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郑猛  张雯 《福建体育科技》2010,29(4):32-34,43
自我控制的反语效应是指处于高心理压力下的个体,努力想控制自己的心理状态,由于消极暗示(他人给予的或自我给予的)的原因,往往得到与期望相反结果的现象。本文的目的是考察关于运动技术表现失败的自我控制的反语效应。研究中,方便抽样抽取63名被试,随机分配到低压力和高压力情景中的积极暗示组、消极暗示组和控制组。结果发现,高压力下,消极暗示组更容易使被试产生自我控制的反语效应。研究结果提示:较大的比赛压力下,教练员不应对运动员消极暗示,而应是积极暗示,这样可能会有效地避免反语效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通过使用CSAI-2问卷及SEEs量表,测定了44名大学生考1000米前的状态焦虑强度和方向,以及赛后的心理反应。结果发现:①认知状态焦虑与躯体状态焦虑强度对所测大学生1000M跑考试的成绩有一定影响;②自信心与所测大学生1000M跑考试的成绩存在相关;③1000M跑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积极的心理健康,不论成绩好、坏;④不同考试等级组被试的状态焦虑反应不仅在强度上、而且在方向上均有显著性差异,成绩差的组比成绩好的组有明显高的状态焦虑程度,并且更把状态焦虑评价为对成绩有消极的影响;⑤焦虑对运动成绩并不总是有消极的影响,有的大学生是把它认知为对成绩是有积极作用的。建议广大的体育教师应重视对大学生考长跑前状态焦虑水平的调整,并使他们对自己的状态焦虑反应有积极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竞赛过程中运动员的完美主义与竞赛焦虑之间的关系。方法:测量3组(共191人)运动员样本在竞赛中的完美主义和竞赛焦虑,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总体完美主义与认知状态和躯体状态的高度竞赛焦虑有关,而当把力求完美的动力作用与未达完美的消极作用分化开来时,发现只有后者与高度的焦虑相关,而前者则导致轻微的焦虑和高度自信。结论:提示运动员在竞赛过程中追求完美,并成功地控制未达理想而产生的消极影响,就可以减少焦虑并增强自信,发挥出色。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竞赛状态焦虑对排球发球表现的影响,并考查认知负荷的调节作用。方法招募24名排球运动员,随机分配到竞赛状态焦虑高、低2组;使用第二听觉任务操控认知负荷,排球发球表现使用发球命中个数为指标。采用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的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竞赛状态焦虑和认知负荷的主效应不显著;竞赛状态焦虑和认知负荷的交互作用显著,简单效应分析显示,高竞赛状态焦虑组在低认知负荷条件下的发球命中个数低于高认知负荷条件。结论认知负荷是竞赛状态焦虑影响运动表现的调节变量。具体来说,高竞赛状态焦虑干扰排球发球表现,高认知负荷可以缓解这种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5.
通过测定参加太极拳运动前后的脑波和STAI心理问卷.对参加太极拳运动前后的焦虑心理变化进行解释及论证。结果表明:在太极拳练习结束和恢复时,两组均表现出状态性焦虑显著降低(P〈0.01).且两组的变化模式不一样(P〈0.01)。显示出太极拳练习后,脑波节律差异有显著性。对脑波和状态性焦虑进行了相关比较,高焦虑组的α1、α2、β1节律,在两备件下均与状态性焦虑存在不同程度的负相关,尤其β1,波有非常明显的负相关;风节律在练习结束时,却与状态性焦虑成中等程度的正相关,但低焦虑组则表现相关较低。由此推断,高焦虑组的被试者在太极拳练习结束以及恢复时,随着α1、α2、β1。节律的增加,处于适度的觉醒状态,高焦虑者得以情绪安定、心身放松、注意力集中,向低焦虑状态转化。低焦虑组被试者,原本就处于较低焦虑水平状态,通过太极拳运动焦虑状态几乎降至最低水平,而且不易受到外在条件、应激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竞赛自信及竞赛焦虑与注意指向:情绪Str00p实验的提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力为  田麦久 《体育科学》2002,22(1):116-119
40名乒乓球运动员参加了1项在计算机上进行的情绪Stroop实验。结果表明,高竞赛社会期待特质焦虑运动员的注意特征表现为较多关注消极信息。注意指向不能有效地预测竞赛自信、竞赛躯体焦虑和竞赛个人失败焦虑。这些结果提示,对不同信息的注意指向可能与竞赛焦虑的性质有关。研究讨论了这些结果对运动员心理选材、心理诊断和心理训练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7.
赛前焦虑是运动员在赛前经常出现的一种情绪状态,它直接影响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发挥,因而越来越受到教练员、运动员和心理学研究人员的重视.近年来,赛前焦虑多从影响竞技水平发挥的消极方面和如何降低焦虑水平加以论述.认为,赛前焦虑与运动员竞技水平发挥的关系是复杂的,赛前焦虑对运动成绩的发挥既有消极影响又有积极的作用,并从赛前焦虑产生的原因和对策两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8.
竞赛自信及竞赛焦虑与注意指向:探点反应时实验的提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Spielberger^「1」关于认知评价与焦虑反应关系的 临床心理关于威胁指向性注意的研究成果,研究假设,在内隐认知的层次上,将注意更多地指向威肋性信息,是低部赛特质自信和高竞赛特质焦虑的特点之一;将注意更多地指向积极性信息,是高竞赛特质自信和低竞赛特质焦虑的特点之一。对40名运动员进行的探点反应时实验表明,高竞赛躯体焦虑运动员的主要注意特征表现为较少关注积极信息。注意指向未能有效地预测竞赛  相似文献   

9.
王智  丁雪琴  赵开强 《体育科学》2007,27(9):49-53,71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我国17位高水平举重运动员进行了访谈,结果发现我国高水平举重运动员理想比赛心理状态表现为:高自信、集中注意、表现良好、理想的唤醒水平、明确的目标、忘我和高比赛欲望.最佳身体准备、理想的环境条件、赛前获得理想情绪唤醒水平、赛前对自己的表现感觉良好、自信和积极的思维、恰当的行动动机、赛前和赛中充分的准备和计划,注意力集中和运动经验9个因素有助于我国高水平举重运动员形成理想比赛心理状态.不理想的身体准备、不理想的环境条件、非理想情绪唤醒水平、不恰当的自信和消极的思维、不恰当的动机水平、不恰当的注意、赛前准备出现问题和表现糟糕是阻碍我国高水平举重运动员获得理想比赛心理状态的8个因素.  相似文献   

10.
王智  张忠秋 《体育科学》2003,23(3):121-128
随着高水平竞技体育运动的发展,运动员间的竞争愈演念烈,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与运动成绩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过去运动心理学领域比较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运动员消极心理状态的调节方面,对运动员积极的心理状态研究得比较少,尤其是比赛中积极的心理状态研究更少。比赛中积极的心理状态是运动员取得比赛最佳成绩的心理保证。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采用心理剩量学和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等统计学的方法,研究我国技能类项目运动员比赛最佳心理状态的结构模式。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技能类项目运动员比赛最佳心理状态由8个相互关联的因素构成,按重要性从高到低依次排列分别为:任务挑战性与个人能力的平衡、清晰的反馈、注意集中在当前任务、明确的目标、自我目标的体验、控制感、动作与意识的融合以及自我意识的丧失。本研究的第二个研究目的是探讨影响比赛最佳心理状态形成的主要个体状态性心理因素以及这些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研究假设竞赛自我效能、赛前状态注意、赛前状态焦虑和比赛目标定向4个个体状态性心理因素与比赛最佳心理状态的形成有关。结果表明,高竞赛自我效能和高赛前状态注意水平是促进技能类项目运动员形成比赛最佳心理状态的重要个体状态性心理影响因素;高任务目标定向水平有助于运动员注意力集中在当前任务,促进比赛最佳心理状态的形成;自我目标定向与比赛最佳心理状态的形成关系不显著;个体失败焦虑和社会期待焦虑通过状态注意间接阻碍技能类项目运动员比赛最佳心理状态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探讨不同状态焦虑水平下特质焦虑运动员对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被试为高/低特质焦虑运动员各30名(两个实验各15名),以正性情绪词、负性情绪词和中性词为刺激材料.通过诱发程序,在实验1中诱发低状态焦虑情绪,在实验2中诱发高状态焦虑情绪,然后进行点探测反应时实验.结果表明,在低状态焦虑水平下,高/低特质焦虑运动员对正性情绪词和负性情绪词的同侧位置反应时与异侧位置反应时均无显著性差异;在高状态焦虑水平下,高特质焦虑运动员的负性情绪词的同侧位置反应时短于异侧位置反应时,对负性情绪词警觉,低特质焦虑运动员负性情绪词的同侧位置反应时长于异侧位置反应时,对负性情绪词回避.在状态焦虑与特质焦虑交互作用下,特质焦虑运动员对负性情绪信息存在注意偏向.  相似文献   

12.
中国艺术体操队北京奥运会备战、参赛的心理训练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围绕自信和自控两个主题,介绍中国艺术体操队备战参赛北京奥运会心理训练的主导思想和操作方法.在提高运动员自信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方法包括关注可控因素、增加积极反馈、每日一句鼓励和提示对手困境;在提高运动员自控能力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方法包括建立多重目标、进行模拟训练、降低参赛位置、迅速调整情绪和训练安排选择.认为,运动员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境界主要体现为有意识地对抗与超越本能欲望.还认为,心理训练的重点是存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最后,讨论三个心理训练的应用原则.  相似文献   

13.
采用自编运动员生活事件调查表 ,对吉林省 2 4 8名男、女运动员进行了调查 ,结果发现 ,生活事件心理压力与运动员的运动状态呈负相关 ;进一步分析发现 ,主要与负性生活事件造成的心理压力高度相关。级别和专业因素是负性生活事件的主要影响因素。训练比赛、人际关系和健康问题是运动员日常生活和训练比赛中最常见的心理压力刺激源。  相似文献   

14.
以心境的动态平衡理论为依托,采用中文版BFS心境量表对大学生健美操运动员训练前、后的心境状态进行测量,探讨比赛性身体活动对心境的影响以及不同训练阶段的心境变化特点,为科学监控大学生运动员的赛前情绪状态、合理安排训练内容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赛前健美操训练能逐步地将大学生运动员的良性心境调整至某一适宜水平,并对负面心境有一定的积极改善作用,最终使大学生运动员的良性心境与负性心境基本处于同一适宜水平。这也进一步佐证了心境的动态平衡理论。  相似文献   

15.
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自我表述:10项陈述测验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采用“10项陈述测验”对127名运动员进行了关于赛前感受的开放式问卷调查。对答案的编码分类发现,积极陈述和消极陈述的比例分别为39.85%和27.12%;自我指向陈述和关系指向陈述的比例分别为66.75%和12.37%。赛前焦虑的原因,38.46%与比赛过程本身有关,29.49%与社会关系有关。结果显示,社会焦虑可能是构成中国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棒、垒球运动员流畅心理状态的主要特征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结合我国运动员运动竞赛的亲身体验,重新翻译和检验《流畅状态量表》。通过对200名棒垒球运动员的调查,结果发现,棒垒球运动员流畅心理状态最主要的四个特征是:挑战一技能平衡、行动一意识融合、高度控制感和自我意识的丧失;运动员流畅心理状态主要特征与比赛成绩高度相关;棒垒球运动员流畅心理状态的结构特点为:流畅心理较低型占总人数的3396,优秀型和良好型共占总人数的6796;棒垒球运动员流畅心理状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流畅心理状态主要特征中心坐标95%置信区间值可作为运动员流畅心理水平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7.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调研访谈法、现场观察法、逻辑分析法等科研方法,对参加传统武术套路比赛的初赛运动员心理状态及其产生的赛场效果进行研究,提出对初赛运动员比赛中易出现的过度兴奋、紧张应激、淡漠消极、盲目自信等心理状态进行自我调节的方法,从而为传统武术初赛运动员积累赛场经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赛前情绪的因素结构、自陈评定及注意特征   总被引:19,自引:7,他引:12  
张力为 《体育科学》2000,20(4):67-70
根据中国集体主义文化的特征,建立了赛前情绪5因素模型,它包括特质自信,躯体特质焦虑,个体失败特质焦虑和社会期待特质焦虑4个一级因素和赛前情绪1个二级因素。对1188名运动员的4项问卷调查结果支持了这一5因素模型,发展出的“赛前情绪量表-T及其相应的简表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