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作文源于生活,生活是作文的基础。叶圣陶说:“生活如同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把学生的视野带出课堂,带进广阔的田野,带到社会的各行各业,让学生亲自感受生活中的各种气息、各种现象。  相似文献   

2.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离开了生活,写作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针对学生作文言之无物,动辙古人的现状。本文作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把时下最流行的微博这样一种文字呈现方式引进作文教学的课堂,为作文寻找源头活水,极大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求,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养成思考的习惯,为我们的作文教学提供了又一个新的角度。  相似文献   

3.
陈寅昆 《现代语文》2011,(11):134-135
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我们都能深切地体会到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让人困惑的是,我们下了大力气去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可是结果却并不尽如人意,空洞无物、无病呻吟的作文比比皆是。怎样打破这种尴尬的局面呢?笔者想起了叶圣陶先生的话:“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  相似文献   

4.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小学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它注重引领学生走进生活,面向生活,立足生活.所以,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我们要树立新理念,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吃透《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作文提出的要求,讲究小学作文教学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作文,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作文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师娘     
作文教学似乎陷人了一个怪圈:学生一写作文便头疼,教师一改作文就心烦。为什么作文会让学生如此痛苦不堪,让老师如此尴尬呢?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做的不是“提桶”,而是教给学生如何去寻源挖水。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可见,作文教学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学生习作离不开生活,取材于生活.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生活充实了,学生语言表达才会有源头. 一、观察生活,引入源泉 生活是写作材料的源泉,观察是写作的门径.只有热爱生活并且善于观察的人,才能从生活中发现许多可写的素材,并产生强烈的写作愿望.  相似文献   

7.
<正>作文教学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然而,学生作文空洞无物的现象普遍存在,从流水账式的三年级作文到无真情实感的四年级的作文,再到规范化、模板式的五年级的作文。造成这种情况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语文教师片面强调写作技巧和应试的心理,不注重学生真情实感的表达,不注意引导观察生活。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作文表达的是作者对生活的真实感悟,只  相似文献   

8.
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小学作文适应新的教学观念的需要正在进行一场由封闭式到开放式的变革,这就要求作文教学实行开放化。所谓开放式作文教学是指作文教学要同社会生活、自然环境等联系起来,着眼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参与度的提高、创新意识的培养,在作文题材、教学形式、方法等方面突破传统作文所受的时空限制。 一、不囿于课堂.让作文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这个比喻,形象地说出了生活在先,文章在后的真谛。从这样的…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小学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如何在教学实践中体现这些新理念呢?一、看看、说说、写写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作文是生活的产物,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教师要引导学生多留心周围的事物,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好习惯。观察对作文而言是智…  相似文献   

10.
作文教学似乎陷入了一个怪圈:学生一写作文便头疼,教师一改作文就心烦。为什么作文会让学生如此痛苦不堪,让老师如此尴尬呢?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做的不是“提桶”,而是教给学生如何去寻源挖水。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是在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意志品格、良好习惯和健康个性等心理品质方面的要求和培养,这种以人为本,追求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教学,自然成为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重要阵地。下面我就谈谈这方面的体会。一、强化作文教育,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叶圣陶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叶老的话  相似文献   

12.
作文的创作灵感来源于生活,又描述着生活中的种种现象,抒发着对生活的种种情感.正如教育学家叶圣陶所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写作文离不开生活,作文教学也离不开对生活的观察、积累、体验和反思.因此,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有意识地将写作与生活有效链接起来,让教学回归生活,通过体验和感悟生活,让学生们不断思考和创作,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培育创作情感,以作文形式描述生活、表达生活.  相似文献   

13.
在初中作文教学中,不少学生在拿到作文题目或写作教材后,会出现对写作方向不确定,没有写作素材,或是主题思想提炼不出等问题;在批阅作文时,更是发现很多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空话连篇或是无话可说。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那么,怎么样才能提高初中学生的写作水平呢。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这就说明了生活与写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要开掘生活源泉,激活写作泉源,那样才能书写出灵动的文章。  相似文献   

14.
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作为教师应当让作文教学的课堂面向生活,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尽可能扩展学生的生活空间,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让他们在社会、学校、家庭的生活实践中观察、认识、体验,在平凡中发现不平凡,在平淡中寻找新奇,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在“润物细无声”中悟出作文的真谛——生活的就是精彩的。  相似文献   

15.
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让学生轻轻松松落笔、快快乐乐作文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方面入手。一、充实生活我们常说“言为心声”。心声来自何处?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流个不停。所以,我们有必要指导学生带着情感丰富生活、感受生活。  相似文献   

16.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但是现在很多学生因为生活空间狭小、知识储备少等原因,造成素材积累不够,以至于作文没有材料可写。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素材积累的指导。以下是我在指导学  相似文献   

17.
张桂芳 《甘肃教育》2020,(5):173-173
小学生写作文时常常会遇到无话可说、无章可循的情况。笔者在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让学生爱上写作文。一、指导学生多渠道积累素材1.学会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素材。“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话,生动地指明了生活与写作的关系。教师应经常性、有计划地让学生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秀美;观察花草树木、自然景观的四季变化;让学生亲身体会生产劳动的甘苦和生活内容的丰富;了解社会局势的变革和风土人情的特色……  相似文献   

18.
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如何让学生回归到为生活而作文的状态上来,让学生的作文真正和生活联系起来,是教师应该负的责任。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针对学生的实际,充分挖掘农村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让学生走进生活,从中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挖掘习作素材,使学生在真实的农村沃土中感受生活、体验人生,用手中的笔抒发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19.
“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叶圣陶语)没有生活,就没有作文。本次教学设计的重点即为学生创设体验实境,让学生充分观察、体验、感受,从而发现春之新、春之美、春之趣,由此激发习作兴趣,掌握一手素材,让笔下流淌出潺潺的清泉。  相似文献   

20.
教育家叶圣陶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由此可见,作文教学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写作就是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周围的世界,然后将自己的观察感受所得化为语言文字,学生的写作活动应该是自主性写作。那么,怎样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