作文题,而学生个个变成咬着笔杆的"苦行僧",那样的无奈会让任何一位教师伤透脑筋。我为了改变这种场面,为了落实新课标提出的"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我就积极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尝试运用多媒体在作文教学中的新模式,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作文源自生活,重在积累,得益于练笔。然而,很多学生在作文面前却毫无兴趣,"没话写""不会写""写不好"是他们写作的主要问题。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使写作教学更实用、更高效是我们作文教学要做到的。本文从现状、原因、方法三方面对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互评互改作文课的产生,源于观念的转变,具体涉及到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学生和教师地位的转变;作文互评互改要虚实结合,要把作文评改的原则、步骤、方法和要求教给学生;互评互改作文课要突出"评""改"二字,选好评改的文本材料,始终抓住"评""改"的方向和目标,教师要牢记自己"导"的角色,不断探索和总结"导"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怎么审作文题""怎么正确思考"是学生写作必须要考虑的两个问题。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和思考能力,让学生抓住写作的切入点,并且能够深入地观察、分析、判断,最终得出自己的观点,写出高水平的作文。  相似文献   

9.
学生头痛的是"你给我写作文",学生喜欢的是"写自己的作文"。 传统的作文教学一直处于一种老师让学生"你给我写"的状态,学生在不情愿、在没有写作兴趣的状况下很难写出好的作文。  相似文献   

10.
叶圣陶作文教学思想博大精深,其主要观点"要养成写作的好习惯"、"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东西有所为""、写东西靠平时积累""、教师下水"等,对当今作文教学仍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对于藏族小学生而言,要写成一篇文通句顺的作文难上加难。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即使是按句、段、篇的秩序来进行作文教学,但效果还是不尽人意。如"生活即作文""阅读即作文""做人即作文",强调的是观察生活,多阅读,学会做人从而学会作文,但学生在这些方面都不易做到。要学会作文,模仿才是一个有效的途径。通过模仿,可以使学生领悟到作文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12.
语文新课标规定,语文课应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课程目标。在语文教学中,由于教学任务的不同,各个教学板块"积累与运用""综合实践活动""阅读""作文"所承担的教学侧重点也各不相同。阅读教学作为一大板块,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13.
"眼"能传神,"文眼"的打造对于一篇好文章来说,至关重要。把"点睛"法应用于小学作文教学,引导学生为自己的作文打造"文眼",是提高小学作文教学质量的可行路径。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点睛"法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作文结构和作文评价上。"点睛"方式丰富多样,不拘一格。教师和学生要树立正确的"点睛"观,要根据实际需要,把握好"收""放"时机,恰到好处地"点睛",为作文增光添彩。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学生高考作文分数,当前许多教师想方设法给学生提供各种写作套路,使学生习作给人以"有条理""有文采""有思想"的感觉,以便获得阅卷者的青睐。于是,"虚假""套话"作文就应时而生。如何让学生习作走出"虚假"怪圈,真正体现"诗言志""文载道"呢?  相似文献   

15.
汪丽萍 《教师》2011,(22):37-37
作文批改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颇受关注的话题。传统作文批改主要是以教师评改为主。然而老师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有限——每次作文批改下来,老师要写一百多篇"小评论""读后感",不仅力不从心,而且也免不了出现"雷同卷"。因此,我们在作文批改上大胆改革,探索出一条新路,即让学生互批互改,自己动手,自觉地运用所学知识在实践中修改错误,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6.
周一贯先生于2005年正式出版了34万字的专著《"儿童作文"教学论》,深受广大语文教师的好评。周先生对当下儿童作文教学的"‘应题’的束缚""‘应体’的拘泥""‘应命’的违心""‘应法’的尴尬""‘应套’的就范"和"‘应试’的无奈"这"六应"现状的描述与分,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学生不会读书、不会思考、不会表达等种种问题。教师如何应对?紧贴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自创"藕断丝连""蜻蜓点水""鹦鹉学舌""添油加酱"四种方式,让学生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18.
在中小学作文教学技巧第一的大环境下,尤其是在中高考作文教学中重讲技巧的背景下,笔者试图反弹琵琶,"弹弹""无技巧",旨在抛砖引玉。学生从小学开始就已经学习作文了,其中就有技巧。学习与掌握写作技巧,有一个从不会到会,从不熟练到熟练的过程,有一个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蒋晓冬 《学子》2013,(8):95-95
英语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师是教学中的指导者。但现实情况并不理想,仍然有部分老师偏爱满堂灌。让学生成了英语学习的旁观者。传统的英语教学中,老师用"画""唱""演""玩"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大部分的"画""唱""演""玩"都是教师花很多的时间在课前准备好的。现在,已经有很多老师放弃了这种传统的方法。随着政府对教育的大力重视,"班班  相似文献   

20.
谈到"作文教学"这四个字,那可是令语文教师高唱"让我欢喜让我忧"啊。指导学生写出佳作老师所获得的满足感、成就感与刘翔获跨栏世界冠军无异;若学生写不出作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