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前些天去参加一个会,散会时随口对另一家媒体的一个朋友说了句:“要回去写消息”,朋友笑着回了句“副总编还写啥消息”。虽是一句玩笑话,但事后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什么样的记者可以不写稿子?  相似文献   

2.
放下     
黑指波罗门来到佛陀面前,手持两个花瓶,前来献佛。佛陀对黑指波罗门说:“放下!”波罗门把左手的花瓶放下。佛陀又说:“放下!”波罗门又把右手 的花瓶放下。然而,佛陀还是对他说:“放下!”这时黑指波罗门说:“我已经两手空空,请问现在你让我放下什么呢?”  相似文献   

3.
恐龙陈陈     
有消息传来说,陈陈去了南方,临走时宿舍里所有的东西都给收拾在他那只大皮箱里,并给每个朋友各自留下了一封信。 朋友们所有的反应都一样:面面相觑,然后异口同声:“神经病。” 我放下手里的锅铲,也跟着说了一句:“真神经。”得到了大家的赞赏。可是  相似文献   

4.
小幽默     
《云南档案》2010,(2):59-59
“高见” 一位商人和他的朋友应邀到一位教授家吃晚饭。席间,一位客人问他是否喜欢莎士比亚。他回答:“喜欢,但我更喜欢威士忌。”众人哑然。回家的路上,他的朋友说:“你真蠢,干吗提威士忌?谁都知道,莎士比亚不是酒。而是一种奶酪。”  相似文献   

5.
前些日子,有一位很有名的人去世了,我在网上看到帖子后,认为是值得“传播”一下的“新闻”。刚好一个朋友打来电话,我迫不及待地对他说:“你知道吗?某某去世了。”“谁?”朋友很认真地追问一句。我说“某某去世了!”“噢,与我没关系,我以为他早就不在了  相似文献   

6.
编稿两得     
张兵 《军事记者》2006,(5):58-58
写文章,谁都希望“出新”。但怎样才能出新呢?——换个“说法”。譬如:有句俗语叫“杀鸡给猴看”,说的人多了,便不新了。有人反其义而用之,说:“杀猴给鸡看”,意思新了。还有人说:“杀鸡猴不看”,意思又新了。又譬如:“磨刀不误砍柴工”,这是句老话。有位作者写了篇文章寄给我,题目是“磨刀也误砍柴工”,“说法”挺新。再譬如:“雪中送炭”,意思都知道。一位朋友跳出原意,作一文叫“雪中拒炭”,新不新?有一则故事,说的是一个寒冷的冬天,一条繁华的大街上有个双目失明的乞丐在乞讨。乞丐的脖子上挂着一块牌子,上书“自幼失明”四个字。一天,…  相似文献   

7.
擦鞋者说     
南京有一个郭师傅擦鞋店,别人擦鞋1元一双,这里却要2元,可生意依然红火。 来到位于莫愁新惠的这家小店,可见门口醒目的牌子上写着五六个服务项目和价格,还有两句话,一句是广告:“足下生辉,走出风采”;一句是店规:“以诚信立基,做良心事业”。店里鞋架上放满了擦过或待擦的皮鞋。  相似文献   

8.
我从60年代初涉新闻工作起,就与这全军唯一的新闻业务刊物“认了亲”。我一期不漏地读;也经常投个稿,至今共刊登了30多篇。凭这两条,我给自己“评”了两个“先进”:“热心读者”和“积极作者”。往事如烟,不堪悉记;但有一篇小文章,我却终生难忘。那是1981年,《解放军报通讯》第10期,刊登了我的写作杂谈《力求有一句自己的话》,全文连标点符号在内共237个字,是那30多篇刊稿中最短的一篇,而对自己在激励进取精神、提高业务素质和修养学风、职业操守等方面所起的自律作用,却是很大的。这篇小文章说的是,一篇文章,至少应有一句…  相似文献   

9.
一次,著名编辑赵家璧得知朋友老舍来上海开会,便打电话邀请他到家里做客。两人一见面,老舍便兴奋地向迎在门口赵家璧喊道:“恩人,我来了!”这一句“恩人”忽然让赵家璧有些摸不着头脑,但当时只顾与对方寒暄了,也没来得及多问。席间,两人小酌,赵家璧借着酒力,道出了之前的疑惑:“先生德高望重,与我也未曾有亏,为何刚才见面时称我为‘恩人’呢?”只见老舍放下手中的酒杯,爽朗地笑道:“还记得有一年,您曾给我寄过稿费吗?  相似文献   

10.
一次,著名编辑赵家璧得知朋友老舍来上海开会,便打电话邀请他到家里做客。两人一见面,老舍便兴奋地向迎在门口赵家璧喊道:“恩人,我来了!”这一句“恩人”忽然让赵家璧有些摸不着头脑,但当时只顾与对方寒暄了,也没来得及多问。席间,两人小酌,赵家璧借着酒力,道出了之前的疑惑:“先生德高望重,与我也未曾有亏,为何刚才见面时称我为‘恩人’呢?”只见老舍放下手中的酒杯,爽朗地笑道:“还记得有一年,您曾给我寄过稿费吗?  相似文献   

11.
掏宝记     
上午,刚刚上班不久的州档案馆老馆长范振国正在聚精会神地审查开放档案目录。突然,响起两声轻轻的叩门声,随即进来了一位衣着朴素的中年人。老范抬头一看,原来是组织部副部长老陈。见来了客人,老范连忙放下手中的放大镜,张罗着沏茶待客。“不忙”,老陈说,“我这里拣到一些东西,不知道有用没用?”说着话,就从随身携带的塑料袋中取出一个旧纸包。“昨天我搬家时从房檐上掉下来两个纸包,我随便看了一下,发现上面还有官印,好像是旧文书,你看看!”一听这话,老范便迫不及待地打开了纸包。顿时,一股呛人的灰尘味直冲脑门。展开一…  相似文献   

12.
百合 《新闻三昧》2004,(6):38-39
前两天,和几个朋友在一起聚餐,谈到“节约”这个话题,一位朋友很不以为然:“现在都奔小康了,还要节衣缩食过穷日子,有那个必要吗?再说,消费能够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有什么不好?”乍一听,这位朋友的话似乎有些道理;但细一琢磨,就觉得这种观点站不住脚。因为,节约和消费并不是对立的。  相似文献   

13.
传媒小幽默     
《今传媒》2004,(5)
奇妙的汉文有位美国人访问中国后,对翻译说;“你们的中国太奇妙了,尤其是文字方面。譬如报纸上登的‘中国队大胜美国队,‘是说中国队胜了;而‘中国队大败美国队,’又是说中国队胜了。总之胜利永远属于你们。” 不是剽窃“你写的长篇文章,我好像在哪里见过。是不是剽窃别人的?”“这怎么可能呢?”“肯定一样,我可以把那篇文章给你找出来。”“不用找了,署名就不一样嘛!”商人赴宴一位商人的朋友应邀赴一位教授家的晚宴。席间,一位当记者的客人问他是否喜欢莎士比亚。他回答:“喜欢。但我更喜欢威士忌。”众人哑然。回家的路上,他的朋友说他:“你真蠢!干吗提威士忌?谁都知道,莎士比亚不是酒,而是一种奶酪。”独家新闻一个记者抢先向报社发回一条关于煤矿事故的报道,开头是这样写的:“上帝看到这幅惨景,他落泪了。”编辑回电:“不要去管什么矿井了。立刻采访上帝。”买书架甲:“啊!你的书架多漂亮呀!只可惜上面一本书也没有。”乙:“以前我倒是有很多书的。可为了买这个书架,我把书全卖了。” 惊人的发现两位朋友在一起聊天。他们谈论小说、诗歌。其中一位说他发现俄国小说家和诗人有一个共同点,这共同点在每篇作品中都体现出来了。“哪是什么呀?”另一位问。“他们的作品...  相似文献   

14.
今年元旦刚过,一位朋友来电话报喜,说他从网上看到,《新民晚报》“林放杯”杂奖揭晓,我的《论“走过场”一在获奖名单上,朋友说这可是个大奖,奖金3000元呢:我为这个消息高兴,但首先想到的是,这笔奖金我无权独享,因为真正该受奖励的是一位编辑,是他玉成了——甚至可以说是“挽救”了这篇最终获奖的杂,而这位编辑并不在新民晚报社供职,他是《汇报》“笔会”版的编辑朱大路同志。  相似文献   

15.
周末他请三个人吃饭。两位是他的上司一位是他相识多年的朋友。中午他就打电话跟他们联系,每个人都说:“没问题。”于是他在酒店订好了包厢,并提前半小时赶到。服务生问他:“现在上菜吗?”他说:“上。”服务生问他:“标准呢?”他说:“当然是680块钱的。”  相似文献   

16.
这是发生在人民大会堂的两个镜头,但都通过一位记者之笔展现在全国人民面前。一九八三年六月,胡耀邦总书记在一次会议的讲话结束时,高声吟诵“毋忘团结奋斗,致力振兴中华”。会场爆发的热烈掌声刚刚平息,一位记者就站到总书记跟前问:刚才这两句话可否写入消息之中。耀邦同志笑着说:“那不过顺口说出来的,你们记者自己决定吧。”第二天,这两句深蕴真谛的话通过报纸、电台,传遍了全国,成为指导、鼓舞人们行动的口号。  相似文献   

17.
广州日报10月26日以一个版的篇幅揭批邪教“法轮功”。该版头条刊登新华社通稿《“法轮功”窃取59件国家秘密》的消息。其它文章如《20世纪世界邪教透视》,剖析了世界各邪教团体的三个共同特点,即以“超自然力”蒙骗信徒;以“末世论”蛊惑人心;以封闭式组织控制信徒。《各国面临正邪大战》,对“法轮功”之类的邪教在我国滋生和蔓延的原因作了深刻而全面的分析。另外,《邪教与国际恐怖主义同样可怕》《世界邪教三千三信徒超过数千万》《世界邪教惨剧一览表》以及几幅照片,都是该报根据有关材料综合编写的。在另一要闻版上,刊…  相似文献   

18.
我有一位亲戚。位居某名牌大学校长,但他的朋友有很多是平民百姓。对工作。他是一位好领导,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在空闲的时候,他更愿和朋友在一起,谈谈诗画,聊天打牌,打牌输了,一样钻桌子,一样贴纸条。他常说的口头禅:“人生本来就短暂,没有必要成天把自己包装起来。”他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19.
周末他请三个人吃饭。两位是他的上司。一位是他相识多年的朋友。中午他就打电话跟他们联系,每个人都说:“没问题。”于是他在酒店订好了包厢。并提前半小时赶到。服务生问他:“现在上菜吗?”他说:“上。”服务生问他:“标准呢?”他说:“当然是680块钱的。”  相似文献   

20.
君子郭齐勇     
在一定的学术圈子里,也就是哲学史圈子里,有“北陈南郭”一说。北指陈来,乃北京大学的教授,张岱年先生的高足;南是本文的主人公郭齐勇,萧(?)父的门生。当一位朋友这么告诉我时,还特为加了如后一句:真没想到,郭齐勇已经弄到了这分山水和这步田地。好个郭仁兄,前些年他还自述“半路出家,根底甚浅”,我还只知道他是研究熊十力的专家,萧(?)父先生的博士生。一段时间不通音问,现在早已是博士生导师,全国知名的学者了。这样,对于他的治学的对象和路径,我便所知无多,说多了会露馅,不去说为好。可心里又总想说点什么。说什么呢? 想起许多年前,有一回和朋友聊天,谈到郭齐勇,彼此都有一种同感,就是感到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