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陈瑶 《成才之路》2013,(15):27-27
工作若干年来,体罚和变相体罚现象或多或少仍然存在于教师的身边,而有的教师也有过体罚学生的冲动。在班主任工作中,教师要做的是克服低水平的体罚心理,走向高水平的智慧心态,助学生成才。  相似文献   

2.
在今天的校园内,体罚学生的现象并不罕见。虽然有教育法规,但信奉体罚的教师却认为体罚是教育差生、整治坏学生的法宝。而教育部门的领导苦于学生难教,也睁只眼闭只眼。体罚不禁,素质教育、校园文明都是空话,是该大声疾呼教育走出体罚怪圈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3.
廖信山 《中国教师》2009,(Z1):534-534
<正>"严禁体罚学生!"这是当今教师当中常用的一句话。特别是当某一位家长因老师处罚学生而在学校闹事之后,学校领导就会三番五次、五次三番地在大会小会上强调这么一句话:"严禁体罚学生!"我们的家长们也有了一种共识:老师不能体罚我的孩子。这是一种社会进步的表现,我们应当感到欣慰。"严禁体罚学生!"成为教  相似文献   

4.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直是每位教师努力的目标,我国农村中小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令人担忧,后进生在各级各类中小学中普遍存在,新的教育法规定不准体罚学生,教师如何既能不体罚或少体罚小学生又能较有效地提高小学后进生的学习成绩,这是摆在每个小学老师面前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陆阿定 《考试周刊》2012,(71):178-179
尽管各地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禁止体罚学生,但体罚现象仍时有发生。有些教师在管理中滥用体罚,危害到学生的身心健康,甚至生命安全,也损害了教师的形象,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6.
体罚的危害是多方面的,既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体罚对于身体的伤害不言而喻,但人们对于它对学生心理、学习、师生关系的不利影响,对社会危害的认识还未达到应有的高度。体罚禁而不止有多方面的原因,它与教师自身素质、学校教育管理、相关法律规定、传统文化有关。只有在认识其深刻危害和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教师、学校、社会协同一致采取有效措施,才能防治这一行为。  相似文献   

7.
体罚的危害是多方面的,既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体罚对于身体的伤害不言而喻,但人们对于它对学生心理、学习、师生关系的不利影响,对社会危害的认识还未达到应有的高度。体罚禁而不止有多方面的原因,它与教师自身素质、学校教育管理、相关法律规定、传统文化有关。只有在认识其深刻危害和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教师、学校、社会协同一致采取有效措施。才能防治这一行为。  相似文献   

8.
体罚现象长期存在,并且屡禁不止,这说明它的存在有一定的合理性,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有内因,也有外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一、体罚现象屡禁不止的原因1.传统观念的原因1.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念的积淀和传承,这也是使我们的国家、学校、教师、家长、学生默认体罚现象的历史渊源。2.教师自身的原因教师本身的问题是导致体罚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各个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教师之所以体罚学生作了多方面的分析,这些分析既独立成体系,又在某些方面彼此牵连、交错,但为了使思路明晰,可做大致梳理。教师体罚学生的心理原因。第一种归纳:(1)…  相似文献   

9.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科技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教育的关键是教师。对教师的管理是当今学校领导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而艰巨复杂的工作,也是素质教育是否能全面实施的一个关键所在。学校各项工作都是由教师完成的。每个目标都是由教师实现的,教师是影响学校发展的所有因素中最核心最关键也是最具有活力的因素。我们要重视教师的管理,要善于经营人心,重视教师需要的满足、潜能的发掘、素质的提高。让教师的积极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学校稳定快速发展。因此,学校领导管理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体罚,不可回避——体罚的危害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少世纪以来,体罚作为权威的象征,几乎被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教师视为制服学生的法宝。但是,随着教育民主化运动的开展,绝大多数国家已明令禁止体罚了。1952年,我国教育部就已发布了禁止对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的指示。一些法律法规,如《教师法》和《义务教育法》也明确规定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但是在我国的中小学教育教学中,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并没有因为宣布它非法而消失,甚至还愈演愈烈。这将严重影响教育方针的贯彻和教育目标的实现,同时,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对社会、学校、学生带来极大的危害。因此,我们有必要就学校中教师…  相似文献   

11.
教师体罚学生是指教师以暴力的方法或以暴力相威胁,或以其他强制性的手段,侵害学生身体健康的侵权行为。有调查表明,教师中认为对学生的体罚应绝对禁止的占39%,认为“可以”或“偶尔可以”的占61%,其中23%的教师振振有词地说:“体罚也是教育方法之一,应允许。”体罚学生屡禁不止,几乎校校有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体罚伤害事故屡屡发生,触目惊心,请看下面材料。  相似文献   

12.
体罚教育方式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手段.一般来讲,体罚是指教师为达到某种教育目的,使用各种手段对学生身体施加惩罚,使学生身心受到损伤的一种教育方式.体罚是教师合法教育惩戒权的不当行使.体罚分为体罚和变相体罚两种.  相似文献   

13.
在第九轮课改实施五年来,我们广大一线教师的内心深处,或多或少依然有这样的认识:语数英是主课,音体美等其他课程皆为副课。(虽然根据新课程理念,课程没有主副之分,都是一样的重要,但现实状况并非如此。)有这样想法的人数量还比较多。相对于几乎所有的教师一致认可不能体罚学生!不能变相体罚学生!体罚与变相体罚是一根高压线,碰也不能碰!执行起课程计划来似乎就可以随便一些,他们认为课程计划是无关紧要的,违反了也没有什么。也有极少数教师认为:利用所谓的副课帮学生补主课的知识,不是工作认真积极要求进步的表现吗?  相似文献   

14.
日本学校纪律严格、校规颇多、学生犯了平常的校规,就会受到老师的责备,甚至体罚。二战后,日本严禁体罚学生,然而,仅在过去的三年之中,就有五名中小学生被教师体罚致死。日本报纸也常揭露那些过分体罚学生的事例。据日本文部省记载,1986年有189名教师因过分体罚学生而被学校解雇。另外有900名教师,也为此而受到校方行  相似文献   

15.
最近媒体多次报道教师严重体罚学生,引起社会、家庭、学校广泛关注,如广东的“巴掌老师”、“教鞭老师”和河南的“撕脸教师”等。尽管全国各级教育部门也一再强调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然而学生受到教师伤害的事件仍然时有报道。笔者认为完全是那些教师没有掌握好惩罚的“度”导致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6.
我国颁布的多部教育法律法规都明确规定,禁止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但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中,对什么是体罚和变相体罚,一直存在模糊的认识,从而导致部分教师仍继续犯体罚学生的错误,而另一部分教师又不敢大胆地管学生,甚至放任学生,降低自己工作的责任心。所以,必须明确处罚、体罚、直接体罚、间接体罚(变相体罚)以及侮辱学生人格的处罚等概念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同时,还必须明确,禁止教师体罚学生是教育发展和人类进步的要求,以杜绝中小学教师的体罚行为。  相似文献   

17.
梁宗宪 《文教资料》2011,(4):152-154
体罚是教师职业道德严厉禁止的行为,但体罚现象屡禁不止。除了教师素质较低的原因外,确实有一些教师认为体罚对学生进步有利,这种观念的存在致使体罚现象时有发生。本文论证了体罚对学生思想存在的一些潜在影响,以说明废除体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体罚,对教师来说耳熟能详,因为社会、教育部门、学校都给予高度关注,教师自律意识也不断得以强化,但对"心罚"却缺乏必要的了解."心罚"实质上是一种变相体罚,是教师对学生内在心理和精神世界的惩罚和摧残.  相似文献   

19.
教师体罚学生是一个长期存在、屡禁不止的问题,也是当前社会、家长关注、反映的焦点问题.对实施素质教育、建设和谐校园构成了潜在威胁和直接影响。下面从校内外环境的影响和教师、学生的现状入手,对教师体罚学生的原因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今学校教育中 ,人们对于“健康”教育这方面的理解 ,还存在着片面性认识。认为身体没病 ,就是健康。与此同时 ,人们对于“体罚”也仅理解为对身体的伤害。其实不然 ,人的健康应包括身体、心理以及社会实践能力等是否良好。一般来说 ,学校领导只会极为关注及处理对学生的体罚现象 ,却忽略了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罚”的伤害 ,更不用说去处理使用了“心罚”的教师。  众所周知 ,严重的“体罚”会使人致伤或致残甚至死亡。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知道 ,“心罚”就如同变相了的“体罚” ,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同样会导致学生的身心受到严重伤害 ,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