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学史之所以斑驳陆离、丰富多彩,主要是由两个方面造成的:一是作品本身极为丰富的道德内涵和美学内涵,一是读者期待视野的变化。这两者缺一不可:只有作品和读者结合起来,随时代的变化而形成一个审美运动过程,文学艺术才获得它永恒的生命。  相似文献   

2.
林进 《现代语文》2006,(2):77-78
《阜帝的新装》是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的名作品,可是,同本当代学中也有一篇同样题目的小说,那就是日本当代名作家开高健的《皇帝的新装》。开高健的这篇作品之所以以安徒生的名童话为题目,是采用了“借意”的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3.
茅盾在谈到《七根火柴》时说:“表面上看,这不是第一人称的作品,然而作为故事线索的卢进勇,实在是起了第一人称的‘我’的作用。”这句话一语中的,非常准确地指出了卢进勇在这篇小说中的地位。我们知道,以第一人称写成的小说,可以增强故事的感染力,这其中的道理很简单,即“我”是故事的经历者或目睹者,可以直接把作品的情感传达给读者。“我”架起了读者与作品对话的桥梁,缩短了读者与作品的距离。简化了信息传播的程序。卢进勇就起到了这种作用。文章的第一部分,是他把草地那特殊环境中的感受传达给了读者,使读者充分认识到本…  相似文献   

4.
<正>《苏州园林》这篇优美的说明文,是叶圣陶同志为一本苏州园林的图片册写的序。一般序言的作用是介绍作品的主要内容,成书经过或创作意图,指导读者如何阅读,帮助读者理解作品并增加收获。《苏州园林》的写作目的跟一般的序言完全相同,只不过它是为了指导读者更好地鉴赏园林的图片,提高我们欣赏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5.
李作媛 《读友》2021,(11):24-26
《被云吻过的孩子》或许是我第一篇读者意识先行的作品,其他作品大都是被灵感激发的,唯独这篇《被云吻过的孩子》是我站在评论者的角度试图想去解读而创作的作品。  相似文献   

6.
扎米亚京的小说《我们》是一部反乌托邦小说,读者初读时,会有一种坠入云里雾里的感觉。但当你再次细细研读之后,便会悟出其中许多滋味,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感。这篇小说之所以如此,就在于作者在作品中大量运用了隐喻、象征的手法造成了“隔雾看花花更美”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文学作品之所以能打动人,往往是因为其中的一些形象或者是言语能让读者有特别的体悟,尤其是中国传统的文学作品,作者往往在作品中蕴含了丰富的精神内涵,只有真切的把握了作品的言外之意才能真正把握作品的精髓。  相似文献   

8.
<聊斋志异>是一部以神仙狐鬼精魅故事为主体的志怪小说.作者蒲松龄之所以穷毕生之年而有意识为此巨制,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其生平遭际直接而密切相关的.这一点可说才是蒲松龄最主要的创作动机,同时也是<聊斋志异>这部狐鬼作品之所以处处充满着一种愤激之情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9.
多注重阅读鉴赏能力的培养李勇军汉语言文学专业中有两门不少人觉得“难考”的科目:《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和《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之所以“难考”,不少人反映,这两门科目是由一篇篇作品所组成。尽管作品的量不是很大,但是作品的内容着实丰富。的确也是,两种作品...  相似文献   

10.
接受美学原理认为:“作品的美学价值是作者在创造过程中和读者在接受过程中共同创造的。这创造的基础便是作品的空白”。因此,古今中外的艺术佳作无不讲究空白艺术。维纳斯的塑像之所以成为艺术宝库中的珍品,是与其断臂的缺陷空白分不开的。无数的艺术家在欣赏维纳斯塑...  相似文献   

11.
前溪 《教育》2012,(22):5
据6月22日《郑州晚报》报道,小卢高中时期的一篇习作《春赋》,被误传为古代文学家的作品,甚至还被拟作考题,出现在了黑龙江佳木斯市的初中升学考卷上。高中生写的文章被入选中考题目,不必大惊小怪,只要文章确实写得好,可这篇高中生写的《春赋》之所以被入选中考题目,写得好恰恰不是最主要的原因,而在于"误会"。这篇《春赋》被误认为是南朝庾信的《春赋》。两者除了题目相同,字数差不多,其格调相差较远,尤其其中的文字也透露出古代和  相似文献   

12.
美国著名剧作家尤金.奥尼尔的《进入黑夜的漫长旅行》是一部感人的家庭悲剧。本文从原型批评视角分析这部作品之所以能成为一部伟大作品,能感动无数读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该作品触动了人类大家庭共同分享的集体无意识。  相似文献   

13.
书讯     
20世纪百年散文,浩如烟海,珍品佳作也是林林总总,不可胜数。《散文选刊》请专家和读者共同推选编辑的这本散文集,精选了百名作家的100篇经典散文。这些散文囊括了20世纪各个时代最有影响的代表性作品,特别是30年代之前和80年代之后这两个创作高发期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含量和阅读价值。这是一本资料丰富,便于检索查阅的现代知识书。书的编排方式简洁,分为“文化生活篇”、“地理历史篇”、“科学技术篇”、“金融商业篇”、“体育运动篇”、“动物植物篇”等,各篇内收集了各类物品及词汇。如:报纸的条目下就介绍了“…  相似文献   

14.
柏慧 《英语广场》2023,(32):46-49
功能对等理论的核心思想是译者通过在译文中巧妙再现源语,使译语读者能够达到与源语读者一致的理解与欣赏水平。这一理论为国内的外国文学作品翻译实践提供了指导。本文以译者夏阳翻译的《无人生还》汉译本为研究对象,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从词汇、句法与语篇三方面分析其丰富多样的翻译技巧,进而剖析该译作中灵活多样的翻译策略,探讨如何使译语读者达到与源语读者相当的理解程度,启发读者对阿加莎悬疑侦探小说中的社会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5.
马烽同志的《我的第一个上级》,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作品,不少学校都把它选入了补充教材或课外阅读文选。最近我们接到一些读者的来信,希望能了解这篇作品的写作经过。本刊特请马烽同志撰文谈谈有关写作这篇小说的情况,现全文刊载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莫泊桑的短篇小说《羊脂球》,在当时梅塘集团作品中被公认为是其中最优秀的一篇。这篇小说受人重视主要在于它的艺术性与思想性。但是笔者认为,其中人物形象的圆心结构,也是其中最主要而特别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莫泊桑的短篇小说《羊脂球》,在当时梅塘集团作品中被公认为是其中最优秀的一篇。这篇小说受人重视主要在于它的艺术性与思想性。但是笔者认为,其中人物形象的圆心结构,也是其中最主要而特别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莫泊桑的短篇小说《羊脂球》,在当时梅塘集团作品中被公认为是其中最优秀的一篇。这篇小说受人重视主要在于它的艺术性与思想性。但是笔者认为,其中人物形象的圆心结构,也是其中最主要而特别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余光中 《新读写》2011,(1):15-15
一般纯读者往往在少年时代爱上了诗。那种爱好往往很强烈,但眼界十分狭窄。纯读者于诗浅尝便止,欣赏的天地往往只限于三五位诗人的三五十篇作品;因为缺乏比较,也无法鉴别,这几十篇作品便垄断了他们的美感经验,  相似文献   

20.
《离骚》是伟大诗人屈原的代表作品。早在汉代,刘安、司马迁就称赞它“虽与日月争光,可也。”两千多年来,它衣被词人,光照文坛.一直焕发着绚丽的光彩。但是,自古至今,对这一篇伟大的作品,从标题到内容,从语言到形式,存在着各家各派、各种不同的看法;一般读者在读它时,也往往难于把握。之所以产生这种情况.其原因何在呢?固然,《离骚》将制宏伟,古语方言,加上诗人奇特的想象,为人们理解它带来一定的困难;但是,从什么角度去理解它、分析它,对把握住作品,也应是极其重要的方面。现在一般人都把《离骚》说成是一首直接的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